北大學霸弒母案的警示:沒有缺點,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缺點

2021-01-20 明燈語文


小魚兒道:「我瞧見你,居然住在三五間破舊的屋子,居然自己搬桌子端菜,身旁只用了又聾又啞的老頭子,我又想,這人若不是聖賢,就必定是我從未見過的大奸大惡之徒,因為世上只有這兩種人能做出這樣的事。」

江別鶴笑道:「我自然不太像是聖賢。」

——古龍《絕代雙驕》

 

一、從「別人家的孩子」到弒母兇手

 

2012年,吳謝宇進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大一學年,吳謝宇獲得了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榮譽稱號;大二學年,吳謝宇獲得了北京大學廖凱原獎學金。不僅在校內獲得獎學金,就連前往校外英語培訓機構學習GRE,吳謝宇也拿下了獎學金。



吳謝宇的母親謝天琴,是福州教育學院二附中的一名老師,2015年7月,吳謝宇以母親的名義,邀請了相識十幾年的老師(鄰居)們吃飯——相當於替母親舉辦退休儀式。受邀者不在少數,當時吳謝宇已經幫母親辦好了離職手續,領取了她的退休金和住房公積金。

但這樣的宴會,謝天琴並沒有出席。吳謝宇這樣解釋母親不能出席的原因——謝天琴已經到達美國,因為她沒有拿到綠卡,辦的是探親陪讀籤證,無法多次在中美間往返。而吳謝宇因為在美國學校就讀,可以拿到通行證。沒有人懷疑他的解釋。

母親的退休手續,是沒有任何人會疑心的。

「因為這個時候的吳謝宇已經成為了這個學校、我們這些教師子女群體裡的一顆明星,一個典範,這是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天才。為祖宗爭光、為學校爭光、為地區爭光、為全市全省爭光的這樣一個英雄人物。」

那個時刻,吳謝宇與母親的榮耀都達到了頂峰。飯局上人們表達了對謝天琴的羨慕,覺得孩子孝順、有能力,前途無量。告別宴是溫馨的,人們以為他們會在美國開始新生活。

直到2016年2月14日,警方破門而入,在教職工宿舍5座102單元發現母親謝天琴的屍體。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布懸賞通告:警方發現一名女子死在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兒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於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回顧案情可發現,吳謝宇弒母不是衝動下的激情殺人,而是有長時間預謀的。2015年3、4月份,正讀大三的吳謝宇以家中有事為由,退掉所有的課程,不住宿舍,並向某英語培訓機構提前支取高分獎學金,6月底,吳謝宇在回福州前,購買各種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墊,乾燥劑、防潮劑、防腐包、真空壓縮袋抽氣泵、隔離服等等,託運回老家。7月10日晚,弒母前夜,吳謝宇在福州開好了酒店,11日晚,吳謝宇在家中弒母。之後,以母親名義借到一大筆錢,並通過支付寶多次購買活性炭和塑料膜、真空壓縮袋等處理屍體。

案發後,警方發現,吳謝宇曾與妓女相戀同居,拍攝多部性愛視頻,併購買了很多情趣道具。

 

二、毫無瑕疵的「完美」人生


三年前,吳謝宇案發後,輿論上出現了極其詭異的現象:面對如此罪大惡極的嫌疑犯,無論是北大校友,還是昔日高中同學——沒有任何人能說出他的一個缺點。吳謝宇整個人生沒有一絲人格的破綻或者弱點,每個認識他的人不但沒有譴責,反而迫不及待用各種褒義詞去讚美他。以下為近年來對吳謝宇親朋好友採訪的摘錄:



從童年時代起,吳謝宇就表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孩子的強大自律性,放學後,他很少與周圍孩子進行一些無聊的遊戲,而是立刻回家做作業。

(鄰居)江楠至今還記得,多年前她去吳家串門,童年的吳謝宇就坐在客廳的桌子前專注地練習著毛筆字,見到鄰居來訪,禮貌地起身打一聲招呼,隨後旋即坐下繼續,毫不分心。

說話條理特別清晰,做事邏輯極其嚴謹。從沒和任何人起爭執或發生衝突。性格穩重,說話很顧及他人感受,相處起來舒服,通情達理。

不是那種覺得自己很厲害的男生,顯得平和謙虛。

他的人緣極好,熱心助人,對待同學一視同仁。

對同學朋友女生男生都很照顧,熱心幫忙。

有人說他開朗陽光熱情,有人說他安靜,但不算內向。

每天11點準時上床睡覺,在宿舍買了健身器械鍛鍊肌肉。

他孝順懂事,每晚都與母親通電話,常在人人網等社交媒體上表達對母親的愛意。社交媒體上,分享的多是英語學習資料、課程學習資料、考試複習資料等與學習相關的信息。

學校裡優秀的學生很多,但畢竟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比如粗心或者害羞,但吳謝宇始終完美。

他很心細,給每個同學發祝福信息時,都不會群發,而是寫上每個同學的名字。

……

一個高中同學匿名說,吳謝宇是一個好得有些過分的人;他的高中老師評論,如果非說他有什麼缺點,那就是他完全沒有缺點。如果說缺點是影子,每個人都有影子,什麼情況下人才會沒有影子?也許他本身便站立在黑暗中。也許,面對控制欲較強的教師母親,吳謝宇的高智商讓他久而久之摸出門道,如何成為一個好演員,他對他人的表現更像是一種話術。他可以表現出母親喜歡的形象,單純、陽光、禮貌、謙虛,甚至在做好弒母打算,和母親一起遇到鄰居時,他也會大聲有禮貌地主動打招呼:「阿姨好!」



兒童在受到足夠的社會規則馴化前,都是基於本能而逐欲的。有什麼欲望,便希望能立刻滿足。但吳謝宇幾乎沒有經歷過兒童期的自私、淘氣、頑皮,而轉眼到了青春期,依然沒有經歷一點點的叛逆。一個童年幾乎從來沒有經歷過頑皮、淘氣、放縱時光的人是可怕的。也許他的表面人設是符合母親和其他人期望的,從小母親應該就是這樣訓練他的,所以他很刻意做出這種開朗陽光的人設,習慣性地收起自己所有的苦悶,直到發酵成黴。

 

三、虛幻的道德標準與叢林現實


人食五穀雜糧,學生樊遲問稼,孔子不屑一顧、勃然大怒。自從儒家佔據統治地位以來,道德便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核心,一個官員如果不能成為道德楷模,即使能力再高,也不能任用;一國之興衰,也全歸因於皇帝之「道德」過關與否(黃仁宇對此認為:中國過早地形成了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國家形態,中央政府的官僚體系在信息的傳遞、稅賦的徵收、政令的統一等諸方面都遭遇了艱巨的挑戰,因此不得不依賴於儒家道德話語和意識形態的輔助,來形成較為抽象的文化與道德層面的自我認同)。然而,在完美無瑕的道德標準之下,誰也無法否認兩千多年道德土壤生出道貌岸然者居多,真君子極少的現狀,甚至朱熹、張居正、海瑞等人都有揮之不去的道德汙點。至於普通官吏——既然虛無縹緲的聖人標準註定無法達到,何妨在燈紅酒綠的現實人生中肆意快活?



回到當下,翟天臨、劉強東、韓雪等等明星和名人雪崩式的崩塌,又何嘗不是因為做了太多高不可攀完美無瑕的人設?生活中我們總會不自覺地做出符合自己「人設」的行為,某種意義上來說,人設更是一場社會打造的共謀。可世上從來都沒有完美的人,任誰靠近了都有很多破綻。一旦這種虛幻的人設破滅,其面臨的是大眾近似於背叛的憤慨,這種反噬要遠遠高於單純的道德汙點帶來的指責。

打破自我理想化,接納真實的自己,別人其實可以接受有缺點和優點的正常人。心理學上有著名的出醜效應(又叫仰巴腳效應,犯錯誤效應):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最討人喜歡的人物是善良但而帶有小缺點的人。你帶著煙火氣行走人間,別人也會覺得沒那麼有壓力——水的清澈,不是因為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



我的孩子長大後,最好不要學什麼孔融讓梨,看到大的儘管去挑、去拿、去搶。在迎合社會道德準則之前,在教小孩子愛他人之前應先讓他先學會愛自己和正視自己的內心。不讓道德、完美、聽話諸如此類成為虛幻的人設和負擔,無論是對排除外界灌輸後基於內心分享真心獲得喜悅從而自建道德,還是在對違反道德者除了按上一個「不道德」的名字沒有任何後果的社會中快速成長,都挺好。




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

相關焦點

  • 北大學霸弒母案更多細節曝光:養個沒缺點的孩子可能是一場災難……
    吳謝宇從小就是個「完美」的孩子。教師家庭中長大的他,一切都是循規蹈矩,在所有鄰居、同學家長眼中,吳謝宇就是一個典型的「乖巧懂事」的別人家孩子。成績好、孝順、從不闖禍、聽話、體育成績也出色、籃球打得非常好、180以上的個頭,文理從不偏科、中考是狀元、高中提前被北大錄取。在他的身上幾乎找不到一絲缺點。
  • 沒有缺點的孩子 比一身缺點更可怕!
    從小就是完美少年幾乎找不到缺點這樣一個弒母嫌疑犯是不是平日裡就表現出極端的人格偏執,或者像馬加爵那種仇世的跡象呢?完全沒有!吳謝宇,這個北京大學經濟學系大四的學霸。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的原生家庭與環境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再將時間軸回到吳謝宇的童年。吳謝宇從小就是個「完美」的孩子。
  • 北大弒母案告破:學霸也怕內心的孤獨!
    25日,據警方通報,涉嫌弒母的北大學霸男子在機場被抓,同時意味著為期兩年多的懸賞案正式告破,讓那些一直關注此案的人內心的石頭終於落地。但同時大家都有一連串的疑問:為何他要蓄謀已久地殺害自己的生母?殺害生母后騙走親戚百萬元巨資為了什麼?學霸人設的他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行動?
  • 兩起「弒母案」的警示: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人生在世,最親的人,莫過於父母;最大的痛,莫過於失去父母。無法想像有人會親手殺害自己的母親,但血的現實告訴我們,這已不是個案。01「北大學霸」吳謝宇殺母藏屍案這個案件曾轟動一時。2015年上半年,北大學生吳謝宇(時年21歲)因「父親不在了就沒有家的感覺」「覺得母親活得也很累」,遂產生殺害母親謝天琴(歿年48歲)的念頭,併網購了刀具等作案工具。同年7月10日,吳謝宇在家中將母親謝天琴殺害,並用塑料布包裹屍體、放入活性炭防臭。作案後,吳謝宇謊稱母親謝天琴出國陪同其交流學習,騙取親友錢款144萬元。為逃避抓捕,吳謝宇先後向他人購買10餘張身份證件。
  • 北大吳謝宇案新進展,歸案後自述心路歷程,弒母原因依舊成謎
    文|冷絲欄目|絲說教育萬象北大高材生吳謝宇弒母一案,目前依舊是網絡上熱點新聞,各類小道消息也充斥著大小媒體,尤其是一些自媒體。「冷絲說人文教育」之所以再次提起吳謝宇,並非是為了蹭熱度,而是希望梳理主流媒體的權威報導,讓公眾了解案情的真實情況,同時,和所有網友一樣,冷絲也很關心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關注吳謝宇案?從中到底應該吸取什麼樣的教訓。
  • 「北大學霸弒母嫌疑人女友爆料」瘋傳!知名公號承認造假
    5月14日,河南商丘網絡名人、「10歲大學生張易文父親」張民弢在其微信公眾平臺「聖童自學」刊發網帖《北大學霸弒母求婚的「妓女」爆料》,該網帖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北大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此前認識的『性工作者』」所知道的「弒母真相」。
  • 今天,「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審理!
    今天,「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審理!據福州法院網公開的開庭公告顯示,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定於2020年12月24日上午9時整在該院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罪一案。
  • 弒母北大男生落網:那個完美的嫌疑人,是個可怕的好孩子
    從2016年2月14日,警察發現吳謝宇母親謝天琴的屍體——用塑料包裹數十層,每一層縫隙裡都放入活性炭吸臭,存放屍體的房間安放有監控,與電腦相連,可用手機隨時查看——到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落網,這3年裡,人間蒸發的吳謝宇一直隱姓埋名地活動在國內
  • 北大弒母案始末過程詳情經過 吳謝宇被抓時間地點
    記者獲悉,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就讀於北大,作案後封死了住處,將屍體用塑料布層層包裹,還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弒母后,還以母親名義貸款。    2016年福州公安的懸賞通告  2016年5月19日,河南商丘警方曾協助發布懸賞通告,稱北大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可能潛逃至河南,凡提供相關線索協助公安機關抓獲吳謝宇的,可獲獎金5萬元。
  • 吳謝宇弒母永遠是逗號!他曾是全校第一名、學霸、北大三好學生!
    他於2015年7月10日製造了震驚全網的弒母案。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據悉,吳謝宇弒母案於2020年12月24日一審,擇期宣判。其二、對編造虛假信息,隱瞞弒母事實時間超過半年之久。其三、他殺死母親後,將屍體用活性炭等層層包裹。其四、吳謝宇交代作案動機時不老實,前後說法不一。先說因父親去世以後母親過得很痛苦,他是幫助母親解脫,後又說協助母親自殺。
  • 北大學霸弒母案的背後隱藏著中國式畸形式教育,你還在做嗎?
    昨日上午北大學霸弒母案的開庭審理,又將這個塵封多年的往事又提到了人們的面前。再次正視這件事情的時候,總在想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陽光男孩做出這種事情?高中時期,吳謝宇曾今擔任班長,人緣也特別好,對同學也很有耐心。
  • 「談談你的缺點是什麼吧?」「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
    1、隊員做的工作沒有自己好,花時間去溝通還不如自己去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降低自己內心的預期,如果自己去做可以拿 90 分,先要求隊員去做可以拿 60 分就夠了,然後,站在幫助他的角度上提建議,告訴他下次應該注意什麼。
  • 「北大學生涉嫌弒母案」:「學神」與惡的距離
    全文2621字,閱讀約需5分鐘 ▲3分鐘梳理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犯逃亡的1380天。3年前轟動一時的「北大學子弒母案」,或許就呈現了這樣的二元結構。該案最新消息是:嫌疑人吳謝宇被抓了。據新京報報導,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而三年多來,他都在國內活動。
  • 北大學霸弒母的背後原因!家庭教育的問題,竟是悲劇產生的元兇!
    那麼一個北大高材生,一個父母親戚老師同學心中的完美學霸,又為何做出了這種天怒人怨的弒母案件呢?1都是家庭教育所釀造的錯誤!但是據相關媒體報導,吳謝宇的母親是一位歷史教師,是一個對自己的品德修養高度重視的人,她是一個保守到連裙子都不穿的人,一個不參與同事間八卦討論的人,她是一個在別人眼裡幾乎沒有缺點的人。一個如此優秀的中國女性,她的教育方式又怎麼會出現問題呢?
  • 幹部考察「沒有缺點」就是缺點
    陳瑞根  從制度入手,營造出良好的幹部評價環境,讓談話對象實話實說、應說盡說,進而使組織部門真實、全面、準確地掌握考察對象的情況  近段時間,筆者參與了一些地方對基層幹部的考察工作,在相關談話中,有這樣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在提及考察對象的優點時,談話對象總是侃侃而談;一旦問起缺點和不足,對方要麼回答「沒有缺點」,要麼以
  • 面試回答「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你也抖過這種機靈嗎?
    她在面試某位求職者的時候,問了對方一個問題:你認為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對方答: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缺點。話落之後還面露狡黠地看著她。朋友一時之間竟不知該怒還是該笑。圖源:百度圖片無論你是面試官還是求職者,對「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道題,一定都不會感覺陌生。問題看似平平無奇,但要答好卻並不容易,尤其以下幾個雷區,無論你踩中哪一個,最終被pass的風險都會大大增加。
  • 北大弒母案背後,被壓抑的天性!
    北大弒母案嫌疑人被抓一時引起廣大議論,人們在指責此子的同時不免多了一份對教育的思考。天性,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性格。大多數人都有天性,在天性得不到釋放時,往往會產生意料之外的後果。小孩子的天性是什麼?就是世俗對大眾制定的一系列規矩。超過了法律對人的最低要求,包含了很多道德層面的極高約束,甚至違反了人類的本性。說白了,道德綁架極其嚴重!比如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忍常人不能忍;對性的禁忌。一般人是做不到這些的。當一個人成熟後,荷爾蒙發酵,性衝動如何抑制?遇到所有的問題,有幾個能站在別人的立場去看待問題?
  • 北大弒母案進展,已立案審理,吳謝宇拒絕家屬委託律師,讓人費解
    北大弒母案被曝出後,引發了社會人士的極大關注。對於一位來自名校的高學歷學霸,大部分人難以想像這樣一位高材生會涉及到弒母一事,如今案件還沒結束,還在審理調查中,最新進展福建福州中級人民法院宣傳處表示,吳謝宇弒母案已經由福州中院立案審理,他的家人委託了律師,但是吳謝宇拒絕家屬委託律師,讓人費解。
  • 「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未宣判 律師:親屬諒解書將成「保命符」
    12月24日,福建省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備受關注的「弒母案」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詐騙、買賣身份證件案。律師意見:親屬的諒解書是「保命符」就「北大學子弒母案」,記者聯繫採訪了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邵斌,邵斌律師告訴記者,此案最特殊的兩點在於
  • 北大弒母案:深度解析高智商罪犯心理,天才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
    導語:北大弒母案:解析高智商罪犯的犯罪心理,天才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最近最受關注無外乎就是北大弒母案了,時隔三年吳謝宇終於落網。大部分網友對於這個案件表現出空前的熱忱,因為吳謝宇的弒母動機以及逃亡之路實在是太引人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