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辛莊村:黨建引領按下鄉村「美顏」鍵

2020-12-19 北京昌平官方發布

昌平區興壽鎮辛莊村曾是京密引水渠旁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自2016年起,辛莊村著手黨建引領改善村容風貌,從探索農村垃圾分類新模式到增添花草綠植,如今辛莊村已逐步完成生態小康建設,成為了村民們環保宜居的美麗家園,也為村中今後將大力發展的草莓採摘產業夯實基礎。

早上8時許,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垃圾小車緩緩來到村民楊長榮家門口收取垃圾,不到1分鐘張長榮就將手中所有垃圾進行了正確投放。自2016年6月,張長榮參加村中垃圾分類啟動儀式大會後,就養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

在她家,紙殼、塑料之類的可回收垃圾被整整齊齊堆放在院內,其他垃圾每日定時傾倒兩次。「垃圾分類這4年裡,我賣可回收垃圾還得到了1000多元,真是又環保又多賺了一點零花錢。」張長榮笑眯眯地說。

但想要實現垃圾分類,只靠村民自覺是不夠的。於是黨支部牽頭,把村內的17個敞開式垃圾站全部取消,改為村裡垃圾小車定時上門回收,收集來的垃圾最後由鎮級環衛中心分類清運,形成了一套「戶分類、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收運體系。

不僅如此,黨支部還成功號召了一批村民志願者,與垃圾小車搭檔定期撿拾村中垃圾,做到隨撿隨分類。同時,購買了縫紉機、帆布以及影印機,自製印有「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手中」等標語的環保布袋送給村民,呼籲大家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減少塑膠袋使用量,推動源頭減量。

「以前夏天蠅蟲滿街飛,一颳風塑料垃圾袋刮的滿街都是,現在通過垃圾分類我們村的環境好多了,既不召蠅蟲,地上也沒有塑料垃圾袋了。」要去菜市場買菜的張長榮背著環保袋邊走邊說。

雖然村莊通過垃圾分類變得越來越乾淨整潔,但光禿的路邊使辛莊村離「美麗家園」這一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道路兩邊基本都是沙土,不僅不美觀,一颳風還塵土飛揚,路面很容易就變髒了。」於是,在村黨支部書記李志水的帶領下,黨支部再次籌劃,於2017年為村莊增添綠植,家家戶戶門前都種上了花草樹木,連垃圾中轉站都掛上了楓藤,披上一層綠衣,整個村莊鳥語花香、一碧萬頃。

四年間,辛莊村在黨建引領下,將生態之美從理想變為現實。現今,優美的環境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遊玩,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目前,種植草莓是我們村的主要經濟來源,來遊玩的人還未達到預期數量。下一步,我們村將大力發展村莊一日遊和草莓採摘項目,多元化促進我村經濟發展,帶領村民奔小康。」村黨支部書記李志水表示。

圖文/穆曉旭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永清縣瓦屋辛莊村:棚菜種植引領農民走上...
    瓦屋辛莊村位於永清縣龍虎莊鄉西部,多年來,該村把蔬菜產業作為改善民生、富民興民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通過積極扶持,撬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槓桿,打開興村致富之門,棚菜生產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優」的大發展,引領農民走上了小康之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津南「稻蛙田」裡話豐收
    11月4日,陽光燦爛,在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北義辛莊村,金黃的稻田上數輛水稻收割機縱橫馳騁,開啟了津沽大地小站稻收割季。在津南區駐北閘口鎮北義辛莊村幫扶組的積極協調幫助下,張洪德的「北義蛙稻」項目被納入2020年小站稻產業振興項目。「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宋代詞人辛棄疾筆下的場景,在這裡已成為現實。來自天津市裡的遊人們經常到基地釣青蛙,玩得特別開心,還有垂釣螃蟹,這裡成為立體種植套養的樂園。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浦秀村用汗水和堅持書寫邁向幸福小康的...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浦秀村用汗水和堅持書寫邁向幸福小康的詩情畫意 2020-09-1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龍門鎮:東三十里舖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2020-10-12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徐州小康時光體驗館」:國內首個沉浸式...
    徐州小康時光體驗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宣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宣傳部署,由徐州市檔案局、徐州市委研究室、徐州市檔案館、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徐州市史志辦、徐州市總工會主辦,該館通過徐州城鄉普通家庭「衣食住行娛購健學」等全方位的巨大變革,以小見大呈現國家發展、社會變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文化,讓小康生活更有溫度  「我在這住了30多年,變化太大了,現在的文化活動比以前豐富太多了,有太極、美術、舞蹈、攝影、畫展……」,在寬巷子社區居民黃秀芳看來,今天社區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令人陶醉,「讓我們退休之後的第二春過得有滋有味,身體健康,家庭和睦,老朋友、新朋友在一起談心談得來,談話談得攏,很精彩很有意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在城裡生活不能大手大腳。要努力工作,也要節約,好好存錢。」  陳澤申的幸福故事是整個大灣村幸福故事的縮影。2016年以來,大灣村堅持黨建引領,讓基層組織「強」起來;堅持因戶施策,讓脫貧藥方「準」起來;堅持產業為本,讓長效支撐「穩」起來;堅持基礎先行,讓村莊環境「美」起來;堅持補齊短板,讓公共服務「優」起來;堅持群眾主體,讓內生動力「激」起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掠影
    2020年8月18日上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南線記者走進河北省武安市白沙村進行採訪。河北日報記者張昊攝影報導2020年8月18日上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南線記者走進武安市白沙村進行採訪。這是記者們在白沙村小學機器人教室內採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白河源頭「富」水來
    「有一條通向山外的公路,是我們祖祖輩輩的心願。」張敢和大家商議此事時,村民們都齊刷刷地表示贊同和配合。「張書記拋家舍業從省城到窮山溝,就是為了我們大青村的發展,我們一定要配合好。」大青村下溝組82戶村民全部同意義務出工,一些村民更是主動把自己家的樹伐掉。3.2公裡的路基用了不到14天就完工了,比預計時間提前了6天。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光澤有故事,說給你聽…
    近日,「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光澤故事暨「無廢城市」建設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光澤,來自全國、省、市等30多家媒體記者參與了本次活動。 光明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張詩瑤 :這次來光澤了解到光澤在脫貧攻堅上,尤其是黨建引領脫貧的方面有很多創新、有意義的做法,在無廢城市的建設上有很多亮點,感覺到學習了不少東西。
  •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視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生活是啥樣,聽聽老鄉們怎麼說 2020-09-28 15:29:08   來源:中安視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進劉家殺豬宴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進劉家殺豬宴 2021-01-06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就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生活好了,心裡敞亮,閒下來,就想唱一唱。」陳玉芳笑著對記者說,現在,住得安穩,吃喝不愁,老有所樂,精神愉悅,這「小康」,就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這變化,還得從安居說起。  陳玉芳一家原來住在東洲區青鷺社區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裡,因為地處採煤沉陷區,房屋開裂,住上新樓房是一家人的夢想。「採沉避險安置政策來了,全家的夢想成真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甩掉「落後帽」 同奔幸福路 ——七裡河區...
    為了徹底改變該村落後狀況,區委、區政府以全面小康為目標,從加強支部建設抓起,從配強班子建起堡壘入手,選派第一書記進村,以組織建設帶動黨員隊伍建設,以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全體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開啟了全村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徵程。加強村級組織建設提高村兩委班子戰鬥力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小康大街」,夢實現的地方村民賈建東一家坐在自家小院裡,享受著愜意的傍晚時光。實現愛好,就是小康!晌午時分,我們來到村民賈雲峰家。乾淨的四合院裡花開得正香,葡萄藤纏滿藤架,賈雲峰坐在院裡的小桌邊喝著茶。2009年習近平來到賈家寺村指導災後重建工作時,賈雲峰是當時的村支書。「總書記惦記著我們,大伙兒下決心要把日子過好。」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特產觸網 咱農家樂和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土特產觸網 咱農家樂和 2020-09-14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都馬營鎮:抓強黨建引領 穩固脫貧成效
    ,以抓強黨建為引領,富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為支撐的脫貧攻堅格局,全面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以黨建引領,強組織建設  按照「四抓兩整治」和「一肩挑」的工作要求,對全鎮各村「兩委」班子進行了研判,堅持科級領導分片分村包抓指導基層黨建工作,創建黨建示範點建設提標準,整頓軟弱渙散見成效,定期不定期對工作進度、完成質量進行督查,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召開反饋會,現場督辦,細心指導,責令限期整改,及時跟蹤問效,加強幹部作風建設,不斷夯實工作責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合豐村:「合」力奮鬥 「豐」收幸福
    、民風更加淳樸,也折射出了在凝心聚力奔小康的路上,合豐村(社區)一邊不斷拓寬致富路,讓居民「富口袋」;一邊營造良好的鄉村文化氛圍,更「富腦袋」,在幸福生活裡實現「雙豐收」。 ▲打工樓 循著幸福生活的坐標, 彭豔紅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