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合豐村:「合」力奮鬥 「豐」收幸福

2020-12-20 騰訊網

在陸家鎮合豐村(社區)的

文化禮堂裡,

演員在排練錫劇小戲《劉胡蘭》,

新學期開學後,

這部紅色經典錫劇將到學校公演。

一公裡外的市民大舞臺上,

舞姿曼妙、歌聲嘹亮。

「菉溪處處披錦繡, 合豐人人競風流……

同聲歌頌,幸福合豐譜新章」,

原創歌曲《合豐,你好》

在村內競相傳唱,

合豐人把幸福唱進了歌裡……

豐富的文化生活讓村民更加自信、民風更加淳樸,也折射出了在凝心聚力奔小康的路上,合豐村(社區)一邊不斷拓寬致富路,讓居民「富口袋」;一邊營造良好的鄉村文化氛圍,更「富腦袋」,在幸福生活裡實現「雙豐收」。

文化惠民,涵養文明鄉風

「合豐戲曲隊來啦!」

在陸家舉辦的

「我是主角文化下鄉」活動中,

合豐戲曲隊

成了附近十裡八村百姓心中的「明星」。

▲合豐戲曲隊(資料圖)

合豐戲曲隊是由20多位喜歡吹拉彈唱、能歌善舞的村民自發組建而成,他們利用業餘時間排練節目,逢年過節搭臺為村民們演出。根據陸家歷史人物陶一球事跡,精心編導錫劇小戲《河邊槍聲》;把拾金不昧的真人真事,創作為小品《情系珠竹苑》;以群租房整治為題材,自編自演小品《租房》……成立八年來,戲曲隊經常到周邊巡演、送戲到養老院,累計演出已有百來場,演員接地氣的表演深受觀眾喜愛。

▲2019年陸家鎮「我是戲迷」戲曲欣賞季——合豐戲曲隊專場

今年60歲的孫建根

既是合豐戲曲隊的主創,

又是戲曲隊的二胡手。

孫建根

一把二胡在手,拉著拉著,就覺得自己越來越年輕,身子骨也硬朗了。特別是看到戲曲隊在村裡這麼受歡迎,還有這麼多「粉絲」,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精神富才是長遠富。除了戲曲隊,在合豐村(社區)還活躍著門球、舞蹈等文藝隊伍。村裡新建了市民大舞臺,開闢出裡巷公園、沙葛公園等文化活動場所,讓老百姓有更多施展才藝的舞臺。

▲沙葛公園

拓寬渠道,鼓起百姓錢袋子

「分紅啦!分紅啦!」

7月8日,

在合豐村(社區)村委會,

隨著熱烈的掌聲響起,

一位位村民從村委會會計手中

領到了入股所取得的分紅,

大家的臉上樂開了花。

徐惠良

投下去的本錢早就回來了!每年還能領到固定的分紅,這日子比蜜還甜!

得益於崑山開發區、陸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鄉交通一體化格局的形成,合豐村(社區)在陸家率先迎來發展機遇,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農業村向工業配套村華麗轉變。村裡的外資企業多,為了長效增收和增強集體經濟「造血功能」,2003年,合豐富民合作社成立,致力於在配套服務上做文章。

合豐村(社區)建造了面積1.2萬平方米的打工樓,用作外資企業的員工宿舍,還建造商鋪、廠房等用於出租,收取租金,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村裡提供「蓄金池」。合作社第一期334戶村民入股,如今每年都有8%—10%的分紅。

▲打工樓

循著幸福生活的坐標,

彭豔紅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彭豔紅早年生病沒有工作,

村裡了解情況後,

每年上門慰問送溫暖。

如今,

彭豔紅身體好了些,

村委會根據她的身體狀況

專門安排她到環衛所工作。

彭豔紅

很感謝政府對我的關懷,有了工作後,家裡多了一份固定收入,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合豐村(社區)便民服務大廳

針對困難村民,

村委會直接送股上門,

並安排困難村民到合作總社

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增加家庭收入。

黨建引領,幸福之花開滿園

從投訴不斷

到人人叫好的「明星小區」,

合豐村(社區)青春雅居,

實現了美麗嬗變,

真正成為小區居民心中的「雅居」。

▲停車場整修

▲配電房彩繪

合豐村(社區)黨委書記餘小明告訴記者,最多一天,他曾接到100多個投訴,高空拋物、樓道亂堆放、電梯有故障……「骨頭再硬也要啃,哪裡問題最集中,我們就把黨群服務點建在哪裡。」下定決心整治後,一支由鎮領導牽頭、「紅管先鋒」和志願者共同組建的40人專職管理隊伍進駐青春雅居。隊伍拿出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常抓的韌勁,共整治出租房(群租房)2026戶、小區車庫996間。車庫開店、樓道堆物、群租群住等安全隱患消除了,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違法犯罪警情下降32%,居民紛紛點讚。

▲對青春雅居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青春雅居面貌煥然一新

小區環境的改善

提升了居住品質,

也改變了居民的精神風貌。

小區裡,名字為「豐收」的青春雅居黨群服務站也得到了合豐人的一致點讚。這裡建有黨群直通、群團之家、道德講堂、YOU愛之家等功能站點,通過開展志願服務、群團活動、黨群議事、協調小區管理等,拉近黨群之間的距離。黨群服務站儼然成為黨員想來充電、群眾願來互動的有溫度陣地。

▲青春雅居黨群服務站

合豐村(社區)轄區內共有獨立建支的黨組織12個,村黨委還與正新橡膠、永信藥品、旭東機械等企業的黨組織攜手,開展「護苗行動」「黨群義警」「鄰裡守望」「文化惠民」等暖心活動,為居民提供「零距離」服務。黨建品牌「凝聚『合』力,勇當先『豐』」也獲得了陸家鎮十佳黨建品牌稱號。

▲青春雅居黨群服務站

如今,

「 以人民為中心 」幾個大字,

已深深地鐫刻在

合豐村(社區)發展的旗幟上,

引領著百姓在奔小康的路上

收穫更多幸福果實。

責任編審 | 吳佳希 湯天倫

融媒體記者 | 馬萍

融媒體攝影記者 | 張駿申

融媒體編輯 | 王馨懿

綜合 | 幸福陸家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浦秀村用汗水和堅持書寫邁向幸福小康的...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浦秀村用汗水和堅持書寫邁向幸福小康的詩情畫意 2020-09-16 10: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十二本工作日誌見證孟堡村的奮鬥和幸福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十二本工作日誌見證孟堡村的奮鬥和幸福 2020-12-10 2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黑龍江延壽:奮鬥的小黃瓜
    關注新華網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黑龍江延壽:奮鬥的小黃瓜  大家好!百合村合作社還合計著明年擴大種植面積呢,我們會共同奮鬥,帶領村民們走出一條特色種植增收致富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黑龍江延壽:奮鬥的小黃瓜新華網黑龍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老村長歐姨的幸福生活 2020-07-02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工農互促」為幸福生活加碼
    農業產業鏈條的拉長,農業附加值的提高,也讓更多的農民工不用再外出務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憑藉一技之長在小康之路上奮力前行。 從「大糧倉」到「大工廠」 「我們落戶駐馬店,看重的就是量豐質優的小麥資源。」一加一天然麵粉公司銷售總監劉傑對記者介紹,目前該公司年消耗小麥60萬噸以上,年銷量已突破6億元。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四) | 鑼鼓聲中幸福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四) | 鑼鼓聲中幸福來 2020-08-05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①)
    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日前,「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啟動,本報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和工廠社區,聚焦各地發展成就,觸摸民生溫度。本欄目從今天起推出系列評論,回顧奮鬥歷程,講述身邊故事,展望美好未來,和讀者一起感受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康」,就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搬出沉陷區,告別髒亂差,東華園社區百姓開啟安居樂業新生活——「小康」,就在幸福的小日子裡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6月30日,吃過晚飯,家住撫順市順城區前甸鎮東華園社區的陳玉芳一家,坐在一起聊天、唱歌,屋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烏鎮民宿老闆的幸福生活
    桐鄉烏鎮居民高英英曾是一位導遊,如今,隨著烏鎮變身蜚聲中外的網際網路小鎮,她成了一位擁有3家民宿的老闆,過上了夢想中的幸福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烏鎮民宿老闆的幸福生活》。傍晚5點多,烏鎮的天空逐漸被夕陽染紅,西柵景區外的民宿老闆高英英忙活開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風村:蕙心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東風村:蕙心巧手編織幸福生活 2020-07-14 0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高立平:用誠信經營解鎖幸福密碼
    經營藥品二十年,高立平的事業和生活,充實而幸福。日子過好了,高立平心頭時不時仍會回想起藥房籌備時的那段苦日子。二十年前,她背井離鄉從吉林來到內蒙古鄂爾多斯,從事藥品經營工作。起初,行業競爭壓力大、資金短缺、客源不穩定等問題深深地困擾著高立平,她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但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誠信經營」這一理念。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移民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唐古拉山鎮長江源村移民的幸福生活 2020-09-29 09: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在四川省成都市這個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裡,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生活味、歸屬感的社區讓居民時時處處都感受到溫馨與安逸。生活幸福,日子紅火,老百姓的精氣神越來越好,全面小康的成色越來越足。最美不過夕陽紅  黌門街社區是個普通的老舊社區,不普通的是這裡有個遠近聞名的「奶奶廚房」。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興康社區:小康生活連著千家萬戶 2020-11-0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班彥村開通幸福路
    我們對總規模124.5畝的土地進行了拆舊。建新安置區則位於山下,緊鄰公路,交通便利。我們對沙溝山的123戶428人實施了整體搬遷、集中安置,新村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水電路等配套設施一次到位,確保安置搬遷戶『不離土、不離村』。」袁光平說。搬遷安置圓了呂長榮和其他村民一輩子不敢想的新房夢,而這只是增減掛鈎政策帶來的紅利之一。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大草原上的小康生活
    雖然來過不止一次,但這次聽到呼倫貝爾這個目的地,我們還是雀躍了好幾天。一整天輾轉多處、在路上奔波五六個小時,我們的車隊走了一條穿越草原的小路。無邊無際、連綿不絕的草原像一幅巨大的畫卷,展示在我們面前。第一次來到真正的牧民家中,聽他們講述奮鬥奔小康的故事。牧民的熱情超出想像。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草莓園裡話幸福
    不同品種的草莓陸續成熟上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嘗鮮採摘,在一顆顆草莓的背後是種植戶的辛苦付出,正是這種付出給小康生活加了甜。走進草莓大棚,綠意盎然中,點綴著紅豔豔的草莓,草莓特有的清香撲鼻而來。漫步大棚,草莓地裡,一個個紅彤彤的草莓鮮嫩欲滴,十分惹人喜愛。放眼望去是收穫的喜人場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成員...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河南小分隊的成員之一、求是雜誌社《小康》雜誌地方新聞部主任靳晶,在6月10日至16日的連軸兒採訪期間,總被這些來自基層的語言感動並感染著。  「雖然緊,但是一點也不覺得累,就是感覺時間不夠用,還有很多要寫的人和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八則故事講述幸福小康生活
    關於小康,總有諸多過往:你的第一部手機、第一輛汽車、第一份工作、第一套房子……無數個第「一」的片斷,折射出我們普通的生活場景,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雖時代不同,但對小康的憧憬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未間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隴西:民富村美奔小康
    記者 楊倩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幾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老百姓的生活到底怎麼樣,還得老百姓自己說了算,今天我們來到了隴西縣馬河鎮楊營村,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裡的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真實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