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吐奶,溢奶是會讓所有父母都緊張的事,如果是新手父母,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問題的父母,往往會更加著急。
由於工作的原因,我跟寶寶和產婦接觸的機會是比較多的。所以,經常看到媽媽們著急的表情,還有一邊著急,一邊瞎忙活的祖父母。
我就碰到過一對年輕的新手父母,倆人在前期也沒做什麼功課,所以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懂。但是,卻不能否認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年輕媽媽看到孩子出生,有幾天都興奮得睡不著覺,一天就睡幾個小時,看到孩子的那個眼神在閃閃發光。
看著寶寶就移不開視線
當她遇到寶寶吃完母乳,就開始溢奶,吐奶等情況發生時,沒過1分鐘,我就看見她的眼淚滴答滴答的流滿了雙頰。直到把寶寶弄好,解釋好原由,這才慢慢的放下心來。
很多媽媽,都會經歷寶寶這一時期。但是,媽媽們不要太緊張,給你講明白前因後果,你就不慌了!
嬰兒在出生後的1~3個月內,溢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一般表現為寶寶吃奶後,從口角處容易溢出少許奶汁。
很多媽媽看到寶寶剛吃進去不多,就吐了,就開始緊張焦慮,其實大可不必。
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剛出生不久的嬰兒,胃呈水平位置,而且胃部肌肉發育不完善,食管與胃連接處的賁門比較鬆弛,所以就容易發生溢奶的現象。
那麼,溢奶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注意這2點:
1.餵奶後,儘量少翻動嬰兒
2.嬰兒躺下入睡時,將頭部稍微抬高,身體向右側臥,這樣可以使奶汁比較容易經過胃進入十二指腸,可以有效防止溢奶,同時還可以避免奶液誤吸入氣管,從而發生窒息,或者流入咽鼓管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而得中耳炎。
主要表現為寶寶剛吃完不久,就吐出來了。跟溢奶不同的是,吐奶比溢奶要多一些。
比較常見的原因有2個:
1.餵養不當
如果母乳餵養的時候,嬰兒含接的姿勢不對,餵奶比較快或者餵奶耗時比較長,餵奶前寶寶哭鬧時間比較久等,使餵奶時咽下了大量的空氣,胃過度膨脹,引起胃收縮而吐奶。
2.病理性嘔吐
這種情況家長們就要多重視了。主要是由於小孩的各種疾病所致,如嘔吐比較頻繁,嘔吐物中有膽汁,可同時伴有腹脹,發熱,體重不增長,哭吵等症狀。
針對以上情況,一般做如下處理:
1.餵養不當所導致的嘔吐,餵奶後將嬰兒豎起來抱,用拱起的手掌,輕輕的拍其背部,使寶寶慢慢吐出吞入的空氣,嘔吐就可以改善了。
2.若是出現病理性嘔吐,應立即送往醫院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大家在遇到寶寶溢奶、吐奶的問題大家都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健康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