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家的寶寶三個月了,前段時間讓我陪她去超市買奶粉。有導購員推薦國產奶粉,同事看都不看一眼,直接走向了進口奶粉專區。我問她:「為什麼不看看國產奶粉?」她說:「國內汙染這麼嚴重,企業這麼不靠譜,誰看給寶寶喝國產奶粉!」說完這些,還給我普及了不少進口奶粉的好處。
可能十年前「三鹿奶粉事件」的影響,確實打擊了我們對國產奶粉的信心,所以只能說國產奶粉在重新信任這一塊,還是任重而道遠!
今天,我們不找茬、不挑刺,就事論事,看看目前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到底有什麼區別。
1、先說說「奶源」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什麼有機牧場、天然奶源,這些完美的產地,是最吸引寶媽們的關鍵詞。其實,不管是澳洲、荷蘭,還是紐西蘭奶源地,其牛奶所含的營養成分,跟國內的幾乎沒有差異。國內像內蒙古、新疆,以及華北地區的奶源地,大多都是引進國外優質奶牛品種,不可能是因為吃了中國的草,奶源品質就會下降吧?
2、再說說「工藝」
奶粉行業的準入門檻還是比較高的,這主要跟奶粉的製作工藝有很大關係。現在的奶粉,大多採用溼法工藝,以鮮奶為原材料,添加額定比例的其它營養元素混合均勻,然後利用噴霧乾燥成粉,成品營養均衡、易溶解、奶粉細膩,重要的是減少了運輸途中的二次汙染,是目前很多大型企業,奶粉製作的主要工藝法。國內、國外,只要是大品牌,基本上都在使用同樣的製作工藝,這個不是秘密。
3、最後說說「配方」
所有的配方奶粉,都會遵循一個萬變不離其宗的主旨,那就是儘可能地接近「母乳」,無論從顏色、味道、營養等方面。而且,母乳的配方是公開的,並不是一個秘密,所以每家企業都可以去研究。另外,配方奶粉中含有多少營養元素,包括營養元素的含量多高,都是有一個統一標準的,並不是含量越高就越好,因為你含量再高,寶寶無法吸收,那也是白搭。
不要過於崇洋媚外
前幾年,新聞上就曝光過某進口品牌,該品牌不光生產配方奶粉,也生產益生菌,而且商品單價非常高。其實,這個企業只是在國外註冊了一個商標,其所有的商品,都是在國內生產、灌裝、銷售。該品牌就是為了迎合那些過於崇洋媚外的人,滿足了她們的虛榮心而已。
而且,進口品牌的奶粉,特別喜歡在廣告中說,自己家的奶粉添加了XXX,可以讓寶寶更聰明、更健康等等,這明顯就是忽悠人的。早在2016年,國家就明令禁止,在配方奶粉的說明書中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強抵抗力、保護腸道等內容。另外,也不允許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樣,強調本來就不應該使用的相關物質。
羊奶好,還是牛奶好?
近些年來,一些羊奶粉企業,不斷的鼓吹羊奶的好處,影響了很多寶媽。其實,羊奶粉剛開始推出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那些對牛奶過敏的寶寶,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越吹越懸了。你可以理智的思考下,目前配方奶粉的市場上,是牛奶多還是羊奶多,如果羊奶的營養明顯高於牛奶,那企業為什麼不趕緊都生產羊奶?不過,最終選擇羊奶或者牛奶,這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一點我想說:經過08年三鹿奶粉事件後,國內配方奶粉生產標準、監督制度越來越嚴格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去冒險做違法的事情了,因為背叛的砝碼越來越高,這一點大家還是要有信心的。
那麼,到底該如何選擇配方奶粉呢?
第一,根據自身經濟條件,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不然一千塊錢一桶的奶粉,你也買不起。每一位父母都是愛自己孩子的,願意把最好的給孩子,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理智,不能餵了寶寶吃上一桶好奶粉,就把家底給花光了,這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第二,選擇正規品牌。什麼是正規品牌,教大家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去大型超市看,轉幾家大型超市的奶粉區,看看目前都在賣什麼品牌的奶粉。然後去網上搜索一下,看看京東、天貓都有沒有這些品牌,銷量怎麼樣。線上、線下一對比,一分析,就知道是不是正規品牌了。
第三,選擇正規渠道購買,堅決不從個人手裡購買,因為個人襯託不起品牌高度。比如有些做海外代購的人,自己被抓後,都不知道賣的是假貨,還天真地以為自己賣的是真貨。所謂的正規渠道,就是可以開整個發票的地方,不要為了省錢,選不正規的渠道購買。
第五,每一個品牌的奶粉,可能會適應不同的寶寶。比如童童喝A品牌的奶粉便秘,但是喝B品牌的奶粉就不便秘。豆豆喝C品牌的奶粉拉肚子,但是喝D品牌的奶粉就不拉。這個需要去嘗試,然後給寶寶做出調整。
最後,說了這麼多,具體要買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