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一場北風,吹亂了街頭的落葉,天還未亮,晨練的人們走在大街上,鼻孔裡呼出兩道白白的霧氣。
此時,這個城市還在睡夢之中,頭頂著手電筒的朱大姐,已經騎著她裝滿蔬菜的電動三輪車,在沿街的飯店裡,挨家推銷她的蔬菜了。
據朱大姐介紹,他家來自數十公裡之外的農村,由於住在渦河岸邊,家裡的土地非常少,一家人才二畝多的土地,通過種植莊稼養活一家子,那是不現實的,後來乾脆就交給公婆種了。
她們一家子十年前就進城了,農村人來到城市,最常做的就是出力氣的活兒。
丈夫做搬運工,自己賣菜。由於賣菜的生意競爭也大,她就在別人的指點下,另闢蹊徑,做起了街頭飯店的生意。
開飯店的朋友都知道,每天天不亮就得去菜市場買回來當天所需的蔬菜,這樣做一是新鮮,二是去蔬菜批發市場買也比較便宜。
每天這樣買菜,確實很辛苦,她就利用了這個機會,主動把蔬菜送貨上門。她每天都是凌晨十二點就要趕到蔬菜批發市場,仔細挑選菜農拉過來的新鮮蔬菜,等把品種備齊,也差不多快凌晨三點了。
再騎車趕到自己熟悉的街道,又得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飯店的老闆們也差不多該起身了,這時候把新鮮的蔬菜送貨上門,任老闆們挑選,即使價格略高一點,他們還是能接受的,畢竟那麼冷的天氣,誰不願意多在被窩裡躺一會兒呀。
自己拉的這一車蔬菜,通常在早上八點鐘左右都能賣個差不多,實在賣不完,她還要找個地方擺攤,怎麼說呢,運氣好的時候就能早早賣完,早早回家睡覺,運氣不好的話,得擺攤到中午,有時候坐著坐著就睡著了。
十多年來,這種生活方式幾乎沒有間斷過,美美的睡一覺,成了她最大的奢侈的夢想。
通過拼命努力賺錢,雖然是小本生意,前兩年還是在城裡買了房子,這也是進城打拼的農村人最值得驕傲的地方。
眼看著孩子也一天天長大,以後花錢的時候多著呢,所以,半刻也鬆懈不得。
加上大兒子有些殘疾,她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最後,大姐坦然地一笑,說咱農村人沒啥本事,就是能吃苦,再苦再累也要努力掙錢,畢竟咱還年輕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