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水無塵
01
關於親戚關係,路遙曾有一段精闢的描述:
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作為農村裡土生土長的85後,我感受過農村親戚的熱情,比如走10多裡山路給我家送桃子的遠房表叔,也有我奶奶生病時,坐了一上午車子來看我奶奶的小姑姑(不是我家親姑姑)。
但也見識過不少農村「極品」親戚,他們有些人的三觀一度讓我懷疑那不是親戚,而是土匪。
今天我就帶大家看看,做小生意的人,最怕遇到的幾種親戚,但願你沒遇到。
當事人張平 32歲,做滷菜生意
我同學張平沒念什麼書,初中畢業就去上海打工了。因為學歷低,她也一直沒掙到什麼錢,勉強夠餬口。
前幾年,張平兩口子好不容易在縣城首付了一套房子。裝修的時候借了一些錢,養孩子也借了一些錢,前前後後算下來欠了10多萬的外債。為此兩口子省吃儉用,連肉都捨不得買,後來兩口子開始在縣城邊上賣滷菜,就是想早點把家裡的債還了。
結果張平的滷菜店開張後,生意一般也就算了。張平的娘家嬸子,今天來抓2斤牛肉不給錢,明天來搞1斤豬蹄也不給錢,關鍵是張平明示暗示這些東西要本錢時,嬸子還是繼續裝糊塗,白吃白拿。
張平跟我吐槽時,語氣是很氣憤的,她說因為嬸子隔三差五的打劫一番,她虧錢也就算了,她老公也是對她各種埋汰。覺得她娘家人「沒出息」,為此張平又羞又氣卻沒辦法解決這個難題。
當事人:孫大姐 41歲,開牛肉麵餐館的
孫大姐是我們一個村上的,他們兩口子很早就在鎮中學附近租了一間門面,是做牛肉麵生意的。
孫大姐的店裡人氣很旺,經常客人坐的滿滿的,高峰的時候還要排隊等位子。但孫大姐煩惱的不是店裡的生意,而是孫大姐老公的堂哥大劉,因為這個大劉白吃也就算了,還總愛給她店裡惹麻煩。
聽孫大姐說,大劉沒有正式工作,所以一個禮拜至少有5天在孫大姐店裡吃早餐。白吃也就算了,一碗麵也就8塊錢,孫大姐能承擔得起。
關鍵是大劉總給她店裡惹麻煩,隨便舉幾個例子說明:
一,喜歡跟女顧客開沒分寸的玩笑。大劉形象不佳,說白了長得有點猥瑣,但他總是喜歡跟女顧客(特別是未婚的女孩)聊,有沒有男朋友啊,是不是一個人啊這些敏感問題,經常嚇得女顧客落荒而逃。
二:屁大的事,也要爭得面紅耳赤。大劉為人懶惰散漫,屌/絲/相十足,有時別人不小心碰到他了,他能不依不饒的逮著你吵1個小時不罷休。
為此孫大姐和他老公好話歹話說了一籮筐,讓大劉不要在他店裡搞這些么蛾子。結果人家不但不認錯,還天天來店裡報導了,你說氣人不氣人。
最後,孫大姐無奈的跟我說,她真的恨不得每天丟8塊錢,讓大劉去別的店吃早餐,可人家還就偏賴上她的店了。
當事人:李阿姨 58歲,開蛋糕店的
李阿姨是我家隔壁鄰居,他們兩口子開了很多年的蛋糕店,店面不是很大,但因為口碑好,做生意實在,店裡的生意一直以來都不錯。
李阿姨娘家有個侄女,就叫她小曼吧,去年沒去深圳打工了,開始在家陪讀。
一開始小曼去李阿姨店裡買蛋糕,給孩子當早餐,李阿姨都很自然的沒收她的錢(其實人家也沒給的意思)。可是時間長了,李阿姨心裡肯定就不痛快了,畢竟做蛋糕很累還要原材料成本。
有幾次,李阿姨見小曼不給錢,心裡不痛快,就拿了頭天晚上賣不掉的蛋糕給小曼,想著反正也沒過期,能吃。結果,小曼拿了蛋糕,到處跟別人說李阿姨家裡賣過期食品,黑心什麼的。
李阿姨氣的不行,白送的蛋糕一分錢沒收到也就罷了,還被小曼敗壞了名聲,她實在是忍不住,就跟小曼大吵一架,讓小曼把話說清楚。
但奈何小鎮就這麼大,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再加上別人都知道小曼確實是李阿姨娘家侄女。最後李阿姨只好認栽,真是吃了啞巴虧,有苦說不出。
清水結語:有人說,好的親戚關係應該是:平時淡如水,保持走動,但不要頻繁,不要有經濟上的瓜葛,有難時挺身而出。
可現實中,有的親戚真是讓人一言難盡,你要說他們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倒也沒有。關鍵是,一件件的小事累積起來的失望,總是讓人恨得牙痒痒。
最後以這句話作為結尾吧「世上最為險惡之物,莫過於人心。禽獸之惡,惡在求生,人心之惡,惡在貪妄。求生者有法可治,貪妄者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