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和城市的生活氛圍不一樣,農民也不像城市的市民,回到家,關上門,對門都彼此不是很熟悉。在農村,不管是鄰裡之間還是親朋之間,走動都相對頻繁,除了溝通感情外,還有個重要因素就是資源比較有限,互相走動能互藉資源,方便彼此的生活。但借東西其實也有講究,農民雖然比較熱心,但不注意的話,也可能會借來煩惱。在農村,最好別借東西給這3種人,尤其第一種,農民大都遇到過!
1、借了不還的人
農村老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誰家都有著急的時候,這時候如果有親戚鄰居肯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貴人了。對於貴人,除了要感激外,還要知道,別人雖然把錢借給你了,但不代表別人就不著急用錢,所以如果手頭稍微有點剩餘了,就抓緊的還點。可偏偏有些人,把親戚朋友都借了一遍,卻從來不還,要真是有人找他要,他會說的比借錢給他的人還可憐,好像別人找他要帳是很不地道的行為。這樣的人其實就愛佔小便宜,農民可得防著點,有時候不借給他不得罪他,借了反而結了仇。
2、不務正業的人
這些說的不務正業倒不是說不幹活的人,而是不夠踏實的人。每個村子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農民,他們覺得種地沒出息,打工又累又辛苦又不體面,沒面子。這些人往往會選擇做生意或者做工程,但有一種狀態就是做什麼賠什麼,賠了就換個項目繼續做。用農村的俗話說,這樣的人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看著很努力,其實一點都不務實。如果這樣的人找你借東西,不管是錢還是別的什麼,最好不要借給他。
3、找你借各種證件的人
除了借錢,借生活用品外,還有借證件的。此前就有農民遇到過,稀裡糊塗的收到提醒,欠了好幾萬塊錢,後來才發現是村裡的其他農民拍了身份證,用來辦理貸款了。尤其是現在,農村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農民除了要增強隱私意識外,還要保護好家裡的各種證件,千萬別隨隨便便的向人展示,更別讓人拍照,複印,甚至是拿到脫離視線之外的地方,避免不知不覺的被別人利用,而自己還蒙在鼓裡。
農村的人情味比較濃厚,就是農民之間不斷地互幫互助,從而沉澱出來的,所以這種氛圍和傳統最好要繼續的保持。可話說回來,農民也要分人,如果是以上的這3種人,千萬別想著在隨便把東西借給他們了。在農村,最好別借東西給這3種人,尤其第一種,農民大都遇到過!
本文由三農邦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