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仨的環保夢

2020-12-20 騰訊網

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80多歲的趙月英兩次心臟病發,喘不上來的那口氣,差點要了她的命。然而,兩次出院後的第二天,她都出現在白沙門環保教育站,坐在了縫紉機前。

這位來自河南農村的老太太,沒受過多少教育,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卻知道在把環保袋送給別人之前,一定要囑咐一句:「少用一個塑膠袋,多給地球一份愛。」

這是她的兩個兒子給她灌輸的環保意識。兩年多時間,製作3000多個環保袋的趙月英,成了海口白沙門環保教育站的「明星」。她的身後,是兩個兒子堅持3年的環保志願服務。

「如果早知道做環保這麼辛苦,我還不如回去賣水果。」小兒子蔣軍偉還可以再做選擇,卻還是選擇和各類生活垃圾為伴。他不是下不了離開的決心,而是邁不動離開的腳步。

這座建在公共廁所旁邊的環保教育站,早已與環保、家人、退休老人,甚至是理想,產生了牢不可分的聯繫。即使想過離開,蔣軍偉和哥哥蔣付軍卻還是選擇頂著困難,守住這方天地。

04-05版□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賀立樊 王天宇 文/圖

83歲老母親

兩年多時間製作 3000個環保袋

腳踩踏板,手壓車線,看著縫衣針上下穿梭,趙月英覺得此時的自己「最快樂」。

縫紉機一側的工作檯上,放著一疊裁好的窗簾布——這是別人家丟棄的舊物。通過縫紉機,趙月英能把它們改造成一個個環保袋,去掉多餘的線頭,免費交到每一位前來的市民遊客手中。

今年83歲的趙月英,一天大約能製作5到6個環保袋,然後被分發一空。她的手中沒有存貨,今天所製作的環保袋,甚至是幾天前就已被人預定的。「少用一個塑膠袋,多給地球一份愛。」每次送出一個環保袋,趙月英總是不忘重複這句話。趙月英沒有上過學,卻知道塑膠袋難以被自然降解,「可能幾百年都無法被自然吸收。」這是她的兩個兒子常對她說的話。

事實上,自從1922年制出最常見的塑料——聚乙烯之後,人類製作的第一批塑膠袋,至今也沒有完全被自然降解。

2017年9月15日,在海口市美蘭區政府的支持下,白沙門環保教育站正式成立,趙月英的二兒子蔣付軍擔任站長。

有一次,為了逗母親開心,蔣付軍拿出一個塑膠袋套在頭上,扮起無法呼吸的樣子。趙月英有些反感,蔣付軍卻告訴母親,要是大自然裡的小動物被塑膠袋套住頭,那該有多難受。

那時的趙月英還不太清楚什麼是「環保」和「塑料垃圾」,倒是對兒子的玩鬧感觸頗深,「還有多少小動物,正在受這份苦?」

環保教育站成立不久,趙月英加入其中,成為一名志願者。一年後,有志願者給站裡送來幾臺縫紉機,趙月英坐在其中一臺前,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環保之路。

五顏六色的布料,有些是舊衣服,有些是舊床單。清洗消毒之後,趙月英能把它們製作成五顏六色的環保袋。兩年多的時間裡,趙月英製作了3000多個環保袋。

總有人提出用錢購買,趙月英堅決不同意。「這是免費的,只圖你們能用得上。」環保不圖錢,這是趙月英對環保的理解,也是她在兩個兒子身上看到的東西。

相關焦點

  • 母子仨的環保夢:讓塑料垃圾徹底消失
    然而,兩次出院後的第二天,她都出現在白沙門環保教育站,坐在了縫紉機前。這位來自河南農村的老太太,沒受過多少教育,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卻知道在把環保袋送給別人之前,一定要囑咐一句:「少用一個塑膠袋,多給地球一份愛。」這是她的兩個兒子給她灌輸的環保意識。
  • 母子仨晚上屁股癢得睡不著 原來是感染了蟯蟲
    最近,周女士的孩子們感染了蟯蟲,傳播給了媽媽,結果母子仨一起被蟯蟲折騰得睡不著。  「醫生,我最近肛門癢得厲害,晚上睡不好。」36歲的周女士近日求診於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該科主治醫師張志謙通過檢查發現,周女士肛門皮膚沒有明顯的皮疹,肛門直腸也沒有明顯的異常。再次詢問,發現周女士提及的肛門瘙癢與一般瘙癢不一樣,白天時一點感覺沒有,一到半夜肛門就瘙癢難耐。
  • 母子仨屁股癢得睡不著,醫生讓她半夜用電筒照肛門,竟發現…可怕!
    最近周女士的孩子們感染了蟯蟲還傳播給了媽媽結果母子仨一起癢得睡不著周女士和寶寶們在接受了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正規的殺蟲治療後,母子仨的肛門瘙癢症狀已經完全消失。蟯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唯一寄主就是人類主要是在人類的腸道裡生活並靠吸收人類腸道裡面的營養為生
  • 看圖寫詩詞——憶江南·母子緣
    圖片很美,母子之間的親情愛意一目了然,情感的流露,不由讓人不忍放棄。初次醞釀詩詞的意境,有點打油詩的味道,沒有格律,韻律尚且順口,不妨錄下供大家參考。頌母媽,媽,媽,乳恩兄妹仨。所以今天又依歐陽修體《憶江南》為樣板,作下小令一篇,全文如下:憶江南·母子緣母子緣,甘乳妹兄安。慈手風霜培茁繭,心河柔指撫龍肝。恩澤大過天。童夢燦,稚氣惹閒煩。追打嬉喧過膝間,更為饑渴耍刁蠻。應是有媽憐。
  • 母子床是什麼?母子床選購的注意事項?(寶媽必備常識)
    母子床通常成為了居家必備的家具之一,因為有小孩子的家庭都會購買一張,主要是讓寶媽可以和嬰兒一起使用,也是為了方便寶媽可以隨時關注嬰兒一舉一動。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母子床以及母子床相關的知識。2、如果是單人床就需要搭配書桌或者床頭櫃非常的佔用空間,母子床不同,母子床可以節省空間,對於小戶型的家庭來講非常實用。還可以將整個床的空間都利用起來,側邊的樓梯也可以設計成容納東西的儲物櫃,這樣寶寶的東西就可以擺放在裡面,也不會讓整個房間顯得雜亂無章,反而整潔有序,而且生活的也更舒適。
  • 母子三人半夜癢得睡不著 手電筒照著嚇一跳
    屁股癢元兇還可能是它↓↓蟯蟲最近周女士的孩子們感染了蟯蟲還傳播給了媽媽結果母子仨一起癢得睡不著有這些症狀 小心中招了「醫生,我最近肛門癢得厲害,晚上睡不好。」36歲的周女士近日求診於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
  • [呂乃基】初讀王禮強博士《仨源論與仨源易經》有感
    同樣可以期待,在電腦、網際網路大腦(劉峰)、虛擬實境,以及蟻群算法和進化算法等領域的發展中,仨源論與仨源易經將與高技術的發展相輝映。《仨源論與仨源易經》既是對遠古之神秘的解讀,又為複雜性科學與高技術的發展開啟了新的可能途徑,是前傳統與後現代的結合。王博士此書的一大亮點在於,由「二」跨越到「仨」,「仨」回過頭來又包容了「二」,這一「包容」,便是「仨源易經」。
  • 【新書發布會】王禮強用仨源論與仨源易經解讀世界
    (新歐洲戰報記者 魯佳)12月6日晚,王禮強的哲學著述《仨源論與仨源易經他將自己30多年的感悟和思考筆耕五年寫成這本《仨源論與仨源易經》,運用全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將各種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和科學化,前續古人、後啟來者。
  • 孟連人物 | 酵素達人相罕章的環保夢!
    相罕章開展工作想到此事,相罕章便對環保酵素上了心,她學習了很多關於環保酵素的知識,並學會了製作環保酵素,她希望環保酵素能改良被汙染的土壤,並在農產品種植過程中用環保酵素取代農藥化肥,讓大家都能吃到環保安全的農產品。
  • 高校手作室裡的環保公益夢
    原標題:川大一手作室裡的環保公益夢在四川大學環保志願者協會(以下簡稱「環協」),每個人都要取一個自然名,這是入會的第一件事。「章魚」「決明」是四川大學2016級本科生石武和方煒碧的「自然名」,他們是環協「嗨森」手作室的現任負責人。2015年10月,在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教師顏烔、盧紅雁的帶領下,「Hand-some嗨森」手作室成立。
  • "歡樂鑄就夢想,我的環保我的夢"--2017年全國少年兒童環保繪畫大賽...
    "歡樂鑄就夢想,我的環保我的夢"--2017年全國少年兒童環保繪畫大賽啟動  未來網(www.k618.com)北京4月24日電(記者 張昕曄)由團中央未來網聯合秦皇島·華僑城南戴河濱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共同舉辦的2017
  • 「小小環保志願者,倡導綠色中國夢」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在這個美好的秋日裡,浙江大學幼兒園實驗園太陽大一班把課堂搬進了大自然,開展了以「小小環保志願者,倡導綠色中國夢」為主題的親子登山暨環保實踐主題教育活動,旨在讓孩子擁有一顆綠色的心靈,喚醒幼小心靈中的環保意識
  • 愛子心切遭遇招生陷阱:碎了大學夢 毀了母子情
    劉大姐說,自從孩子上了這個所謂的「大學」之後,他們母子之間基本上就沒了交流。在「學校」讀沒讀書,上沒上課,有沒有老師管,她一概都不知道。◆  ◆  ◆碎了大學夢  毀了母子情那就是,母子親情。她不清楚,為什麼兒子自從2012年讀「大學」開始,就不喜歡與她交流。對自己漸行漸遠,如此陌生。現在,每天他在做什麼?他在想什麼?她什麼都不知道。她希望我們的記者能和她的兒子好好聊聊。
  • 愛子心切遭遇招生陷阱:碎了大學夢 毀了母子情
    劉大姐說,自從孩子上了這個所謂的「大學」之後,他們母子之間基本上就沒了交流。在「學校」讀沒讀書,上沒上課,有沒有老師管,她一概都不知道。碎了大學夢  毀了母子情招生辦公室沒有了,財務室也沒有了,老師的電話也打不通了。事實告訴劉大姐,自己上當受騙了。劉大姐說,現在,她的確是想討回公道,挽回損失。
  • 母子同圓「大學夢」
    學生時代成績優異的她,從小有著「大學夢」。但高考那年母親的一場重病,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1997年,娜日娜備戰高考。但高考前夕,有聽力障礙的母親突患腿疾,生活無法自理。面對躺在病床上的母親,她考慮再三,最終決定放棄高考,回家照顧母親。與大學失之交臂的娜日娜回到草原,放牧牛羊,結婚生子。
  • 海歸建築師的環保夢 藉助國外技術結合國內實情
    海歸建築師的環保夢 藉助國外技術結合國內實情 2014-07-17 11:26:41——7月13日,第一次對話,武凱給我留下的印象是:直接、簡短;而談及建築環保,他口中接二連三蹦出的一個又一個冗長的專有名詞、例子,又使我覺得,他對建築環保「情有獨鍾」。
  • 母子失散31年終團圓
    本報訊 (記者劉斐 通訊員楊友明)「找了30多年,如今媽媽就在眼前,感覺像夢。9月6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梓口坊村村民黃文說,母親在他13歲那年走失,是江西和福建兩省志願者愛心接力,讓他們母子團圓。「8月28日,有人說在瑞金城東發現流浪老人。」瑞金市「文明瑞金」志願者梅文說。隨後,梅文在「文明瑞金」微信公眾號發布尋親啟事,並附有老人照片和短視頻。8月30日,福建省連城縣義工湯俊傑看到啟事後,發現老人有福建口音,於是聯繫福建各地誌願者以及梅文,開始愛心接力。
  • 「虎爸」從小習武現在開武館 仨孩子也是棍棒刀槍樣樣行
    仨娃練武,棍棒刀槍樣樣行劉龍在訓練兒子。清晨6點,你的孩子在做什麼?徐州邳州劉莊村裡,料峭寒風中,三名分別7歲、9歲、11歲的孩子,已經跟著父親在村道上跑步。7點早飯前,他們要完成5公裡跑及一整套體能訓練。
  • 母子3人端午節釣蝦補貼家用 墜入池塘身亡(圖)
    圖/鞏如泉  原標題:貧寒母子3人釣蝦補貼家用 墜入池塘身亡    端午節本是家人團聚高興的日子,湖南岳陽湘陰縣石塘鄉板橋村卻發生了一起家破人亡的悲劇:為了補貼家用,彭三輝的妻子和兩個兒子去池塘邊釣龍蝦,不想掉入塘中溺水身亡,彭三輝怎麼也不敢相信,出門之前,他還叮囑妻兒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