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我們的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會有更新,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自網絡,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這植物在藤本植物中屬大型,在林間或山體巖石間攀援,遠望似一條莽蛇蜿蜒,野趣橫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是城市垂直綠化的優良樹種。
小枝光滑無毛,灰棕色或棕褐色,葉通常闊倒卵形,近圓形或長方橢圓形。秋季葉片經霜變紅或變黃時,美麗壯觀。聚傘花序腋生,間有頂生,小花1-3朵。花瓣倒卵橢圓形或長方形。成熟的累累碩果,競相開裂後露出鮮紅色的假種皮,宛若顆顆寶石。花期5-6月,果期7-10月。
這就是南蛇藤,衛矛科南蛇藤屬落葉藤狀灌木。又名過山楓、金銀柳、過山龍等。根、藤、果、葉均可入藥。
苦辛微溫,無毒。祛風除溼,通經止痛,活血解毒。治牙痛,風溼關節痛,筋骨疼痛,四肢麻木,疝氣痛,小兒驚風,痧症,痢疾等。1、治風溼性筋骨痛、腰痛、關節痛:南蛇藤,凌霄花根各120克,八角楓根60克。白酒半斤,浸七天。每日臨睡前服15克。(江西《中草藥學》)八角楓根有毒,祛風通絡,散瘀鎮痛,並有麻醉及鬆弛肌肉作用。2、治筋骨痛:南蛇藤15-30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3、治小兒驚風:南蛇藤9克,大青根4.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4、治一切痧症:南蛇藤15克。水煎兌酒服。(《湖南藥物志》)痧症不是一種獨立的病,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痧象:刮扯部分穴位,皮膚會出現紅點如粟。故有「百病皆可發痧」之說,包括的範圍很廣。5、治痢疾:南蛇藤1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6、治腸風、痔漏,脫肛:南蛇藤、槐米,煮豬大腸食。(《湖南藥物志》)腸風為便血的一種。痔漏是痔瘡合併肛漏,有出膿血、黃水之症候。槐米涼血止血,清肝降火,與通經絡止痛之南蛇藤合用,正是對症配伍。7、治牙痛:南蛇藤18克,煮蛋吃。(《湖南藥物志》)8、治帶狀皰疹:南蛇藤加水磨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4-5次。(《浙江藥用植物志》)9、治疝氣痛:南蛇藤15克,黃酒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性味苦辛平,祛風除溼,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溼痺痛,瘡瘍癤腫,皰疹,溼疹,跌打損傷等。1、治蜂、蟲傷:南蛇藤葉搗爛外敷衍。(《湖南藥物志》)2、治溼疹,多發性膿腫,跌打損傷:南蛇藤葉21-24克,煎服。(《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3、治皰疹:南蛇藤葉15-21克,水煎服。或用鮮葉搗爛外敷衍。(《廣西本草選編》)性味苦辛平,無毒,活躍於肝脾經。祛風除溼,活血通經,消腫解毒。治風溼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痧氣嘔吐腹痛,癰疽腫毒等。1、治風溼性關節炎:南蛇藤根30克和豬腳一個,合水、酒各半燉食。(《泉州本草》)2、治腰痛,骶骨傷損,背癰,多發性膿腫:南蛇藤根21克,鴨兒芹21克,臺灣萵苣9克。水煎,一日分三次服。(《常用中草藥配方》)臺灣萵苣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一切瘡癤癰疽、無名腫毒等各種感染化膿性炎症。3、治流注,附骨疽:南蛇藤根30克煎服;根皮研末醋調敷。(江西《中草藥學》)流注是以發生在肌肉深部的轉移性、多發性膿腫為表現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相當於西醫的膿血症、肌肉深部膿腫、髂窩部膿腫。附骨疽在西醫上稱為化膿性骨髓炎,是一種毒邪深沉、附著於骨的化膿性疾病。病由正氣不足,邪氣壅堵阻滯,使經絡阻隔,氣血凝滯導致。南蛇藤根之功效正可用治。4、治經閉、腰痛:南蛇藤根,金櫻子根各15克,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金櫻子根固精澀腸,治一切紅崩白帶,月經不調,並治遺精。&南蛇藤果&南蛇藤鮮果可食用,但口感不太佳,可用來煮粥,泡水喝等。性味甘,微苦平,養心安神,和血止痛。主治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牙痛,筋骨痛,腰腿麻木,跌打傷痛。2、治驚悸不安,心煩:南蛇藤果、丹參各9g。水煎服。(1-2方出自《安徽中草藥》)3、治牙痛:南蛇藤果50g,煮雞蛋。每次吃2個,每日1次。(《東北藥用植物》)4、治腰腿麻木:南蛇藤果實25g。水煎服。(《東北藥用植物》)以上便是南蛇藤之根、莖藤、葉及果實之藥用選方。你見過南蛇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