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DSP CCS2.2實現指紋識別預處理系統設計

2020-12-13 電子產品世界

利用生物認證技術取代傳統的使用鑰匙、身份證、密碼等方法進行個人身份鑑定,可廣泛應用於銀行、機場、公安等領域的出入管理。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生物認證技術是本世紀最有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而指紋識別技術則是其中非常有前景的一種。
  
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是指以數值計算的方法對數位訊號進行處理的晶片。它具有處理速度快、靈活、精確、抗幹擾能力強、體積小、使用方便等優點。DSP應用於指紋識別已經成為一個新的科技領域和獨立的學科體系,當前已形成了有潛力的產業和市場。
  
本文選定100MHz DSP TMS320VC5402作為指紋信號的處理器,利用其流水線編碼的操作特點,並結合指紋識別技術,實現基於DSP CCS2.2的指紋識別預處理系統。CCS 2.2(Code Composer Studio)是一種針對標準TMS320調試接口的集成開發環境(IDE),由TI公司於1999年推出。指紋識別的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7372.htm


圖1 指紋識別流程圖

  
指紋處理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1) 獲取原始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
  
(2) 提取指紋特徵點;

(3) 指紋識別分析判斷。
  
在上述三個階段中,指紋圖像的預處理階段尤為重要,該階段對圖像處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後面兩個階段工作的開展。本文結合TMS320VC5402的特點,重點研究指紋識別的預處理算法及其DSP實現問題,其中包括指紋的極值濾波、平滑濾波、拉普拉斯銳化、迭代二值化和該算法在DSP開發平臺CCS2.2的C5000上的仿真實現。這一問題的解決,可為未來指紋識別系統的脫機應用提供很有價值的參考。
  

1 指紋識別預處理算法
  
指紋識別預處理的目的是使指紋圖像更清晰,邊緣更明顯,以便提取指紋的特徵點進行識別。本文採取極值濾波和改進的平滑濾波進行噪聲消除,使圖像不失真;採取拉普拉斯銳化對指紋進行紋線增強,突出邊緣信息,為自適應閥值的迭代二值化提供方便。
  
1.1 極值濾波
  
解梅、馬爭認為極值濾波器的設計是基於這樣一種理念:在指紋圖像的採集過程中,指紋圖像所受到的衝擊性噪聲表現為一些斑點或亮點。在一般情況下,可以認為絕大數衝擊性噪聲是被真實的灰度值所包圍。同時噪聲汙染的像素要遠遠小於真實灰度值的像素。因此在噪聲的消除過程中,無需對大多數沒有被噪聲汙染的像素進行改變處理,只需對那些被汙染的像素進行「真實值」代替處理,而這些值的確定可通過圖像像素鄰域的相關性來確定。設有一待處理器像素為s0,其周圍8鄰域像素排列為


  
取鄰域相關像素的均值為Ai,i∈{1,2,...8},並以四個像素為一組處理單元,則改進的極值濾波[1]算法可表述如下:
  
如果A0>max(Ai),i∈{1,2,...8},則
 
s1=s2=s4=s0=min(A1,A2,A4)
  s2=s3=s5=s0=min(A2,A3,A5)
  s4=s6=s7=s0=min(A4,A6,A7)          (3)
  s5=s7=s8=s0=min(A5,A7,A8)
  
如果min(Ai)≤Ai≤max(Ai),i∈{1,2,...8},則將像素原值輸出,不作處理。 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得到與中值濾波類似的效果,達到了初步去除噪聲的目的。
  
1.2 平滑濾波
  
經過上面的極值濾波處理之後,圖像傳輸過程中所形成的大多數衝擊性噪聲均被除去,但指紋圖像中還存在著隨機噪聲,需進一步對圖像進行平滑處理。本文採取兩次平滑濾波,一次是在極值濾波之後,一次是在銳化濾波之後。改進的平滑卷積核為


  
係數取1/15而非原來的1/17的原因在於提高圖像的對比度;而卷積核中心像素加權係數取為5是為了突出該點像素。實驗結果表明,該改進是可行的,有利於突出中心像素並有效去除隨機噪聲。
  
1.3 銳化濾波
  
對於由於積分運算所造成的模糊圖像,有必要對其模糊進行校正,進而增強指紋圖像的邊界。具體做法為增強指紋脊線與谷的對比度。這種增強指紋圖像的高頻成分,使其邊緣清晰的方法稱為銳化。因此,銳化的目的在於使經過平均或積分運算後變得模糊的圖像的邊緣和輪廓變得清晰,並使細節清晰。在本文中,銳化卷積核採用拉普拉斯算子:


  
通過該卷積核對圖像進行卷積預算,能實現高通濾波,進而得到銳化後的指紋脊線。

1.4 迭代閥值二值化
  
指紋圖像經過極值濾波、平滑濾波、拉普拉斯銳化濾波、平滑濾波後,大多數噪聲都已被消除,這就為特徵點提取提供了基礎。為了提取特徵點,需對指紋圖像進行分割。本文採取迭代閥值的方法對指紋圖像進行閥值分割。在圖像處理中,反覆地用一種運算直至條件滿足而得到輸出圖像的方法稱為迭代。迭代閥值方法如下:


  ①設定初始灰度閥值T(如令T=127),把指紋圖像的灰度值分為兩組R1和R2。
  ②計算兩組的平均灰度值u1和u2。
  ③重新設定新的灰度閥值T。新的T定義為:T=(u1+u2)/2。
  ④依據新的T對指紋圖像進行閥值分割。
  
這種方法是以自適應的閥值對指紋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比設定固定閥值進行處理更有普遍意義,且行之有效。
  

2 指紋圖像在CCS 2.2上的輸入與輸出
  
在設計中,採用DSP集成開發環境CCS2.2對指紋識別算法進行模擬驗證。用指紋成像系統採集一幅*bmp格式指紋圖像,如finger.bmp指紋圖像。在該指紋圖像的數據上面添加一個COFF文件的文件頭。以文件名finger.out保存。*.out文件為TI的公共目標文件。利用CCS中的File-Load Data 可以將finger.out的指紋圖像放到DSP的相應內存中去,本次設計中將finger.out存放於DSP的數據存儲空間。利用CCS中的Image菜單,通過設置相關選項可以觀察處理前的圖像與處理後的圖像。
  

3 實際指紋圖像預處理效果
  
依據上述指紋識別預處理算法,通過CCS2.2的模擬功能,實現了指紋識別預處理的DSP處理,達到了DSP處理指紋圖像的應用目的。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實際指紋預處理結果

  
本文針對TMS320VC5402 DSP的快速、高效的特點,採取了DSP集成開發環境CCS2.2對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在指紋的預處理中,由於DSP具有10ns指令周期,使採用改進的極值濾波和改進的卷積核平滑濾波對指紋圖像進行一次、二次平滑實時處理成為可能。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能有效地處理指紋圖像的衝擊性噪聲和隨機噪聲。而迭代二值化的運算充分利用了DSP 五級流水線操作,達到了利用DSP對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的應用目的。

相關焦點

  • 基於DSP集成開發環境CCS2.2的指紋圖像預處理的應用研究
    DSP 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技術領域和獨立的學科體系,並使當前的指紋技術研究向更廣泛的應用領域發展。結合研究應用的實際情況,本文選定了100MHz DSP 並利用其流水線編碼的操作特點結合指紋識別技術,提出了基於TMS320VC5410 CCS2.2 實現指紋成像系統的預處理研究。
  • 基於ARM 的指紋識別門禁系統的設計
    本文具體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系統整體方案概述和設計:根據系統功能要求,設計指紋識別乙太網門禁系統,重點闡述了其中關鍵模塊的硬體設計。  (2)指紋識別算法的理論分析和仿真:研究了指紋識別算法,主要包括指紋圖像預處理以及指紋圖像的特徵提取和匹配兩部分。
  • 用FPGA實現優化的指紋識別預處理算法
    隨著指紋傳感器性能的提高和價格的下降,指紋的採集越來越容易,指紋識別算法也已比較成熟。傳統的指紋識別系統一般以PC機和DSP為主要處理平臺。隨著人們對便攜設備的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處理系統在功耗和處理速度及實時性上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指紋識別系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指紋圖像的質量。
  • 基於DSP的電容式指紋傳感器識別系統
    引言     指紋識別系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識別方式,其廣泛應用於門禁、考勤和其他安防領域。本指紋識別系統,採用雙供電方式,既可與電腦聯機使用,也可作為可攜式設備使用。作為可攜式時,大約可存儲300~500枚指紋,同時系統有著很高的識別率。
  • 基於STFT濾波算法的指紋圖像識別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4指紋特徵提取模塊實現 指紋特徵提取模塊採用本文提出的基於細節和紋理特徵的細化指紋圖像特徵提取算法,該算法將指紋圖像特徵信息提取成為二進位字符串,算法流程如圖4-4所示。
  • 解析基於DSP的漢字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方式
    語音識別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本文從實現原理入手,介紹語音識別系統的實現方式。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9216.htm概述本漢語語音識別系統是一個非特定人的、孤立音語音識別系統。
  • 基於DSP和USB技術的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
    它的主要特點是:(1)它內部採用的是程序空間和數據空間分開的哈佛結構,允許同時取指令和取操作數;(2)晶片內多採用分離的總線結構,這樣可保證一個極其周期內可以多次訪問程序空間和數據空間;(3)採用流水線結構,在程序運行中取指、解碼、取操作數和執行階段是重疊的;(4)晶片內部一般都包括多個處理單元,它們可以在一個指令周期內同時進行運算;(5)dsp數字系統中設置了一些特殊的dsp指令,能更好地滿足數位訊號處理應用的需要
  • 基於DSP的滾動軸承實時故障診斷系統設計
    2.滾動軸承實時故障診斷系統原理滾動軸承實時故障診斷系統主要包括硬體部分和軟體部分兩個方面:(1) 硬體部分:主要用模擬電路實現共振解調技術[3-4]和數位訊號處理電路設計。(2) 軟體部分:主要是基於DSP對共振解調後的振動信號進行故障特徵的識別與診斷。DSP對AD傳送來的數位訊號進行時頻轉換,得到振動信號的頻譜圖,系統能自動分析頻譜,得出故障位置、故障類型、嚴重程度等結論並通過LCD顯示出來。
  • 基於DM642的運動目標檢測系統設計與實現
    引言 數字視頻系統在智能交通、圖像識別以及安防監控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運動目標檢測作為數字視頻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後續目標識別、目標跟蹤等應用的基礎。
  • 用於海洋搜救的多片DSP圖像處理識別系統
    根據海洋搜救的性質,該系統應具備以下基本能力:  ·較高的可疑目標檢測能力;  ·較高的海洋背景抗幹擾能力;  ·具有一定的目標識別和跟蹤能力。  基於以上考慮,本文設計了由二片TMS320F2812和八片TMS320C6416T構成的圖像處理系統。
  • 拿來即用,指紋識別保密系統完整解決方案
    在 U 盤市場上,近來又出現了基於指紋識別身份認證技術的產品,硬體上增加了指紋識別模塊,但仍會依賴一段在 PC 上執行的程序,這段程序或預先安裝在 PC 上,或來自 U 盤上的某塊存儲區域,國內代表作是亞略特系列 U 盤。
  • 第六講 DSP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引言 dsp是一種基於精簡指令集的可編程數學計算晶片,可以對數位訊號進行時頻域變換、頻譜分析、濾波、估值、增強、壓縮等處理,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多媒體系統、雷達、衛星系統、移動通信、網絡會議、醫學儀器、實時圖像識別與處理、語音處理、自適應制導控制、模式識別、定位、導航、聯合戰術無線電系統和智能基站等領域。
  • 生物識別技術產業發展深度報告:指紋與人臉識別
    生物識別技術的主要研究對象包括語音、臉部、指紋、掌紋、虹膜、視網膜、體形、個人習慣(包括敲擊鍵盤的力度和頻率、籤字)等,與之相應的識別技術包括語音識別、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掌紋識別、虹膜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流程一般為,通過設備對信息進行採集,隨後進行預處理,然後將生物信息中的特徵進行提取,將其與檔案特徵進行比對,對比結束後得出識別結果。
  • 指紋門禁常見問題解決方法
    (2)指紋圖像處理  指紋圖像處理包括指紋區域檢測、圖像質量判斷、方向圖和頻率估計、圖像增強、指紋圖像二值化和細化等。預處理是指對含噪聲及偽特徵的指紋圖像採用一定的算法加以處理,使其紋線結構清晰,特徵信息突出。其目的是改善指紋圖像的質量,提高特徵提取的準確性。
  • 基於DSP的語音降噪系統設計
    本文所介紹的語音降噪系統能夠有效地實現數字降噪功能,由於降噪處理時不但要進行信號的採集與回放,還要進行降噪算法的實時處理,採用具有高速實時處理能力的DSP TMS320VC5509進行處理,能夠滿足日常生活中語音通信中的降噪要求。
  • 基於深度學習的人臉識別技術全解
    與此同時,業界也基本達成共識:基於人工精心設計的局部描述子進行特徵提取和子空間方法進行特徵選擇能夠取得最好的識別效果。 Gabor 及 LBP 特徵描述子是迄今為止在人臉識別領域最為成功的兩種人工設計局部描述子。這期間,對各種人臉識別影響因子的針對性處理也是那一階段的研究熱點,比如人臉光照歸一化、人臉姿態校正、人臉超分辨以及遮擋處理等。
  • 基於百度EasyDL定製化圖像識別平臺的海洋魚類識別方法
    傳統的機器學習方法用於魚類識別的實現過程為:獲取魚圖像、提取特徵、構建分類器,將特徵向量輸入分類器以實現種類識別。如:Phenoix等人[1]採用貝葉斯和高斯核混合模型對魚類特徵進行分層分類的方法來實現魚的分類識別;杜偉東等人[2]提出了一種提取多方位聲散射數據的小波包係數奇異值、時域質心及離散餘弦變換係數特徵,並進行特徵融合,最後用支持向量機分類的魚識別方法;雖然這些方法都可以實現魚類識別,但是這些方法這類方法已不適用於當前的視頻或圖片數據,並且方法嚴重依賴於人工選擇特徵,而人工選擇特徵往往只能選擇表層特徵,
  • 韓國CrucialTec與Google愈走愈近 指紋識別模組獲Pixel 2系列採用
    Google日前公開Pixel 2系列智慧型手機,傳聞背面圓形指紋識別模組便是由韓國指紋識別模組大廠CrucialTec供應,CrucialTec繼Pixel後,技術再次受到Google肯定,引發業界關注。
  • 屏下指紋識別的春天到了嗎?
    光學式指紋識別目前在產業鏈成熟度和精度上都有更好表現,有望成為全面屏的標配指紋識別技術。7a3esmc匯頂科技在今年2月的MWC上以三星S7 edge為原型機,展示了光學屏內指紋方案,將指紋識別集成到OLED顯示屏中,用戶觸控螢幕幕指定位置可實現指紋識別。
  • 【報告】智能終端指紋識別行業分析
    我們能看到最常見的就是指紋打卡、指紋門禁等,不過移動網際網路的到來,包括信息安全、行動支付等大量需求生物識別認證,指紋識別已經成為了主流智能設別廠商和消費者能夠快速接受的方式。在行動支付爆發前夕,基於智能終端的指紋識別也將迎來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