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學神的競爭!
前兩天,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本科生)答辯會舉辦,15位候選人「神仙打架」,完成答辯後,現場評委投票,選出了前10名單。
其中有個讓記者熟悉的名字——陳逸賢,這可是杭州「出土」的學霸,畢業於杭州第二中學,快報記者曾經採訪過他。
清華大學官網曬出這些候選人信息後,物理系小哥陳逸賢迅速吸引了網友的關注,成為人氣選手。
一條」物理系小哥有些許帥氣」的評論,被贊了1600多次。這條評論底下,網友們也在回覆:「好像周杰倫」「像20世紀初的詩人,還以為是中文系的」「有小說裡的憂鬱氣質」……
清華大學官微下面的評論,是這樣的畫風:
這也難怪,他的海報是這樣的。
不過,陳逸賢能打的可不止「顏」。目前,在天體物理這一研究方向上,他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3篇論文:
《原行星盤中塵埃擴散對超級地球大氣生長的抑制作用》,發表在天文領域四大刊之一的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ApJ)上。
《Lindblad共振點移動對巨行星在原行星盤內遷移的影響》,ApJ。
潮汐引力作用對巨行星吸積的限制,系外行星南加州2020年會議(ExSoCal 2020)。
早在2017年,他在杭二中讀高三時,記者曾經採訪過他。當時,他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拿到高中組總冠軍。後來代表中國去倫敦參加國際英語演講比賽,收穫了全球六強的榮譽。
這個英語演講的超強能力,進入大學後,也在繼續發揮。讀大二時,他第二次參加21世紀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又拿到冠軍。
他小學看《哈利·波特》系列原版小說,初中翻譯幾十集英國電視劇《Doctor Who》,課餘寫下十萬字的英語科幻小說……
當時記者採訪他,小夥子現場飆了段英文,是這次演講的片段。流利的英式口音,感情充沛,頭和手不時有些輕微的動作,很有感染力。
對英文的興趣,最早是受家庭影響。陳逸賢的爸媽都是杭師大的英語老師,家裡有時討論話題,都用英語,就像美劇的現場版。
上初中後,陳逸賢成了英國科幻電視劇《Doctor Who(神秘博士)》的「骨灰粉」,先後翻譯了幾十集,曾經夢想要當這部電視劇的編劇。課餘,還寫了十多萬字的英文科幻小說,他說當時在網絡貼吧裡,自己是大神級人物,有一群粉絲在追隨。
「初三後學習緊起來,我就不玩貼吧了。現在我人已經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有我的傳說。」陳逸賢說完,狡黠一笑。
除此以外,陳逸賢還積極發揮自身學科優勢和語言能力,促進基礎科學的研究和交流。僅在大學的3年期間,他有著7次國際會議的參會/展示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陳逸賢課餘積極參與文體活動,3年來跟隨集體參加了10餘場校級演出。而其本人,還是校藝術團合唱隊的一隊隊員。
下午,記者聯繫上陳逸賢的爸爸陳先生。關於這場「神仙打架」的競爭,父子倆在三年前就討論過。
「當時兒子還說,我不可能進入這個提名的。我對他也沒什麼要求,和其他更優秀的同學比起來,我們就是龜兔賽跑,慢慢來,慢慢進步。這次兒子被提名,他說沒想到,我說能提名已經很成功了。」陳先生說。
成功入選後,陳逸賢在網絡火起來。陳先生說:「兒子還算淡定,我也建議他冷靜一些,畢竟人生還有很多路要走。」
這兩天,杭二中當年的班級群裡也熱鬧起來,班主任汪雲帆老師、同學家長都跳出來,為陳逸賢點讚。「我們二中畢業後,這個群還一直在,大家互相分享孩子在大學裡的發展,氛圍很好。」
今年是大四,陳逸賢接下來準備繼續深造,在自己感興趣的天體物理方面,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