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文字版內容,觀看本期視頻請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觀看完整視頻,還可發送彈幕參與互動哦~
2020年已過半,智慧型手機市場受疫情因素影響銷量多多少少都有下滑,尤其是線下渠道,當然不僅是這一個原因,回歸產品本身,廠商掌握的痛點越來越少,一味去追求突破點來鞏固創新,有些是消費者所需,有些則曇花一現。
屏幕是用戶與手機交互的重要窗口,而攝像頭再強大,一部分用戶只用來掃碼,這是近兩年手機創新的兩大主流方向。本季四大旗艦經線上投票,選出小米10 Pro、一加8 Pro、華為P40 Pro+和三星S20 Ultra,大體上看似不是很驚喜,在分析過程中,願我們能對比和推敲出一些有趣的東西,與屏幕面前的你分享。
外觀
在上期3000元國產主力機型對比評測中,在外觀部分我們看到了大環境趨勢下的「妥協」,也看到了小而美的那份執著。在旗艦機價位段,優秀的工業設計必定是第一要素,這裡面討論不僅僅是外觀,還有用料材質,圓角打磨,以及外表看不到卻最考驗廠商的電子元件集成度,這直接影響手機重量,前些年我們還未曾察覺,伴隨多攝組合5G興起,手腕承受的也越來越多,簡而言之只有達到美與手感的平衡,才可以獲得旗艦Pro稱號的入場券,可事實真的這樣嗎?
小米10 Pro外觀可以看做是小米10進階版,相較前幾代的小米手機,10 Pro可以用精緻來形容了。
雙曲面屏幕帶來良好的手感,配合四邊收窄邊框,正面的顏值絕對是今年旗艦的第一梯隊,背板玻璃不論是珍珠白還是星空藍均採用AG磨砂工藝,左上相機模組延續小米10排列方式,沒有所謂的湊數鏡頭整體的體積要大一些,還加入雷射對焦。
前後雙曲面玻璃延伸到機身中框,握持手機會帶來薄的錯覺,當然實際厚度已經超過9mm,這個巧妙的設計在一加8詳細談到過。作為數字正代旗艦內部堆料太猛,211g並不是很友好,鏡頭突出平面操作也會有「蹺蹺板」現象。
華為P40 Pro+是P40系列中的超大杯,當然這裡的「大」並不是指尺寸上的增加,機身三圍接近大杯款,而是重量的增加,手中的白色款約220g,已經快追上iPhone了。往往採用陶瓷做後蓋的機型重量都很壓手,華為P40 Pro+的納米微晶陶瓷後蓋表示這鍋我不背。
新的工藝很大程度降低陶瓷的厚重感,8.5的莫氏硬度接近藍寶石,溫潤光澤日久彌新,堪稱工業藝術品。
碩大的徠卡五攝是重量增加的原因之一,其歸置在一體成型陶瓷後蓋上,加工難度非常高,這類流暢的過度銜接僅在iPhone11系列出現過。
10倍潛望式光變鏡頭無疑是最大亮點,這就讓我們更加期待影像方面的表現。正面仍舊是充滿新意的四曲面滿溢屏,指尖划過的舒適感不必多講,但平面操作還是不穩。
一加8 Pro延續一加7 Pro設計語言,常規的玻璃金屬「三明治」結構,豎排中置相機模組,並非無趣,而是一加的經典。
正面是旗艦標配顏值,內嵌一塊顯示上乘的屏幕在後面詳細說。新一代AG磨砂玻璃只出現在青空和藍調配色上,我們手中的黑鏡雖說有不同觸感,但黑得深邃奪目,缺點就是指紋油汙。相機模組將長焦鏡頭獨立安置在左側,下方的條形雷射對焦、麥克風和閃光燈統一歸攏整齊劃一 ,透露無形中的秩序感。
201g重量控制相當完美,還支持IP68。厚度約9mm,鏡頭凸出明顯額外佔了2mm,由於相機模組是中置放置,放到桌子上操作,晃動現象有明顯緩解。
三星S20 Ultra的「大」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機身尺寸、重量都是全方位的增加。
221g 約9mm厚度以及76mm的寬度,手掌小的人還是算了。
當然圓潤的外觀區別於Note系列硬朗的線條,微曲面屏幕兼顧手感的同時也能避免偏色現象,正面居中Infinity-O挖孔,孔徑相較上代縮小不少,四面邊框進一步收窄。
一刀切的微縫聽筒幾乎不可見,還能與底部組成雙揚聲器。背面類似「六筒」的矩陣相機模組佔據很大空間,大尺寸Sensor凸起在所難免,平放在桌面很不穩。
100X SpaceZoom字樣毫不隱諱的突出其變焦能力,影像部分可以與隔壁華為P40 Pro+一決高下。
屏幕
廣色域高刷新率OLED已成為旗艦Pro標配,顯示色彩方面不需要有任何顧慮,眾所周知OLED有多種面板,在旗艦機上有常見的E3和三星自家的M10,像素排列方式直接影響顯示效果,高刷新率特性需要配合系統優化才可以達到跟手流暢,總之鑄就一塊頂級屏幕並非輕而易舉,表面數據漂亮不代表肉眼所見,接下來我們詳細分析四臺旗艦的屏幕表現。
簡單了解下參數,小米10 Pro搭載一塊6.67 吋 AMOLED 90Hz雙曲面屏幕,FHD+ 19.5:9常規比例,廣色域、HDR10+、低藍光護眼一個都不少。
華為P40 Pro+採用的是鑽石排列的6.58吋三星屏,輔之1200p+解析度,精細度不用擔心了,標配90Hz刷新率、P3廣色域。
「肉眼可見的出類拔萃」就是在形容一加8 Pro的瞳孔屏,6.78吋19.8:9 2K+解析度,可與120Hz同時開啟,支持MEMC動態插幀和10bit色深,參數是不是很熟悉,正是它老大哥同款。
作為顯示大廠的三星,每代旗艦都擁有頂級屏幕,S20全系使用的是M10發光基材,相較市面上常見的E3擁有更長的壽命、更低的藍光。S20 Ultra為6.9吋,QHD+解析度20:9比例,最高120Hz刷新率,遺憾的是不能與2K+同時開啟。
屏佔比方面,四臺旗艦數值都非常接近,華為P40 Pro+憑藉「四曲滿溢屏」以微弱的優勢拔得頭籌。
亮度是檢驗屏幕素質的重要指標,在手動調節下,一加8 Pro輕鬆超過500nit,小米10 Pro比華為P40 Pro+多出30nit,三星S20 Ultra手動亮度保守;
激發亮度中,我們使用41700Lux的光線強度測試四臺機器自動最高亮度,一加實測數值已達到官方宣傳亮度,也是最高的,小米10 Pro,三星S20 Ultra接近,華為P40 Pro+差點意思。
四臺旗艦的手動分區具體亮度如下圖:
各區域中,一加8 Pro高低亮度差距20.68nit,是四臺旗艦相差最大的,小米和華為的均勻程度相比其它兩臺機器要更好。
像素排列方面,毋庸置疑四臺旗艦都是標準的鑽石排列,可視角度方面都沒有什麼問題,色彩冷暖均可在顯示中調整,而在默認屏幕色彩設置下,一加8 Pro在斜45°,顯示白色時,屏幕會有整體發紅的現象。
關於彩虹紋和DC調光,特殊角度下均有彩虹紋,使用貼膜時彩虹紋加深。國產機型都很關注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標配DC調光已不是新鮮事,三星這方面需要抓緊跟進下。
跟手性和觸摸採樣率,我們先來看測試畫面:
測試過程中,我們用機器模擬手指滑動屏幕時的跟手性,測試畫面看出四臺機器中三星的表現是最好的,其次是一加和小米;慢鏡頭畫面中,華為的表現相對來說略遜一籌。刷新率設置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一加8 Pro沒有手動90Hz的選項,而三星S20U只能在1080P+的解析度下才可以開啟120Hz高刷選項。
觸摸採樣率方面,四臺機器中一加和三星的觸摸採樣率達到240Hz,在測試畫面中可以看出:
一加和小米的表現相比其他兩臺機器要略好,最後我們也期待其餘兩臺機器的後續優化。
前置挖孔區域四臺旗艦都可以正常觸摸。
曲面屏幕誤觸、屏幕邊緣測試環節
除了華為P40 Pro+為四曲屏幕,其它三臺機器均為左右雙曲面屏幕,曲面弧度方面,三星S20U的左右屏幕曲率最小,也可以說是2.8D微曲面,觸感方面也就不用多說。
四臺機器均為默認設置,在極限握持狀態下,從測試畫面可以看出一加和華為曲面防誤觸方面的表現明顯要好於小米和三星,但小米可以在設置選項中調整誤觸範圍,三星也可下載Good Lock選擇EdgeLighting+進行設置。
在曲面屏可觸範圍測試中,我們發現我們手中的華為P40 Pro+在屏幕邊角區域出現難以觸摸的情況,可能與四曲滿溢屏的設計有關,但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影響其使用。
最後看下HDR視頻顯示,四臺機器使用默認播放器,播放4K HDR視頻,從測試畫面可以看出:
華為的畫面相較於其他三臺機器,畫面明顯暗淡。小米相比其他三臺機器畫面鮮豔了不少,但播放器設置界面就顯得非常豐富,既有畫面模式增強,又有聲音及其他播放設置,這點要給好評。
三星這個環節的表現就中規中矩了。一加在視頻部分畫面中有明顯掉幀的情況,但畫面色彩觀感包括暗部細節都是四臺機器最好的;
最後,當我們更換第三方播放器、開啟視頻補償,一加掉幀的情況還是會出現。
關於維修,官方維修價格如圖所示,能帶殼貼膜就一定要戴,碎屏險也推薦購買,這高昂的價格不是誰都能承受得了,華為的「留件」指的是碎屏回收。
聲音
四臺旗艦裡只有華為P40 Pro+不是雙揚聲器,小米10 Pro標配全對稱1.2cc大音腔,大家都稱作它是音樂手機,其它兩款都是聽筒+底部揚聲器組成立體聲,這個環節還會加入iPhone 11 Pro Max。
聽筒音量測試環節,華為P40 Pro+的聽筒音量最大,小米10 Pro的聽筒音量不如華為這邊,不過聲音表現是四臺旗艦裡最好的,一加8 Pro雖然比三星S20 Ultra聲音大,但是聲音有些許撕裂感。
在聽筒漏音測試中,四臺旗艦聽筒結構一致,所以誰聲音更大誰漏音也就更多。
通話降噪
手機最基礎的功能還是打電話,那麼這四臺手機的「本命技能」表現如何呢?
華為不愧是通信專家,人聲洪亮清晰,環境噪音也可以完美的消除掉;一加的表現雖不及華為,但總體表現也不錯;
小米的人聲在可接受的範圍,不足之處在於沒有很好的消除環境噪音;三星在通話的時候,人聲有毛刺感和失真的情況,表現不佳。
接下來是揚聲器音量測試,華為P40 Pro+雖然是單揚聲器,但卻達到了100dB。
感受下揚聲器外放表現,小米10 Pro和三星S20 Ultra不分伯仲,都相當出色;iPhone11 Pro Max的聲音也可圈可點,不過整體趨於毛噪;
一加8 Pro的頂部聽筒揚聲器出現破音,底部揚聲器卻很出色;華為P40 Pro+只有一個底部單揚聲器,所以無法營造出立體聲效果,有點遺憾。
錄音收音也是生活中必要的功能,下面一起聽下效果。
華為P40 Pro+的錄音效果有些出乎意料,立體聲效果尤為明顯,定位感出色,最近和最遠處聲音都清晰飽滿;小米10 Pro的立體聲效果不及華為,iPhone11 Pro Max在離人聲近處的時候聲音質感很不錯,一加8 Pro和三星S20 Ultra相較來說不太出彩。
震動馬達測試,手動將機型的默認輸入法震動強度調至最大,關閉按鍵音效。不能調節震動的使用默認檔位。
小米10 Pro和一加8 Pro的橫向線性馬達能帶來良好的觸感反饋,華為P40 Pro+切換仿機械鍵盤震感效果提升明顯。
最後是閃光燈亮度測試,選擇較暗的環境,相機固定iso和快門時間,來看下四臺旗艦的亮度表現。
三星S20 Ultra亮度最高,其次是小米10 Pro,需要說明的是這裡只有三星S20 Ultra支持手電筒亮度調節。
總結
四大旗艦第十五季上篇內容就告一段落了,在這個手機都能做「健身器材」的時代,一加8 Pro將重量控制在200g實屬不易,在手感上的不忘初心,確實給我們帶來一絲欣慰。我們自行購買的華為P40 Pro+屏幕產自三星,綜合素質與其它機型有些差距,但也夠得上「旗艦」,而且錄音收音呈現的效果非常驚喜。
中篇內容依舊是影像方面,在開篇就講到近些年智慧型手機發展大方向之一就是相機,定製傳感器也成為主流趨勢,請大家持續關注,樣張盲評環節期待你的加入,這裡是科技美學,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