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應該有分寸,不過度;愛應該有界限,不跨越;愛更應該有力度,不拖延。
——少兒守護人
近日,一名網紅女幼師在網絡上發布一段視頻,視頻中女幼師與男童嘴對嘴親吻,並配文:「我想犯罪怎麼辦?女朋友在此,我可以等他十年」等言論,掀起了一場關於「猥褻」「性騷擾」的爭議。
目前,涉事女幼師已被開除,教育部門已責令該幼兒園停業整頓。
面對網友的強烈質疑,男童的媽媽第一時間出來為女幼師辯白:其實跟老師的一些你們認為「過於親密」的舉動,在生活中很平常,愛孩子才會親吻孩子的。
這位媽媽對這種接近猥褻的行為表現出的毫不在意、寬宏大量的態度,不只是心太大了,更是暴露出來家長在對孩子性教育上的極度缺乏。
在很多家長的觀念裡,他們都覺得孩子還小,不用大驚小怪,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了,因為當初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在這些漠視性教育的父母的教育下,孩子的性知識和性保護意識自然也就成了一片空白。
性知識、性意識的缺失讓孩子面對傷害時懵懵懂懂,分不清是愛還是傷害,讓壞人更加有機可乘。
01、別讓性教育缺失毀了你的孩子
兒童性教育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家庭隱性性侵害。它就是來自於家庭,來自於父母,來自於很多不恰當的養育方式。
它不但會破壞孩子的身體界限,還會破壞孩子心理的正常發育軌跡。
對於任何一個獨立人格的人,無論孩子還是成人,當我們要跟他進行身體接觸的時候,都應該徵得他的同意。
曾經有個節目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節目組找來幾個孩子,測試他們會不會在陌生人面前脫衣服。
在7個小朋友裡面,有5個願意脫掉自己的衣服,只有2個小朋友拒絕了。
有小男孩聽了陌生人的要求後,還幫妹妹脫衣服。
也有小男孩在陌生人脫他衣服時,眼神茫然,乖乖坐著,一動不動。
其中一個小女孩拒絕了,接受採訪時她說:媽媽說不能在男生面前換衣服,所以我不敢脫衣服。
正是小女孩媽媽平時對她潛移默化的性教育,才讓小女孩時刻保持警惕。媽媽對性別界限的嚴格劃分,讓小女孩從小就明白男女有別。
同樣的年齡面對同樣的測試,這位小女孩表現出來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其他媽媽感嘆不已。
著名兒童性教育專家胡萍的研究發現:
每10個孩子中,就有1個孩子被成年人隨意看或者摸生殖器官;2.31%孩子的生殖器,被家人展示給別人看過;14.6%孩子的生殖器,被成年人當做玩笑談資;12.86%的孩子被成年人以生殖器嚇唬,例如「不聽話就割掉小雞雞……」沒有接受過性教育的小朋友在遇到傷害的時候,大腦會一片空白,處於懵懂的狀態,不知道對方在做什麼,也不知道如何該保護自己。
從小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性教育,是孩子成長道路必不可少的環節。一個性別意識模糊的孩子,不明白「和任何人相處都需要界限」,就會想當然地以為,和誰相處也可以像跟爸爸媽媽一樣親密,對誰都沒有防備之心,這樣會導致他們更容易受到性侵害。
02、和孩子的親密無間,是害而不是愛
育兒專家曾指出:孩子在4-6歲的時性意識開始萌芽,而嘴對嘴的親吻會刺激孩子的性意識,引發孩子性早熟,影響身體健康。
寵女狂魔貝克漢姆,曾被英國著名主持人皮爾斯·摩根在節目上用「毛骨悚然」、「怪異」公開批評,起因是他在網上發布了一張和女兒小七嘴對嘴的親吻的照片。
摩根還表示:「哪個父親會親女兒的嘴唇?這太奇怪了,他甚至還貼出來給全世界看?為什麼?」
父親與女兒嘴對嘴親吻,讓父女之間缺失身體界限,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了嚴重的隱患,即使是受到侵犯時孩子也會覺得理所當然,一切正常。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一直把孩子當作「無性人」。父女、母子關係過於親密,會極大的傷害孩子性別意識的發展。
李嘉欣曾在微博上,上傳了一張自己和兒子的照片,照片中,她穿著比基尼與8歲兒子在遊泳池中親吻。
看到這一幕很多網友表示辣眼睛,有網友說:「雖然可能是正常的母子情,但是總覺得有點怪怪的味道。」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可以沒有任何禁忌,但事實上,這種缺失身體界限的愛,不是真正的愛。如果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沒有了界限之分,就只會傷害孩子,破壞孩子的正常發展。
性教育的缺失,性別界限的模糊,會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無知中遭遇傷害,這不單單是一個孩子成長的問題,更是父母責任的缺失,教會孩子正確對待自己身體和性別差異,讓孩子明確界限和分寸才是對孩子最有力的保護。
03、恰到好處的愛,一定是界限明確的
在一檔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和兒子嗯哼一起洗澡。鏡頭中,嗯哼只穿了一件內褲,而霍思燕卻穿了遮蓋全身的浮潛泳衣,包裹得嚴嚴實實。
嗯哼好奇的問媽媽:「媽媽,你洗澡為什麼不脫衣服?」如臨大敵的霍思燕只得轉移話題:「因為今天我想穿衣服洗,媽媽浮潛就穿這個。」
為了配合自己編的「藉口」,霍思燕不得不裝裝樣子,開始認真塗沐浴露。
面對孩子的童言無忌,霍思燕沒有嚴肅拒絕也沒有逃避,用「演戲」滿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以身作則為孩子強調了「男女有別」,即使是母愛也需要界限。
正如美國知名兒科醫生William Sears所言:對孩子的愛必須恰到好處,表達需要尺度和分寸;只有這樣,愛才不會變成掩飾變態的藉口。
作為公眾人物的張亮,教科書式的育兒觀不只一次受到了網友們的好評。
有一期《爸爸去哪裡》節目中,張亮和王詩齡組成了臨時爸爸和孩子隊,3歲的王詩齡需要換衣服時,張亮趕緊迴避,拜託節目組的阿姨過來幫忙。
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時,張亮提到了一個性教育啟蒙的核心知識點:自我保護意識只有爸媽親自示範了親密尺度,孩子才能有親密尺度的概念,從而明白自我保護的尺度。
張亮說:雖然女兒和爸爸更親,但是絕對不會親女兒的嘴,只會親親額頭、手背,因為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和界限意識,即使是爸爸也要注意距離。
張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們:男女有別,親密不過度。在與孩子的親密互動中,張亮作為成年人用心把握一定的「分寸」,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的同時加強了「性別界限」的意識。
只有從小培養孩子的身體界限感,孩子才能分辨哪些行為是錯的,哪些行為需要說不。
網上有句話說的好:你覺得對孩子性教育太早,惡魔才不會嫌你的孩子小。
就因為我們一次次的對性避而不談,一次次毫無界限的和孩子親密接觸,才會讓孩子面對傷害時毫無防備。
性教育,不只是性知識的傳播,更是性道德的教育。今天我們對孩子多一點性知識的教育,將來可能就能避免孩子遭受傷害。
愛應該有分寸,不過度;愛應該有界限,不跨越;愛更應該有力度,不拖延。對孩子的性教育刻不容緩,身為父母的我們趕緊行動起來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監製:鄧東
主編:劉子銘
責任編輯:袁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