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第十二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北京舉行,備受業界期待的「21世紀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當天揭曉,金融科技公司房互網受邀參會,並憑藉創新OMO模式、有效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獲得「2017年度商業模式創新獎」。
據悉,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已成功舉辦12年,可謂中國金融界年度盛會之一。此次論壇上,房互網聯席CEO侯宇翔受邀發表《OMO模式助力金融供給側改革》的主題演講,就金融科技如何服務中小微企業、服務供給側改革等議題,與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 、北京銀行副行長馮麗華等專家進行深入探討。
(圖為房互網聯席CEO侯宇翔在論壇發表演講 )
「感謝大會對房互網在模式創新、實踐普惠金融方面的認可」房互網聯席CEO侯宇翔表示,普惠金融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的重要內容,未來房互網將繼續堅持科技創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房互網、平安銀行、北京銀行等企業獲權威大獎
據悉,自2008年起,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每年都會同期發布「21世紀亞洲金融競爭力評選」,評選深入比較行業內公司的優勢與差距,促進各公司了解其在亞洲或全球所處的位置,成為業內極具含金量和影響力的榜單。
此次房互網榮獲大會頒發的「2017年度商業模式創新獎」,與平安銀行、北京銀行、京東金融等優秀企業同時入選,證明房互網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模式創新獲得行業權威機構的認可。
房互網聯席CEO侯宇翔表示,正如此次大會「行穩致遠,實業源動力」的主題,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立足與發展之道,目前,實體經濟中存在著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這些痛點成為房互網模式創新的立足點。
數據顯示,中國中小微企業數量達到7000多萬,佔全國企業總數的98%,但中小微企業從銀行獲得融資總額僅佔銀行貸款總額的24%。這不僅制約了小微企業的生存和持續發展,也影響了實體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和轉型。
作為一家年輕的金融科技公司,房互網依託科技創新,針對中小微企業主推出快速、低成本的個人不動產融資服務。
目前,房互網的客戶中有90%以上是中小微企業主;在以「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為重點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中,房互網有效幫助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提升金融資源匹配效率,為實體經濟提供源動力。
數據顯示,自2015年成立以來,房互網已進駐北上廣深等10大城市,截至2017年10月,融資金額近200億元,服務中小微企業主近萬人。
房互網創新OMO模式獲專家認可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房互網已成為個人不動產融資領域的領軍企業,其率先將個人不動產融資業務流從線下向線上遷徙,並創新引入OMO模式,將線上線下全面融合,滿足中小微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需求,受到了市場同業的高度認可。
據悉,OMO模式由創新工場創始人兼執行長李開復提出,即Online-Merge-Offline,是指線上線下的全面整合,線上線下的邊界消失將創造出全新、巨大的商業機會,而房互網是國內最早踐行OMO模式的公司之一。
通過引入OMO模式,房互網在傳統金融機構、民間融資公司之間,為中小微企業開闢出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中間層融資模式,或在深度重塑行業價值鏈;這是房互網此次能獲得組委會頒發「2017年度商業模式創新獎」的一大原因。
「我們最終達到的效果,就是用科技的力量來賦能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侯宇翔在論壇上介紹道,在OMO創新模式下,中小微企業通過房互網申請大額短期貸款,從資料提交到審核,已實現平均7天、最快48小時內放款,平均融資成本也降低了70%,貸款利率在10%左右。
大數據與AI助力普惠金融
侯宇翔透露,在OMO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的過程中,科技創新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賦能」讓金融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更為緊密,降低了金融服務成本,彌補了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的短板,大大增強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
據悉,依靠人工智慧及大數據等技術,房互網自主研發出世界一流的風控體系,把風險判斷量化、標準化,建立智能風控模型,從而減少人為操作,降低成本和操作失誤。
而大數據與AI的快速發展,正在為金融行業帶來新的突破,房互網也正抓住這一契機,加快探索AI模式與金融的結合。
侯宇翔表示:「未來,房互網將加速向專注化、智能化發展,利用OMO的模式,將線下的複雜數據與線上系統全面融合,進一步提升資源匹配效率,讓更多人公平地享受社會金融資源。」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