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奚慧穎 通訊員 陳毅恩 駱寶施 何穎嬰)疫情期間,正在坐月子的產婦和家人卻要搬到酒店去住,剛從外地回來的夫妻也要和1歲4個月的女兒隔離……怎麼辦好?記者4日獲悉,海珠區婦聯組織的「廣州街坊·海珠芳華平安志願隊」幫了大忙,通過開展「芳華三愛」溫暖活動,為處在集中隔離健康觀察的孕產婦、嬰幼兒等重點人群送上生活關愛、身體關愛和心理關愛。
送餐送口罩送母嬰用品
溫暖產婦心
2月12日晚,租住海珠區濱江街道的陳麗(化名)女士剛生下孩子一周,正在家坐月子,遇上了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的社區大排查。社區工作人員逐家逐戶上門登記,發現陳麗家庭有兩位湖北籍成員,其中陳麗的婆婆於2019年12月底從湖北過來照顧產婦。
按照疫情防控規定,街道安排陳麗一家暫時搬離人口密集的居民小區,到酒店進行集中健康觀察,造成生活十分不便。於是陳麗在朋友圈發出求助信息,並向街道寫信反映想搬回原住所的訴求。
2月14日上午,海珠區婦聯了解到這一情況,即由黨組書記、主席蔣薇牽頭成立幫扶工作小組,組建「市區婦聯關愛陳麗群」工作微信群,充分聯動市婦聯、街道地區婦聯、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及「廣州街坊·海珠芳華平安志願隊」等各方力量,隨時提供一系列精準關愛服務。
一是聯動市婦聯力量,為產婦免費贈送一批嬰兒和媽媽用品,解決了母嬰用品不足的問題。
二是充分發動區婦聯及「海珠芳華平安志願隊」力量。區婦聯為產婦送上1000元慰問金,蔣薇個人贈送60隻口罩;專門請醫師上門對產婦及寶寶評估診斷,擬出中醫調理方子,同時約定每天都通過網絡或上門進行跟進診斷服務;邀請專業心理諮詢師上門了解疏導產婦的整體情緒,持續提供母乳餵養的諮詢服務。
三是發揮街道地區婦聯優勢。濱江街黨工委書記專門上門看望產婦一家人,並派車送母子前往就醫;街道婦聯積極協助產婦家庭搬至新租房屋,便於他們開夥做飯;
四是積極發動社會組織力量。聯絡「心明愛」社工組織,由專業廚師制定營養菜單,準備新鮮食材,每天免費為產婦製作並配送「愛心月子餐」,解決產婦的營養問題。發動市女企業家協會成員單位某健康科技公司為產婦進行食物不耐受檢測,避免寶寶溼疹過敏。
經過一系列的心理疏導和暖心幫扶,產婦的情緒逐漸平復。目前,陳麗一家已經解除隔離,並在街道幫助下,順利地搬到一個臨江公寓租住,開始新的生活。他們對政府及婦聯組織提供的各項關愛服務表示感激。
陳麗在其微信朋友圈發表感言:「感謝婦聯、『海珠芳華平安志願隊』及心明愛社工中心,感謝你們像陽光一般溫暖了我們一家,這回是真真的感受到什麼是雪中送炭了,再多的語言都無法表達我們心中的感激之情!」產婦丈夫在微信群內說道,「這段時間還好有婦聯和大家的幫助,我太太的心態才能穩定下來。向你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愛心服務上門
給隔離媽媽「娘家人」的溫暖
2月18日,汪女士一家5人乘機從溫州回廣州,到達鳳陽街居住地後,被告知要按照要求進行14天的集中健康隔離觀察。為了避免忙於做生意的汪女士及其丈夫與其年僅1歲4個月的女兒交叉感染,當時汪女士夫婦被安排一個房間,其女兒和爺爺奶奶在另一個房間。隔離後小孩子一直哭鬧著要找媽媽,汪女士在隔壁聽到孩子的哭聲後幾次想出門見見女兒,都被工作人員從保障家人安全的角度勸住了。
2月21日上午,海珠區婦聯和鳳陽地區婦聯在得知汪女士的事情後,馬上帶著「廣州街坊·海珠芳華平安志願隊」隊員趕赴酒店開展愛心服務,對汪女士進行心理疏導,解釋安撫。同時積極幫忙解決其生活上的問題。
根據孩子一直都在老家生活、有些不適應廣州飲食的情況,按照汪女士的意思,工作人員協調酒店的廚師每天給孩子專門製作營養菜,併購買了一些她喜歡吃的餅乾作為輔食,以增進孩子的食慾,增強營養。還給爺爺奶奶買了補充營養的麥片。直到3月2日,汪女士一家已經順利解放隔離,回歸溫暖的家。
蔣薇表示,「海珠芳華平安志願隊」今年1月份剛剛成立,由700多名來自執法、醫護、社區工作等各行各業巾幗志願者組成,她們發揮著方便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使產婦、嬰幼兒等特殊群體得到及時關愛,同時也為社會的平安穩定貢獻力量。
據悉,海珠區婦聯還將摸排轄區居家隔離孕產婦人數,準備口罩等愛心物資,發動巾幗志願者提供愛心服務,對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優先予以保障。
蔣薇說:「婦聯組織是廣大婦女的娘家人,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要更加注重關愛孕產婦、嬰幼兒等特殊群體,幫她們解決實際困難,為她們送上娘家人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