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證券11月29日發布對北京首都機場股份的研報,摘要如下:
國內機場流量之王。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中國第一國門",是中國的空中門戶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首都機場建成於1958年,歷經多次改造建設,成為亞太地區首個擁有3個航站樓、3條跑道、雙塔臺同時運營的機場,昂首跨入世界超大型機場行列。作為歐洲、亞洲及北美洲的核心節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方便快捷的中轉流程、緊密高效的協同合作,使其成為連接亞、歐、美三大航空市場最為便捷的航空樞紐。中國國航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的主基地航空公司;
航空性收入增速放緩、非航業務主導利潤大幅增長。受限於首都機場跑道和航站樓超負荷運營的影響,疊加時刻資源逐步觸及瓶頸,飛機起降架次增速放緩,導致與其相關的航空性收入增速放緩。從非航空性業務來看,公司的免稅經營業務開始執行新的免稅經營合約,使得公司來自免稅經營業務的收入分享比例有明顯增長,進一步推動免稅業務銷售額的增長。隨著免稅新合同的執行,樞紐機場的消費屬性逐步體現,雖然近年來首都機場因超負荷運行導致航空性收入增速放緩,但是非航收入的快速增長會使得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大興機場的分流影響可控。從定位上看,首都機場的主要目標是增強國際競爭力,而大興機場主要是完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此轉場方案一方面是為了直接支持大興機場的航線網絡布局,另一方面為了優化首都機場的航線結構,為未來增加中轉能力,提高國際航線佔比作為鋪墊。從直線距離來看,首都機場與大興機場分別距離天安門25千米、46千米。大興機場主要覆蓋支撐雄安新區建設的京津冀地區的人員,首都機場主要覆蓋高端旅客相對集中的朝陽區和海澱區等城區,在地理位置上首都機場有較大的優勢。從長期看,國際航線方面分流處於可控的區間,主要是因為中國國航及其所屬的星空聯盟佔首都機場的國際時刻比例較高,本身佔據了優勢。所以,本次轉場對於首都機場的分流影響可控;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首都機場是「中國第一國門」,雖然未來兩年將受到轉場至大興機場的影響導致公司業績的大幅下降,但是我們認為短期旅客分流影響公司業績至2021年末,2022年起公司業績將逐步回升。我們預計公司2019年-2023年營業收入分別是110.4億元、101.6億元、100.6億元、112.1億元、123.2億元,同比-2.0%、-8.0%、-1.0%,11.5%、9.9%;淨利潤分別是26.6億元、19.4億元、17.7億元、22.5億元、28.3億元,同比增長-7.3%、-27.0%、-9.0%、27.0%、25.9%;EPS分別是0.58元、0.42元、0.39元、0.49元、0.62元,當前股價對應PE分別是13.1倍、18.0倍、19.4倍、15.4倍、12.2倍。我們建議給予公司20倍的估值,對應買入價為11.6元。首次覆蓋給與「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超預期下滑,關聯交易風險,大興機場旅客分流超預期。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