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競賽 | 看見·未見:川西林盤傳統民居改造設計競賽正式啟動

2020-12-24 中國青年網

  「看見·未見——成都天府新區天府文創城川西林盤建築更新設計競賽」正式啟動。競賽由成都天府新區天府文創城管理委員會、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局主辦,A8設計中心承辦及策劃執行。競賽目標設計基地位於成都天府新區雁棲溼地示範段,旨在通過本次競賽,以四種新材料結合當代設計,激活傳統林盤民居,期待競賽設計方案能夠以「傳統林盤和新材料的碰撞」,彌合傳承與迭代、歷史與未來。競賽邀請國際國內七位重量級評委,並設置大眾投票環節,在體現競賽的專業高度的同時,充分體現「共建、共創」的項目初衷。

  何謂川西林盤?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華陽國志》

  川西農耕文明的演進,得益於先秦時代李冰開拓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地處都江堰灌溉渠的核心區域,岷江之水被導入平原的廣大農田基底,形成了高度網絡化的排灌體系——川西林盤就衍生於這些縱橫交錯的溝壑之間。這種人群隨田散居的大格局,形成了別樣的川西鄉野風貌,在山、水、林、田、湖的相互共生中,林盤自由散落,一般由林園、宅院及其外圍的耕地組成,形成「稻田一林,林一宅院」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極具川西特色的林盤宅院依據不同的地形地貌自然生長,或隱於高大的喬木與低矮的竹林之中,或被水渠環繞或穿過,構成「茂林修竹,山水掩映」的蜀風雅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的發展更新,林盤及其中的川西建築也面臨老化、改建、拆除的問題。《成都市川西林盤保護修複利用規劃(2018-2035)》將川西林盤作為成都平原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計劃在2018—2022年間,完成規劃保護修復林盤1031個,於2035年完成規劃保護修復林盤8619個。《規劃》指出,林盤建築的修復和重建,需要體現新產業和新業態帶來的新形式和新風貌,對建築設計提出功能、空間體驗和形式表現的新要求;同時,川西鄉村的地域性表達也需要與時俱進,以開放的姿態結合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此次建築競賽的目標設計基地便位於成都天府新區雁棲溼地的示範段內——四組目標設計點位,對應四個傳統林盤,結合四種新材料,以四個新業態功能激活傳統民居。期待競賽設計方案能夠以「傳統林盤和新材料的碰撞」,彌合傳承與迭代、歷史與未來。

  01 競賽主題

  看見·未見:川西林盤與新材料、傳統與當代、舊與新的碰撞與共生

  一、以當代設計,重新挖掘舊房子的生命力與價值

  隨著近年來城市建設從增量發展模式到存量更新模式的逐漸轉化,越來越多的城市歷史片區、工業遺產,或者傳統村落和古民居,面臨著建築和場景的更新和功能的激活。但如何將舊房子看做一個具有延續性的有機體,並在此基礎上以當代設計激活它的生命力、傳遞出它的歷史價值,對於今天的設計師來說都是需要研究的課題和值得實踐的方向。

  如今,對舊房子「新」與「舊」、「去」與「留」、「改」與「建」之間的判斷,都要求設計師建立完整的依據鏈條和邏輯線索,以謹慎的態度來面對場地和歷史文脈,並於此同時緊密結合項目定位和功能策劃。競賽期待以川西林盤的更新、改造和激活,聚焦設計師「以當代設計的全新理念改造舊房子」的研究和實踐,為未來更多城市存量空間的改造和更新,尋求新的策略和方向的可能性。

  二、新興材料帶來更多的設計可能

  材料,是設計的基本載體;設計,是材料的表達方式。沒有設計可以擺脫材料獨立存在,而對材料的理解程度深淺和駕馭能力的高低,是設計是否可以被完美表達的關鍵之一。早在1989年, 米蘭理工大學教授艾奇歐·曼齊尼(Ezio Manzini)在《發明的材料》一書中表示, 要描述材料,「就像試圖在全家人動來動去的時候拍攝全家福照片」。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科技的進步,在材料家族的舊有分類也需要不斷被重新界定的同時,新型材料加速出現——材料的變革也在悄然改變著設計的方向。

  新興材料刺激新的設計創意的發生,同時也支撐這些創意的落地和實現;它們有趣、甚至反直覺,激發設計師新的思考,絞盡腦汁地去考慮它的應用場景、使用方式和範圍,並在此過程中誕生更有趣的設計,甚至進一步形成更有價值的研究積累。

  02 基地說明

  02-1 關於雁棲溼地

  雁棲溼地位於天府文創城核心區域,通過對落雁河兩側既有良好生態系統的保留修復和改善,形成長江上遊生態保護帶、成渝雙城經濟圈巴蜀生態走廊溼地連綿帶的示範高地。設計遵循「重保護、輕幹預」的規劃理念,實現山、水、林、田、湖、澤、城的生態交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生棲息,構建河流溼地、林澤溼地的生態多樣性和產業完整性的生活空間。

  02-2 關於雁棲溼地示範段

  雁棲溼地-示範段項目位於天府大道以西,落雁河以南區域,實施面積約81萬平方米(1200餘畝),其中,綠道約7公裡,水面面積約5萬平方米,丘體面積約14萬平方米,林澤面積約36萬平方米,農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密林溼地面積約6萬平方米。通過對既有丘體、林盤、農田的修復,形成原鄉梯田、芳草梯塘、漫灘溼地、杉林漫道、碧水芳洲等自然生境景觀。利用已保留的14處既有農房、林盤、塘堰,打造與溼地生境充分融合的高品質民宿及商業配套。

  02-3 關於天府文創城

  天府文創城,地處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核心、二繞以南區域,距離雙機場各約30公裡,距離高鐵天府樞紐站約5公裡,規劃面積140平方公裡,位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是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支撐,作為成都打造西部文創中心的「雙核」承載地之一,肩負著成都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文創中心重任。

  現狀以30—50米的自然淺丘地形為主,現狀雁棲河流域自西向東貫通城市中心地帶。規劃秉持生態環境方向控制法,充分尊重自然生態本底,以綠色空間為底色、功能組團為單元、綠道體系為脈絡、山水田林為景觀,探索「城市與自然、文化與產業、生活與美學」有機融合的營城策略,構建「一心九廊」的城市生態格局。在城市中央沿著雁棲河流域打造6.7平方公裡的生態綠心,11個產城單元組團繞水環綠而立,城市建築與自然相融共生,構築一座「文創+生態」的「自然生長」之城。以藝術美學表達城市特質,培育發展文商會旅體多產聯動、多元融合的國際消費新場景,營建一座「文創+旅遊」的「城景融合」之城。運用「文創+科技」創新融合勢能,聚焦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讓產業功能區成為自由移動、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社區,打造一座「文創+科技」的「智慧未來」之城。規劃形成以「設計+」為產業引擎、以「影視+科技」為突破口、以「文商會旅體」融合發展為導向,錨定創意設計、數字影視和文博旅遊三大主導產業,致力於打造成為「一帶一路」中意文創新地標,國際級主題文旅目的地和世界級文創IP孵化地。

  目前,一批支撐性、帶動性、標識性項目在天府文創城加速集聚,天府文創產業論壇、中意地方政府合作論壇等系列國際論壇相繼落地。天府國際藝術小鎮、天府影都金磚國家電影產業園等重大合作項目持續引進,以浪尖D+M國際設計港、清華大學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等為代表的創意設計類項目和時尚藝術等產業加快布局,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國際產業生態鏈初見雛形,緊扣時代脈絡,擎動區域騰飛!

  02-4 基地詳細情況及新材料配對

  基地 A:

  基地A對應1號點位,佔地面積451.67平米,原建築面積265.95平米,可用建設用地範圍面積1654.45平米。基地A將承載餐飲、信息提供等功能,並需兼具一定的公共服務功能。關於原建築是否留存,設計師可根據設計自行考慮。

  點位1位置示意圖

  點位1航拍視頻

  基地A配對新材料:

  Ecopixel? 回收低密度聚乙烯材料

  (分類:塑料和橡膠)

  這是一種在120°C無限次熔化而不改變其初始性能的材料。實際上它是由100%再生LDPE組成的材料,這意味著它可以無限次地重新熔化而不會改變其屬性。除此之外,其低熔融溫度意味著其生產階段的生態影響大大降低。它的像素化外觀使得每一件產品都是獨特的,因為這些顆粒在融合在一起時會隨機聚集。除了耐腐蝕外,還有多種尺寸、形狀和顏色可供選擇(取決於實時材料的可用性)。不同類型的像素(半透明或不透明)使其成為真正可定製的材料。

  基地 B:

  基地B對應2號點位,佔地面積266.03平米,原建築面積146.86平米,可用建設用地範圍面積7450.54平米。基地B期待兼具迎客、書吧、簡餐等功能,並需承載小型的會議或活動,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務。可考慮部分保留或儘量多保留原建築。同時,在設計時須充分考慮建築周圍的植被,對其優先進行保護,如需增大使用面積可考慮增加灰空間,謹慎增加建築面積。

  基地B配對新材料:

  I-mesh 紗線網格

  (分類:紡織品)

  I-mesh這種編織工藝用的是經過樹脂預浸漬的紗線,比如碳纖維、玻璃纖維、柴隆、芳綸、玄武巖纖維,再編織成類似蜘蛛網的材料。通常樹脂在編織後再使用,但這種紗線在編織前就和樹脂結合起來了。I-mesh可以有不同的密度、顏色(標準的是白色、黑色、灰色、金色、銅色),因此用途多樣,適用於室內外。通常可以作為遮陽用途。

  基地 C:

  基地C對應3號點位,可用建設用地範圍面積2996.74平米。基地C功能為茶室或咖啡廳,需兼具小型會議和簡餐等功能。原始點位上的建築將被拆除,須完全新建。

  基地C配對新材料:

  Orineo

  Walking on coffee

  當將這些咖啡渣混合到可以在室溫下加工的生物基樹脂中時,作為無縫地板,它們的使用壽命又延長了20年。1平方米的咖啡廳需要50杯意式濃縮咖啡。在咖啡地板上行走時,咖啡體驗仍在繼續。

  基地 D:

  基地D對應點位4號、5號、6號,佔地面積分別為179.52、546.12、587.16平米,原建築面積分別為159.38、538.5、326.89平米,可用建設用地範圍面積分別為341.48、1110.22、4564.31平米。基地D功能和定位為主題民宿,須帶有餐飲功能,可以適當兼具親子屬性,並需承載小型的會議或活動,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務。關於原建築留存情況,4號原建築將全部拆除;5號可做部分留存;6號不可進行整體拆除重建,僅可考慮改造,或以原建築形態重建。基地D須作為整體,將4號、5號、6號三個點位統合進行考慮;且4號點位不可做建築,建議做裝置或景觀(遊泳池)等。

  點位4、5、6位置示意圖

  基地D配對新材料:

  DenimX 牛仔材料

  (分類:複合材料)

  要是自由女神像穿上了藍色牛仔會怎麼樣?這種結合了回收牛仔和有機塑料的材料使得立體和超大的產品成為可能。纖維加強的材料可以根據需求變得堅硬、強韌、輕質、厚或者薄。回收的牛仔纖維是可見的,保留了其視覺效果。適用面很廣:室內、室外、家具、燈具、箱子、頭盔、汽車等等。

  02-3 整體設計要求

  1、設計須在研究林盤自然生態、川西林盤建築與文化、文創城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完成,工作邏輯和過程須體現一定的在地性;各點位建築中,除點位3和點位4需要拆除外,其他點位的建築可根據設計概念自行判斷是完全保留、局部拆除、還是完全拆除;

  2、設計須結合各點位對應的新材料,新材料的使用場景、方式和範圍均由設計師根據設計概念自行判斷;

  3、設計須與溼地自然環境充分結合,充分考慮周圍的植被情況,最大限度保留林盤自有的植被狀況、當地的樹種和景觀特徵;

  4、 3號標底設計,可適當考慮與文創城規劃展示廳的互動,對規劃展示廳的功能形成補充,且不遮擋規劃展示廳看向雁棲溼地區域的視線;

  5、4號標底設計,須充分考慮文創城規劃展示廳與天府大道之間的視線遮擋問題,不可遮擋文創城規劃展示廳與天府大道之間雙向的視線通路;

  6、設計須體現綠色、環保、生態、節能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7、建築設計的同時可將周邊相關景觀設計納入考慮;

  8、 建築高度不超過三層(12米);

  註:關於文創城規劃展示廳的必要相關情況和必要數據,將在選手報名成功後、且所選標底有所涉及的情況下,一對一發送。

  03 評委

  主評委

  Jacob van Rijs

  MVRDV創始合伙人/首席建築師

  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

  Jacob van Rijs(荷蘭阿姆斯特丹,1964年)是MVRDV的創始合伙人和首席建築師。Jacob在他的設計中結合了大膽的想法和概念,以及人性化和用戶友好的方法。在過去的25年中,他主持了文化和民用建築的修建和改造、住宅建築、社會住房和室內設計等許多項目,包括丹麥巖石博物館、丹麥KU.BE and Fr?silo社區中心、日本Matsudai文化中心、西班牙馬德裡的Mirador社會住房和荷蘭斯希丹的Casa Kwantes。

  評委

  (按姓名拼音排序)

  Cristiana MAZZONI

  建築師、規劃師

  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法國國家科學中心UMR AUSser研究所主任

  斯特拉斯堡歐洲都市委員會專家

  「大事件之都市與建築」(MAGE Chair)創始人、學術負責人

  ORIA PARIS建築設計合伙人

  Cristiana於2017年起執教於法國國立高等巴黎美麗城建築學院(ENSAPB),同時任法國國家科學中心UMR AUSser研究所主任。曾經任教於國立巴黎馬萊柯建築學院(ENSAPM),並於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美國的多所院校擔任過客座教授。2009-2018年間,任國立斯特拉斯堡建築學院(ENSAS)教授及「城市與土地」學科負責人,同時任「建築、城市形態學與方案」(AMUP)研究所主任。自2016年被斯特拉斯堡政府特聘為交通與城市設計專家。她曾於2015年創立由法國文化部認證的中法創新機動性講壇(IMM Chair)。並於2019年創立「大事件之都市與建築」(MAGE Chair)。Mazzoni教授作為法國環境與能源部、法國文化部多個研究項目的負責人,其領域涉及:1、都市發展與區域規劃、創新型綜合交通、軌道交通基礎設施與城市公共空間;2、歐洲城市的庭院住宅遺產;3、二十世紀歐洲建築與城市研究理論。主持過多個大型國際會議,並著有大量出版物。

  自2010年以來,積極開展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包括上海社科院、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每年帶領學生來到中國進行實地研究,並與相應院校開展講座、研討會和聯合工作坊等活動。在教學與研究中都積極推動中歐雙方在相關領域的合作進程

  高煥

  Winnie Gao

  2019蘇州設計周主賓城市策展人

  2020蘇州設計周藝術消費季策展人

  新時尚研究院執行館長

  倫敦時尚博物館中國籌備委員會執行主席

  2013—2017年任北京國際設計周國際部總經理,發起「中國設計挑戰賽」和「紅星設計基金」,主持並完成了和日本設計大師原研哉先生的「理想家」(China House Vision)未來居住產業研發項目,引起社會關注。曾在TOM集團、英國Treasure Holding投資公司、義大利RIZZOLI出版集團、嫣然天使基金等任高級管理職位。

  水雁飛

  Shui Yanfei

  直造建築事務所(NATURALBUILD)主持建築師

  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碩士

  雪城大學訪問教授

  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

  水雁飛是雪城大學訪問教授。同濟大學建築學學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碩士。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曾任職於荷蘭鹿特丹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直造建築事務所已走過六個年頭。一直以來,直造將東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作為工作的內核,積極地擁抱現實中的矛盾性與複雜性,同時以設計激發不同基因之間的共鳴(功能,場地,材料,地形,氣候等)。面對每個項目的具體性和多變的限制,直造通過理性推演與物理研究的工作方式,來探尋建造中新的可能性,從而在當代生活中延展更廣義的自然。

  王飛

  Wang Fei

  美國雪城大學建築學院中國課程主任/建築理學碩士主任

  上海有在酒店創始合伙人及首席建築師

  上海加十國際設計機構創始合伙人

  王飛是一位建築師、教育家和創業家。現任教於美國紐約雪城大學,擔任中國課程主任以及建築理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學位課程主任,也是本學位的聯合創立人。他是上海有在酒店及有在設計的創始合伙人。王飛創立了基於美國紐約和中國上海跨學科的建築設計與研究工作室FWStudio以及加十國際設計機構,專注於城市更新、鄉村建設、建構、現象學、複製文化、可持續建築與綠色城市。他曾任教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系、美國北卡州立大學建築學院、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同濟大學建築系、中國美術學院建築學院,英國倫敦建築聯盟等。他於加拿大、美國和中國接受建築學及歷史理論教育。他獲得眾多國內外設計獎項,設計與研究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包括:德國柏林Aedes畫廊、威尼斯雙年展、首爾雙年展、德國柏林藝術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深圳雙年展、北京設計周等等。

  王飛曾在世界各地進行理論研究和建築實踐的講座,包括:美國辛辛那提美術館、美國哈佛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荷蘭阿姆斯特丹城市劇院、土耳其伊斯坦堡SALT、英國諾丁漢大學、英國倫敦建築聯盟、以色列耶路撒冷Bezalel藝術學院、阿根廷國立La Plata大學、香港大學、臺灣國立成功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他出版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包括《Thresholds》、《The Plan》、《Mark》、《Architecture Asia》、《Frame》、《時代建築》、《建築學報》、《Domus》、《AREA》、《室內設計師》、《城市環境設計Urban Environment Design》、《安邸AD》、《城市空間設計Urban Flux》等,並擔任《時代建築》每期開篇的「時事點評」的專欄主持人。他也作為多個雜誌的客座編輯,包括《時代建築》的「剖面」專輯,《城市空間設計Urban Flux》的「如其所是的建築」專輯。他合編的著作《交叉視角:歐美建築城市院校動態訪談精選》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建構理論與當代中國》於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

  吳迪

  Lyla Wu

  創客

  建築師、設計師

  藝術策展人、教育工作者

  Neuni 連聯集團執行長

  創新實驗室Neuni Lab,連聯新材料平臺Neuni MateriO創始人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客座教授

  吳迪(Lyla Wu)是一位創客、建築師、設計師、藝術策展人和教育家。曾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南加州建築學院和維也納實用美術大學。畢業後供職於香港張志強事務所、凱達環球、美國的格雷戈?林恩(Greg Lynn Form)和德國的格拉夫特(Graft)等知名建築設計公司。作為一名教育家,目前於同濟大學擔任客座教授,長期行走在中國數字設計和數字智造的研究及教育的前沿。2015年,吳迪在上海創立了創新實驗室 Neuni_Lab,一個集合數字設計、數字智造、聯合辦公、創新教育、品牌孵化和商業銷售的一體化空間。2016年,吳迪和法國MateriO新材料平臺合作,在上海創立了MateriO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個專注全球新材料培訓,孵化和交易的創新平臺。

  莊子玉

  Zhuang Ziyu

  建築師,德國RSAA設計集團合伙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與城市設計碩士,師從伯納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和肯尼思·弗蘭普頓(Kenneth Frampton)。憑藉腔體教堂、銅陵山居、鼓樓7號院、雲頂57餐廳、南京凱悅臻選、成都溫江悅榕莊、濟寧文化中心、上海新天地「壇城」等項目,莊子玉曆獲紐約Architizer A+文化類大獎、世界建築節WAF/INSIDE年度裝置大獎、英國WAN年度最佳住宅、義大利THE PLAN特別提名獎、德國設計獎大獎、德國ICONIC至尊獎、義大利A'金獎、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金獎、法國國際創新設計大獎最高獎、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金獎、德國iF設計獎、德國紅點獎、中國勘察設計協會BIM大獎、中國建築裝飾協會最高獎項之設計藝術成就獎等獎項。

  莊子玉是美國建築師協會(AIA)聯合會員,美國綠建協會(USGBC)認證專家(LEED AP),紐約建築師聯盟(Architecture League of New York)成員,2018-2019年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特聘研究生國際實驗班導師,並曾在香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帕森設計學院、清華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作為客座評圖。

  04 方案成果要求

  04-1 作品內容

  方案內容包含但不限於 :

  · 至少 200 字的文字描述;文字描述中須為作品命名;

  · 總平面圖;

  · 效果圖(人視角與鳥瞰圖),張數自定;

  · 建築各層平面圖、立面圖、及必要剖面圖說明設計概念;

  · 設計理念圖解,功能分析圖及概念分析圖;

  · 經濟技術指標;

  · 除以上必須提交的內容之外,亦可選擇性提交以下輔助表達設計構思的文件:視頻、分析圖、軸測圖,或其他關於材料和建造的圖紙、實物模型照片、建造實施方案等;

  · 除視頻之外,其餘圖紙和文字內容均需要通過標準電子文件格式體現。

  04-2 作品規格

  1、 作品格式:

  將每個點位的相關設計,合為單個設計匯報文件(PDF或PPT格式) , 同時整理為至少 2 頁 A1(594mm×841mm)豎向排版圖紙,像素不低於300dpi,在不包括視頻的情況下,總文件大小原則上不超過100MB;

  2、作品文件命名: 參賽者在收到主辦方郵件確認參賽資格的同時,將收到一個以LP(「林盤」縮寫)為開頭的編碼,請在為作品命名時,以參賽編號開頭並註明內容,如「LP0001_boards.pdf" 或 "LP0001_video.mp4";

  3、作品提交語言:中英雙語或英語

  04-3 作品提交

  1、作品通過郵件提交規定的文件格式,郵件命名格式為「參賽編號 + 參賽設計主題 + 作品提交日期(月 / 日)」。

  05 賽程排期

  8月14日—9月13日 23:59

  報名申請

  通過規定途徑提交報名申請,我們將於48小時內審核並返還審核結果。

  8月14日—9月23日 23:59

  方案設計

  根據設計任務書完成方案設計並通過規定途徑提交作品。

  8月25日

  新材料線上WORKSHOP

  解讀四種材料的特點和應用場景。

  8月30日

  創新實驗室Neuni Lab、連聯新材料平臺Neuni MateriO創始人吳迪講座:新材料與設計

  9月24日—9月26日

  方案初評

  將由評委團分別評選出每個標底的前8名。

  9月27日—9月29日 23:59

  大眾投票 & 評委最終評審

  將通過大眾線上投票的方式,評選出「最受歡迎獎」,投票範圍為每個標底評委團評選出的前8名;

  評委將進行合議,最終評出一、二等獎和入圍獎。

  9月30日

  獲勝方案公布

  06 獎項設置

  獎金設置

  獎金共 530,000 元,共四組。

  組別:基地A、基地B、基地C

  一等獎 1 名,獎金 50,000 元

  二等獎 2 名,獎金 各 20,000 元

  入圍獎 5 名,獎金 各 2,000 元

  大眾評選最受歡迎獎 1 名,獎金 20,000 元

  組別:基地D

  一等獎 1 名,獎金 100,000 元

  二等獎 2 名,獎金 各 20,000 元

  入圍獎 5 名,獎金 各 2,000 元

  大眾評選最受歡迎獎 1 名,獎金 20,000 元

  * 以上獎金均為稅前金額;不含一等獎、二等獎及最受歡迎獎設計者可能的現場基地考察產生的差旅費用;不含一等獎設計師深化圖紙及施工圖配合的相關費用。

  其他獎勵

  落地?/推廣?/重量級評委對話?……

  更多其他獎勵方式持續解鎖中

  07 報名方式

  07-1 報名渠道

  1、 如果以個人名義參賽,或以個人名義組建團隊參賽,請填寫《報名表 - 個人版》,附個人簡歷和作品集;

  2、 如果以企業或機構名義參賽,請填寫《報名表 - 企業版》,附企業或機構作品集及團隊人員簡歷。

  07-2 報名流程

  1、四個建築標底中,選擇一至四個意向設計標底,填寫入報名表對應位置;

  2、將填寫好的報名表,附上個人 / 企業作品集

  07-3 補充說明

  收到「報名成功」官方郵件回復後,各參賽者 ( 或團隊 ) 將獲得專屬編號,此編號將關聯參賽人員身份、參賽作品信息等,請勿重複投遞。

  08 競賽基本情況

  08-1 版權說明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凡主動提交作品的「參賽者」或「作者」,主辦方認為其已經對所提交的作品版權歸屬作如下不可撤銷聲明:

  1、原創聲明

  參賽作品是參賽者原創作品,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任何專利、著作權、商標權及其他智慧財產權; 該作品未在報刊、雜誌、網站及其他媒體公開發表,未申請專利或進行版權登記,未參加過其他比賽,未以任何形式進入商業渠道。參賽者保證參賽作品終身不以同一作品形式參加其他的設計比賽或轉讓給他方。否則,主辦單位將取消其參賽、入圍與獲獎資格,收回獎金、獎品及並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參賽作品智慧財產權歸屬

  凡作者提交作品既同意將參賽作品版權永久授予大賽主辦方,大賽主辦方可以行使除作者署名權以外的其他版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無償對競賽作品進行再設計、使用、複製、生產、展示、出版和宣傳等。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對作品轉讓、複製、轉載、傳播、摘編。

  3、評審解釋權

  憑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審團對本次活動有最終解釋權及裁判權,如有作品糾紛問題可致電組委會進行舉報,並提供相應的證據作為佐證(如抄襲作品的相關文件),一經查實將取消獲獎人員資質,獎狀及獎盃等。

  08-2 競賽組織方

  主辦方:成都天府新區天府文創城管理委員會

  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自然資源和規劃建設局

  承辦方:A8設計中心

  策劃執行:A8設計中心

  關於A8設計中心

  About A8 Design Center

  A8設計中心依託成都麓湖水城,關注年青設計師成長。通過尋找挖掘麓湖內有趣或有研究意義的命題,啟動講座沙龍、教育合作、設計師招募、競賽及設計展覽等系列活動。作為設計文化平臺,A8設計中心通過整合上下遊產業鏈,為年青設計師群體尋求更多展示機會,推動設計產業發展 。

  A8 Design Center is located at Chengdu LUXELAKES Water City and focuses on the growth of young designers. By looking for interesting or significant research topics in LUXELAKES, a series of activities such as lecture, salon, education cooperation, designer open call, competition and design exhibition are launched. As a design culture platform, A8 Design Center seeks to provide more display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designer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industry by integrating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industry chains。

相關焦點

  • 田園綜合體的「祖先」——川西傳統聚落形式「林盤」
    2008年,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視察重建完成的蒲陽鎮花溪村林盤後,讚譽為「我理想中的農家新村」。2018年,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正式出臺。林盤作為一種川西特有的鄉村聚落空間形式,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價值,值得研究。
  •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全球徵集設計方案出爐
    川西林盤和特色鎮全球徵集設計方案出爐 2020-09-30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川西林盤「量身定製」方案6月...
    川西林盤應如何修復、設計?公園城市理念如何在鄉村規劃建設中表達?如何在鄉村規劃中實現現代產業功能植入?4月10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川西林盤專題解讀會在線上舉行。
  • 首屆成都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設計徵集活動應徵方案評審圓滿完成
    人民網成都7月13日電 (王軍)7月10-11日,首屆成都市特色鎮(街區)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規劃設計方案全球徵集活動專業組川西林盤項目應徵方案評審會在成都舉行。至此,圍繞公眾組、專業組從6月29日持續到7月11日的應徵方案系列評審會全部結束。
  • 城市公園設計出川西恬靜的鄉村景色 重慶大學團隊獲一等獎
    日前,以「風景園林公園城市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在成都成功舉辦,同期進行的大學生設計競賽也圓滿落下帷幕。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參賽作品《尋脈遊園,肆意林盤——基於川西林盤文化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榮獲本科生組一等獎。這也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 成都市新都區三河村:川西林盤裡如何玩轉產業"魔方"?
    這天,他們的「冠軍工作室」正式揭牌,為斑竹園鎮足球音樂小鎮增添一個新品牌。  與此同時,三河村保護修復的7個川西林盤正在實施中。已經完工的董家院子、周家院子,茂林修竹,白牆灰瓦。  「董家院子林盤已聚集了6個文創項目,總投資達到4500萬元。」三河村支書譚傑透露,可口可樂公司正以「鄉村振興合伙人」身份,在三河村落地該公司全國第一個可口可樂鄉村形象店「可樂時光裡」。
  • 林盤——川西平原獨具特色的鄉村組織形式
    我們把這種農村聚落的形式,叫林盤。因為主要表現在川西,因此叫它川西林盤(川東地區更多地表現為團狀,一般稱其為」林團「)。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川西林盤是一個獨特的存在。雖然在其他地區,也有散落居住的形式,但並不普遍,而且往往是在不宜居住的地方出現。象成都平原這樣,在宜居的地方出現,而且是大規模、主流的聚落形式,非常少見。
  • 海南舉辦美麗鄉村特色民宿(民居)建築設計競賽
    人民網海口9月4日電(記者吉羽)9月4日,記者從海南省住建廳獲悉,為了促進海南美麗鄉村建設,提高海南農村特色民宿(民居)建築品質,探討和實踐世界特色民宿建築傳統藝術和時代先鋒設計思想,有效激發建築設計師們的創作靈感和熱情,提高海南國際旅遊島美麗鄉村特色民宿設計水平,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海南省貿促會將舉辦「2017海南美麗鄉村特色民宿建築設計競賽
  • 楊行老集鎮啟動城市微更新設計競賽
    看清使用者的清晰畫像,需要更精準細緻的設計方案。寶山楊行老集鎮美好杜區城市微更新設計競賽近日正式啟動。在同濟大學舉行的校園宣講會上,該競賽以學術課題引入的形式,面向在校學生徵選設計方案,將教學與實踐結合,以求在真實的城市場景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對策,培育建築青年力量,並為之提供施展平臺。
  • 啟動!2020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全球徵集幼兒園設計方案
    2020年3月22日,以「陽光·稚夢」為主題的2020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正式啟幕,面向全球展開幼兒園作品徵集活動。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文兵,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譚天偉,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築專委會主任委員仲繼壽,臺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參加了競賽雲啟動會,並發表致辭。會議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築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磊主持。
  • 美麗鄉村與民宿設計競賽啟動
    本報訊(記者劉豔)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加快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和旅遊產業深度開發,以「民宿重拾鄉土,情懷融於自然」為主題的2017「哈爾濱·通河」國際美麗鄉村與民宿設計競賽於近日正式啟動
  •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中國特色的雄安建築設計競賽」正式啟動
    為落實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的要求,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以建築的語言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重慶大學團隊連續兩年獲全國設計比賽一等獎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參賽作品《尋脈遊園,肆意林盤——基於川西林盤文化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榮獲本科生組一等獎。這也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連續兩年獲此殊榮。「2020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大學生設計競賽」 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及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具體承辦。
  • 2020 年成都市農商文旅體、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消費場景宣傳暨...
    11月25日,「鄉約天府之國 尋夢川西林盤」2020 年成都市農商文旅體、特色鎮(街區)和川西林盤消費場景宣傳暨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在西安舉行。「川西林盤」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農耕文明和川西居民建築風格的鮮活載體,成都周邊星羅棋布的鄉村院落,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在全國具有唯一性的川西田園風光。炊煙連著枝椏,花落白牆青瓦,依稀舊時人家,這樣的田園畫卷,是否讓你沉醉?是否像極了你夢想的詩和遠方?
  • 川西林盤又冒出一大波網紅打卡地!
    穿梭在幸福裡,這裡保留著原始風貌的川西竹林、農家種植的柑子樹。大雨村請來了做餐飲、音樂和文化傳媒的專業化運營團隊,負責打造、運營「幸福裡」。 蒲江·「花開麟鳳」林盤
  • 項目不夠,競賽來湊!我的2020年度總結!
    閒來無事自己一個人在公司獨自做競賽方隨著復工時間的逼近,公司的寫字樓明顯人多了起來,但是要正式全面復工需要必備的程序,疫情物資的儲備,復工人員的報備等等。走廊改造成休閒區項目不夠,競賽來湊!有了前面這些莫名其妙的經歷後,痛定思痛,沒有價值的客戶我寧願不要,設計師也是一個職業罷了,給你做設計無非就是兩個想法,我能不能在這個項目上掙到錢?
  • 鄉村振興 成都今年首批打造7個特色鎮修復100個林盤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今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都結合產業空間布局優化和產城融合,發展「市郊鎮」「市中鎮」「園中鎮」「鎮中鎮」等不同類型特色小鎮,將設立100億元的成都市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和修復發展基金。年內啟動7個特色鎮試點示範建設和49個特色鎮培育創建。
  • 木構設計競賽_2020年木構設計競賽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木構設計競賽專題為您提供木構設計競賽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木構設計競賽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摘要:2014年7月10號中國現代木結構建築推廣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辦,這標誌著「中國現代木結構建築推廣行動」暨「夢家園
  • 老屋,新生 文村青旅設計競賽小記
    一期在文村傳統民居的西側建設了24棟新民宅。王澍先生試圖用灰、黃、白三色基調,以夯土、抹泥、杭灰石的外立面設計,使新村和老村有機融合,延續當地傳統鄉村民居設計的文脈。△王澍先生的文村新民居設計在新民宅建成之後,文村逐漸為人們所耳聞。越來越多的學者和遊客慕名來此,這也吸引了來自北京的一家農業網際網路公司,他們準備在文村附近發展農業,並想藉助新民居孕育民宿產業。
  • 2017「哈爾濱·通河」國際美麗鄉村與民宿設計競賽啟動
    人民網哈爾濱6月14日電(鄒慧)2017「哈爾濱·通河」國際美麗鄉村與民宿設計競賽新聞發布會6月14日召開。競賽將於6月14日—8月7日舉行,是黑龍江省首次舉辦的國際美麗鄉村與民宿設計競賽。 據悉,競賽活動將邀請國內外廣大有創意、懂創新的設計師們走進通河,用設計師們的聰明才智打造一批「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龍江民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