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城市更新」已進入4.0階段,逐步實現「向存量要空間、以質量求發展」。看清使用者的清晰畫像,需要更精準細緻的設計方案。寶山楊行老集鎮美好杜區城市微更新設計競賽近日正式啟動。在同濟大學舉行的校園宣講會上,該競賽以學術課題引入的形式,面向在校學生徵選設計方案,將教學與實踐結合,以求在真實的城市場景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對策,培育建築青年力量,並為之提供施展平臺。
楊行老集鎮宣講會現場楊行鎮位於上海寶山區,處於北郊環與北外環之間,屬於寶山新城板塊,東接寶山老城區、西啟寶山工業園板塊。經過前期的調研,位於楊行中心板塊的老集鎮發展不均勻,另外存在城市形象界面欠佳、市政路網不完整、公共空間尚未形成體系、商業配套不足等問題。寶山區自2018年起打響「繡美寶山」的三年行動計劃發令槍、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美麗家園、美麗街區」的三大建設,楊行老集鎮迎來一輪「城市再生長」的新可能。在設計競賽啟動之前,由楊行鎮人民政府主辦、同濟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與上海萬科協辦,上海誠衛興置業與FA青年建築獎承辦的「城市再生長」楊行老集鎮城中村美好杜區城市微更新研討會已於8月7日拉開帷幕,部署老集鎮基地改造的點位,並進行前期籌備。
據悉,此次城中村改造的核心目的是「解決日常需求」,營造有活力和具溫度的城市界面與公共空間。微更新改造將服務於楊行的老集鎮四大地塊、周邊生活動線總長度約4.2公裡範圍,旨在通過微更新動作解決原周邊人行道與道路綠化狀況、設施老舊、安全隱患等問題,打造更有生活氣息和藝術文化內涵的公共活動空間。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俞泳公布了基地內三處改造點位與三大任務:區域入口標誌及橋梁改造,街道景觀設計,公交站及施工圍牆設計。賽制日程為9月20日現場踏勘,9月24日提交概念設計方案,10月15日提交概念深化方案,10月底評圖會。按3大改造片區劃分、共入圍9個方案,每區域一個最佳方案,線上另選出一個網絡人氣獎。由建築界與業內領軍人物俞挺、張佳晶、葛青、李翔寧、範文兵、張海濤、方之群組成的強大陣容評審團將為大賽助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