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更新」帶來「大幸福」!浦東370多處繽紛社區項目已完成

2020-12-23 瀟湘晨報

冬日裡的一個下午,在上鋼德州三村小區盡頭,不時傳出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在這處名為百步園的休閒場地裡,蹺蹺板、滑滑梯、蕩鞦韆等成了小朋友們愛不釋手的「夥伴」,而不少老人則三三兩兩在步道上散步閒聊,這裡成了老少皆宜的活動場所。

百步園只是新區繽紛社區項目建設中的一處。小編從新區規劃部門了解到,今年新區36個街鎮的80個項目目前已全部完成,而整個「十三五」期間,新區總計完成了370餘處繽紛社區項目。城市公共空間中,很多不起眼的背街小巷、犄角旮旯在悄然更新的同時,居民自治、共治的熱情和能力也在逐級提升。

「微更新」帶來幸福感公共空間如何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新區以繽紛社區建設為抓手,通過一個個社區微更新項目的實施,讓市民們感受到家門口生活環境的改善。

據悉,新區規劃管理中心近年來與新區各街鎮、各委辦局積極協作,聚焦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9類公共要素(口袋公園、街角空間、運動場所、活力街巷、慢行網絡、林蔭街道、公共設施、藝術空間和透綠行動),並在繽紛社區導師、社區規劃師的精心指導和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下,推進繽紛社區建設。

在金橋鎮永建路的盡頭、曹家溝旁,原先是一座垃圾站,除了垃圾車,不見人影。如今,在保留垃圾處理功能的基礎上,將原先的垃圾站和河邊的一塊空地「打包」一起進行了升級改造,讓繽紛社區與環保同行,這裡已被打造成一座河景小公園。

「通過繽紛社區建設,大量老舊社區的公共空間、拆違整治後的街巷空間、低效使用的閒置空間和需要打通。提升的慢行網絡節點等得到了更新和改造,也讓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切身體會到了周邊環境的改善。」 浦東新區規劃管理中心副主任朱新捷表示。

凝聚自治共治智慧不同於以往政府主導的市政項目建設和綜合環境改造,新區在繽紛社區建設中將公共空間微更新納入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社會治理創新工作中,探索多元主體協同治理,推進社區自治共治模式的完善。

在項目選點、設計過程中,新區秉持了「高度、深度、顯示度、滿意度、集中度」的「5度」理念,落實「一圖三會」制度(一張繽紛社區藍圖、項目選點聽證會、設計方案協調會、實施效果評議會);在項目建設階段,運用訪談、座談、問卷、微信等多種方式邀請社區居民、駐地單位對社區公共空間改造發表意見和看法。為提升項目品質,新區規劃資源局不僅聘請了專家,還與相關部門合作開展設計競賽。德州三村的百步園就是今年設計競賽的項目之一。

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主任徐妍認為,新區繽紛社區是適應城市微更新的一種有效方式。項目實施也不再是政府部門「一家包辦」,而是在過程中運用「一圖三會」制度,促進了相關方面注重聽取居民的建議和意見,讓居民參與繽紛社區的建設,詮釋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要求,也是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模式的體現。

新區在推進微更新和自治共治過程中注重社區、基層力量的激活和社會志願的參與,帶動多元主體的協同治理,繽紛社區建設為城市微更新提供了「浦東經驗」。

未來實施300處項目據悉,繽紛社區建設已被列入新區「十四五」精細化清單,五年內計劃完成300處繽紛社區點位。同時,繽紛社區建設也繼續被列為2021年度的浦東新區實事項目。

近日,新區規劃資源局、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和新區規劃管理中心編寫的《浦東新區繽紛社區公眾意見調查問卷》在網上發布,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

朱新捷表示,下一步在繽紛社區建設中,還將積極引入社會資金和社會資源,尤其是小區內的公共空間微更新將逐漸轉變為以小區居民自治主導為主,加大對社會資金和社會資源進入社區的扶持力度,培育和發展社區內部的自治團隊或組織,並繼續強化與兄弟部門和社會組織的合作。

浦東新區一直鼓勵和扶持境內的社區公益組織參與、從事社區微更新,並陸續產生了一批以陸家嘴社區公益基金會、周浦中金海棠灣小雛鷹親子俱樂部為代表的積極參與並從事社區微更新的優秀社區公益組織,並已陸續建成了13處完全由社會資金籌建、不動用一分財政資金的社區微更新項目。

「一方面我們需要與民政、團委、婦聯等部門合作,把他們在工作中的好方法和好思路不斷納入繽紛社區建設中。」朱新捷說,「另一方面,也需要社會公益組織充分參與,有了公益組織的穿針引線,才能真正實現不依靠政府財政資金的微更新自我循環,同時讓繽紛社區建設,不僅僅體現其項目屬性,也能體現其社會屬性。」

來源丨浦東發布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微更新」帶來「大改變」
    「微更新」帶來「大改變」 2020-07-06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中轉站 變身時光屋42個"微更新"項目今年進行"小而美"改造
    本報訊(記者毛慶 實習生朱雅雯)通過「小而美」的改造,讓居民享受身邊的「微幸福」——昨天上午,市委社建工委舉行2018年度「微更新微幸福」優秀設計項目評審,廢棄的垃圾中轉站改造成時光書屋,閒置的社區屋頂平臺擬建設老少皆宜的「天空夢工廠」,設計師們的創新金點子令人腦洞大開。
  • 社區微更新的上海實踐 | 案例分享第三期
    事實上,近幾年很多街道居委會都在悄咪咪地自我更新,為了給居民們提供休閒社交的場所、社區服務的窗口,從有限的公共建築空間裡挖潛力,建起了零距離家園、鄰裡匯、睦鄰微空間、美好生活服務站等等一批居民家門口的共享空間。本期案例分享「空間使用」方面最後一篇,一起走進這些服務居民的建築空間,看看都有哪些城市更新的亮點。
  • 金沙路社區五心級微幸福示範院落營造項目啟動
    4月3日,金牛區撫琴街道金沙路社區聯合成都聚能優家社會服務有限公司在為民路新28號院開展了「和生萬物 愛在金沙」五心級微幸福示範院落營造項目啟動儀式。活動旨在通過院落環境微更新,挖掘社區居民形成集體意識,營造「五心級」微幸福示範院落。金沙路社區居委會副主任羅雅愛、為民路新28號院居民代表共計20餘人參加了項目啟動儀式。
  • 【學思踐悟十九大】「微更新」多多益善
    近日,住建部公布了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獎獲獎名單,寶山區張廟街道老舊小區綜合治理項目榜上有名,這也是獲獎案例中唯一的住宅區改造項目。  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改造不僅僅著眼於大拆大建,而且要注重細節的精細化。
  • 綠地繽紛廣場12月18日盛大開業 開啟大周浦商圈新篇章
    「發現生活,繽紛旅程。」2016年12月18日,綠地集團上海首個高端商業體驗型社區商業項目——周浦綠地繽紛廣場盛大開業。上海市及浦東新區相關政府領導、綠地控股集團相關領導、品牌商代表及滬上眾多知名媒體等200餘位嘉賓出席了本次開業慶典。
  • 聚焦市辦實事|廣場微更新成「網紅場地」 2021年青島將打造25處
    據悉,自2019年社區微更新專項活動啟動以來,成效十分明顯,投入成本小,社會效益大,城市面貌和空間品質提升的同時,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也大大提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共空間藝術促進中心工程師白琨玉告訴記者,城市空間微更新主要針對老舊社區內部公共空間以及利用效率低、空間品質差、市民意見大的城市邊角空間,進行生態化、藝術化、便民化設計改造,按照工程小、耗資少、細節美的「有機更新」理念,形成政府、市民、設計師等多方參與的微更新模式,兩年來,全市共完成30個試點項目。
  • 江蘇南京:社區「微改造」 居民「小幸福」
    秦淮區南航社區的西北角,曾有一個垃圾中轉站,周邊衛生狀況很差,氣味難聞,平時居民都繞著走。後來,社區請來設計師,通過巧妙設計,把這裡打造成了供居民閱讀、休閒的「時光書屋」。2018年,「時光書屋」還獲得南京市2018年度「微更新、微幸福」一等獎。
  • 動自家「奶酪」 浦東142處「公務倉」改建成養老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此處睦鄰點原屬浦東新區某政府部門,也就是由區財政集中管理的物業資源,俗稱「公務倉」。去年以來,浦東新區區級相關部門主動讓渡資源,將142處存量資源以「無償借用、權屬不變、專房專用、用者負責」的原則,改造為社區嵌入式養老設施,新增養老面積1萬平方米,做到了「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 眾籌眾治 成都蜀西社區探索創建微幸福示範院落新模式
    11月28日,成都金泉街道蜀西社區在兩河錦地小區開展「建設兩河·幸福兩河」居民眾籌主題活動。據悉,此次活動由院落黨支部牽頭,由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中心、院落議事會共同發起舉辦。同時,此次眾籌活動得到了蜀西社區黨委的大力支持,蜀西社區兩委成員全部參與本次活動,並為眾籌活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兩河錦地小區正在創建微幸福示範院落,自己的家園我們也想出一份力,經過多方自組織開會商討後,我們在業主群發出活動倡議書,得到了小區居民的熱烈回應。」
  • 超市/餐飲/健身/親子/培訓……浦東這個大居又將新添社區商業項目
    @惠南小夥伴,「家門口」又將多一個逛吃逛吃+買買買好去處啦!日前,惠南鎮和浦商集團籤訂聽諧路商業項目合作協議,攜手提升區域社區商業服務品質,更好助力浦東鄉村振興。小布了解到,聽諧路商業項目是浦商集團在民樂大居內運營管理的第二個沿街商業組群,此前,浦商集團在此區域內實施了首個社區商業項目——拱秀商業街。
  • 浦東21家社區教育學習點今年推49個公益培訓項目
    就在浦東!  目前浦東新區有21家社區教育社會學習點,其中包括民辦教育培訓機構20家和社會服務類民非組織1家。其中的17家,日前還上榜了《上海市老年教育三類學習點地圖》,成為市級老年教育社會學習點。  這些學習點以「公益開放日」或「公益體驗日」的方式,打開校門,為社區居民共提供公益的培訓項目,共有62個項目通過評審,49個項目已於近期開始招生或開班,以滿足各年齡層居民就近接受多樣化教育的需求。
  • 南京江寧東山街道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讓群眾受益
    今年以來,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落實江寧區委「三微」工作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申報了一批群眾關注度高、參與度大、獲得感強的民生微實事項目,制定了街道「三微」實施方案並有序推進。東山街道「三微」工作邊推進邊宣傳,充分利用微刊、戶外電子屏、宣傳欄、宣傳冊,以及通過發動網格員、志願者、社會鄉賢、群眾「幫手」等,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如邵聖社區在「天地新城新江寧人之家」項目初期,做了550份上門問卷調查,群眾知曉率較高,該項目今年組織的36場活動,小區居民保持了較高的參與度。
  • 「三多」為畢業生託起穩穩的幸福,浦東新區今年超8成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宋寧華)最近,來自上海二工大的小劉在畢業前順利籤約上海菸草集團,為他託起穩穩幸福的是浦東新區舉辦的「雲招聘會」。今天,記者從浦東新區人社局了解到,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浦東新區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推出「三多」等舉措,截止7月底,超8成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 為幸福「加碼」 南京江寧「三微」工程聚焦百姓身邊關鍵小事
    、微治理、微幸福」「三微」工程給基層帶來的「微改變」。 條塊聯動,把難題解在家門口 陸郎社區常住人口7000餘人,擁有400餘家經營門店,人口流量大,車輛密度高。但是由於發展規劃滯後,停車位嚴重不足,車輛亂停、交通堵塞以及違停罰單問題,一直困擾著社區居民。
  • 社區「微更新」 生活「小確幸」
    上海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城市建設以人民為中心,讓城市發展惠及人民,通過城市「微更新」,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提升服務功能,在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探索有機更新和活化利用,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家住靜安區臨汾路375弄的張維珠所在的臨汾小區正在加裝電梯。
  • 兒童友好社區什麼樣?小布帶你去這個示範點看看
    日前,市婦聯公布了上海市兒童友好社區示範點名單,浦東新區花木街道榜上有名。在花木,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已經成為廣大居民的共識,有的居民區還積極運用「三會」制度整合社區資源、推出相關的社區自治項目,讓兒童共享共樂的活動空間遍布花木。
  • 民生|原本居民盼拆遷現在紛紛回遷,武漢推行「微規劃」讓老舊社區...
    老舊社區空間狹小,綠地和停車位緊張,小孩和老人活動空間不足……是大拆大建還是對社區進行有序更新?近年來,武漢展開「微規劃」探索,邀請規劃師走進老舊社區,和居民一起對社區進行改造、更新。日前,記者走訪黎明、循禮、南湖華錦等多個社區,探訪「微規劃」給這裡的居民生活帶來的新變化。
  • 疏通基層診療毛細血管 BMC怡和嘉業助上海浦東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
    」—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肺功能測定規範化培訓和2020《無創機械通氣臨床應用》專項技術培訓班—中國慢阻肺分級診療項目試點區域無創機械通氣規範化培訓在上海浦東圓滿收官。這次培訓由上海浦東新區衛健委呼吸專科聯盟及浦東新區疾控中心共同主辦,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協辦。  這次培訓班邀請了多位國內著名呼吸病學專家與學者現場授課與操作輔導,並圍繞肺通氣功能、運動肺功能的原理、無創機械通氣原理等內容進行了深入探討。
  • 脫「舊衣」煥新顏,白雲44個老舊小區完成微改造
    白雲區謀劃從2018年起完成87個老舊小區共78個項目的微改造工作,目前已完工44個項目,微改造正逐步讓老舊小區煥發出新活力。在推進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的過程中,白雲區充分調動鎮街、社區居委會、小區居民等基層和群眾的積極性,發動社會力量,共商共謀,共同推進,使得微改造項目切切實實為居民服務。 位於同和街同和社區的同和北9號大院,現狀建築建成年代久遠,老舊房屋較多,其微改造被納入了廣州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