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婦聯公布了上海市兒童友好社區示範點名單,浦東新區花木街道榜上有名。在花木,兒童友好社區建設已經成為廣大居民的共識,有的居民區還積極運用「三會」制度整合社區資源、推出相關的社區自治項目,讓兒童共享共樂的活動空間遍布花木。
這個小區便是東城二居委轄區內的錦繡苑小區,這是一個2000年前建成的早期商品房小區,近年來,隨著小區裡孩子數量不斷增加,居民對增設兒童活動空間的呼聲越來越高。居委結合「國際兒童友好社區」示範點創建工作,在小區活動用房重新布局的工作中,計劃專門闢出一處兒童活動空間。
公共空間功能的重新規劃顯然不能居委自己做主,去年4月,居委召集居民舉行了一場聽證會,議題便是建設這樣一個空間的可行性。在聽取情況介紹後,與會居民紛紛獻計獻策,對項目的設想及方案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最終會議決定,建設一處室內外總面積達100平方米的「陽光微家」作為兒童公共活動空間,在豐富兒童遊樂設施的同時,開展植物方面的科普教育。
「陽光微家」也由此成為東城二居委2020年的自治金項目。專業設計團隊根據聽證結果開展設計,對「陽光微家」進行了「3+3」的功能規劃,即室內設置親子遊戲區、學習互動區、作品展示區3個功能區域,室外設置種子博物館、繽紛七彩花卉區和綠植認養種植區3個板塊。空間建成後,居委還融入「安全教育」和「愛的教育」兩大元素,開展系列微家主題日活動,貼近「國際兒童友好社區」的主題。
隨著項目持續推進,項目團隊要向大家匯報項目進度,居民們也希望將新的點子融入「陽光微家」中,一場協調會隨即召開。「形成主題化、學期化、常態化的主題課堂」「使相對固定的家庭組成親子沙龍」「幼兒遊戲活動空間與少兒閱讀空間的使用時間相對錯開」……一個個建議得到了項目團隊的迅速反饋。
「根據廣大居民的建議,『陽光微家』建成後,我們開設了魔方課堂、趣味跳繩、故事媽媽三個主題課堂,豐富活動內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活動時間得到劃分,少兒在校學習的時間段預留給低齡幼兒開展遊戲活動,工作日下午3點以後的時間,則更多偏向學齡兒童開放,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不同需求。」東城二居委相關負責人稱。
為進一步衡量項目成效,去年10月28日,居委組織召開項目評議會,由參與「陽光微家」活動的居民自己來評議項目的成效,值得注意的是,會議還邀請了一些經常在「陽光微家」參與過活動的孩子,讓小用戶親自評價「陽光微家」。
「參會的孩子都表示特別喜歡這個在小區裡的『新家園』,有的孩子還提出長大一點後,要成為一名小志願者,讓更多孩子不出小區門,就能夠參與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相關負責人稱。
最終在評議會上,居委、項目團隊與居民綜合評定後一致認為:「陽光微家」的改造彌補了小區沒有兒童活動空間的缺陷,為社區親子家庭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學習、交友的場所,項目成功吸引了眾多的兒童、居民前來參與,他們正逐漸成為這個空間的真正主人。
讓孩子參與到社區治理中,發出屬於他們的童稚聲音,是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的一個標誌。如今,花木街道內更多的孩子通過「三會」有了發言權,社區也由此充滿了年輕的活力與生命力。
來源:浦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