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羅斯福」航母事件還在持續發酵中,多位海軍將領向軍方發出了聯名信,要求撤消之前針對艦長克洛澤的不公平處分,並且恢復其職務。聯名人中包括了十艘航母的艦長以及海軍作戰部長,像這樣的逼宮戲在300多年的美國歷史中真不多見。有分析稱,雖然航母艦長的份量十足,但是艦長們一番好意的舉動最終只會起到相反作用,因為美國軍方不幹預政治的傳統不容破壞。當然,這些不是我們關心的,眾所周知航母是國之重器,全球航母數也沒超過20艘,那麼這些航母艦長都是什麼級別呢?
以中國的遼寧號航母編隊為例,編隊中除了有航母,還有4~6艘負責防空的驅逐艦或者巡洋艦,1~2艘負責反潛的驅逐艦或者護衛艦,1艘大型遠洋補給艦,當然還有隱藏在水下的1~2艘攻擊核潛艇。以前中國還沒有航母時,戰艦的指揮官就是團長級別,如今有了航母,作為編隊中的主角,無論是在訓練還是作戰中,為了明確統屬、方便指揮,航母艦長的級別就要高出其它艦長一級,也就是師長級。如果拿級別與軍銜相對應,立馬就清楚,那就是上校團長與大校師長了,因此我國普通主力戰艦艦長的最高軍銜就是上校,而航母艦長就是大校軍銜(相當於準將)。
我國航母噸位稍小,編制只有2626人,美國航母的噸位大,因此艦上兵員也眾多,超過了5000人。奇怪的是美航母艦長卻只有上校軍銜,由此可見雖然同是航母艦長,但是具體級別並非按航母噸位大小,以及兵員多少來劃分的。在美國海軍中,只有航母編隊或者艦隊的指揮官才能被授予將級,大夥可能會奇怪了,航母戰鬥群中航母是絕對的中心,也可以稱為旗艦,那麼航母艦長不就是最高指揮官嗎?按照這樣的推導,航母艦長就是將級軍官了。真實答案是否定的,航母艦長的確是航母的指揮官,但不是航母戰鬥群的指揮官,例如大夥熟悉的美海軍的第七艦隊,旗艦就是藍嶺號兩棲指揮艦。
美國航母編隊的真正指揮權是掌握在編隊司令手中的,因為美國海軍是真正的遠洋海軍,司令需要常年跟隨著艦隊以四海為家,艦隊中的作戰任務與具體部署都由艦隊司令發出,而航母艦長只需要管理好自己的航母就足夠了,主要負責的是指揮航母的航行安全、日常事務、訓練與作戰,因此軍銜上也與其它戰艦艦長是平齊的,甚至艦載機聯隊長的級別也與航母艦長是平齊的,一句話,艦隊中所有指揮官無論是日常還是戰時都要聽命於艦隊司令。這或許就是中美航母之間的差別了,遼寧航母編隊也有司令員,例如首任是王海司令,軍銜是少將,但一般情況下司令並不隨編隊行動,這意味著航母艦長就是編隊中的實際指揮官,那就需要相匹配的級別才能更好的管理與指揮了。
不過要成為航母艦長可不容易,有人統計過,美海軍提拔與培養一名航母艦長至少需要20年時間,能力與資歷同樣重要,首先必須是海軍飛行員出身,擁有上千次的艦上起降記錄,超過3千小時的飛行時間。然後還必須有在多種海軍船舶上擔任過艦長的經歷,熟悉海軍各個崗位的業務,並在反應堆領域接受過培訓。最後在專業領域擁有高學歷,在戰略戰術方面有很深的造詣。畢竟在航母編隊中,航母就是中心,一舉一動都關係到整個編隊的生死存亡,一旦出岔子,不但航母上數千名官兵會因此喪命,還將連累到整個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