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興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江西省德興市的靜住寺傳出陣陣香燭之氣,遠遠望去雖規模不大卻禪意悠悠。 華山 攝

中新網南昌10月5日電 題:江西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

作者 王成前 華山 張文新

國慶假期,秋風漸起,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始建於唐宋的靜住寺傳出陣陣香燭之氣,遠遠望去雖規模不大卻禪意悠悠。

938年前的十月,北宋饒州德興縣東四裡處的淨住律寺,江南的秋韻還未完全消盡,寒風已攜著山間半黃半紅的枯葉紛繁而下,伴隨初冬的絲絲寒意,當地大富戶餘士隆和妻子曹氏為祈福自己的家族和家業,發願在該寺內建造的淨住禪院終於開始動工了,他們懷著虔誠恭敬之心,在殿基下埋藏了200顆舍利子,用以鎮住寶藏金地。

從靜住律寺地宮出土的佛舍利石碑刻、佛舍利贊石碑刻均被鑑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華山 攝

200顆舍利子被餘士隆精心置於鐵函之中,又放於隱秘的寺廟地宮之內。而這靜靜一躺,就是近千年。

誰也沒想到,時隔938年後,一個給靜住寺(古稱「淨住律寺」)打小工的附近村民齊水明,在開挖排水溝槽時,無意挖出「神秘地宮」,竟讓這些舍利子重見天日。

「神秘地宮」及舍利子發現始末

每年6至7月份,長江中下遊一帶就會進入梅雨季節,雖然其中偶有間隙,但第一波降雨趨於結束,下一場強降雨便蓄勢待發,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山城德興也不例外。隱於山谷、藏於雲間的靜住律寺由於地形相對低平,易造成排水不暢,一直飽受著雨季積水的困擾。

水晶瓶內盛裝的佛舍利子色彩和形態各異,歷經千年歲月仍完好無損,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晶瑩剔透。 華山 攝

梅雨結束,盛夏到來。今年8月初的一天,靜住律寺的主持界本法師站在寺廟大雄寶殿右後牆根處,眼望著積水最為嚴重的這片角落,便暗暗下定決心:就在這塊地修建排水管道。

此時的界本法師根本沒有料到,他決定修建排水管道的這塊地,幾日之後將成就一樁佛門大事。

數日,齊水明一吃過早飯,便扛上鋤頭來到界本法師要他開挖排水溝槽的位置。齊水明用那雙有力的手揮著鋤頭,一下、兩下……挖到大概1米深時,突然,「咔嘣」的一聲,好似石塊碎裂發出的聲音。齊水明這時也沒有太在意,而是繼續往下深挖。挖著挖著,一鋤下去,盡然挖到了一個鋼盔模樣的東西,露出斑斑鏽跡,不知是何物。

「當時一下子還以為是炮彈,被嚇了一大跳。」齊水明回憶說,休息了一小會兒,他就慢慢刨開「鋼盔」周邊的泥土,結果發現它下方還牢牢地粘著一「工」字型石座。為了去掉這隻半路殺出的「攔路虎」,他喊上工友一起把這個奇怪的東西搬到了地面上,並擱在一旁。

跨越近千年歲月仍完好無損的的舍利子出土了。

一個星期之後,由於持續幾天的雨水衝刷,「神秘地宮」的輪廓清晰地顯現出來。見到此景,界本法師覺得這個地宮內肯定有東西。還沒來得及多想,他便趕緊叫來了齊水明下到地宮打探。

隨著兩塊碑刻的取出,界本法師當即斷定,擱置在地宮地面上的那個奇怪的東西一定是裝有舍利子的鐵函。

果然,界本法師與陸續趕來的寺廟人員一道打開鐵函發現,裡面有一隻青白釉花紐蓋盒,盒之內,還裝有一隻水晶瓶,再打開水晶瓶一看,眼前疑是舍利子的一堆結晶體數量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事關重大,界本法師不敢怠慢,於是向德興市委統戰部報告了事情原委。市宗教局、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勘查,當即加強安保措施。碑刻、石構件等相關文物及時移交到市博物館收藏。

碑刻和專家鑑定「坐實」是舍利子無疑

「神秘地宮」內出土的兩塊碑刻記述了淨住禪院和地宮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經過,更重要的是說清了埋藏的舍利子的來歷和供養過程。

餘士隆當年埋藏下的200顆舍利子從何而來?據碑刻記載,原來在他建造淨住禪院的前五年,北宋熙寧八年八月(公元1075年8月),其四子洵文在經過州試成為貢生後,前往京城參加禮部的考試。當時長子洵美陪同洵文一起到的京城,兩人還前往拜訪了如意菩薩戒壇,戒壇的主壇僧崇教大師,送給他們數百顆舍利子,讓他們拿回來供養。

舍利子是佛界非常珍貴的聖物,京城的崇教大師為什麼要把這麼多舍利子送給遠在德興的餘家供養?界本法師認為,當時的德興不僅是大宋金銀銅的主產地,而且是禪宗興盛之地。餘士隆是當地的大富戶,既有錢,又樂施好善,有著建造禪院和樓閣供奉舍利的強烈心願。

從京城拿回舍利子之後,餘士隆陸續在德興修建起了淨住禪院、聚遠樓……發願得到一一兌現。

接下來,我們把時空拽回來。在發現舍利子之前,藏在德興城區靜水路尾山谷中的靜住律寺,連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而隨著舍利子出土的消息傳出,這座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古寺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至於為何舍利子出土後的一個多月裡對外界秘而不宣?德興市博物館副館長蔣忠林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雖然有碑刻詳細記載舍利子的來歷,但先前還是希望通過權威機構作出鑑定結論之後再對外公布。

前不久,此次出土的舍利子及相關文物送到了江西省文物局,經專家鑑定,200顆舍利子確真無疑;宋青白釉花紐蓋盒為國家二級文物;淨住禪院佛舍利石碑刻、淨住禪院佛舍利贊石碑刻均為國家三級文物。(完)

相關焦點

  • 江西德興海口鎮:村辦工廠旺了鄉村富了村民
    王成前 攝中新網江西德興12月6日電 (王昊陽 王成前)初冬時節,江西德興山區的氣溫雖然持續走低,卻也給樂安河畔的鄉村振興描畫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此時,在海口鎮新源社區的一個小型工廠內,十餘人身著薄衣,幹得熱火朝天。1300攝氏度的鋼水從爐火中倒出,經過定型冷卻後,變成一個個閃亮的圓型金屬球。
  • 德國博士赴江西德興研究張潛溼法冶煉
    德國博士赴江西德興研究張潛溼法冶煉 北宋德興人張潛(1025—1105)根據前人和自己的長期實踐經驗,總結出一整套比較完整的膽水浸銅工藝,於紹聖年間(1094—1098)寫成溼法煉銅專著———《浸銅要略》。其法堪稱我國冶金和化學史上的一大發明。
  • 塵封30年古寺深井驚現兩巨龜 村民圍觀(圖)
    深井中的巨龜 在廣漢市南興鎮正街,從11月19日起,街上的火神廟再次成為了焦點,當天,工人稱在對寺廟維修時找到一口被混凝土、碳渣和磚石塵封30多年的古井,當工人挖到6米深時發現了一對超過臉盆大小的巨龜,一時間
  • 鄭州這座古寺是觀音菩薩的第二個家,出土的觀音像被譽東方維納斯
    鄭州市西二十公裡,310國道、滎陽市京城路東南角有一古寺,據碑文記載,該寺創建於北魏前期,傳說觀音菩薩北行渡人,移居滎陽,從此滎陽護城河開始隨海水潮汐起落,故名觀音寺又名代海寺,原為取代南海,是觀音菩薩的第二個家的意思。
  • 以文悅民 以文興業——看文化強市的江西德興實踐
    原標題:以文悅民 以文興業——看文化強市的德興實踐   近年來,江西德興市以滿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目標,牢記使命任務,堅持守正創新,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紮實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邁出文化強市鏗鏘步伐。
  • 德興銅礦:「雙聯共建」創新基層黨建
    中國江西網南昌訊 記者王歡、實習生熊亞風報導:江銅集團德興銅礦,蘊藏著中國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數年前的一個6月中旬,德興銅礦礦區連降暴雨。雖經層層匯報,逐級傳達,等時間、等指令最終解決了問題,但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溝通方式,讓工業水處理站黨支部書記李春菊開始思索:能否有一種更有效的溝通方式作為補充,使上下道工序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 江西德興秘籍昄大,三觀殿驚現一石碑,上面究竟寫了什麼?
    筆者翻閱同治十一年《德興縣誌》,發現時任縣令蕭立選的《少華山詩·有序》一文,也提到相關內容:「乾隆壬辰,因請糧歸戶,致啟覬覦,遂為徐姓所奪,訟久不決。丙申冬,餘彖德邑,適奉海大中丞檄,委饒廣兩郡勘訊。丁酉春杪,餘從郡伯萬公同信郡鄭公詣勘,暏其觀殿嵯峨,正位鬥極,山巖雕鏤,實極勝觀,而其懸崖題額未經鑿毀者,王氏之名姓昭然。」
  • 銅梁出土的「怪獸牙齒」系劍齒象第三顆臼齒化石
    銅梁出土的「怪獸牙齒」系劍齒象第三顆臼齒化石  前兩天,銅梁出土一顆29釐米長牙齒化石的報導,引起大家廣泛討論與關注。這顆化石的「真身」究竟是啥?  4月2日,重慶自然博物館地球科學部科考組來到銅梁,經過對化石出土地環境的考察和對化石本身的檢測,確定這化石為東方劍齒象第三顆臼齒化石。  重慶自然博物館地球科學部科考組成員來到銅梁區博物館,對這顆化石進行了仔細地測量與研究。發現這顆化石的牙冠表面,有11排齒跡,每排齒跡上又有10個乳突,由此可以證明,這是一頭更新世紀晚期的劍齒象。
  • 比法門寺還要神奇三倍,甘肅平涼大雲寺在50年間出土2千多顆舍利
    兩段被塵封的歷史,掩蓋不了大雲寺究極的舍利佛性魅力查看地圖就可發現,西安(絲綢之路上的長安)通往西域的道路,從鹹陽分叉共有兩條大路,一條路往西經過寶雞扶風,另一條路往西北經過平涼涇川,從距離來說,走涇川的那條路距離更短。
  • 旅行記憶:上饒有個德興,德興有個大茅山,大茅山有個美食烏佬粿
    粿,很多北方人不知道是什麼,而烏佬粿,可能很多南方人也不知道是什麼了……2020年10月來到江西上饒,來到了德興的大茅山。德興大茅山地處三清山、龍虎山、婺源、景德鎮圍合的地理中心,並與三清山東西並峙,是懷玉山脈的又一高峰,而大茅山又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地方,一下子喜歡上這裡。在大茅山風景區內有一個童話村,是我兩次到過的地方,這裡民風淳樸,村民善良好客,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德興:棚改讓幸福觸手可及
    德興堅持以人為本下半年,德興把該片區納入棚改範圍,360多戶居民將搬離這個破舊的棚戶區,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今年,德興緊抓國家優惠政策帶來的新機遇,嚴格落實了棚改任務和主體責任,按照「量力而行、穩步推進」的原則,規劃實施了3個片區共490戶的棚改工程。
  • 山西古寺出土一座神秘地宮,一個蝴蝶結難倒4國專家,至今無人能解開
    不過,這不能夠否認唐朝是我國佛教發展最好的朝代,因為,從考古學家出土的那些文物看來,有關佛教的物品,唐朝是最多的。 在1987年,山西一座古寺的地宮裡考古學家就發現了一件佛教珍貴的信物,它便是一根12環的錫杖。
  • 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下頜骨有5顆牙齒
    原標題:非洲出土最古老人類化石:280萬年前下頜骨   下頜骨有5顆牙齒,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人類化石   據英國廣播公司4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近日在衣索比亞發現了迄今最為古老的人類化石,是一塊距今大約有280萬年之久的下頜骨化石,此前發現的最古老的人屬生物化石是一塊上頜骨,來自衣索比亞的哈達爾,距今大約235萬年。
  • 德興李宅鄉:振奮精神 凝心聚力 開創新局面(圖)
    德興李宅鄉幹部職工大會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焦春燕報導:為讓大家儘快進入工狀態,振奮精神,凝心聚力,積極謀劃2017年工作,2月6日上午,德興李宅鄉召開幹部職工大會,全體機關幹部職工,各村(居)書記、主任,鄉直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江西八大博物館,揭露了其歷史上塵封已久的故事,你想了解那段?
    我們不知道在這廣闊的華夏大地上,還埋葬著多少歷史記憶的碎片,還隱藏著多少塵封已久的故事。它會把你帶到歷史的長河,讓你為之著迷。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江西一定要去的八大博物館,千萬不要錯過哦。館舍主體建築造型取材明代景德鎮御窯出土的白瓷三管器,將古代陶瓷藝術與現代建築風格巧妙地融於一體。館內中心廣場矗立大型青銅雕塑《時空》,取材自新幹大洋洲商代遺存出土文物元素,寓意燦爛文明,源遠流長;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探尋江西幹國古越人(圖)
    它的大致地域是,東至越國西界,即今浙江龍遊縣境;西、北與楚交界,即今江西德安、修水及安徽貴池、潛山;南與閩越為界,今福建建陽一帶。  對幹國的存在,史籍上亦有記載。《荀子·勸學篇》註:「幹、越古國名。」《管子·內業篇》:「昔吳、幹戰、未齔,不得入軍門。國子擅其齒,遂入,為幹國多。」王念孫《讀書雜誌》也說:「幹、越皆國名,故名戊翟之與幹越。」
  • 江西出土明朝益莊王墓,一套金簪驚豔考古界,專家:美的不太真實
    中華上下幾千年,雖然歷經無數的王朝更迭,一歲月變遷。但曾經的痕跡永遠不會磨滅,有的會成為遺蹟,有的會長眠於地下,它們最終會以文物的形式問世。每一次對於這些文物的考古發掘,都會刷新我們對於歷史的認知,但是有的時候還會感慨於古人的技術之精湛。
  • 江西出土一具少女乾屍,乃朱元璋後人,復原後的容貌驚呆專家!
    江西出土一具少女乾屍,乃朱元璋後人,復原後的容貌驚呆專家!乾屍,顧名思義,就是乾燥的屍體。其最大的特點是:「周身灰暗,皮肉乾枯貼骨,肚腹低陷」。在上世紀的新疆就曾出土了一具震驚世人的乾屍,名為:樓蘭古屍,也被稱之為「樓蘭美女」。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古屍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三千八百年的歷史。但今天筆者所說的這一具乾屍,是目前發現乾屍中的其中一具,據考古專家推測,此乾屍還是朱元璋的後人。不僅如此,其復原後的容貌簡直是美豔絕倫,驚呆了專家。
  • 德興匯平臺:科沃斯PK石頭科技
    德興匯平臺報導,科技不只無時不刻地改動著生活,德興匯平臺指出還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作為新基建範疇的重要組成局部,「機器人(13.430, -0.04, -0.30%)+人工智慧」細分板塊今年整體漲幅超60%,其中兩大面向消費端的頭部掃地機器人公司股價漲幅均超200%,領跑細分行業。不過,狂歡的背後並非驚濤駭浪。
  • 困擾4國專家的「蝴蝶結」山西古寺地宮出土的盒子,或成千古謎團
    困擾4國專家的「蝴蝶結」山西古寺地宮出土的盒子,或成千古謎團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地探索尚未知的東西,在於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打開石函,裡面放著一個鎏金銅棺,其中還有一具銀棺,銀棺中還有一個金棺。這種環環相套的結構著實令人不解,同時也說明了金冠其中的物件,定然不同凡響。但是就在這個最裡面一層的金棺上卻系了一條絲帶,它的打結方式是一種蝴蝶結,而就是這個蝴蝶結,難倒了在場的各位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