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興市的靜住寺傳出陣陣香燭之氣,遠遠望去雖規模不大卻禪意悠悠。 華山 攝
中新網南昌10月5日電 題:江西一古寺出土200顆塵封千年佛舍利子
作者 王成前 華山 張文新
國慶假期,秋風漸起,位於江西省德興市,始建於唐宋的靜住寺傳出陣陣香燭之氣,遠遠望去雖規模不大卻禪意悠悠。
938年前的十月,北宋饒州德興縣東四裡處的淨住律寺,江南的秋韻還未完全消盡,寒風已攜著山間半黃半紅的枯葉紛繁而下,伴隨初冬的絲絲寒意,當地大富戶餘士隆和妻子曹氏為祈福自己的家族和家業,發願在該寺內建造的淨住禪院終於開始動工了,他們懷著虔誠恭敬之心,在殿基下埋藏了200顆舍利子,用以鎮住寶藏金地。
從靜住律寺地宮出土的佛舍利石碑刻、佛舍利贊石碑刻均被鑑定為國家三級文物。 華山 攝
200顆舍利子被餘士隆精心置於鐵函之中,又放於隱秘的寺廟地宮之內。而這靜靜一躺,就是近千年。
誰也沒想到,時隔938年後,一個給靜住寺(古稱「淨住律寺」)打小工的附近村民齊水明,在開挖排水溝槽時,無意挖出「神秘地宮」,竟讓這些舍利子重見天日。
「神秘地宮」及舍利子發現始末
每年6至7月份,長江中下遊一帶就會進入梅雨季節,雖然其中偶有間隙,但第一波降雨趨於結束,下一場強降雨便蓄勢待發,坐落在江西東北部的山城德興也不例外。隱於山谷、藏於雲間的靜住律寺由於地形相對低平,易造成排水不暢,一直飽受著雨季積水的困擾。
水晶瓶內盛裝的佛舍利子色彩和形態各異,歷經千年歲月仍完好無損,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晶瑩剔透。 華山 攝
梅雨結束,盛夏到來。今年8月初的一天,靜住律寺的主持界本法師站在寺廟大雄寶殿右後牆根處,眼望著積水最為嚴重的這片角落,便暗暗下定決心:就在這塊地修建排水管道。
此時的界本法師根本沒有料到,他決定修建排水管道的這塊地,幾日之後將成就一樁佛門大事。
數日,齊水明一吃過早飯,便扛上鋤頭來到界本法師要他開挖排水溝槽的位置。齊水明用那雙有力的手揮著鋤頭,一下、兩下……挖到大概1米深時,突然,「咔嘣」的一聲,好似石塊碎裂發出的聲音。齊水明這時也沒有太在意,而是繼續往下深挖。挖著挖著,一鋤下去,盡然挖到了一個鋼盔模樣的東西,露出斑斑鏽跡,不知是何物。
「當時一下子還以為是炮彈,被嚇了一大跳。」齊水明回憶說,休息了一小會兒,他就慢慢刨開「鋼盔」周邊的泥土,結果發現它下方還牢牢地粘著一「工」字型石座。為了去掉這隻半路殺出的「攔路虎」,他喊上工友一起把這個奇怪的東西搬到了地面上,並擱在一旁。
跨越近千年歲月仍完好無損的的舍利子出土了。
一個星期之後,由於持續幾天的雨水衝刷,「神秘地宮」的輪廓清晰地顯現出來。見到此景,界本法師覺得這個地宮內肯定有東西。還沒來得及多想,他便趕緊叫來了齊水明下到地宮打探。
隨著兩塊碑刻的取出,界本法師當即斷定,擱置在地宮地面上的那個奇怪的東西一定是裝有舍利子的鐵函。
果然,界本法師與陸續趕來的寺廟人員一道打開鐵函發現,裡面有一隻青白釉花紐蓋盒,盒之內,還裝有一隻水晶瓶,再打開水晶瓶一看,眼前疑是舍利子的一堆結晶體數量驚人,而且色彩和形態各異。
事關重大,界本法師不敢怠慢,於是向德興市委統戰部報告了事情原委。市宗教局、市博物館工作人員立即趕往現場勘查,當即加強安保措施。碑刻、石構件等相關文物及時移交到市博物館收藏。
碑刻和專家鑑定「坐實」是舍利子無疑
「神秘地宮」內出土的兩塊碑刻記述了淨住禪院和地宮的建造年代、原因和經過,更重要的是說清了埋藏的舍利子的來歷和供養過程。
餘士隆當年埋藏下的200顆舍利子從何而來?據碑刻記載,原來在他建造淨住禪院的前五年,北宋熙寧八年八月(公元1075年8月),其四子洵文在經過州試成為貢生後,前往京城參加禮部的考試。當時長子洵美陪同洵文一起到的京城,兩人還前往拜訪了如意菩薩戒壇,戒壇的主壇僧崇教大師,送給他們數百顆舍利子,讓他們拿回來供養。
舍利子是佛界非常珍貴的聖物,京城的崇教大師為什麼要把這麼多舍利子送給遠在德興的餘家供養?界本法師認為,當時的德興不僅是大宋金銀銅的主產地,而且是禪宗興盛之地。餘士隆是當地的大富戶,既有錢,又樂施好善,有著建造禪院和樓閣供奉舍利的強烈心願。
從京城拿回舍利子之後,餘士隆陸續在德興修建起了淨住禪院、聚遠樓……發願得到一一兌現。
接下來,我們把時空拽回來。在發現舍利子之前,藏在德興城區靜水路尾山谷中的靜住律寺,連很多當地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而隨著舍利子出土的消息傳出,這座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古寺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至於為何舍利子出土後的一個多月裡對外界秘而不宣?德興市博物館副館長蔣忠林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雖然有碑刻詳細記載舍利子的來歷,但先前還是希望通過權威機構作出鑑定結論之後再對外公布。
前不久,此次出土的舍利子及相關文物送到了江西省文物局,經專家鑑定,200顆舍利子確真無疑;宋青白釉花紐蓋盒為國家二級文物;淨住禪院佛舍利石碑刻、淨住禪院佛舍利贊石碑刻均為國家三級文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