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江西幹國古越人(圖)

2020-12-23 中安在線網站
  如果將目光投向3000多年前的江南古餘干地區,就會發現一個活躍的群體:幹越人。  他們常年漂泊於溫熱潮溼而多蛇害的南方,他們喜歡斷髮文身,不束髮加冠,用斧在身上刻出圖騰。他們的鑄劍技術馳名全國,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藝,最負盛名的就是鑄劍名師幹將。諸侯混戰,弱肉強食的年月裡,幹越人也和其他越人部族一樣,成立起自己的方國,但最終消亡於與鄰國的一場生死之戰。  有專家認為幹國首都就是今天的餘干。從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入手,我們試圖從文字中返回古越人的時空,還原他們神秘而又久遠的生活片段。

  懸棺被看作是幹越人所留

  歷史上曾經存在的那個幹國

  秦漢以前居住在長江下遊及其以南廣大地區的古越族,在南方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民族,支系繁多,歷史上有「百越」之稱。幹越族就是其中一支。

  幹越人究竟有多活躍?有多鼎盛?歷史研究老專家劉美崧認為,被稱為「幹越」的那部分越人,曾建立過幹國。幹越族最初成立幹國之處當在餘干一帶。

  有專家認為,大約在西周初,幹越人亦和其他越人部族一樣,在自己的活動範圍裡,成立起自己的方國,並以幹為國號,史稱幹國。它的大致地域是,東至越國西界,即今浙江龍遊縣境;西、北與楚交界,即今江西德安、修水及安徽貴池、潛山;南與閩越為界,今福建建陽一帶。

  對幹國的存在,史籍上亦有記載。《荀子·勸學篇》註:「幹、越古國名。」《管子·內業篇》:「昔吳、幹戰、未齔,不得入軍門。國子擅其齒,遂入,為幹國多。」王念孫《讀書雜誌》也說:「幹、越皆國名,故名戊翟之與幹越。」郭沫若在考據西周幹氏叔子盤金文時也說過:「有母國與幹國,面其國與周毗鄰。」然而,在諸侯混戰、弱肉強食的年月裡,幹國逐漸沒落。後來文化逐漸落後於吳、越、楚等鄰國,實力日趨衰弱,因而經常遭到各鄰國的進犯。《管子·內業篇》所提到的吳幹之戰,可能就是吳滅幹的一場生死之戰。

  時間應在吳王僚三年(公元前524年)。《左傳》提到吳王闔閫十一年(即公元前504年),「使太子伐楚,取番。」未提到接近番的幹,可見在這之前,幹國已經被吳所滅,而代之以吳了。據載,幹滅亡後,幹國王也被俘至吳地,安置在馬安溪的幹王城。幹人的生性強悍,其實不屈服於吳的統治,始終以幹相稱。直到吳王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幹國故地歸于越地。

  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國時期,幹越人演變為山越人。山越自東漢以來即被稱為「深林遠藪、椎髻鳥語之人」山越的酋長,史書習慣上稱為宗帥、大帥、渠帥、名帥。他們統率的人數,少則千人、數千人,多則萬人。直到兩晉南朝時,山越人才慢慢融合為漢族,

  斷髮文身免遭動物襲擊

  上個世紀70年代,聞名天下的貴溪懸棺中,考古者在棺內一男性死者的頭側,發現一束長約5釐米的頭髮,兩端齊整,專家推測這可能與越人特殊的習俗有關,此外,在江西出土的不少陶器上,多處有蛇紋圖樣或蛇形貼耳裝飾。

  這些奇怪的跡象在說明什麼呢?曾經存在的那些幹越人有什麼特殊的習俗呢?

  老一輩考古學者周傍師、劉筱蓉曾經發表論文稱,古越族的斷髮文身史籍多有記載,我國南方少數民族有文身的習俗,幹越人斷髮文身的具體方法不得而知,但從古籍中的零星記載和近代一些原始部落的遺風中可略見端倪。《淮南子·主術訓》云:「越人是猶以斧劗毛,以刃抵木也。」可見,越人斷髮的工具是「斧」。

  令人不解的是,古越人為何在身上留下蛇形圖樣呢?有專家認為,幹越國的統治中心在贛東北的餘干一帶,而越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大多是水鄉澤國,因而有斷髮文身的風俗習慣。《史記·周本記》《集解》引應劭的話說,越人「常在水中,故斷其發,文其身,以像龍子,故不見傷害。」因為常在水中,頭髮剪短了不致使沾水,沾了水也容易曬乾。而在身體上繪飾蛇(龍),使蛇(龍)見了以後以為同類,不至傷害。

  周傍師、劉筱蓉也認為,古幹越人居住的地區在南方,該區溫熱潮溼而多蛇害,他們為了自身的安全,將蛇作為重要的圖騰崇拜,在人體上刺染蛇紋,免遭水中動物的襲擊。越人視蛇為「己類」,視蛇為祖宗來崇拜,文身是把它當做本民族標誌的一種手法。

  此外,由於幹越人長期生活在氣候炎熱、多江河湖泊的楚越水鄉,於是斷髮,以便遊泳;文身,以避蛇蟲之災。這恐怕是幹越人斷髮文身的最主要原因。

  數千年前的摘齒,是成年禮還是愛美?

  令人稱奇的是,如今餘干農村還存有不少古越遺風的說法,如有些成年男性和女性鑲門牙,就與數千年前古越人摘齒習俗息息相關。

  這種令今人難以理解的習慣,又被稱作「鑿齒」、「打牙」。這是一種有意識地採用人工方法,拔除(或打、或敲)某些健康前位齒的行為,在《山海經》、《淮南子》中都有記載。

  從古今有關文獻資料分析,古代越人及其部分後裔民族的拔牙習俗,原因比較複雜,對於「鑿齒」的習俗,學界比較普遍的有數種說法,一是認為是青春期、成年禮或結婚所需的一種儀式;二是認為其表示一種美的觀念,具有裝飾意義;三是認為這是為了表示崇信的一種行為或紀念性的行為。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古越人是把牙齒作為婚配信物。

  鑄劍名師幹將為幹人之後

  數千年前,幹越人手握寒光閃耀的青銅器,這不止是金戈鐵馬的部族傳奇,更像是在述說他們共同締造了異彩紛呈的青銅文化。

  曾任江西省博物館館長的彭適凡,通過對贛東北、皖南、寧鎮地區以及浙西北地區考古學遺存的調查和分析,發現幹越人不僅有規模宏大和較高水平的採冶業,而且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這可以從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得到證實。

  有專家認為,《吳越春秋》屢次記載,越人工匠們「即山而冶」、「鑄金於山」。幹越境內德興、永平、東鄉等寶穴,就是歷史上著名冶銅基地。前後設立過德興、鉛山、安仁等場監。

  有意思的是,頗具傳奇色彩的鑄劍名師幹將也是幹人之後裔。考古學者何光嶽曾認為,在公元前659年前後,吳滅幹,幹將成為吳國的臣民。吳國要爭霸中原,必須講求精銳的武器,於是便重用幹將夫婦替吳國鑄造鋒利的寶劍。《吳越春秋》中說「吳王聘請幹將莫邪夫婦來鑄寶劍」,鋒利無比,遂取名幹將莫邪作為紀念。幹越人活動據點在餘干所屬的德興一帶,從古代以來就是我國聞名的礦銅區,德興有銅山,唐代設立過銅場。

  懸棺來自幹越人的古老習俗之說

  幹越人留給世人最大的懸念,當屬懸棺。貴溪仙水巖懸棺遺址,裡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巖墓懸棺,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江西考古工作者利用吊籃和雲梯進洞,才開始科學考古。

  根據貴溪崖墓的形制和出土文物特徵,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古越族的文化遺存,但究竟是古越族中的哪一分支,未能取得一致意見。不過大部分學者比較同意「貴溪崖墓屬幹越說」。當時的考古隊專家認為,貴溪懸棺是武夷山地區懸棺葬的代表,所處年代為3000年以前的春秋晚期,是當時生活在彭蠡澤東部水系的幹越人的古老葬俗。

  懸棺的由來讓世人產生了諸多猜測。有專家認為,在幹越族人的思想中,祖先的靈魂具有佑護子孫、賜福後代的神秘力量。只要祖先屍骨能長久地保存,活著的人便能與死者的靈魂長久地保持密切聯繫。因此,將殮裝屍體和屍骨的棺材,高懸於陡崖絕壁,就可儘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得到祖先靈魂,在冥冥之中庇護子孫,福蔭萬代,於是就逐漸形成了懸棺葬這種喪葬習俗。

  文/圖記者劉國偉實習生張凱麗

相關焦點

  • 江西又添網紅景點了,不僅不要門票,春節期間還活動多多
    不斷地有網紅地、網紅景點、網紅店、網紅美食等出現,而江西也湧現出了許多網紅點。特別是前幾天,江西又新添了一處網紅景點,那就是江西鷹潭的道養小鎮古越水街。古越水街才正式開放幾天,就已經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臺火了起來,已然成為了江西新晉的網紅打卡地。道養小鎮古越水街不僅玩樂設施眾多,各地美食雲集,還有豐富精彩的表演。
  • 慈谿重大發現:3000年前的古越青瓷刻希臘字母?
    原標題:慈谿重大發現:3000年前的古越青瓷刻希臘字母?   「這些符號無論在造字結構上還是字體上,幾乎和如今的希臘字母完全相同。」浙江省慈谿市民間瓷文化研究者聞長慶指著擺在身旁的23件商周時期古越原始青瓷,對自己的最新發現充滿信心。
  • 味子夫雞柳江西鷹潭店盛大開業
    濟廣高境內龍虎山是古典名著《水滸傳》開篇所描繪的古今名山,以丹霞絕美、道宗絕聖、古越絕唱、陰陽絕妙享譽海內外,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景區;角山古陶窯文化、道文化、心學文化、鬼谷子文化、古越文化、紅色文化在此交相輝映。同時,鷹潭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
  • 教室「搬」到景區,2000餘人研學團走進龍虎山,都幹了些啥……
    「搬」進景區在龍虎山開啟了一場火爆十足的研學之旅2000餘人研學團南昌灣裡一中、鄱陽馬家衝小學思源實驗學校、鉛山河口鎮四小象鼻山高空棧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千餘名學生用腳步丈量學習的力量,來到象鼻山和高空棧道,穿越三公裡的長度的核心景觀區,聽象鼻山講述億萬年來的故事象鼻山
  • 山清水秀好風光,江西是個好地方!江西十大最美旅行地推薦
    1927年,毛澤東、朱德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裡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星星之火,燃遍全國,所以很多人帶著朝聖的想法遊井岡山的。說起井岡山,它可是不光根子紅,景色也非常不錯的。「井岡山下後,萬嶺不思遊」。3、三清山讓你叫出來的絕景,世界級的花崗巖峰林。
  • 品味江西美食 感受特色文化
    領略過老區的紅色精神,感受過江西的創新發展,贛鄱大地上的美食也不能錯過!這最後的收官一集,vlog主播江西籍大學生蘭馨帶大家探一探,江西有什麼好吃的,美食背後有什麼故事。更多原創報導:【專訪】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專訪】紅綠相映 拼搏創新 井岡山這樣回答「扶貧三問」!
  • [江西]評出28對「百姓滿意服務區」(圖)-江西-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
    (記者林雍)6月19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江西省文明辦、省交通運輸廳組織的2014年度江西高速公路「百姓滿意服務區」評選活動近日揭曉結果,包括廬山西海、三清山、吉安服務區在內的28對服務區獲評2014
  •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上海人到湖南平江辦私塾(圖) 已經決定棄教的朱執中以鄉下人特有的的熱情歡迎這位遠道而來的上海人,聽張志勇說起他心中的夢想。  探尋私塾教育的精髓  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經歷了2500年的發展至今,其中必有其可取之處,而現代教育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病,張志勇希望將傳統私塾教育之中的精髓好好總結,運用到現代教育之中去。傳統私塾教育形式下融洽的師生關係以及其對社會風氣帶來的一種良性影響讓張志勇感觸很深。
  • 【風景獨好】一起來探尋贛州十大秘境景點!猜出來,帶你去!
    【風景獨好】一起來探尋贛州十大秘境景點!猜出來,帶你去!飛向自己心儀的遠方丹霞地貌的山在贛州很常見你知道通天巖和漢仙巖上圖的這一座你可曾去攀登過?
  • 浙江圖書館十年親民 探尋浙圖人對文化理想的堅持
    浙圖副館長徐曉軍說,這次普查從2007年開始,2009年起使用網絡普查平臺全面推進,預計到今年年底,差不多可以完成全省善本的普查。  這是我們的又一個基層聯繫點。近年來,除了在學術研究上的孜孜以求,浙江圖書館更是接連推出親民舉措,而這些,本報都有幸記錄——2003年,浙江盲人圖書館開館,至今已為2萬多名視障讀者提供了服務;2006年6月起,浙圖對讀者實行基本服務免費,成為全國首家免費開放的省級圖書館;2007年底,浙圖取消借書證工本費和年費;2011年,又取消了自修室象徵性的1元門票……  昨天,記者再度走進浙圖,從古籍普查部和文瀾講壇工作人員的身上
  • 【改革開放江西印記】「尋訪小平小道 見證改革巨變 開啟新的徵程...
    圖為啟動儀式現場。(央廣網記者 李澎 攝)央廣網南昌8月16日消息(記者李澎 高寒露)「尋訪小平小道 見證改革巨變 開啟新的徵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網絡主題活動於今天上午在江西南昌小平小道陳列館正式啟動。本次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 端午暢遊江西,八大網紅旅遊景點,你去過幾個?
    據統計,全國有共有24個省份公布「五一」假期旅遊數據,3省份旅遊收入超百億,分別是:江西153.83億,湖南140.99億,廣東103.6億。旅遊人數方面,有9個省份超過千萬,分別是:江西、貴州、湖南、廣東、河南、山東、福建、陝西和甘肅。其中,江西以2895.41萬人次位居第一。
  • 探尋「陳寅恪」-江西新聞網-大江網(中國江西網)
    「四覺草堂」,以山名堂  同治元年(1862年)秋天,陳寶箴在江西義寧竹塅老家建了一座讀書樓,取名為「四覺草堂」。而且,陳寶箴晚年也以「四覺老人」自號。  何謂「四覺」?武寧人李復在《四覺草堂記》中有個說明:「陳子又深有懼夫視、聽、言、動之四目,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四端,而或有不能以自覺也,遂以名斯堂。」
  • 江西安福人李軍旗任貴州大學副校長(圖)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周再奔報導:2月2日,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記者瀏覽貴州省人民政府網站獲悉,貴州省人民政府近日決定:李軍旗正式任貴州大學副校長,任職時間從2014年12月計算。公開的資料顯示,李軍旗,1962年9月生,江西安福人,博士,教授,曾在江西一高校就讀、工作。
  • 森呼吸 尋真趣--南昌高新保時捷親子探尋之旅圓滿結束
    「探秘一座驚世遺蹟 浸染漢風文化傳承」,上午我們穿越了金黃的稻田,探尋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造訪這座驚世的遺蹟。溫馨的午餐過後稍作休整,下午我們自駕在蜿蜒林海山路上,探尋九龍溪生態公園,悠享森活童趣好時光 沿途風景宜人,日漸蔥鬱的青山,遠離都市嘈雜的恬靜,空氣分外清新,伴隨藍天白雲,讓人不禁豔羨這裡生活的人們。
  • 紀伯倫《探尋》:探尋的意義
    探尋大約一千年以前,兩位哲學家在黎巴嫩的一個山坡上相遇,其中一位哲學家問另一位:「你到哪兒去?」另一位哲學家回答:「我來尋找青春泉,該泉像花一樣在太陽下閃閃發光。你在找什麼?」第一位答:「我在探尋死亡的秘密。」
  • 江西一座普通一本大學,因霸氣的名字,常被人誤認為是211高校
    探尋世界盡頭,盡在六六途遊。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我是六六。除了經濟實力不斷上升以及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之外,在江西省越發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情況下,江西省內也是人才輩出,高校林立,不過在江西省內有一座大學卻顯得非常特別,被稱為江西名字「最霸氣」的大學,明明只是普通一本,卻常常被誤認為211高校。
  • 風景圖集:江西九江廬山風景圖,值得收藏哦!
    風景圖集:江西九江廬山風景圖廬山是一座崛起於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風景圖集:江西九江廬山風景圖廬山的地貌景觀較為特殊,是一種多成因複合地貌景觀,依次由斷塊山構造地貌景觀、冰蝕地貌景觀、流水地貌景觀疊加而成。風景圖集:江西九江廬山風景圖300萬年之後的第四紀大冰期來臨之時,廬山曾產生過4次冰期,此種海洋性山麓冰川的刨蝕作用特別強烈,在高大的斷塊山基礎上,形成了一系列冰蝕地貌景觀,刃脊、冰鬥、冰窖、U形谷、角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