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
大約一千年以前,兩位哲學家在黎巴嫩的一個山坡上相遇,其中一位哲學家問另一位:「你到哪兒去?」
另一位哲學家回答:「我來尋找青春泉,該泉像花一樣在太陽下閃閃發光。你在找什麼?」
第一位答:「我在探尋死亡的秘密。」
這時,兩位哲學家都知道對方缺少許多學問,儘管也知識豐富。他倆開始爭論起來,都責斥對方神經紊亂。
兩位哲學家正像狂風一樣咆哮時,一個陌生人經過二者的身邊,村上人認為此人天真、可憐、一無所知。聽到那兩個人大聲爭吵,陌生人站了一會兒,仔細聆聽他們的論據。
之後,陌生人走近二位哲學家,說:「看來你們倆屬於同一哲學派,談的是一件事情,只不過用的是不同語詞。一位尋找青春泉,一個探尋死亡的秘密,其實二者是統一的,同時存在於你倆體內。」
陌生人告辭,同時說:「二位賢哲,再見吧!」轉過身去,只聽他又發出平靜的笑聲。
二位哲學家相互默默地望了望,然後一起笑了。一位對另一位說:「好吧!我們現在一起探尋不好嗎?」(李唯中譯《先知》)
探詢的意義是什麼?一起探詢吧。停止爭論的哲學家最後笑了,單純的陌生人回答了在他倆體內,兩者是統一的。當一個哲學家去尋找青春泉時,忽略了忘記了死亡的秘密。而同樣另一個哲學家在探尋死亡的秘密,也忽略忘記了青春。他們同樣是知識豐富,卻知道對方缺少很多學問。其實他們缺少是將學問一以貫之的能力。他們都是只是去爭論高深莫測學問,卻忽略了他們的問題是很簡單不需要學問就很容易理解明白的問題。
也許因為他們是哲學家,反而會迷惑一些簡單的現實的問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