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攝影師之一.RK

2020-12-17 藝術與設計雜誌

如果說每一張照片,都是時光的標本,那每張城市的照片,則是這個城市的剪影。

來自日本東京的攝影師RK,就特別擅長以日常生活為中心,抓拍下每個城市的表情,從東京的櫻花,到摩天大樓和街道,RK總能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和重塑城市的迷離氣質,令人震撼與難忘。

拉爾夫 吉卜生說「我不理會照相機如何看事物,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對於每個攝影師來說,拍下好看的照片很簡單,但形成自己的風格很難。許多攝影師拍攝的作品,乍看之下十分出彩,但放在一堆攝影作品中則顯得平凡寡淡,很難凸顯出攝影師本人的品味和見解。

皮特 亞當斯說「對於偉大的攝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RK就是那種作品之中,嵌入另類情緒的攝影師,他用鏡頭這第三隻眼睛,去捕捉別人看不到的風景,與不曾留意的美好瞬間。在他的鏡頭之下,中國的臺灣,香港,山城重慶,網紅旅遊地成都,都綻放著迷人的氣質。

2019年,是日本攝影師RK

拍攝城市魔幻照片的第六年

讓他意外的是,因為拍攝的

一組中國城市硬照,他突然

在INS上大火起來,而最先

爆火的則是一組山城重慶的

寫真,魔幻現實主義的風格

超炫酷奪目,讓人耳目一新

很難想像這位風格迥異於常人的街景攝影師,曾經是DJ出生,但看過他的照片又覺得也合情合理。因為他的每一張巨幅作品中,都帶著電子音樂的動感與律動,仿佛隨時能夠從定格中跳出來,霹靂啪啦的甩開手腳,哐哧哐哧的載歌載舞。

拋開圖片炫技般的後期處理,單從構圖和攝影方式上來看,RK匠心獨運的打造了圖片的硬核質感,創造性的記錄了風景最打動人的一面。無論是城市的車水馬龍,還是夜晚的燈火可親,在RK獨具個人風格的打造中,城市都會凸顯出最令人難忘的一面。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

在RK的鏡頭中,重慶散發著5D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華麗詭奇,美輪美奐。眾所周知,重慶在地形和氣候的雙重作用下,多霧,素有「霧重慶」「霧都」之稱。年平均霧日是104天,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年平均霧日只有94天,遠東霧都的日本東京也只有55天。

RK認為「歷史將會改變,但是山區的雲和霧,是等待任何時代旅行者的永恆美麗的東西。因此,他用照片定格了山城重慶的美景,讓一瞬間得以成為永恆。」

除了重慶,RK 還拍攝了它的老鄰居成都,比起重慶的前衛感,成都則瀰漫著一種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意蘊的味道。成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中國十大古都之一。

公元前四世紀,開明王朝九世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歷經4500多年,城址未徙,城名未易;先後有7個割據政權在此建都。擁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等名勝古蹟,是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也是這幾年風靡北上廣的網紅打卡旅遊勝地。

RK精準的抓取了成都的神韻,將巴蜀文化的內涵與氣質,十分精煉的呈現出來。就像他在拍攝香港時一樣,所有的攝影師都習慣性的呈現香港的繁華與盛況,只有RK抓住了香港的精神特質,將一種潮流與復古碰撞,叛逆與回歸交相輝映的時代特質,如實的呈現出來。

和香港的新舊交替不同,中國臺北雖然也面臨著新舊交替,但更多的體現在建築上,而非觀念和思想上的跌宕起伏。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蹟眾多,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即有人類居住,1875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臺北府,意為臺灣之北從此有「臺北」之名。

臺北,被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機構之一的 GaWC 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以臺北為中心與周邊市鎮所連結而成臺北都會區,是臺灣人口最多的都會區。臺北的夜市中,集合了各種潮流玩具、生活用品、衣服飾品、新奇發明等。而夜市中的主力──各種小吃,更可說是臺北飲食文化具體而微的展現。

所以,當RK在進行創作時,重點凸顯了臺灣的煙火氣息,讓城市鋼鐵森林的嶄新之中,夾雜著舊舊的塵世煙火,新舊交替,充滿了臺北特有的滋味。

事實上,無論在創作手法還是創意觀念上,RK都喜歡另闢蹊徑,在整個攝影圈被極簡風洗滌的時候,他卻特別鍾意於追求一種密集感,喜歡拍攝看起來滿滿當當,但又十分規整的空間,甚至因此衍生了一個全新的攝影流派,dense(密集)派。

這個流派專門喜歡捕捉亞洲城市生活的擁擠與密集,在車水馬龍,穿梭不止,人流擁簇的地方,拍攝下一張相當高密度的照片。在擁擠的窘迫與困頓中,展現一種別樣的藝術美感。

很難想像,RK的一切照片都是用一部手機完成的,RK擅長使用iPhone手機來構圖,完成波雲詭譎般的盛大場景。在成為攝影師之前,他做過很多年的平面設計師和DJ,後來在夜跑的時候,他看著人煙稀少的夜晚城市風景,有了拍攝和留住這些美好瞬間的衝動。

RK說「總有新的地方我想拍照,所以當我到達拍照地點時,我總是嘗試尋找新的構圖和創意」。RK解釋道,他是偶然遇到了攝影:當他加入城市跑步隊時,他沉浸在街頭文化中。從那開始,他才跳進田野,自學拍攝和編輯圖像。

他首先從自己生活的城市東京開始展開,從人物到建築,細緻的描摹這座城市夜晚的動態,以及生活的脈搏,捕捉最有趣最自然的城市場景。深夜出沒的人群,夜晚商店老闆和他們的攤位,以及緘默著的城市建築。他在東京街頭,編織了一個關於這個迷人街道和路人的故事。

RK的作品將充滿霓虹燈的晚間照片,與沉浸在環境中的人的感人肖像混合在一起。他的店主和餐館工作人員的肖像提醒觀眾,正是這些人在下班後很長時間裡讓街道嗡嗡作響。他們的肖像吸引了觀察者,將眼睛移動到圖像的每一英寸,每一寸都充滿了細節。

「當拍攝街景時,我總是關注當時的時刻和故事,而不僅僅是照片的構圖」。RK告訴記者說「我可能會在一個地方等上幾個小時,只等一次。我被東京的這個時刻迷住了」。日本首都霓虹閃爍的晚間街道,為他拍攝的照片提供了完美的環境。

儘管RK仍然稱東京為家,但他已經拓寬了視野,在田園詩般的東亞各地找到了藝術靈感。

RK的街頭攝影是多種多樣的,白天和黑夜,建築和個人。通過的他的鏡頭,人們開始重新了解城市,領略城市的獨特魅力,和冰冷的城市宣傳片不同,RK的照片是對城市的重新定義。

在他的片子裡,你能看見夜歸的城市人,浮世繪般的精美場景,一切看著溫存而感性,但又飽含著秩序與衝突,恪守與突破。從商販到夜間小巷,在濃鬱的塵世生活裡,洞見一個浮光掠影的世界。

△ 日本長野縣

△ 日本岐阜縣白川鄉

△ 日本羊蹄山

△日本京都

要抓住生活中的美,先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最喜歡柔和的光線
    說到用光,攝影師在絕大多數的時候,絕大多數的拍攝題材下都喜歡比較柔和的光線,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那個『』柔光『』。我們知道沒有光就沒有質感,尤其是佳能的相機在室內拍攝最好加個燈,因為在這個方面佳能比尼康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差距的。那麼如何得到『』柔光『』呢?看上圖,通過這樣的柔光箱就可以獲得『』柔光『』了。
  • 如何使用偏光濾光片,偏光濾鏡是風景攝影師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如何使用偏光濾光片偏光濾鏡是風景攝影師手袋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通常是攝影師購買的第一個過濾器,通過增加生動性和對比度來立即改善他們的照片。2)最大偏振度最大偏振度發生在距離太陽90°的圓形帶中,因此相對容易精確確定天空在照片中最暗處出現的位置。一個簡單的技巧是用食指和拇指手指形成手槍,然後將食指直接指向太陽。現在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拇指(同時保持食指指向太陽)。拇指指向的天空部分將具有最大的偏振度,因為它們與太陽成直角。
  • 給孩子拍滿月照,為啥攝影師喜歡把娃裹成「蠶寶寶」?恍然大悟
    其中,拍滿月照,就是父母記錄孩子成長瞬間的常見方式之一。事後,閨蜜還問我,為啥攝影師喜歡把娃裹成「蠶寶寶」?我們都知道,以前給孩子拍滿月照,都是父母抱著孩子,或者給孩子穿美美的衣服坐著拍就好了。但是,近些年,照相館給孩子拍滿月照,可供父母選擇的造型也多了,「蠶寶寶」造型還挺受歡迎的。這種造型把孩子的整個身體裹得嚴嚴實實的,看上去非常可愛,如果再模擬一些森林、草地等場景,就很亮眼。
  • 日本小哥偷拍了女友300多張「醜照」傳到了網上,這波狗糧我吃撐了!
    kaito和ruka兩個人都很喜歡攝影,ruka的ins裡曬了很多kaito為自己拍的照片,那些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被記錄了下來。
  • 帕慕克最愛的攝影師阿拉·古勒去世,生前被譽為「伊斯坦堡之眼」
    阿拉·古勒是土耳其最知名的攝影師,也是第一位成為被美國雜誌攝影師協會(ASMP)會員的土耳其人。此外,1962年,他獲得德國「徠卡大師」獎;在1968年英國出版的《英國攝影年鑑》中,阿拉·古勒被評為「世界七大攝影師之一」。
  • 我最喜歡這張川普
    一年後,CNN邀請了來自《紐約時報》、美聯社、蓋蒂圖片社等機構的幾位攝影記者和自由攝影師,分享他們在這一年中拍到的令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總統照片。    我選擇了這張今年拍攝的照片,因為在拍攝川普的一年多以來,我從沒在他的袖口看到過這個數字。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總統剛剛在白宮會見了國會兩黨關於移民的議員。顯然,總統川普非常喜歡並且享受第45任美國總統的這個角色。
  • 做自己的生活攝影師,拍「最」生活的照片!
    今天Jane想跟大家分享一名喜歡慢生活攝影的日本攝影師Coji,他特別擅長用鏡頭捕捉各種生活的小細節。宅在家裡的你,如果怕無聊,不妨跟著我一起向攝影師Coji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名生活攝影師,拍「最」生活的照片。
  • 指導你如何拍攝靜物攝影:靜物是現存最古老的攝影類型之一
    靜物是現存最古老的攝影類型之一。對於19世紀的早期攝影師來說,這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他們從繪畫中獲取了許多線索,並且經常被長時間曝光限制在靜止物體中。但是,儘管攝影靜物在整個上半世紀都經歷過,但它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攝影師專訪|這是一篇「在逃」攝影師的加急推送
    接到此次採訪的時候,他告知我十天後他就要踏上下一次旅行。我問他那你什麼時候回來?「錢花完了就回來!」What!因此邀拍嚴選菌立刻抓住這位寶藏攝影師:「站住!別跑!我要向全世界安利你!」「一個不想做旅行家的潛水員,不是好的攝影師。」走的地方多了,他想,應該有什麼方法記錄下這一切。因此李恩光並不將自己定義為攝影師,他似乎更喜歡「記錄」這個詞。
  • 皮蛋瘦肉粥,是我最喜歡的早餐之一
    皮蛋瘦肉粥,是我最喜歡的早餐之一。早晨的時候當我不想吃包子豆漿和牛奶麵包的時候,皮蛋瘦肉粥便是我早餐的不二之選。它不僅口感鮮香軟滑,而且還非常好消化,它香糯的口感不僅適合老人喝,而且好消化這個優點也非常適合小孩子喝,可謂老少皆宜。
  • 一些國際知名或小眾又個性十足的攝影師
    關鍵還是他作品的風格更吸引我吧,有一種思緒放空特別安靜的感覺。可能喜歡拍靜物的攝影師,雖然少了煙火氣,但至少會讓我覺得比較神秘,總在揣測他想表達什麼呢!總之我還是比較推薦大家去看看的,這樣慵懶的周末就當在翻雜誌嘍!
  • 攝影師 雙囍 2017 攝影作品集 - 獨立攝影師
    雙囍是朵花兒(下文簡稱雙囍),88年的白羊女,獨立的自由攝影師,喜歡拍照片,寫文字。由於喜歡八十年代香港片的感覺,所以拍出的風格也是八十年代的文藝感。她最主要拍攝文藝和私房寫真,鏡頭中的姑娘,多為素顏紅唇,很有個性美。
  • 我在南疆丨愛喝咖啡的青年攝影師
    我在南疆丨愛喝咖啡的青年攝影師 2020-12-22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景觀攝影師最喜歡的十大園林,竟然沒有土貴烏拉
    誰不喜歡在園林裡打滾,更別說是在新花怒放的春天。縱觀整個歷史,園林是沉思和創意的理想地,它讓人們沉浸在自然中。世界上園林種類眾多,從法式古典園林到中式禪意園林,景觀多變植物多樣讓人驚嘆。景觀攝影師最喜歡的十大園林,竟然沒有土貴烏拉。如果你在尋找適合拍照的好地方,那麼這十個園林捨我其誰。
  • 攝影師喜歡拍,但她們又不得不做
    攝影師喜歡拍,但她們又不得不做文/歷史大芒果運動會如火如荼的展開,熱愛運動的人們都會準時觀看,不顧是奔赴現場還是守在電視機前,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每當運動員們進入激烈比賽的時候,觀眾們的心也跟著一起懸著,彷佛身臨其境,小編熱愛看跳水項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跳水運動員。
  • 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 選擇膠片拍攝的5個理由
    攝影師Samantha Stortecky對膠片攝影有著濃厚的熱愛,從他高中時代開始攝影開始,膠片攝影就是他最喜歡用來表達藝術的媒介之一。最近,他分享了他認為應該拍攝膠片的五個原因。1.拍攝膠捲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拍攝膠片時,攝影師沒有機會在相機背面看到正在拍攝的內容,這一點也是對膠片感興趣卻不敢輕易嘗試的人最大的擔憂,無法實時查看圖像讓人心生畏懼。當我開始拍攝膠片時,我不得不將自己推離舒適區。由於無法在相機背面看到圖像,所以我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嘗試新事物。
  • 安德烈亞斯 作品最值錢的攝影師
    到目前為止,最昂貴的照片名為99美分2,拍攝於2001年。這張顯示層層疊疊超市貨櫃的寬幅照片,在2007年2月的倫敦索斯比拍賣會上竟以334.456萬美元成交。就是這麼一張讓人眼花繚亂的照片拍出了攝影史上的單幅作品價格之最,今天我們就認識一下這幅作品的攝影師。
  • 每日聊攝影:新手攝影師最常見的誤解:大光圈和閃光燈
    最明顯的是遠端大孔徑的視場淺層效應。新手攝影師最常見的誤解:大光圈和閃光燈背景逐漸模糊是大口徑鏡頭的魅力所在。新手攝影師最常見的誤解:大光圈和閃光燈把光對著光補上。當然取決於閃光燈。如果你想拍攝一個有適當曝光和藍天背景的人。新手攝影師最常見的誤解:大光圈和閃光燈▲當然,你可以拍攝剪影。只要你快樂。
  • 誰說攝影師不賺錢?來看看世界上最貴的攝影作品!
    說起攝影,大家都聽說過「攝影窮三代」,「攝影師的第一桶金是什麼?賣相機!」這些話,雖然真相是這樣,但也不是絕對性的,有不少的攝影師還是靠攝影賺了不少錢,而今天要分享的,就是世界上存在著的天價攝影作品,下面攝影君就帶著大家一同欣賞下世界上最值錢的十件攝影作品,一同仔細領悟下作品的魅力所在!
  • 我在南疆|愛喝咖啡的青年攝影師
    我在南疆|愛喝咖啡的青年攝影師 2020年12月22日 19:21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吐爾松江是一位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