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馬桶想阻止你「帶薪拉屎」

2020-12-19 愛範兒

你有在公司廁所見過什麼奇怪的東西嗎?

在廁所看到同事忘拿的手機早已不足為奇,最近,愛範兒辦公室的廁所還曾出現過一隻滑鼠(???)。

未來,我們在廁所裡遇到的「奇怪東西」也許沒有滑鼠那麼跳戲,但卻承載了反人類設計思路,它是一款名為「標準廁所(StandardToilet)」的馬桶。

簡單來說,「標準廁所」是一款「往下斜」的馬桶,旨在讓你坐得不舒服。

其公司創始人 Mahabir Gill 告訴英國版《連線》,通過將坐廁往前方傾斜 13°,讓坐在上面的人進入一個微蹲姿勢,腳部因此需承受更大壓力,大概五分鐘下來就會開始難受。

▲ 圖片來自 BBC

如果比這個角度(13°)更斜,就會有更廣泛問題。13° 並不會帶來太多不便,但會讓你想趕緊離開廁所。

Gill 表示,設計這款馬桶的靈感來源於在公司對員工佔用廁所的不滿:他不時會發現工人在廁所上睡著,而且想上廁所時經常得排很久的隊。

Gill 宣稱,「標準廁所」塑造的如廁姿勢更利於排便,不過,他也坦言這個設計主要還是為了防止企業員工「帶薪拉屎」,更多價值在於「給僱主省錢」。

有人會覺得,這個設計就是個段子吧?

然而,它已通過了英國廁所協會(British Toilet Association)審批,後者是一家致力於推廣更好的公共廁所的非營利會員組織。而且,Gill 已經在和英國幾個地方的議會和高速公路服務站進行洽談,以零售價 150 – 500 英鎊(約人民幣 1360 – 4535 元)價格銷售「標準廁所」,此外,還有數十家美國公司表示對這款產品感興趣。

如果當我們回顧一下過去一兩年來網際網路對「帶薪拉屎」的討論,也許不會對「標準廁所」這樣反人類居然還有訂單感到驚訝。

在公司廁所能蹲多久,到底該不該管?

對於「帶薪拉屎」的大範圍討論,緣起於 2018 年一位日本網友的神推演:大便一定要在公司大便,一來能省衛生紙,二來等於大便也能掙錢,大便「成為了有價值的一件事。」

隨後,有網友延伸測算:「假設你每天要花 10 分鐘大便,一年下來,你就會有 40 個小時的帶薪大便時間,相當於獲得了 5 天年假。」

對於這個說法,網絡上衍生了兩派說法:

一邊認為日本網友這個角度實在太厲害,大家不妨都帶薪拉屎起來;

另一邊則認為,對於以員工產出為衡量標準的公司來說,「帶薪拉屎」是個偽概念。你得完成的工作目標並不會因此改變,還會讓自己進入「上班帶薪拉屎,下班無償加班」的惡性循環。此外,這一名詞的流行還會給予老闆留意員工是不是在「帶薪拉屎」的意識,員工去上個廁所心理壓力都會增加。

在該名詞火起來後,的確有網友說公司在管控「帶薪拉屎」了。

有網友爆料聲稱網易在公司廁所裝上了信號幹擾器,避免員工上廁所玩手機以「更專心如廁」(據說後來因大家反饋不佳被取消了)。隨後,有網友跟帖表示今日頭條和京東也在做類似的事情。

▲ 圖片來自搜狐

在這個做法下,其實有一波員工是表示支持的。他們都曾在公司廁格前望穿秋水,被長期佔用的廁所逼到崩潰。

為了改善這個情況,360 和搜狐等網際網路公司在內部採用了類似「找坑位」的應用,實時提供各個廁格的使用情況,甚至列出每個廁格已經被佔用的時長。

▲ 360 公司的「如廁指南」

雖然都是對廁所下手,但以上幾種舉措卻有根本上的差異。

不記名的找坑位功能,主要是為找廁所的人提供便利。而無論是安裝信號幹擾器還是採用反人類設計馬桶,它們都是為了為難上廁所的人。

更極端的是,有網友半調侃地說,公司還不如做打卡上廁所,或者統計員工上廁所時間,做個排行榜。某個程度上,這是對人無可避免生理需求的羞辱。

人們有很多理由需要在廁所裡花超過五分鐘。患有腸胃問題的人告訴我們,他們原本已經很不好意思了,有時候還會因此被羞辱,但他們的確需要在廁所花費比所謂「正常時間」更長的時間。

人們會用廁所來休息,獲得一些獨自休息和復原的時間,事實上,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這樣的空間,而不是逼得他們只有在廁所才能喘口氣。

Jen Slater 說,她曾花費三年時間調查研究怎樣才能建設安全和可及的廁所。普渡大學助理教授 Jennifer Kaufmann-Buhler 也認為,在今天開放式辦公室流行下,很多時候,廁所是員工在公司裡唯一一個能獲得少許私人空間的地方,而大部分員工都需要一個可以稍作休息的地方。

▲ 圖片來自 KRT Marketing

遺憾的是,能發起這類討論甚至改變公司政策的員工,大多來自已經勉強算是在乎公司對外面子的企業,工廠裡的工人被壓迫的情況更嚴重。

在國內部分工廠,工人會佩戴著連接著工位的手環,因此當他們需要離開工位到洗手間或其它地方時,該行為就會被記錄。

而在亞馬遜,工人的休息時間有明確規定。有報導指出,亞馬遜的貨倉工人會在垃圾瓶罐裡小便,避免超出休息時間或是趕不上進度:在一棟四層樓的建築裡,一共只有兩個設置在一樓的廁所,對於 1200 多名員工來說,走去廁所就得花上 10 分鐘。

▲ 圖片來自 MEL Magazine

科技讓監控「絲滑無感」

公司裡的廁所是一個「灰色地帶」。

正因為它是「公事」中的「私事」,涉及了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的生理需求,對這個空間的監控才能引起特別熱烈的討論。

但在廁所之外,監控就停下了嗎?當然沒有,只是這部分我們討論得更少。而在科技的加持下,監控的方式也越來越「絲滑無感」。

Gartner 在一份 2018 年的報告中指出,全球多個行業中,22% 的公司在收集利用員工行為數據,17% 企業監控員工工作電腦的使用數據,16% 的公司監控 Outlook 或日曆數據。

▲ 圖片來自 《經濟學人》

從 MIT 媒體實驗室出來的初創企業 Humanyze 製造內置 RFID 傳感器、加速度計、麥克風和藍牙的設備,尺寸就和一般員工卡差不多。這個「智慧卡」能用於收集語音語調數據,加速度計能判斷員工是坐著還是站著,而藍牙則用於判斷什麼員工間產生了面對面溝通。

▲ Humanyze 的「智能工牌」,圖自 Archinect News

Humanyze 強調,該設備對語音數據採樣頻率在 48 個樣本 / 秒,只用於判斷語音語調,而非談話內容。

專營製作辦公室家具和室內設計的 Steelcase 則為顧客提供一個 「辦公空間諮詢」服務 —— 他們會「策略性」地在家具安裝傳感器,實時監控並分析一個辦公空間的使用情況,反饋給僱主。

▲ 真的連家具都在監控你,圖片來自 Steelcase

而 Fitbit 這類大家都熟悉的可穿戴產品也被用於追蹤員工健康狀況,數據將和福利掛鈎。據 ABI Research 預測,到了 2020 年,美國公司將採購 4400 萬個健康追蹤類設備。

更讓人擔心的是,科技產品現在對員工的控制已不只是無感記錄數據,甚至已經逐漸開始起決策作用。

今年 4 月,The Verge 獲得的一份公開文件指出,亞馬遜的 AI 管理系統不僅可實時追蹤所有人的工作進度,計算員工「非工作」時間,甚至可以「繞過管理層,自動生成關於工作質量以及效率的警告或是解僱員工」。

▲ AI 是你老闆已經成為現實,圖片來自 The Stranger

去年年底,CNBC 一篇專題報導指出,智能語音助手也在逐漸進入職場。和過往的技術監控不同的是,語音助手不僅能記錄員工在說什麼,同時還正在往理解員工情緒的方向發展。

Cogito 的顧客主要是醫療、銀行和保險公司,它們的 AI 助手能「協調」電話客服。當 AI 發現員工講話太快或打斷顧客時,會提醒員工;遇到情緒激動的顧客時,AI 還會指導員工該怎樣處理。

我們和虛擬助手間的交互將越來越像人和人間的交流。辦公室裡的員工都能獲得一位個人行為助理。科技將變得無處不在。

Cogito 的 CEO Josh Feast 說。此外,Feast 表示以後還能結合穿戴設備獲得的員工體徵,更準確地判斷員工的身心狀態,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他們工作。

▲ 圖片來自 The Daily Dot

CNBC 的報導指出,科技巨頭如亞馬遜、蘋果、微軟和 Google 旗下的智能語音助手也開始推出了針對企業的應用,智能語音助手未來在職場的應用將越來越廣。

近乎一切的監控產品,都冠著「提高生產力」的名號,但卻沒人拿得出具有說服力的證明。反倒有不少數據指出這些監控會對員工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 激發員工負面情緒,促成「反監控」策略。

而語音助手過往的安全隱患「前科」卻讓人不得不警戒它們將帶來的危害。更糟糕的是,現有個人隱私保護法例無法應用於企業員工。

在職場上,近乎所有消費者隱私保護條理都能(籤約)免除。

某個程度上,僱主其實也知道有風險 —— Accenture 一份報告指出,62% 的企業高管表示自己的公司會收集員工數據,其中少於 1/3 的人對這些數據的安全性表示有信心。

對於知識型員工來說,要提高效率,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創造一個能讓他們進行深度思考的環境。

Charles Duhigg 說,他是《習慣的力量: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的作者。在他看來,一個舒適的環境,免除幹擾因素才是提升生產力的關鍵。無論是反人類設計馬桶還是讓人不自在的監控產品都只會帶來反面效果。

然而,從企業擁抱監控技術的態度看來,就像我們向「錯失恐懼症」低頭去不斷刷手機一樣,大部分企業寧願以後出錯也不願錯過這個機會,即便他們更應該去做的是設置一個更能激勵員工主動工作的管理系統。

題圖來自 Latestly

相關焦點

  • 防止「帶薪拉屎」,「資本主義馬桶」亮相,網友:坐不下5分鐘!
    馬桶的發明可謂是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因此許多公司的廁所也都裝載了馬桶,但許多人卻多出了「帶薪拉屎」的習慣,說白了就是通常待在廁所玩手機偷懶等,一下來時間就過去了半個小時,這種習慣不但讓著急上廁所的人毫無辦法,甚至就連公司也是反感。
  • 看「菊紋」知疾病,這個智能馬桶,知道你下半身的所有秘密
    斯坦福出品的這款智能馬桶,就用到了這個冷知識。這款馬桶靠菊紋「打卡」,識別「坐者」,並用馬桶內的一系列傳感器監控「坐者」的排洩物、排洩狀態信息,以判斷「坐者」是否有患上某種疾病的風險。也就是說,這款智能馬桶的智商,碾壓你去日本旅遊用到的那種「智能馬桶」,基本上算個家用的入門級體檢化驗設備。
  • 你的健康馬桶懂!史丹佛大學「智慧馬桶」,掃描「肛紋」識別使用
    未來當你走進洗手間,可能就不只是如廁了!人的尿液和排洩物反映身體狀況的好壞,不過自己平時在家,卻不容易藉此發現疾病徵兆。對此,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研發了一款「智能馬桶」,能偵測到使用者如廁的排洩變化。
  • 員工帶薪拉屎2小時,我可以開除他嗎?你可以開除你自己
    看完了我學弟的故事,你還覺著帶薪拉屎的核心原因真的是員工消磨時間嗎?當然,不排除真的有人是為了上班消磨時間而帶薪拉屎。但我相信更多的在上班期間跑去廁所不出來的員工,只是想在廁所的小隔間裡找到一種叫做自由的東西。
  • 廁所,怎麼就成了當代人的「生活避難所」?
    最近在社交媒體上關於廁所、帶薪拉屎的大量討論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現象,廁所作為家庭、社會的公共設施,反而成為了個人的「生活避難所」。購物廣場「環保廁所」就是其中之一。、星巴克希望將自己塑造成「第三空間」的期望,免費提供廁所這種方式方便了消費者,哪怕消費者一次沒有消費,只要去的次數多了,總歸會的,甚至這還能固定消費者的習慣。
  • 尾牙特獎「帶薪假一年」藏陷阱!網友現實警告:你敢休嗎?
    (圖/翻攝自微博)歲末年終將至,各大企業紛紛開始舉辦尾牙抽獎犒賞員工;微博上瘋傳,上海一名女員工28日在年末聚餐上抽到公司準備的特等獎「帶薪假一年」,但卻有眼尖網友發現右下角寫著小字「有效期限至2018年12月31日」,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同時也有人提出質疑,抽到帶薪假一年可能並非好事,「如果公司真的給你,你敢休嗎?」
  • 訓練貓咪在馬桶上拉屎,其實這樣並不好,不信你看下面這幾個原因
    現在許多鏟屎官都在網絡上po出自家的貓咪學會了用馬桶拉屎,這樣給自己減少了很多麻煩,首先省掉了貓砂這一部分的開銷,而且貓咪直接在馬桶裡拉屎以後,衝走就行了,減少了鏟屎的麻煩,家裡也不會偶爾出現貓屎的味道,簡直就是太幸福了。
  • 掀起日本廁所革命的「免治馬桶」詳細介紹
    到日本自由行總是可以發現許多新鮮事,就連走進廁所都是一種文化體驗,能夠輕鬆清潔、一秒獲得自在好感受的智慧型馬桶「免治馬桶」,更是讓人一試成主顧,用過就超想扛回家!不過,你確定自己已經了解「免治馬桶」了嗎?小編現要就帶大家更深入了解這項展現日本人細膩心思、款待精神的革命性用品!▋關於「免治馬桶」的4個原來如此:走進廁所就是文化體驗!
  • 給馬桶洗個澡!不用手,一泡一衝就乾淨,自動鍍上「保護膜」
    泡泡裡的清潔成分能夠深入瓦解頑固汙漬,而且泡泡膨脹起來可以「深入」馬桶更多部位,清潔能力又強又全面~等待1~2小時,再放水衝洗,你就能得到一個看上去全新的馬桶!現在終於能夠解放雙手,讓馬桶自己「洗」自己啦!這就是自由的感覺嗎?!
  • 抓手、有內味兒、帶薪拉屎、2020年職場熱詞,你知道幾個?
    筆者是職場自媒體,對這十大流行語不感興趣。但筆者感興趣的就是,2020年職場熱詞,你知道幾個?帶薪拉屎帶薪拉屎,指工作想偷懶的時候,藉由上廁所,帶著手機把明明在5分鐘內拉完的屎在公司花20分鐘拉完。雲監工雲監工起源疫情期間,網友看直播「監工」醫院的建造。
  • 拉屎把男朋友家的廁所堵住了!然後...
    拉屎把男朋友家的廁所堵住了!然後...可如果突遇肚子不舒服,想拉屎,該怎麼辦?故事來源:微博@痞師傅的粉絲投稿▼不過,還有一小部分人並不是純碎來看找樂子的,比如:@厲害了大長腿美少女_蝦卡拉卡:哈哈哈哈哈我也老是堵住馬桶,我媽說這是我消化不好,不知道博主是什麼原因
  • 這4款馬桶啥區別?虹吸能衝乾淨嗎?電動馬桶好用嗎?濺水咋辦?
    馬桶這玩意,光看外觀意義不大。最容易偷工減料,而你又看不到的,就是內部管道。如果內部管道沒有釉面,管道就會非常「澀」。本來有個S彎就增加了下水難度,管道再容易「掛壁」……那畫面簡直不敢想像。所以,內壁施釉算是「靠不靠譜的分水嶺」。太靠裡面看不到,但靠外面的位置還是可以伸手去摸摸的,光滑有釉才行。
  • 中國「奔月者」來了——民潔M3智能馬桶,震撼首發!
    人類,在時間長河的那頭一路走來,從簡陋石器到AI人工智慧,經歷過無數次的升級進化,而我們對於「明月幾時有」的追問,就如民潔衛浴對於創新技術的開發與鑽研2019年民潔衛浴用了「明月」造型作為新形象,象徵著國人的赤子之心,象徵著光明與美滿,更象徵著遠望與探索!哲人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說:民潔的,就是世界的。
  • 「生活小常識」馬桶裡,6樣東西絕對不該丟入,你知道幾種
    雖然馬桶是為了「接收」大量廢物而發明,但是它們經常被迫接受不適當的垃圾。如果你想延長馬桶的壽命,避免在半夜打電話給水電工,你必須要了解導致馬桶產生問題的大部分因素。
  • 這款 App 想解決你的「閱讀困難症」
    關注網際網路產品的讀者也許已經意識到了,有一款來自美國的、專門滿足此類需求的知名 App,它就是 Pocket。這款主攻「稍後閱讀」的 App 目前已經累積了超過兩千萬的用戶,保存了超過 20 億篇文章。Pocket 的功能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把那些你在生活中各處看到的想看卻來不及看的內容保存到一處,通過這個保存和整理工具讓你在有了時間之後把他們看完。
  • 貓壁貼遭到貓主子剷除,試圖阻止遭瞪:不準對本宮不忠
    原PO日前發文提到,最近看到很多關於DIY的布置,想說自己也來搞一下,於是就跑去買一些可愛的布景來裝飾家裡,原本一貼上去,瞬間覺得樓梯變得不再單調,心情也跟著愉快起來,但「感覺我家的虎斑貓好像有點不太認同……」。▲你的主兒只能是我,我撕我撕我撕撕!
  • 每日小乾貨 | 竟然有人要買「馬桶水」?「 toilet water 」 到底是...
    」(你在馬桶裡幹什麼?!) Let's go~ Introduce 「上廁所」其實有好幾種說法 而toilet在美式英文裡是指「馬桶」,抽水馬桶的全名是flush toilet
  • 蹲坐一體式馬桶及生態廁所系統:用可持續設計助推中國鄉村的「廁所革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生態設計研究所位於清華大學附近的工作室 Q:為什麼要做這套「蹲坐一體式馬桶及生態廁所系統」?我們就想,能不能通過一個設計把兩種需求結合一下,推出一款現階段具有中國農村特色的過渡性廁具產品。有了坐便馬桶後,很多過節回鄉的年輕人看到廁所環境衛生的提升,也願意多在家住幾天,這也是調研時老年人們比較強烈的需求。Q:項目從立項到批量生產大概用了多長時間?期間有遇到哪些困難?
  • 女人夢見小男孩拉屎 夢見小男孩拉屎在我身上
    創業的人夢見小孩拉屎在我身上,代表停頓或經營不利,宜守。 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小孩拉屎在我身上,說明雖然有其他緣由,產生變卦,應該融通。 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小孩拉屎在我身上,意味著困難受阻,未能如願。 平時熱情大方的你,這兩天變得有些自閉。把家中環境打少一下,換換擺飾,愛情運會提升。家中的水電費、瓦斯費,沒繳的趕緊繳清。
  • 去日本打工,能不能享受「帶薪年假」?
    一去就是3年或5年,中途也不讓回國,怎麼還有帶薪年假?你說的是之前,現在變了。自從2019年4月日本政府推出特定技能制度,去日本打工的狀況完全變了。不僅能中途回國,而且還可以享受帶薪年假(10天)!你如果有這方面的打算,可以在這幾個維度進行對比分析判斷,選擇更好的籤證類型。接下來,我們談一下去日本打工怎麼享受「帶薪年假」。對於特定技能帶薪年假的政策規定,我們先看2個法律條款。第一,日本「勞動基準法」第3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