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其實有 有效期的, 別過分表揚

2020-10-10 小種子親子聊天室

在正面教育中,大家討論到多發現孩子的優點,而不是只盯著缺點,多給給孩子們鼓勵,不要只是批評。 父母的言行,就如開車一樣,盯著哪裡,車子就會不知不覺的開向哪裡。把缺點不斷重複,孩子們就會反覆犯錯,把優點不斷強化,孩子們就會信心滿滿的把優點發揚光大。

本著這個理念,許多媽媽開始每天從孩子身上找優點,並且給予表揚,甚至寫信下來表揚。這個挖掘優點的過程中,我發現媽媽們極具觀察力。「孩子,你把期末試卷都放在文件夾了,非常好,你是一個認真學習的好孩子!」 「孩子,你今天下樓吃飯,比昨天早了2分鐘,太棒了,你是一個有時間觀念的好孩子!」 「孩子,你的青菜多吃兩口,是個注意健康的好孩子!」 「孩子,你的成績多進步了3分,太好了,你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有的媽媽在許多人和孩子面前,自豪的誇獎孩子的單元考成績100分,以此來鼓勵孩子、、、、

真實的情況是,一個15歲的孩子,把試卷放進文件夾,只是一個正常的行為;孩子早兩分鐘下樓吃飯,也不過是他餓了;青菜多吃兩口,因為這盤菜好吃而已;3分的成績進步就表揚,如果孩子自尊心稍強,會認為你在諷刺;當那麼多人面前誇獎,孩子要麼虛榮心膨脹,要麼對未來考試鴨梨山大、、、

我,可以,說說自己的真實感受嗎?任何方法都不能生搬硬套,表揚也不能無釐頭,不恰當的表揚方式與表揚內容可能遏制孩子長期的內動力!



一 、表揚是有時效的

不是說表揚不好,相反,正確的發現孩子優點,及時的表揚鼓勵,會讓孩子感覺被肯定,被認同,興致勃勃地不斷進步。得到誇獎多的孩子,的確會比接受批評多的孩子樂觀積極。

可是,這樣的積極表揚的效果,是孩子越小越好;超過10歲,或者孩子思想早慧,單純的表揚,未必會讓已經有一定分辨能力孩子全盤認同,或者起到相同的激勵效果;特別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時候對父母的表揚,是不屑的。

就比如,幼兒園的孩子分糖給他人被表揚,孩子越表揚分糖越開心;上小學被表揚分糖,孩子會確保自己有足夠的糖,在適當的份額下,不排斥分糖給他人;到了青春期,父母再表揚孩子分糖給他人,估計青春期的孩子會以看白痴的眼光看父母。

隨著孩子的自主思想發展,父母意見的影響力,已經逐年下降,還想靠著對付幼兒園孩子的方法,已經不適用了。他們了解自己的能力處在同年齡的什麼水平, 也非常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可是,他們不想做,或者做不到,做不好, 被誇一句,其實改變不了什麼現狀,甚至不恰當的表揚會刺激他們的自尊,反而起著負面作用。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在乎來自於社會的認同,而不是父母的表揚。


二、缺乏堅實理由的表揚太多,表揚就開始掉價。

就像經常被無端責罵一樣,批評越多,催促越急,孩子越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同樣,漫天小事都可以誇出朵花來的表揚,誇多了,孩子其實也麻木了,或者說,表揚已經不具有權威性了。

6歲以前,孩子們通過被表揚,分辨自己該做與不該做,如同以餵零食的方式訓練小狗各種動作。

從6歲開始,該做的事情,可以鼓勵,不應該過分表揚。孩子已經開始形成是非觀念,要學會自己判斷並且決定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是自控力,獨立性,與思考能力的形成與培養,萬花筒一樣的誇獎,會混餚他們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才是做的好的概念。

習以為常,冷靜堅定的完成該做的事情,是一個人是否成長的重要特徵,這樣的品性,要理所當然,言傳身教的傳承給孩子,沒什麼好特意表揚,因為這是該做的。未來的日子那麼長,一直被表揚餵大,靠著表揚做原動力的的孩子,怎樣去面對世間的人情冷暖呢?更嚴重的,甚至會養成自戀的扭曲人格,受不起任何忤逆。

表揚,要留著給真正做的好的事情,才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大家看見,那些極具權威的黑社會大哥們有經常表揚手下嗎?沒有,偶爾一句,就讓手下激動的渾身發抖,雖然這是個玩笑,我們也不需要那麼誇張的吝嗇表揚,但這樣的表揚效果確實有力度。


三、建立孩子被信任感,比被表揚,更有價值

那有的父母會問,不能進行不恰當表揚,難道就不做任何表態了嗎?不是,有一種表達,是從小到大,從0歲到100歲都可以用的,那就是信任!

打個比方,你要拜託一個人背著你過獨木橋,走過窄窄的橋面,需要冷靜,勇氣,毫無退路的決心,甚至面對走一半遭遇的各種風險困難。你說有兩個選擇

- A你誇他說:哇,你的腿好強壯,你一定是厲害的人,所以你過橋吧!

- B. 認真對他說:我知道,你是一個值得我信任的人,無論面對什麼,我都信你!

你覺的,哪句話更有力量呢?

1. 信任, 是孩子小時候對自己品行定位的心理暗示

A. 孩子小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你一直是一個懂得自律的孩子,我知道你是,我一直相信你是,因為你本來就是,你骨子裡血液流淌著媽媽的基因,媽媽是自律的人,所以,你一定是!你要做的,就是做回你真正的自己,自律的自己!就像是美劇裡擁有特異功能的父母,會生下擁有特異功能的孩子一樣,是基因的力量!

這是一種潛意識暗示催眠,先把孩子對自己的品質做心理定位,定位成一個自律的孩子。當然,這樣的心理暗示,不能替代自律的家庭訓練。

B. 孩子長大一點,我會在他每一次進步的時候,兜著他的肩膀,在他耳邊輕聲說,「我就知道!知道你會做到!」 這樣的信任,會讓孩子對自己的品行定位,反覆確認,並且潛意識的延續這樣的正確行為。在一次次的品行定位重複刺激中,他會按照正確的行為模式,持續一生。

2. 信任, 賦予孩子團隊的力量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潛意識的暗示,效果就會下降,他們太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狀況。一味的對孩子的行為肯定,會讓孩子對你反感,覺得你太過虛偽。

可是,他們並不反對信任!當全世界都用鄙視的眼光看他,當成功遙遙無期,當困難重重疊疊,他們需要的,是隊友,是一個強有力,對他們充滿信任的隊友!不要對他們的行為做太多評價,有時候,一個信任的擁抱,勝過無數的話語!你付出的是一份真心,告訴他,無論結局如何,你都不離不棄,永遠支持!

只要孩子心裡有一份柔軟,都不會排斥一顆真心與信任!而父母的尊重信任,會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團隊的歸屬感,而不會只從同伴團體尋求認同,甚至迷失自己的人格定位。

因為有了讓孩子安心的後盾,他們才有了前進的底氣。


父母為啥要表揚孩子呢?目的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肯定,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執行正確的行為方式,讓孩子有正面的驅動力與自信心,有個美好的前程未來。只有平等,尊重,信任,才會得到孩子的長期認可,父母的影響力才能持久,孩子們也會得到獨立自主的成長機會,認真的對待沉甸甸的期待,父母的期待,自我成長的期待,不忍辜負,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孩子也需要表揚,表揚要有正確的方法
    我們應該正確地表揚孩子,為孩子注入成長的動力,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激起她奮發高飛的勇氣。生活中,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冷靜,換種思維方式,幫助孩子找出錯誤的根源,與孩子一起分析前因後果,先說說孩子的優點,再批評或找出以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看到自己再遇到類似問題時不犯錯誤的能力,更有信心去戰勝自己。
  • 評價式表揚可能會有負面影響,描述式表揚是成功的動力來源之一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反思自己,對孩子說的這些表揚,真的起到了他們心中所想的積極的作用了嗎?美國教授卡羅爾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兩套一模一樣的數學卷子發給兩組小朋友,當兩組小朋友答完題之後,卡羅爾教授會用不同的方式表揚他們。他對第1組小朋友說你的分數好高,你對學習數學非常有天分。他對第2組小朋友說你的分數好高,一定是你特別努力學習數學吧。
  • 當你的表揚出了錯
    但是,表揚需要技巧。過多的、空泛的、誇張的或不準確的表揚,都可能會帶來這樣那樣的負面效果。那麼,你的表揚有問題嗎?看看孩子的表現就知道了。如果你沒有像往常那樣對他讚賞有加,他反而會因此失落。也許你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你的表揚讓他感到不快。
  • 父母如何表揚可以讓孩子更有自信
    所以她就嘗試著多次表揚孩子,可孩子並沒有好轉,甚至有的時候還非常反感媽媽的話,全然不把媽媽的良苦用心當一回事,張女士一直很煩惱。  其實,張女士的這種煩惱大多數家長也遇到過。  家長一次恰到好處的表揚要比泛泛的表揚十次有更好的效果。  家長往往只是看到孩子的分數有所上升才給予其表揚,但是事實上他真正的進步作為家長的你是否看到了呢?
  • 表揚也是技術活!如何正確的表揚孩子?
    美國著名網絡學堂可汗學院的創辦人,薩爾曼·可汗近日稱:「我永遠不會讚揚我兒子聰明。」他說「我不會讚揚我兒子他已經擅長的東西,而是讚揚他面對難題的時候能夠不屈不撓。我向他強調,當你在掙扎的時候,你的大腦在成長。」他認為不恰當的表揚,表揚兒童的「聰明」,會扼殺兒童的「成長心態」這個說法,和美國表揚泛濫的文化有些相悖。
  • 家長別再動不動就表揚孩子了,因為孩子討厭廉價的表揚
    孩子需不需要表揚?需要。這一點毋庸置疑。受表揚是被肯定的表現,家長表揚的目的是鼓勵孩子朝好的方向發展,所以動不動就表揚孩子。孩子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會誇孩子真棒;孩子做一件任何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事,家長會誇孩子真利害。這些情況很常見,說不定您也做過。
  • 喜歡表揚的孩子更優秀?不見得,過度的表揚也是一種傷害
    那麼現在你有沒有發現,你表揚孩子時,就如同我們童年吹氣球呢?這有兩個原因:一、你吃飽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膩了,刺激受夠了。過多表揚孩子也會膩煩的,我們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有時候兒子考試取得了芝麻大的成績,我都會對孩子大加表揚一器,沒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發現我的表揚起到了效果。所謂有利也有弊,從兒子上二年級的時候開始,只要他考了好成績,如果我不及時表揚,或表揚不到位的話,他常常拉著臉,不理我們,有時候甚至還會發脾氣。
  • 表揚孩子也是技術活!表揚的方法不對,容易把孩子誇壞咯
    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的表揚方式反映的其實是家長對於孩子的不同評價方式。說孩子「聰明」的家長往往是「固定心態」,而誇孩子「努力」的家長是「成長心態」。家長的不同心態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嗎? 02 過分區分的表揚也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 每天表揚孩子,是要橫向表揚還是縱向表揚?
    婆婆這句話說完,我就覺得怪怪的,和我妹妹談了我的想法,孩子是我的,每天為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只是給孩子買個書而已,怎麼收到那麼大的表揚,還「太了不起了」,聽起來怪怪的。我妹妹說「姐,表揚總比批評好吧,不要在意那些細節。」好吧,還是覺得怪怪的。
  • 老師,別吝嗇你的表揚,掌握表揚學生6大技巧,培養更多優秀學生
    輕描淡寫的表揚,會使學生不知所云,使學生產生教師並不在乎自己進步的感覺。誇大其詞的表揚,會使學生忘乎所以,盲目自大,沾沾自喜。時過境遷的表揚,會使學生感到多此一舉,把表揚當累贅。成功的表揚應該使學生產生認同教師的感覺、為成功而驚喜的感覺、對自己有所發現的感覺和想獲取新成績的衝動。表揚對調動積極性有促進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表揚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公開表揚一個人,原因有兩點
    經過實驗後發現,學生們發自內心的誇讚屬於良性嫉妒,而惡性嫉妒表現為當被表揚的人換作朋友時的牴觸心理。總的來說,隨機或是盲目的比較會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產生。當被表揚的人,被當作比較目標時,周圍的人往往會在會下意識低估這個人的能力和水平。
  • 心理學家:永遠不要公開表揚一個人,原因有兩點
    公開表揚一個人,不僅不能提高群體的戰鬥力,還可能適得其反,給被表揚的人造成壓力。《消費者研究期刊》中描述了管理學的經典案例,展現了誇獎對旁觀者的負面影響。研究人員讓學生們想像自己正在一家服裝店裡,而店員在一旁誇讚另一位顧客很漂亮。隨後,研究人員提問學生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你會科學表揚孩子嗎?心理學家發現錯誤的表揚可能會破壞孩子自信
    你是不是過分表揚了你的孩子? 那些「寶貝你好棒!」可能會破壞孩子的獨立和自信。 雖然家長早就知道不要過分去讚美孩子「你真聰明」和「你真棒」,但還有很多其他的注意事項。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發現:這種類型的表揚可能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孩子們感到有壓力去履行父母的讚揚,而這反過來可能會導致恐慌和焦慮。這會讓孩子害怕挑戰自己,害怕讓父母失望。
  • 孩子的自信源於父母的表揚,而敷衍的表揚,只會讓孩子適得其反
    父母敷衍的表揚,是摧毀孩子自信的根源,有效表揚才能讓孩子自信。孩子需要表揚,能夠從表揚中獲得自信,這已經是大多數家長都達成共識的一項教育方向。因此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時刻對孩子進行表揚,不分場合,不分時間。殊不知,不恰當的表揚反而會摧毀孩子的自信,造成適得其反的後果。
  • 專家說孩子要表揚,為什麼你表揚不起效果?又不敢批評了?
    因素肯定是綜合的,有天生的成分,後天更是關係密切。我們一些有文化的家長也開始研究,很多專家談到孩子要多表揚。事實果真如此嗎?他小的時候其實成績並不好,但是有一次碰巧考得不錯,他母親給予及時的表揚,其實是簡單的一句:南山啊,我覺得你還行呢。就這麼一句表揚,其實是一個肯定,小南山特別受用,從此刻苦努力,終成國家打材。
  • 教你如何表揚孩子
    但這類表揚的話籠統、空泛,不能捕捉孩子表現出來的優點,也不能強化孩子的進步行為。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表揚孩子呢?本期我就與大家共同探討這個話題。當孩子的能力有所提高時,你就應該表揚他。表揚什麼呢?表揚細節,越具體越好。當你感覺孩子的畫畫能力提高了,可以這樣說:「孩子,你現在畫的畫,色彩搭配比之前對比更明顯了,也更和諧了,有很大進步哦!
  • 孩子玻璃心,父母表揚惹的禍!這些毀孩子的表揚話你中招了嗎?
    可是,很多在父母表揚下長大的孩子,卻有點被「捧殺」的意味,就像圖圖一樣,他們玻璃心、脆弱、敏感、聽不進意見、聽不得批評……這樣的結果,其實是父母一手造成的,因為父母混淆了表揚和鼓勵的區別,從而對孩子的行為引導出現了偏差。
  • 表揚要重幼兒的行為過程
    ,他們由於受表揚過多而形成了好勝好強、追求完美的人格傾向:他們總要爭「第一」, 不允許自己有失敗,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不允許自己有不如別人的地方,聽不得別人受表揚。這類幼兒忍受不了挫折、過分追求完美,而生活中又不會存在完美,那麼,他們未來的生活勢必不會太輕鬆、太幸福。
  • 號角穩吹聲悠揚——怎樣避免摧毀性表揚
    因而幾乎所有的教師都遵循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豈不知只有正確的表揚才有積極作用,不當的表揚反而具有摧毀性效果。引起摧毀性效果的表揚主要有兩種:評價式表揚和撥高式表揚。這位老師不知道為什麼,其實是老師用了評價式的表揚。
  • 表揚寶寶有訣竅,花式表揚讓寶寶更出色,父母們快學起來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不能用揍和打的方式讓他養成好的習慣,所以就有家長問我好孩子是不是一路誇獎、一路表揚出來的呢?這個觀點我覺得也只對了50%。我們給孩子及時的鼓勵、認可、表揚,特別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能夠鞏固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安全感。不過,您的表揚真的有技術含量嗎?如果沒有技術含量的話,可能孩子的成長也不會像您期望的那麼順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