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爺胤祥的子孫,革職,賜死,發配,兩次爵位被廢,讓人嘆息

2020-12-18 騰訊網

十三子胤祥與雍正皇帝兄弟情深,在胤禛即位以後,胤禛就宣布:冊封胤祥為怡親王,總理朝政事務。胤禛太愛十三弟了,愛屋及烏,還將胤祥已故多年的生母封號,有原來的「敏妃」名號提高了兩級,追封「敬敏皇貴妃」,並重新賜葬。

在以後的若干年裡,雍正不斷的施恩於胤祥,胤祥封為怡親王以後,雍正按照慣例,賞賜銀23萬兩。並刻意違反制度,在胤祥的親王爵位以外,為胤祥家再加封一個郡王爵。「忠、敬、誠、直、勤、慎、廉、明」這八個雍正皇帝概括的字,也確實符合胤祥的功績和品行。

清朝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另外四位在清朝中後期因治理、穩固江山而受封。胤祥的"世襲罔替"鐵帽子王主要是因為在協助胤禛登基立下汗馬功勞並治績突出而受封。晚清還有恭親王、醇親王、慶親王等"世襲罔替"鐵帽子,但他們謀略、治績與貢獻與胤祥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胤祥一生只活了45歲,輔政只有八年,即使在今天,胤祥依舊得到人們的緬懷。

不過,帽子是鐵打的,脖子是肉的,一旦被捲入權力鬥爭,不但最結實最榮華的爵位不保,丟掉性命也是分分鐘的事。怡親王爵位一共傳了八代九位,胤祥的後人可以說命運多舛。

剛到乾隆朝,怡親王家就出事了。

乾隆登基不久便動手將怡親王一位後代革爵。

胤祥第一子弘昌和第四子弘晈都卷進了餘波未平的奪嫡之爭。這次奪嫡之爭的主角是雍正朝廢太子胤礽之子弘皙。弘皙陰謀奪取皇位,宗室中持「立嫡立長」的成員黨附之,企圖推翻乾隆,弘皙自己上位。而乾隆帝快刀斬亂麻,迅速結案。據《嘯亭續錄》記載,第四子弘晈因弘皙皇位,乾隆譴責他們"私相交結,往來詭秘","漸有尾大不掉之勢"。但仍然讓弘皎保住了郡王爵。怡親王胤祥長子弘昌沒那麼幸運,乾隆四年被革去貝勒,總算乾隆念舊,沒有處死。弘昌是捲入弘晳逆案中,惟一身後未得賜諡者,可見乾隆的憤怒。

在怡親王的譜系中,由於政治上的不同立場,不幸遭遇屢屢出現。

胤祥的五世孫,世襲和碩怡親王爵位的載垣是鹹豐重臣,鹹豐皇帝令其為左宗正、宗令主管宗室事務,並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皇帝的安全。可以說是鹹豐帝心腹之臣,為了防止鹹豐去世後,母后專權的現象發生,載垣、端華、肅順等人建議鹹豐效仿漢武帝鉤戈夫人舊事,殺掉同治帝生母慈禧太后,限制兩宮皇太后的權力,其中肅順在鹹豐皇帝前振臂大爭的跋扈之態讓兩宮皇太后深以為忌,而這一切,怡親王載垣都是積極參與者。

數月之後,慈禧勾結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殺死了肅順。怡親王載垣系親王,有制度不處以極刑,最終載垣被用噴溼的黃紙捂住口鼻窒息處死。

並且,怡親王爵位被廢除,怡親王后代爵位從第一等降至第十等的不入八分輔國公,可以說,從這裡世上再無怡親王。

接替載垣一系的是載泰,以不入八分輔國公襲封,在同治五年載泰被廢爵位,被同治皇帝發配黑龍江,後來逝於黑龍江。

1864年7月清廷攻陷太平天國天京,清廷大賞群臣,怡親王爵位推恩賞還,由寧郡王弘皎的四世孫載敦承襲,載敦死,子溥靜承襲。

怡親王及此次復爵,其實和當初與載垣爭得你死我活的"鬼子六"奕訢頗有關係,載敦之子溥靜的福晉,為大學士文煜女兒,文煜的第九女又是恭親王長子得福晉。怡親王的復爵,恭親王居間調停出了很多力氣。

義和團運動期間,這一代怡親王溥靜與莊親王載勳等勳貴又演出了一場宮廷鬥爭,借義和團力量進而廢黜光緒帝,清廷向來對這種事,絕不輕饒,溥靜以「縱庇拳匪啟釁」革去官職,交宗人府圈禁,後被慈禧革爵。

從十三爺胤祥到他的子孫後代,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他們沒有十三爺豪氣沖天的英雄氣魄,更沒有十三爺的精密周致的輔國謀略,想想當初的十三爺,不禁有些無奈。

相關焦點

  • 康熙兩次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幾年,是懲罰還是有別的意思?
    十三爺胤祥被康熙先後囚禁過兩次,第二次更是長達十年,硬生生把一個生龍活虎的拼命十三郎迫害成了唯唯諾諾未老先衰的病秧子,也為後期胤祥的早逝埋下伏筆。據《清史》記載,康熙的確囚禁過胤祥,但是只有短暫的一次,就是在第一次廢太子之時,胤祥貌似牽扯其中被圈禁了一年,這點劇情跟史實基本符合,後來雖然沒有十年牢獄之災,但是康熙卻從對胤祥的榮寵有加變作冷落疏離,終康熙一世,胤祥再也沒有被提拔重用跟受封。胤祥素有俠名,行俠仗義,好打抱不平,所以康熙雖然很喜歡他,但沒有把他當做繼承人來考慮!
  • 雍正王朝裡面的十三爺胤祥,在正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提起胤祥的名字,知道的人有很多。胤祥之所以被人熟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電視劇中步步驚心中胤祥的形象。步步驚心中胤祥的形象是嚮往自由,滿腹才華,善良和重情義,我們都知道影視劇中有很多的虛構成分,不代表真實的歷史,那麼歷史上的胤祥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胤祥出生於公元1686年,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胤祥的母親是敏妃章佳氏,胤祥的母親敏妃章佳氏出身於鑲黃旗包衣。
  • 十三爺胤祥的後人與曹雪芹有著深厚的淵源,看了就明白
    說起十三爺,愛新覺羅·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實為22子),滿洲正藍旗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努爾哈赤也許大家腦海裡馬上浮現出《雍正王朝》電視劇那個直言不諱,行俠仗義的俠王,當然,現實中史書對胤祥的評價非常高。子嗣:有子9人,有封爵者5人,即長子弘昌封貝子後晉貝勒。
  • 為什麼康熙一直不喜歡十三爺胤祥?都是因為他替四哥背了黑鍋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741字,閱讀約4分鐘康熙是第35位皇子,除年幼的皇子以外,還有24位皇子祥是康熙的13個兒子中的胤(,與胤的關係最高的是數雍也親王胤(禛)賢親王園寢位於北京西南方向89公裡,萊水縣以北12.5公裡的中東連隊兵營村西邊的雲水峪鎮王國胤(祥,也叫同書十三爺之墓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胤祥為何在軍中有很高的影響力?
    看電視劇《雍正王朝》,我們會發現十三爺胤祥有兩次力挽狂瀾的表現:第一次康熙爺駕崩,雍正剛上臺,十三爺火線復出奪得豐臺大營的兵權,帶兵進宮護駕,一看十三爺帶兵進宮,「八爺黨」人立馬變得老老實實!第二次八旗王爺逼宮,有是十三爺帶病恢復豐臺大營的兵權,又帶兵進宮化解雍正的危機。
  • 胤祥與和珅都是權臣,都受到當朝皇帝寵愛,兩人誰的權力更大_雍正
    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對十三爺胤祥自然不會陌生,這是雍正爺的死黨,可能也是唯一的死黨。胤祥44年的生命歷程,明顯分為三個階段,從出生至康熙第一次廢太子期間,十分受寵,常年跟隨康熙左右,這也是其後期政治才能突出的原因之一。廢太子事件後至康熙駕崩,胤祥遭到冷落,一度被圈禁。1722年雍正即位至1730年去世,成為雍正朝的柱石和脊梁。
  • 雍正王朝:康熙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年,是懲罰還是別有用意?回答!
    雍正王朝:康熙圈禁十三爺胤祥十年,是懲罰還是別有用意?回答!《雍正王朝》裡康熙二廢太子後,圈禁了十三阿哥胤祥十年,究竟是為了懲罰他,還是為了保護他,還是有什麼別的用意?囚禁老十三是在二廢太子的時候,除了太子被廢十三爺胤祥幾乎成為所有事件的背鍋俠。十三爺被囚禁的理由是殺死鄭春華,屠滅江夏鎮。要說這兩件事第一個鄭春華沒死,反而被十三爺保護起來。第二件事是年羹堯自作主張,為了拿點利息收刮錢財,殺人滅口。十三爺被宗人府帶走前欲言又止,最後卻什麼也沒說自己走了。估計他是怕說多了,連累了自己的四哥,十三小迷弟就這樣被帶走了。
  • 「十三爺」怡親王胤祥的真實一生,為什麼與雍正皇帝關係最好
    康熙對他的孩子都很愛護,胤祥也曾隨駕南巡,拜謁祖陵,看起來很不錯,其實差很多,康熙的皇子都得了郡王、貝勒,參政有大立功的封親王,再差的都能混個貝子,但胤祥直到康熙死都沒給他封號爵位,只是個普通的皇子,實在是尷尬。圖為和碩怡親王,胤祥畫像。
  • 為何八爺黨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旗主也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如題,真實的歷史是八爺黨並未聯合隆科多以及相關旗主逼宮,所以他們沒有和十三爺面對面的交鋒。不過在提問中的兩個雍正朝的重要人物隆科多和十三爺胤祥,的確是值得說一說。
  • 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
    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康熙廢太子之前,是很喜愛並且重視胤祥的。胤祥喜讀書,精通武藝,康熙生前曾多次說他像自己。康熙南巡6次,其中有4次帶著胤祥,其他的皇子都沒有這樣的待遇。
  • 十三爺胤祥為何要救廢妃鄭春華?康熙因一個女人就圈禁胤祥十年?
    復位後的太子胤礽曾經對春華的深情厚意已經不復存在,竟安排胤祥去處死鄭春華,這是給胤祥下套,胤祥是出了名的「俠王」,處死鄭春華不義,不處死春華,也是欺君。救不救,都會留有把柄在太子手裡。而對於太子而言,鄭春華死了,自己就少了一個約束,同時也有了胤祥的把柄。以此事要挾胤祥去取百官行述。春華被胤祥救了,自己也和胤祥捆綁在一起,順利拖胤祥下水。難怪八爺都說「這件事透著邪乎」。
  • 有人說十三爺胤祥活著一定會勸阻雍正不要殺弘時,實際上不可能
    十三爺胤祥是雍正皇帝的鐵桿兄弟。鐵桿到什麼程度呢?這一個個手握實權,開牙建府,起居八座的諸侯,土皇帝,都是十三爺力薦的結果。這些人在整個雍正年間,甚至到了後期的乾隆初期,都是國家官僚系統中的中堅力量。我們再看看十三爺的其他一些管理細節:雍正5年正月初一,胤祥命造威遠將軍鐵炮十尊;雍正6年正月三十,胤祥命造子母炮100尊。雍正7年七月初三,胤祥命造炮車4000輛。
  • 雍正為什麼這麼信任十三胤祥?胤祥能文能武,為何不自己奪位?
    比如說,他登基後對八爺黨的人進行清算,毫不留情,也因為這群人並沒有走進他的心裡,對他來說,兄弟只是一種名義上的稱呼。他們之間,更是不死不休的政敵;而對於十三爺,這個一直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兄弟,他卻是半分猜忌也沒有,不僅是在奪嫡的過程中,在自己登基以後,對十三也是委以重任,感情深厚,從來沒有猜疑。可見雍正是偏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狀態的。
  •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時間:2020-09-01 16:17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真實的十三阿哥胤祥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 《雍正王朝》中皇子爵位變遷——清朝皇室爵位晉封制度的真實寫照
    >皇十三子胤祥:貝子爵位,生母蒙古喀爾喀大汗之女;皇十四子胤禵:貝子爵位,生母德妃烏雅氏,同胤禛乃係一母同胞。(上述皇子爵位和其生母均按照《雍正王朝》具體劇情設定說明!)由此可見,除皇八子胤禩因為「賢明」而自幼受康熙皇帝厚愛,皇十三子胤祥因為「工於書畫、騎射」而備受康熙皇帝信任和恩寵外,其餘皇子得以較早晉封爵位基本全部得益於其生母的高貴出身。
  • 康熙釋放十三爺真的只是因為心疼自己兒子?其真正用意在這裡!
    《雍正王朝》裡,太子第一次被廢時,因老十三胤祥與太子整夜都在一起,頗有與太子起兵謀反之嫌,後因說錯一句「無情最是帝王家」有煽亂朝綱之舉,被康熙囚禁於理藩院。後因侍衛張五哥向康熙所請,十三爺被康熙放出。當上書房大臣佟國維問及康熙因何理由釋放十三爺時,康熙竟用一句:「朕心疼自己的兒子,這個理由行嗎?」弄得上書房大臣面面相覷,十三爺被釋放出來。其實康熙一開始就不想囚禁十三阿哥,只因當時廢太子被陷害帶兵謀反,而胤祥整夜都與太子在一起,雖說他是為了手足之情,但在奪嫡之爭裡恰恰成為了其他人攻擊他和太子最好的藉口。康熙囚禁了太子和胤祥也是穩定朝綱之舉措。
  • 十三爺胤祥死前提了3個要求,前兩個雍正答應,最後一個卻不答應
    都知道在這場戰爭中,雍正皇帝取得了最大的勝利,而有一個王爺,他不僅僅在這場戰爭中全身而退,更在之後雍正期間,為自己謀得一個好職位,成為雍正皇帝最信任的人。愛新覺羅·胤祥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人稱十三爺。
  • 雍正王朝裡,如果十三爺登基,四爺會像十三爺那樣幫助他嗎?
    一、十三爺適合做皇帝嗎?其實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十三爺是有名的「俠王」,他古道熱腸,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眼裡不容沙子,看不慣不平事兒,沒什麼心眼,手腕也不足,這就讓他失去了做皇帝的條件,政治家需要很強的手腕和謀略,這些十三爺都不具備。
  • 十三爺精通軍事具備治國的才能,為何康熙不用,讀懂這7字知原因
    十三爺原名愛新覺羅·胤祥,後來雍正稱帝後,所有阿哥都要以允字開頭復名,這也是為了體現皇上的權威。 但是十三爺是大清朝唯一一位不避皇帝諱的事例,雍正帝把他的名字改為胤祥。十三爺胤祥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所生,章佳氏是屬於鑲黃旗包衣,以宮女的身份入宮,後來生有一子兩女,在康熙時期一直沒有冊封,後來病逝勉強被追封為敏妃,母以子貴,子以母榮,所以對於胤祥來說他是庶出,皇位對於他遙不可及。當時胤祥一直被康熙打壓,有人猜測是胤祥的外祖父與葛爾丹有關係,所以康熙不敢賦予重任,一切只是猜測。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落得善終——鄔思道失算了還是雍正帝心軟了
    而後,鄔思道還沒有放心,端著手中的酒並沒有喝,只是問到:「聽說皇上元旦日,要晉封十三爺為鐵帽子親王?」胤祥尷尬一笑,回道:「其實,王不王的,對我來說已經無所謂了!只是,這個鐵帽子實在難得啊!」鄔思道聽完,端起酒碗,一口飲盡,轉身就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