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越冬,什麼時候灌溉水最好呢,澆多少好?看完終於明白了!
關於冬小麥越冬是否澆水,各地因氣候條件、土地墒情、麥苗長勢等差異而在農業管理措施上也會略有不同表現,例如我們這邊地處山東魯西北地區,處於華北平原和黃淮海地區交匯處,這兩年在實際種植冬小麥後的農業管理過程中已經很少再看到農戶澆越冬水的情況,至於為何?我感覺主要與氣候條件變化、糧食價格、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戶進城步伐加快等方面有關係,下面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現如今澆灌小麥越冬水的情況越來越少。作為一枚返鄉農村人,在近幾年的當地農業生產中略有參與,一般我們這邊秋收玉米後,會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澆水,大多會安排在種植冬小麥前進行大水漫灌,然後晾曬後施肥和翻耕土地,最後完成機械播種和鎮壓一遍。而在播種後的小麥管理中,主要以查看出苗情況為主,遇到缺苗斷壟要及時補種,至於其他方面的農業管理,現在農戶卻很少再下地幹活,大多會選擇就近上班或外出打工掙錢,期間沒有人情世故時會一直幹到年底臘月二十之後,因此,在我們這邊實際冬小麥管理中已經很少再澆越冬水。
例如今年,立冬前後的遇到三波冷空氣來襲,分別為11月6~7日、7~10日、11~14日,期間伴隨了兩場小雨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滋潤了麥田,再加上今年糧食價格不給力,農戶為了家庭收入增長而專心打工,使得農業生產怠慢情況增多、積極性不高,故而今年小麥也很少再澆越冬水!事實上,這幾年受暖冬影響,即便冬小麥不澆越冬水,對於來年夏收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影響並不大,因而很多農戶會將麥田管理重心放在來年小麥返青後的澆水、施肥和噴藥防治等方面,對此,大家在一些直播平臺上應該可以看到,在每年3月份小麥返青等一定時期內會有很多這類作品表現。
二、冬小麥長勢不佳時應考慮澆越冬水。在土壤墒情不錯、小麥長勢良好和氣候條件適宜時可以不用澆灌越冬水,但遇到土壤墒情不足時,麥種發芽後會出土受阻或出苗後分櫱能力差,後期容易出現苗黃、苗弱等現象,如果再遇到氣候條件不利,降水幾乎沒有等情況時,一般建議提前澆灌越冬水,以小水漫灌即可,只要麥田土壤中含水量保持在65%左右即可滿足麥苗生長所需。另外,遇到當地乾旱缺水時,也可以採取麥田鎮壓方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1~2次即可。
總得來說,冬小麥是否澆灌越冬水,需要因地制宜,如果當地農戶很少進行,一定程度上也是當地農業生產管理的具體表現,只需跟從管理即可,同時,也需要根據自己地塊實際土壤墒情、麥苗長勢判斷,畢竟不同區域土壤墒情、麥苗生長等方面會有差異,以預估是否需要澆水、噴藥、追施等農業管理措施改善。不過,在目前糧食價格不盡人意前提下,最好控制農業生產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無用之功,通過工資收入增長,爭取家庭收入獲得實際增加。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我掌管著我的青春」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