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小伢兒高燒39.5度留後遺症 醫生:肺炎預防遠勝於治療

2020-11-12 杭州網

杭州網訊 眼下正值秋冬換季,早晚溫差大,各大兒童醫院的呼吸科門診顯得越發擁擠,其中不少是得肺炎的孩子。

1歲多的貝貝突然高燒39.5度,當地醫院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採取常規的抗感染診療後,仍然反覆發燒,而且出現精神萎靡、嗜睡等症狀。父母趕緊把孩子送到省級醫院,進一步檢查中發現了罪魁禍首——肺炎球菌。貝貝被確診為肺炎、敗血症,同時還引發了腦膜炎。經過努力治療,病情雖然控制住了,但是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包括繼發性癲癇,還有可能影響智力發展,給孩子和這個家庭的未來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事實上,大家可能不知道,肺炎是全世界5歲以下兒童因感染死亡的頭號「殺手」。在我國,平均每17分鐘就有一名五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球菌性疾病。

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世界肺炎日由全球近百個組織和機構組成的聯盟——全球消滅兒童肺炎聯盟(The Global Coalition against Child Pneumonia)發起,意在督促政府加強對肺炎的預防和治療。

85%兒童攜帶肺炎球菌

肺炎球菌不僅能引起肺炎

肺炎球菌也稱為肺炎鏈球菌,廣泛存在於健康成人和兒童的鼻咽腔中,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一個咳嗽或噴嚏就可以將帶菌的飛沫散播在空氣中。肺炎球菌的傳播形式隱匿,不易引起注意,兒童攜帶率可高達85%。

2歲以下嬰幼兒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易感人群,而長期處於吸菸環境、多子女家庭、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缺少母乳餵養、營養缺乏以及室內空氣汙染等,也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肺炎球菌即可「趁虛而入」,容易發生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比如秋冬季節交替時期,寶寶一旦感冒,加上本身抵抗力較弱,這種細菌病毒就會很容易跑出來作祟。肺炎球菌可以入侵身體多個不同部位,導致一系列侵襲性或非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當肺炎球菌未穿越黏膜屏障時,會引起非侵襲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竇炎和症狀較輕的肺炎等;當肺炎球菌穿過黏膜屏障就會進入血液,會引起一些嚴重的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嚴重時也可能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如智力低下、耳聾、癱瘓等,甚至導致死亡。

預防遠勝於治療

目前,使用抗生素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抗生素治療帶來的耐藥性問題日益嚴重,使得治療難度越來越大、費用越來越高。所幸,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可以預防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在所有疫苗可預防的疾病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肺炎球菌性疾病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最經濟、有效的手段。除了及時接種疫苗,還要注意這些日常預防:

• 儘量堅持母乳餵養。

• 給寶寶合理飲食,均衡營養。

• 保證日常適量運動及戶外活動。

• 少去人多密集處,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

• 室內多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關於肺炎球菌疫苗接種問題

13價和23價肺炎球菌疫苗,應給寶寶接種哪種?

目前,肺炎球菌疫苗有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和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它們的適用範圍和對象不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選擇接種。

進口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CRM197)國產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TT)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種對象本品適用於6周齡至15月齡嬰幼兒適用於6周齡至5周歲(6周歲生日前)嬰幼兒和兒童2歲及以上的高危人群,如體弱者、老年人、患有慢性基層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接種程序原則上6月齡完成3劑次基礎免疫(每劑次間隔4-8周),12-15月齡加強免疫1劑次。基礎免疫首劑最早可在6周齡接種。(1) 2~6月齡(最小滿6周):共接種4劑。

①推薦首劑在2月齡(最小滿6周齡)接種,基礎免疫接種3劑,每劑次間隔2個月;12~15月齡時加強接種第4劑。

②推薦首劑在3月齡接種,基礎免疫接種3劑,每劑次間隔1個月;12~15月齡時加強接種第4劑。

(2) 7~11月齡嬰兒:基礎免疫接種2劑,間隔至少2個月;12~15月齡時加強接種第3劑.

(3) 12~23月齡:接種2劑,間隔至少2個月。

(4) 2~5歲:接種1劑。接種1劑,一般不推薦已接種23價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免疫功能正常者再次接種,如確有需要,建議間隔5年後再次接種。

小貼士:

周就要開始給寶寶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6月齡之前就要完成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為什麼出生6周就要開始給寶寶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6月齡之前就要完成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的基礎免疫?

6周齡後母傳抗體水平開始下降,寶寶健康免疫力略顯不足,而嬰兒體內的母傳抗體在6月齡幾乎消失,此時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對病原感染的免疫力下降,更易發病。另外,研究數據也顯示6-11月齡的嬰幼兒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風險最高。因此建議6周齡儘早開始接種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6月齡內完成基礎免疫,儘早獲得保護。

肺炎球菌性疾病易傳播、致病率高、病死率高、預後差,預防遠勝於治療。最後還要提醒的是,即便寶寶已經得過普通肺炎或肺炎球菌性疾病,仍然有必要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可提前諮詢當地預防接種門診。

相關焦點

  • 孫子患肺炎高燒39度,爺爺聽到需要住院治療轉身離開!
    孫子患肺炎高燒39度,爺爺聽到需要住院治療轉身離開!文/半生說俗世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苦難也是不曾缺席。你說金錢買不來生命,路人丙:醫生,這是XX後面的醫藥費,不能把藥停了,知道沒。錢確實個好東西,沒有人能否認。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少了。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可能對於金錢沒有太多的概念,可是對於一些普通老百姓來說,沒有了錢就很難活下去。
  • 寶寶高燒39度,醫生看了卻直接讓我抱回去
    我家寶寶現在一歲零三個月,前段時間突然有一天寶寶發燒了,而且燒的很嚴重,剛開始用毛巾託,吃退燒藥都沒用,量了一下體溫高燒39度多,就趕緊帶著寶寶上醫院了。去醫院的時候兒科的人很多,這個季節小孩普遍難帶,很多小孩都是感冒發燒的,排隊的時候跟一個寶媽說孩子的情況,我說高燒39度多,她頓時吃了一驚說:「你還不趕緊去插隊看,到時候孩子燒出個好歹來,可就不得了了。」
  • 兒童高燒不退會燒壞腦?醫生:40度不表示比39度嚴重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許多家長碰到小孩子「發燒」就緊張失措,甚至擔心高燒不退會燒壞腦子。不過,醫生表示,發燒只是一種病徵,而不是病因本身,導致發燒的原因很多,只有腦膜炎和腦炎等極少數的傳染病才會導致腦部受損,也就是說腦部受損跟體溫的高低沒有直接關係。
  • 曾主持《紅白》日本女主播肺炎緊急住院 高燒39度
    前NHK女主播住吉美紀因出現肺炎症狀,19日晚間緊急住院,所屬經紀公司在官網發表住院消息,有關是否感染新冠肺炎,則要等上數天才能得知篩檢結果。▲日本3主播病倒,住吉美紀肺炎住院。(圖/翻攝自日網、住吉美紀IG)據日媒《日刊體育報》報導,住吉美紀16日開始發燒,隨後高燒不退,撥打電話通報,當天一早前往看診,照完X光之後,被診斷出肺炎緊急住院,醫師當下已經先做篩檢,結果需要再等上數天。
  • 肺炎高燒39.5 華藥快速退燒止咳
    【案例】一年輕女性肺炎患者,高燒39.5度,偶爾咳幾下,一兩天之後咳嗽加重,咳到夜裡無法入睡,痰少許,伴有大汗乏力。CT顯示肺炎,輸過兩瓶炎琥寧,口服過頭孢,奧司他韋,鹽酸氨溴索片,肺力咳合劑,法羅培南鈉片,咳嗽有減輕,但不徹底,還繼續低燒。
  • 高燒39度多久燒壞腦子 具體注意事項須知
    高燒39度多久燒壞腦子 具體注意事項須知時間:2018-06-14 10:14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高燒39度多久燒壞腦子 具體注意事項須知 高燒39度多久燒壞腦子?實際上,大多數出現發燒的患兒只是普通的感染。
  • 高燒39.5度怎麼辦 發高燒需要注意的事項
    高燒會引起全身發熱,渾身無力的現象,高燒39.5度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快速降溫?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高燒39.5度怎麼辦一般的情況下是要在高燒達到39度之後才用退燒藥。象安瑞克、泰諾林等。發高燒時應首先採用物理降溫方法,可以用退熱貼、酒精擦洗、敷冰塊等等。意見建議:建議馬上到正規三甲醫院確診,確定病因後最對症治療,不要盲目用藥。
  • 5歲男孩高燒39度,去醫院就診,被告知要排隊時父母大怒:喪良心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當體溫超過38.5℃以上被稱之為高燒。高燒的原因有很多種,同時長時間的高燒容易引起一些系統病變。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看著孩子難受的面容,家長心如刀絞。但一說讓父母送娃去醫院,父母的第一反應是「抗拒」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家長,不願意把生病的孩子送去醫院呢?
  • 孩子持續高燒要警惕 或是腺病毒肺炎
    該院呼吸科專家提醒:「患兒持續高燒,且精神持續不佳,伴有咳嗽症狀時,家長一定要警惕是腺病毒感染,如不及時治療,或留下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1歲女孩持續高熱一周後住進了ICU1歲的寧寧(化名)家住安徽滁州,1月下旬,突然在無誘因下出現咳嗽。剛開始咳得不嚴重,家長也就沒太在意。
  • 寶寶高燒39度的最佳處理方法,一定要收藏!
    寶寶高燒39度的最佳處理方法,一定要收藏! 對於年輕父母來說,帶娃經驗很是欠缺。當寶寶高燒39度時,往往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那麼,寶寶高燒39度的最佳處理方法有那些呢?今天育姐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爸爸媽媽媽趕緊來學習吧。
  • 高燒40度持續不退乾咳半個月不好 哈市這茬感冒多是肺炎且病情較重
    生活報1月9日訊 「這茬感冒實在太厲害了,我們一家四口都中招了!」「孩子高燒40度不退,吃了三四種退燒藥都不見好。」「祈禱感冒快點好吧,咳嗽都二十來天了」……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哈市市民因感冒紛紛在朋友圈中吐槽。
  • 孩子高燒39度兼咳嗽,家長7招醫生點讚
    一旦高燒並且伴有咳嗽、寒顫,家長又應該如何應對呢?王女士生活在郊區,離醫院有一定距離,在她的孩子5歲時,半夜發過一次高燒,當時孩子高燒燒至39度,她讓父親配合她,一起把把孩子的全身用溫水浸溼後的毛巾擦了一遍,隨後給孩子餵溫水,一個夜晚就在重複的擦拭身體、換水中度過。
  • 兒科醫生說--如何治療和預防寶寶肺炎?
    ,如何治療和預防肺炎呢? ●肺炎就是寶寶肺部被感染,從而出現咳嗽,發燒,氣促的症狀;  ●肺炎一般是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5歲以下的寶寶,肺炎通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5歲以上的寶寶,肺炎通常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當然有時也會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又合併細菌感染。
  • 高傳染性腺病毒來襲,已有兒童死亡,提醒:5大症狀出現,請就醫
    「各位親朋好友,請幫忙轉發一下,我親姐姐的兒子,1歲10個月,高燒不退9天,在武漢同濟醫院氣管插管搶救2天,還沒有過危險期,求助A型RH陽性,外甥曾感染過腺病毒7型,需要感染過腺病毒並治癒的成年人提供救命血清!」
  • 呼吸困難、持續高燒,洗空調竟洗出個「肺炎」?
    先講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小紅阿姨今年50歲,是湖南平江一個菜場的商販。今年4月17日,小紅阿姨莫名咳嗽、呼吸困難、高燒達40℃。輾轉了多家醫院,得到的診斷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於是,醫生立馬留取了小紅阿姨深部痰液,進行了病原菌檢測,才發現是因為一種特殊的感染引起。那麼問題來了,菜場、呼吸困難、多器官功能障礙,莫非和新冠肺炎有聯繫?第二個故事:老劉叔叔今年67歲。老劉叔叔家的空調很久沒用過了,今年2月底,老劉叔叔決定洗一下空調。結果清洗出一堆動物的糞便。因為太難清理,他還用吸塵器吸了一遍,足足洗了3小時。
  • 川崎症治療與後遺症一次了解!
    高達九成發生在5歲以下(其中三分之二發生在2歲以下),男女比約1.6:1,發生率雖然不高,但在黃種人身上特別多,常見於日本、韓國等國家。此症是由日本人川崎富作在1967年首度提出,所以稱為川崎症。為何會發病?
  • 15個月大的寶寶高燒39.5度 原來是燒傷「土辦法」惹禍
    原標題:15個月大的寶寶高燒39.5度 原來是燒傷「土辦法」惹禍 15個月大的小男孩不小心被燙傷,父母不是趕快帶他去醫院,而是用上自家的土藥,結果導致小孩子高燒39.5度。 事情發生在11月13日上午,一位小男孩被送進義烏復元醫院兒科診室,通過體溫測量,孩子溫度居然高達39.5度,已屬於高燒。
  • 兒童發燒39度快速退燒的方法 五歲兒童發燒39度快速退燒的方法
    兒童發燒39度快速退燒的方法有時候在半夜發現小孩發燒39度,家長非常緊張,如果寶寶很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就醫。如果寶寶精神狀態還不錯,可以先吃單一成分的退燒藥降溫。如果家裡沒有退燒藥,也可以先做物理降溫,但之後要及時填補這塊的缺失。
  • 29歲男子高燒39度沒在意,結果呼吸衰竭……
    醫生提醒市民,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被延誤可導致重症肺炎、心肌炎等,嚴重可危急生命,但也無需過分恐慌,儘早識別,及時抗病毒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平安度過。 據小趙回憶,這次感冒和以往不太一樣,突然一下子就發燒了,而且高燒到39℃,渾身無力、頭疼,仗著身體好的他並沒有在意,還是繼續上班。
  • 疫情當下 家長怎樣識別寶寶是不是得了肺炎?
    2個月以內:大於60次/分鐘  2個月-1歲:大於50次/分鐘  1歲-6歲:大於40次/分鐘  6歲以上:大於30次/分鐘  王衛剛主任強調,數呼吸次數的時候,一定要在寶寶安靜的情況下數,不能受哭鬧、發燒、跑動等影響。最好是睡覺的時候數,一呼一吸算作一次。如果聽寶寶的呼吸不太容易,也可以看寶寶腹部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