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高考壓力與日俱增,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一些中學名校備受家長追捧。由於高中直接關係著考生的高考,而好的中學內有更加優質的師資、更豐富的教育資源,升學率往往會更高。在家長心中,孩子進入這樣的學校讀書,在高考中脫穎而出的機會要高很多。
但是,每所中學的招生名額是有限的,很大一部分考生進不去自己心儀的中學,這令家長們非常焦慮。在這種背景下,「借讀生」應運而生。所謂「借讀生」,指的是由於戶口、成績不夠等原因,考生的學籍不在其讀書的學校,而是在外地或者其它的學校。
近日,南京的王女生由於孩子的中考成績不夠理想,她動起了歪心思。經人介紹後,他在一家培訓機構一次性交了18萬的借讀費,希望他們能幫自己的孩子「借讀」到一所更好的中學。但是,王女士等來等去始終沒有等到借讀的消息,最後實在等不下去了,她找到那家培訓機構,卻被告知:借讀辦不了了!
王女士傻眼了:18萬的天價借讀費白交了?所幸,在當地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的幫助下,王女士將借讀費全部索回。王女士很納悶,為什麼以前能辦借讀而現在辦不了了呢?其實,這是因為王女士對教育部的中學招生方案不夠了解,難怪有些網友說:這家長真傻!
今年5月份,教育部《關於嚴格規範大中小學招生秩序的緊急通知》,進一步規範了大中小學的招生秩序。在這份通知中,教育部明確提出:普通高中學校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招生範圍、招生計劃、招生時間、招生方式進行統一招生,嚴禁招收借讀生,嚴禁「人籍分離」。
從今年九月份開始,「借讀生」將不復存在,學生的學籍在哪,學生就必須在哪上學。學生要想去名校上學,就必須將學籍轉到該學校,而要想將學籍轉到該學校,則必須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比如學生的學籍要跟著家長的戶籍走。
那麼,教育部為何要嚴禁普通高中招收借讀生呢?大體有下面兩個原因:
其一、擾亂招生秩序
中考之後,各地教育部門會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經過周密的計算,分配各校的招生計劃。而「借讀生」則會打亂已經制定好的招生計劃,擾亂學校正常的招生秩序。
其二、容易導致教育不公平現象
一般情況下,考生都是從普通學校「借讀」到名校。很多學校在招收「借讀生」時,會收取一定的擇校費或借讀費,這對家庭富裕的 同學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對家庭相對貧窮的家庭來說,他們承受不起天價借讀費,如此一來,教育不公平現象便會發生。
因此,教育的這則通知,不僅可以規範各地區中學的招生秩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教育的公平性,值得點讚!對此,您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