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20年高考實在是太難了,生於非典,考於肺炎,如今復讀也要受限。在高三考生看來,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是夢想的起點,要是考不好,那就第二年再戰。很多人都是抱有這樣的思想,所以每年的高考人數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復讀生。據統計,每年的復讀生佔考生總數的十分之一,這個數字代表著相當大的一個數量。
2020年高考總人數是1071萬人次,相比於上一年的高考人數增加了40萬人,競爭壓力是相當大。如果將今年考生總數乘以十分之一,那麼復讀生就達到了100多萬人次,教育壓力也是非常大的。現在各地都開始嚴禁招收復讀生,而今年的考生比較擔心,要是高考考砸了,還可以回去復讀嗎?教育部:嚴禁招收復讀生!
貴州的教育部門貴州教育部於4月20日,頒發了關於今年禁止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的通知,也就是說從2021年開始,復讀生不能出現在公辦高中學校名單裡面。這個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而且很多人覺得這個決定有點不合理,既然公辦高中不接受復讀生,那就只能去民辦高中了。
民辦高中的學費較高,很多普通家庭承擔不起,教育成本明顯上升。雖然說復讀生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民辦高中和公辦高中相比,終歸是差了一點。在以往復讀生調查數據顯示,復讀生基本都是農村孩子,都希望第二年考取理想的院校,所以有人認為復讀政策,怕是對農村考生影響最大。
很多人只看到小的方面,卻忽略了教育大環境。高考不是一部分人考試,而是千千萬萬個考生的考試,或許你認為復讀生很辛苦,應該接受他們回來復讀,但大家要考慮教育的公平性。
高考生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本身競爭力就很大,而復讀生有過高三的經驗,應屆生和復讀生競爭,明顯是不公平的。復讀生佔用教育資源,自身優勢又比應屆生大,且每年都有復讀生選擇復讀,造成了惡性循環,認為考不好就回來復讀。
在復讀生裡面,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考上大學,但不滿意錄取結果,所以回來復讀,造成名額資源浪費。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那些已經考上名牌大學的考生,又選擇回來復讀,有甚至考了幾年的名牌院校,堪稱高考釘子戶。
其實在2002年前,教育部以及各省教育廳就多次發文,嚴禁公辦普通高中招收復讀生,但卻一直沒能改變這一現象。
現在不止是貴州教育廳發布政策,四川教育廳也在4月8日發布了《關於規範2020年全省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普通高中不能辦復讀班,如有復讀生的名單,需嚴格記錄。
雲南省也出臺了《雲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裡面明確提到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借讀生、擇校生,普通公辦高中學校也不得招收復讀生。考慮到要保障應屆畢業生的教育公平,相比較於小部分的復讀生群體,大家覺得是接受復讀生好,還是不接受呢?
當然,政策之下,我們也要看到2020年的高考生確實很難,雖然延遲了高考日期,但複習的效果卻不怎麼樣,且考試難度也沒有想像中降低了,還要對抗各種惡劣的天氣環境。因此有人提議,希望將復讀政策延遲到2021年,大家認為怎麼樣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