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酷暑已經過去,新的開學季馬上就要開始了,很多準備入小學、初中的家長,開始為孩子的入學問題奔波。
有房子的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上一個更好的學校,沒有房子的家長為自己孩子在哪裡上學而煩惱。
關於學區房該不該取消的討論一直都在持續,很多人對於取消學區房持贊成的態度,認為學區房的存在,造成了教育的不公平,取消學區房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其實恰恰相反,學區房才是最大的教育公平,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計劃經濟年代,物資比較缺乏,為了照顧每個人都能吃得上,於是在分配上進行定量供應,有些物資並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而是服從統一的分配。
在市場經濟年代,物資比較充裕,大部分商品用錢就可以買到,只要有錢就能解決生活中95%的需求,於是人們的努力中心都放在賺錢上面。
在孩子入學問題上,只要有錢買一套房子就能解決孩子入學的事情,不用東奔西跑地託人找關係,自身小區的位置決定了自己孩子能上什麼樣的學校。
如果取消學區房的話,那麼又回到計劃經濟時代了,好的學校都是關係戶和有錢人的孩子,普通人的孩子進不來,如果要進來必須付出數倍的代價。
在所以說學區房是最後的教育公平,現在沒有能力負擔起好學區房的人,學區房取消以後,同樣也無力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