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要想成功考上研究生,需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我們看看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學生,是因為他們比常人聰明嗎?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嗎?還是因為他們家裡有很硬的關係和背景呢?相反,或許他們並不聰明,上課時老師講的知識,其他同學聽一遍就懂,但他們要課下仔細研究很長時間。
有些大學生之所以能夠在考研大軍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們學會了堅持,他們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遇到點困難就放棄。當其他人退縮時,他們仍舊坐在自習室鑽研著那些枯燥的考研課本。
為什麼有些人在考研的不同階段選擇退出呢?
一、考研目標不明確
大學生選擇考研,可能並不是因為自己對某個專業的喜愛。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不知道自己應該考什麼專業、應該報什麼學校。很多同學會根據上幾屆學長的報考情況,看看被哪幾個學校錄取的人數多,就會盲目地選擇這幾個學校作為自己的報考學校。這樣導致的後果是,大家對報考學校、報考院系和專業不了解,只是追隨別人的步伐,並沒有想過是不是適合自己。開始複習專業課時,才會發現自己走錯了路,於是好多人沒有信心繼續學下去,乾脆放棄考研。
二、沒有主見,聽從父母的安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時刻對孩子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不僅僅適用於高考,在考研中也有同樣作用力。有些大學生無法堅持己見,也只有在考場上表達對父母的反感。考場上的突然消失是放棄,還是報復,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明白。也有些大學生正在準備考研,父母的一個電話來了,告訴他們家裡已經給他們聯繫安排好工作了,他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放棄考研了。
三、缺少自信、壓力大、心理素質不好
不少平時成績一般的學生是非常缺乏自信的,尤其是普通院校的本科生大家都想考一個好學校好專業的研究生,可是想到那些出身名校的競爭對手,就覺得自己不自量力。在準備考研的過程中,每天就會不自覺地給自己暗示:我選擇的這個專業,只有好的學校有本科生課程,那麼我的考研競爭對手全是「211」和「985」高校的大學生,和他們進入同一個戰場,我是必敗無疑啊,我還是不要報考這個學校了吧,我還是放棄算了……於是到最後就打起了退堂鼓。考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學習的動力,才能不受外界的影響,不會因為別人的動搖而沒有動力去學習。
四、逃避生活,沒有毅力
這類大學生的特點就是,對生活沒有太大的熱情,平時懶惰散漫,對任何專業都沒有激情,站在本科畢業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該怎樣選擇。本專業不好就業,或者不喜歡本專業,那就選擇考研,也只有考研能夠逃避不好找工作的問題。但是他們又經不起考研的挑戰,沒有足夠的耐心,沒有毅力完成一項馬拉松賽跑似的比賽,因為散漫慣了,他們會在想放棄的時候,就果斷地放棄。
考研這條路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是不會有什麼捷徑的,只有付出努力,堅持不懈地學習才會有將來的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