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44歲老師考上研究生,想努力永遠不晚,想成功什麼都不是藉口

2020-08-09 教育思享

前段時間,廣東常平一所民辦學校的教師周顯康,考上了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的消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近年來,經常有「宿管阿姨圓夢廣大」、「北大保安奮起上北大」、「中專逆襲上復旦」的報導,類似的新聞在不時地引發討論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思考——我能考上嗎?

44歲的周顯康,作為大專畢業的教師,也曾焦慮彷徨過,也曾因為信心不足否定過自己。然而強烈的意願成為迸發的動力。僅僅8個月的備考時間裡,周顯康有工作要做,有家庭要照顧,留給他的時間原本就不多。而他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開車的時候他聽政治,做家務的時候他學教育和管理,上廁所的時候他背單詞,家人都睡了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還在瘋狂刷題,就是這樣的零碎時間拼在一起,周顯康他做到了,他考上了。

「畢業去考研」、「不考研怎那麼找好工作」、考研這兩個字好似成為了當今社會很多畢業生家長的口頭禪。每個孩子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苦讀深造,從而更有底氣地立足於社會。然而叛逆的孩子,甚至把「考研」當成了瘟神,家長越是不厭其煩地要求孩子,孩子越是打心裡牴觸考研。

拋開這層心理因素,讓人望而卻步的考研真的難嗎?

難,光是從競爭壓力上,每年報考人數就在不斷增加,聯考的難度也在逐年遞增。那考研累嗎?累,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需要很堅定的意志力,來堅持重複地學習、複習、刷題。很多家境並不富裕或者在職的考生,還需要兼顧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

既然如此艱辛又不一定取得成功,為何大多數人還是決定考研呢?

大多數人考研最普遍的原因,無非就是就業壓力。

社會在不斷地發展,教育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本科生似乎並沒有早些年頭那麼金貴,甚至隨手一抓一大把。有的人對自己的本科學歷並不太滿意,他們往往在面試和工作中並不佔優勢。因為單位招聘只看二條:有沒有經驗,學歷怎麼樣。學歷在大多數時候成了入職的門檻,這導致這部分人不得不考研來提升學歷。

很多大學生為逃避就業,盲目跟隨考研熱潮,考研只是他們躲避就業壓力的手段,並不是真的努力鑽研,或者做好了相應的打算,這也是造成錄取比例不高的原因之一。

還有些人考研是為了拓展圈子。畢竟平臺不同,見識不同,眼界和格局自然也不同。現今社會大家都混圈子,同一行業的人都是朋友更好辦事。

為了鑽研深造學術。他們或許本科期間對於所熱愛的專業,只是簡單地掌握皮毛,對每個內容背後並沒有非常深入的了解。而研究生期間更進一步,他們擁有更多的機遇去動手實踐,提升專業的分析解決能力,從研究中找不足、促發展,和志趣相同的人多方面地去探討剖析。

知識經濟的時代,也是軟實力比拼的時代。

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投入,它是從根本上提升生產力的基石。21世紀,人才的發展成為主流。選擇考研,無疑是放棄了當下的安逸。厚積薄發,更多人學歷的提升,也是各行各業的知識技能水平的提升。其實,你現在的努力程度,恰恰反向地說明了你對生活的滿意度和舒適度。

迫切想改變的人是不會停下來思考的,因為行動永遠比爭論更有意義。

周顯康用他的實際經歷告訴我們,想要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想要成功什麼都不會成為藉口。

相關焦點

  • 75歲老奶奶死磕CPA證書,80歲爺爺輩考生驚現法考現場!:年齡不是藉口,努力永遠不晚!
    年齡不是藉口,努力永遠不晚!當你在猶豫糾結中消磨生命的時候,有的人卻在利用每分每秒的時光尋找更多的價值和意義。
  • 「兵哥哥」何成翱考上華師研究生:你的成功從來不負努力
    也許,不負光陰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01 你有多努力,就值得有多優秀今天被一名「特殊的」研究生小哥哥刷屏。長江網9月12日訊:「兵哥哥」考上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啦!2014年考上武漢傳媒學院後,大二時,懷揣小時候的「軍人夢」,在父母的支持下,他保留學籍入伍,前往河北張家口某部隊服役圓夢。2017年9月,何成翱退役,回到武漢傳媒學院繼續學習。今年又如願考上華中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這段特別的人生經歷,可謂讓人感動又羨慕。我不知道小哥哥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但相信他的明天一定會更優秀更精彩,所有的幸運都值得。
  • 我今年30歲,想學會計,晚不晚?
    首先,絕對不晚。30歲是第二個15歲,你還很年輕,你正是一個想學就學的年紀。只要我們面對改變,總會問一句,晚不晚?恕我直言。30歲的我們狠起來,博爾特都追不上。宗慶後:42歲錢我在農村搬磚,42歲之後,我蹬著三輪車創建了娃哈哈帝國。
  • 去成為自己想做的那個人,永遠不晚
    今年,小夥子又卯足勁備考研究生,目標是北京一所知名司法學校。旁人不甚理解,二十好幾的人,有了穩定工作,不想著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卻去考什麼研究生,未免晚了點吧!朋友說,兒子的學習勁頭讓她沒法不支持。雖然心裡頭希望兒子坐擁好工作,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心理學家指出:「當人真的想得到某個東西,就會在其外顯露出來。」
  • 敬一丹:30歲我才讀了北廣研究生,好的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
    她的考研之路也是充滿了坎坷,因為經歷過上山下鄉的知青生活,文化底子沒有那麼深,所以連續兩次考研都名落孫山,此時她已經29歲了,兩次考研失敗的經歷讓她失落不已,但是她依然不甘心就此放棄,母親的一句話讓她重新鼓起了勇氣:「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真要想改變自己,什麼時候都不晚。」
  • 考研經驗:工作7年,30歲二戰上岸重點大學,只要努力永遠都不晚
    「只要努力永遠都不晚」!18年在決定是否考研時,這句話給了我很大勇氣。19年4月初,我在學校官網全日制碩士錄取名單上看到我的名字時,內心是高興的,不過沒有想像地那麼興奮。回想一路走來,幾次想過放棄,但好在堅持了下來。白天上班,晚上複習,有段時間晚上加班,回到家很晚,仍然抽出時間複習。有時壓力很大,看書的時候,頭都是疼的。
  • 大學生要想成功考上研究生,需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大學生要想成功考上研究生,需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我們看看很多考上研究生的學生,是因為他們比常人聰明嗎?是因為他們運氣好嗎?還是因為他們家裡有很硬的關係和背景呢?一、考研目標不明確大學生選擇考研,可能並不是因為自己對某個專業的喜愛。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不知道自己應該考什麼專業、應該報什麼學校。很多同學會根據上幾屆學長的報考情況,看看被哪幾個學校錄取的人數多,就會盲目地選擇這幾個學校作為自己的報考學校。
  • 16歲開始學習美術到底晚不晚?不投籃永遠就不會得分!
    十六七歲是一個人的黃金年齡。雖然很多現在的美術生都是高中才系統的接觸美術,真正的從小就學習的還是處於少數,但是有許多高一、高二的同學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我這個年齡開始學習美術晚嗎?馬老師告訴你「根本不遲!」
  • 32歲碩士畢業生重新參加高考:做你想做的,永遠不晚
    近日,武漢一位學習材料學的32歲已碩士畢業的研究生再次參加高考,並被湖北中醫藥大學本碩連讀5+3的中醫專業錄取的消息引起網絡熱議。現在為醫學專業而重新高考叫堅持理想,那當初選擇材料專業的理想又是什麼呢?這也正給我們一些準備參加高考的學生提了一個醒,其實高考填報志願不是憑感覺,不是追熱點,不是隨波逐流,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要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例如你想做醫生的,那麼肯定就是選擇讀醫學專業了,而不是去讀個熱門專業,到頭來從事著自己不喜歡的行業,那應該是一種比較痛苦的選擇。
  • 考上211研究生:想退學尋出路!研一學生:導師太坑,壓力太大
    一件事如同一個人一般,當你只了解表面的時候,覺得它異常的完美,無懈可擊,激起你想要靠近的決心,但是當你深入了解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它也就那樣,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甚至會懷疑自己當初選擇的正確性這不,前段時間,一位好不容易考上211的研究生朋友居然說她想要退學了
  • 成考學歷考上研究生是什麼體驗?一個字,爽!兩個字,爭氣!
    總說成人的繼續教育無用,殊不知那是你給自己找的藉口。小拓今天就來給大家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她通過成考學歷考上了研究生,一下子改變了自己原本的人生軌跡。愛情事業雙豐收,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莫要在機會來臨的時候才發覺,自己沒有抓住它的能力!
  • 20歲才上大學才上大學晚嗎?現在開始的話,永遠都不晚
    畢業後,前兩年混得不太好,後來考上了國企單位,目前在廣東做村官專攻扶貧方向。02除去A君外,其實當年開學的時候我們班上還有另一個同學挺出名的,暫且稱之為B君吧。B君來自甘肅,我報名那天剛好跟他撞上了,有過一面之緣(往後看就知道為啥只見過一次了),給人印象就很老成了。
  • 紅果研:幾歲考研是最佳年齡?25歲考研究生,算不算晚?
    如果,通過考研能夠和更優秀的人認識(老師、同學),打破你現有的交際圈層,那麼,幾歲都不遲。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的一個新聞,49歲的宿管阿姨和自己的兒子同時考上了研究生的事兒。因為年齡,很多時候會質疑自己選擇考研這條路到底對不對?到底要不要走下去?應屆生考研人,關於年齡的問題可能考考慮的更多的是「我讀研完都25、26了,感覺年紀都有點大了」。已經參加工作的人選擇考研,關於年齡的問題想的更多的是「我現在都26了,辭職面臨無收入,考不上的話耽誤一年時間,考上的話讀完也快30了」......
  • 母女考研同時被錄取,母親用行動告訴孩子:想努力的人,永遠不晚
    最近,西南醫科大學的一份研究生錄取名單吸引了很多朋友的視線。因為一對年齡相差25歲的母女竟一同出現在這份名單上!原來母親是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兒科護士長,今年為了鼓勵女兒三戰認真備考,於是一同開始準備研究生考試,沒想到雙雙上岸。真是不禁讓人感嘆:太勵志!
  • 二本考上985研究生的同學,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總有同學問我,本科二本,考985高校的研究生有希望嗎?我不想空口無憑地說「有希望」,也不想隨隨便便地說「沒希望」。因為正如魯迅所說,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不去做,永遠沒有希望。我想請大家看看,曾經走過這條路的人,曾經二本上岸985的同學,他們都努力到什麼程度。
  • 一個中專生的考研自述:41歲的我剛考上研究生,你憑什麼不努力?
    自己也無愧於自己的努力,功不唐捐,天道酬勤,上蒼始終會眷顧堅持夢想並持之努力的人。在這裡或許又有人存在一個誤區,對自考不了解,其實自考也是國民教育系列的一種,一門門考的,又沒有老師教,基本上要複習的還可以才能通過,所以這個文憑也是貨真價實的,並不是像有人講的一文不值,其實自考的文憑比成人高考、網絡教育等含金量要高的多。
  • 要多努力才能考上985?明年9月你想在哪?
    考研究竟要多努力才能考上985?今天,小白專門採訪了幾位考上985的小夥伴,我們來看看他們經過怎樣的努力考上985的,都有哪些小竅門~1學霸Q是小白同學,聊起天來格外輕鬆。從決定考研的時候我就忐忑,我不敢多睡,別人睡得早,起得晚是因為他們都會。我不行,本身基礎就差,自己再不努力,哪裡比得過別人。找工作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什麼都普普通通。如果考研失敗還要面對用人單位,生活逼迫,不得不上啊。
  • 劉昊然考編成功: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其實,劉昊然真不一定是衝著編制去的,而是想在話劇舞臺上有新的突破,不斷努力拓寬事業的邊界,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 就像很多網友評論的那樣,明星都在努力考編,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 「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我19歲」,「我46歲」!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話題#你考上研究生那一年,多大了#,提問的答主說:我今年已經25歲,考研晚不晚?年齡,是很多考研人在決定考研之前都會糾結的問題。一起來看看下面幾位研友的回答:@作者:紐斯沒有誰走過的路有我走過的曲折了,5歲開始上小學,沒考上高中,讀的職高,高二轉去對口高考升學班,高考考了二本的分數,因為是職高所以沒有選擇三本資格,走了專科,17歲開始讀大學,比同班同學小兩歲,專科三年,升本讀兩年,18年大四考研,沒考上,19二戰,成功走向211,23歲。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的努力永遠不晚
    剛結束的這期班,共有22位學員,年齡和職業各不相同:在校大學生、研究生、高校設計專業牽頭人、設計師、工作室創始人和企業老闆。有感於自己的成長和不舍畢業後的分離,匯報現場各種情緒交疊,說到動情時一度哽咽,即便是男生也都紅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