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關鍵字,比如孩童時的天真,青春期的叛逆,十八歲的衝動,而到了中年,可能我們必須要談一談成熟。如果一個中年男人還像十八歲的年輕人一樣衝動,將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其實衝動的男人像刺蝟,尖銳的外表下,是一顆經不起挫折的玻璃心。成熟的男人給人的感覺像一縷春風,溫暖和煦;他們不逞強、不裝傻、不爭辯,但內心充滿堅定和力量。
1.人到中年,一定要學會務實;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圈;不逞強,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事。人到中年,要像山一樣讓人感覺踏實可靠,言必信,行必果,千萬不要滿嘴跑火車。這就要求我們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學會拒絕,不逞強。
單位同事老楊是個老好人,不懂拒絕,愛逞強;愛逞強的毛病曾給老楊生活中帶來很多煩惱。單位產品升級換代,研發力量不夠,領導知道老楊技術出身,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利用空閒時間幫忙做做零件設計,老楊知道重操舊業難度很大,但在不服輸愛逞強的臭毛病又犯了,老楊覺得自己沒問題就答應了。結果試車時生產線緊急停車,原因是老楊負責設計的一個零件尺寸公差過大,振動超標導致停車。老楊被公司點名批評,扣罰獎金。所以,做人做事千萬不要逞強,你逞強,做好了理所當然,做不好也許就是萬劫不復。
2.做人少裝傻,當你以為你的表演能騙過別人時,其實你已經成為別人眼裡的小丑。我們上小學就知道了掩耳盜鈴的故事,可能還有疑問世界上怎麼有這麼傻的人;長大後才發現,原來我們都是傻子,時常做著掩耳盜鈴的傻事。
為什麼人越成長,反而越感覺孤單?因為我們忘記了童真,學會了複雜,比如裝傻。看看身邊那些裝傻充愣的人和事,你覺得他們拙劣的表演能騙過誰,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推人及己,你還想不想裝傻騙別人呢?有句老話叫「老不讀三國」,意思就是隨著閱歷的增長會人老成精,心裡算計越來越多;所以,人老了就不要再去學三國裡的那些陰謀詭計了。人到中年雖不能說老,但也應該學習更簡單、更真實地去玉人相處了。物以稀為貴,這個世界上已經那麼多油膩、算計了,所以簡單、真實的人會更可愛。
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真正有智慧的人很少與人爭,但最後贏的卻往往是他們。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知道不爭即是爭的道理。所以人到中年一定要更聰明,學會不爭辯。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爭辯,是和最好的朋友之間發生的。其實到現在我已經忘記當時為什麼而爭了;但我清楚記得,在爭辯過程中,我已經意識到自己錯了,但在自尊心的驅使下仍要繼續為自己辯護。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我們不歡而散,直到有一天我倆把酒言歡,他說出了和我相同的感受。這次爭辯,讓我明白一個道理:爭辯,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效的行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被別人說服,除了他自己。人的觀點一旦形成,很難改變,爭辯只會激起更加強烈的防衛心理。說服他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棄爭辯,認真傾聽,讓他自己說服自己。所以,請記住中年人第三條智慧,不爭辯。
最後,希望每一個中年人都能學會不逞強、不爭辯、不裝傻。做好這三點,你會更加成熟自信;更成熟自信的你,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