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惡搞的潮牌Supreme和餐飲品牌賽百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惡搞作品開始在網上流傳並受人追捧。當下,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與商業娛樂的聯繫愈發緊密。今天,時尚芭莎藝術為你盤點10個「慘遭」藝術家惡搞的品牌,與你一起欣賞藝術家們別出心裁的創作。
1
星巴克
美人魚的「屌絲」日常
韓國藝術家Soo Min Kim創作的星巴克紙杯
「誰也別想搶走我的硬幣」、「熊孩子就該被扇巴掌」……這一系列描述都是網友們在觀賞完韓國藝術家Soo Min Kim的惡搞作品後寫下的。創作者通過繪畫、裁剪和拼貼增加了畫面的動感,同時增強了視覺上的立體感,令其看上去栩栩如生。
星巴克商標新舊對比圖
星巴克商標的圖案是古希臘傳說中美麗的雙尾海妖塞壬(Siren)。創始人希望顧客可以被性感的美人魚吸引,常來他們家購買咖啡。然而,該標誌由於將裸體刻畫得過於寫實,遭到客戶投訴。因此從1987年起,星巴克就不斷對它進行修改。
網友通過設計海妖裸露的背面來表示對星巴克2011年版商標的不滿
2011年,星巴克決定將商標由原本的全身像改為半身像。沒想到這一舉動卻引發了巨大爭議。有人認為,適當裸露是性感的必要條件,而現在被遮得嚴嚴實實的美人魚已經不能體現創始人最初的想法。就是從這一年起,人們開始熱衷於創作這位昔日女神的「屌絲」日常。魅惑的海妖消失了,活潑可愛的星巴克女孩卻出現了。
2
古馳
獨特的炫富方式
藝術家組合Meatwreck為#TFWGucci項目創作的圖片:《你買了一塊新的表,當務之急是把它秀出來》,2017年
藝術家Ege Islekel為#TFWGucci項目創作的圖片:《當你買了一塊新手錶,卻苦於沒人可以炫耀的時候》,2017年
2017年3月,古馳(GUCCI)推出了名為「#TFWGucci」的數字創意合作計劃。該項目的全稱是:That Feel When Gucci(「當你戴上古馳腕錶時」),意在鼓勵全球藝術家以其新推出的多個腕錶系列為主題進行創作,為新產品造勢。
被街頭藝術家GucciGhost惡搞的古馳第五大道旗艦店,2016年
事實上,這並不是古馳第一次邀請藝術家來惡搞自己。2016年,該品牌的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其外牆一夜之間被人貼滿了塗鴉貼紙。「始作俑者」是一位名為GucciGhost的街頭藝術家。這並不是他個人的惡作劇,而是品牌官方授意他進行的宣傳行為。有趣的是,此人曾是古馳「剽竊黑名單」上的一員。
「古馳小精靈」系列,2016年
與各大品牌對抄襲和山寨避而遠之的態度不同,古馳現任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認為應該把這股喜歡惡搞自己的勢力利用起來。他大膽起用GucciGhost擔當設計師,並推出「古馳小精靈」全新合作系列。Michele的這一舉動徹底改寫了自家品牌過去「性感而強勢」的基因,為其注入流行文化的血液,讓它以新姿態再一次站在時尚潮流前端。
3
芬迪×斐樂
一隻包=兩個品牌?
藝術家Reilly惡搞芬迪和斐樂商標的圖片,2018年
大衛身上背著的是芬迪(FENDI)還是斐樂(FILA)?答案:兩者皆是。藝術家Reilly(Instagram用戶:hey_reilly)喜歡通過他高超的PS技術來惡搞各大品牌,各行各業的巨頭們在他的圖片中都能「配合」得天衣無縫。
芬迪(上)和斐樂(下)商標對比圖
「Fendi × FILA」聯乘系列單品
Reilly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想像有朝一日會成真。在2018年米蘭時裝周秋冬高級成衣發布秀中,「Fendi × FILA」聯乘系列成功地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這一系列包含了衛衣、針織衫、手袋等產品,其設計靈感正是取自Reilly之前以兩家商標為元素創作的惡搞圖片。
4
麥當勞
充滿邪惡的世界
查普曼兄弟《邪惡的總和》,綜合材料,2013年
《邪惡的總和》(The Sum Of All Evil)是英國的藝術家組合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mpman)的作品。在該作品中,一向擔任首席快樂官(CHO:Chief Happiness Officer)的麥當勞叔叔看上去臉色陰暗。
查普曼兄弟《邪惡的總和》細節圖,2013年
查普曼兄弟以納粹德軍在兩天內屠殺超過三萬猶太人的歷史場景為主題,讓麥當勞叔叔、奶昔大哥和漢堡神偷等一眾人物扮演施暴的惡魔並壓迫這個世界裡的「人民」。兩位藝術家通過類比來控訴那些貪得無厭的商業品牌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文化甚至領土的大肆侵略。
5
谷歌
別想太多
Sabo《蘋果:「不同凡想」;谷歌:「別想太多」》,綜合材料,2017年
2017年,谷歌高級軟體工程師詹姆斯·達莫爾(James Damore)在其公司內部的備忘錄中聲稱:在編寫軟體方面,女性可能生來就不如男性。此事一經曝光便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最終,達莫爾因違反了該公司的反歧視原則遭到解僱。然而他卻並不認為自己有錯,隨即發表聲明,認為谷歌的行為是在鎮壓「公開而誠實的討論」。
Sabo《到別的地方去尋找多元化想法吧》,綜合材料,2017年
支持達莫爾想法的,還有洛杉磯右派街頭藝術家Sabo。創作者在其張貼的惡搞廣告中,將谷歌原本的「Google」標誌改為「Goolag」,意在將該公司與前蘇聯負責管理全國勞動改造營的機構「古格拉」(羅馬化發音:GULag)聯繫起來,諷刺它拒絕多元化想法的態度。Sabo其實是在探討一個嚴肅的議題:社會對個人言論自由,應該容忍到什麼程度?
6
可口可樂
胖子的快樂
被網友稱為《肥宅快樂水》的託尼·弗特拉創作的超現實主義諷刺插畫
德國數位藝術家託尼·弗特拉(Tony Futura)經常惡搞經典畫作和知名品牌,他很擅長使用這種方式諷刺當今的某些社會文化現象。比如在上面這幅圖片中,託尼將可口可樂的玻璃瓶畫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人的身體。這一畫面暗示人們:喝多了可口可樂,你的肚子也會凸出來。
7
巴黎世家
不對稱的原因
siduations發布的巴黎世家惡搞圖片
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衣服為什麼常常都是不對稱的?因為有一股神秘的外力在拉扯著它們。
網友評論siduations的巴黎世家惡搞圖片:「這個衣服要在雪山上掛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定型。」
個人博主藝術家siduations(Instagram帳號:siduations)喜歡利用PS來表達自己對時尚大牌衣飾設計靈感來源的想像。被這位創作者惡搞的時尚品牌有很多,但是只有巴黎世家可以算得上是他的「靈魂繆斯」,該品牌解構主義風格的服飾給他的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這種風格在其服裝設計中主要體現為造型的不對稱、不完整。
8
路易威登
赤裸的油畫人物
路易威登MASTERS大師系列-高更
「你花上一個月的工資給媽媽買了一個印著裸體女人的包,你猜你親愛的母親大人會不會開心地賞你一記白眼?」這是某網友在看過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世界知名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合作打造的MASTERS大師系列後寫下的留言。
路易威登MASTERS大師系列
《愉悅的土地》《蒙娜麗莎》《馬爾斯、維納斯和丘比特》……這些世界名畫幾乎是大眾心中最能代表美的存在。然而當它們被印在路易威登的產品上,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國內許多網友都認為昆斯是在搞惡作劇而不是在進行藝術創作。
網友創作的MASTERS大師系列-周昉、MASTERS大師系列-黃公望
有意思的是,國內網友們卻又特別希望商家能把中國古代著名書畫印到產品上。甚至有人親自動手為MASTERS大師系列設計了周昉、黃公望等多個單品,這一組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傳。據說路易威登似乎真的打算推出中國大師合作系列,但到現在為止,官方還未作出相關聲明。
9
耐克
JUST DO IT
Davide Bedoni《Nike Swoosh Art》系列海報,2017年
2016年,知名運動品牌耐克(NIKE)邀請新銳藝術家Davide Bedoni來擔當自家平面海報的設計師。Davide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將耐克的商標與廣告語以不同的方式植入到200餘幅著名油畫中,創作了名為《Nike Swoosh Art》的系列海報。
Davide Bedoni《Nike Swoosh Art》系列海報,2017年
令人稱奇的是,被藝術家插入的耐克商標不僅沒有破壞原本畫面的和諧,而且為其增加了一種視覺上的立體效果。適時配上的廣告語「JUST DO IT」與某些作品的內容形成一種鮮明的互文關係,使人忍俊不禁。
10
聯邦快遞
暴力搬運的後果
威力德·貝西蒂(Walead Beshty)《FedEx》,夾膠玻璃、聯邦快遞包裝,2017年
現居美國洛杉磯的威力德·貝西蒂(Walead Beshty)是當今藝術舞臺上最有趣的藝術家之一。他喜歡展現事物狀態轉變的結果,並改變了作品在創作者手上被定型的慣例。
威力德·貝西蒂《FedEx》,夾膠玻璃、聯邦快遞包裝,2017年
威力德·貝西蒂連續九年通過聯邦快遞(FedEx)將其用夾膠玻璃創作的藝術品運送到各地進行展覽。在運輸工人的「精雕細琢」下,這些作品呈現出十分自然的破碎紋路。這一「事故」並不是快遞公司單方面的責任,貝西蒂在下單時根本沒有備註說箱子裡裝的是易碎品。他曾表示,這些運輸過程中留下的「印記」,正是玻璃「旅行」的意義所在。不知道聯邦的高層看到這一解釋會作何感想。
威力德·貝西蒂《FedEx》,夾膠玻璃、聯邦快遞包裝,2017年
惡搞,究竟是藝術家在進行創作,還是投機者在譁眾取寵,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不論如何,真正用心的、充滿創意的作品始終會得到人們的認同。也許有一天,你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會被認為是劃時代的偉大作品也說不定呢?
【監製/齊超 】
【編輯、文/張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