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搞,究竟是藝術創作?還是譁眾取寵?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被惡搞的潮牌Supreme和餐飲品牌賽百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許多惡搞作品開始在網上流傳並受人追捧。當下,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與商業娛樂的聯繫愈發緊密。今天,時尚芭莎藝術為你盤點10個「慘遭」藝術家惡搞的品牌,與你一起欣賞藝術家們別出心裁的創作。

1

星巴克

美人魚的「屌絲」日常

韓國藝術家Soo Min Kim創作的星巴克紙杯

「誰也別想搶走我的硬幣」、「熊孩子就該被扇巴掌」……這一系列描述都是網友們在觀賞完韓國藝術家Soo Min Kim的惡搞作品後寫下的。創作者通過繪畫、裁剪和拼貼增加了畫面的動感,同時增強了視覺上的立體感,令其看上去栩栩如生。

星巴克商標新舊對比圖

星巴克商標的圖案是古希臘傳說中美麗的雙尾海妖塞壬(Siren)。創始人希望顧客可以被性感的美人魚吸引,常來他們家購買咖啡。然而,該標誌由於將裸體刻畫得過於寫實,遭到客戶投訴。因此從1987年起,星巴克就不斷對它進行修改。

網友通過設計海妖裸露的背面來表示對星巴克2011年版商標的不滿

2011年,星巴克決定將商標由原本的全身像改為半身像。沒想到這一舉動卻引發了巨大爭議。有人認為,適當裸露是性感的必要條件,而現在被遮得嚴嚴實實的美人魚已經不能體現創始人最初的想法。就是從這一年起,人們開始熱衷於創作這位昔日女神的「屌絲」日常。魅惑的海妖消失了,活潑可愛的星巴克女孩卻出現了。

2

古馳

獨特的炫富方式

藝術家組合Meatwreck為#TFWGucci項目創作的圖片:《你買了一塊新的表,當務之急是把它秀出來》,2017年

藝術家Ege Islekel為#TFWGucci項目創作的圖片:《當你買了一塊新手錶,卻苦於沒人可以炫耀的時候》,2017年

2017年3月,古馳(GUCCI)推出了名為「#TFWGucci」的數字創意合作計劃。該項目的全稱是:That Feel When Gucci(「當你戴上古馳腕錶時」),意在鼓勵全球藝術家以其新推出的多個腕錶系列為主題進行創作,為新產品造勢。

被街頭藝術家GucciGhost惡搞的古馳第五大道旗艦店,2016年

事實上,這並不是古馳第一次邀請藝術家來惡搞自己。2016年,該品牌的紐約第五大道旗艦店,其外牆一夜之間被人貼滿了塗鴉貼紙。「始作俑者」是一位名為GucciGhost的街頭藝術家。這並不是他個人的惡作劇,而是品牌官方授意他進行的宣傳行為。有趣的是,此人曾是古馳「剽竊黑名單」上的一員。

「古馳小精靈」系列,2016年

與各大品牌對抄襲和山寨避而遠之的態度不同,古馳現任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認為應該把這股喜歡惡搞自己的勢力利用起來。他大膽起用GucciGhost擔當設計師,並推出「古馳小精靈」全新合作系列。Michele的這一舉動徹底改寫了自家品牌過去「性感而強勢」的基因,為其注入流行文化的血液,讓它以新姿態再一次站在時尚潮流前端。

3

芬迪×斐樂

一隻包=兩個品牌?

藝術家Reilly惡搞芬迪和斐樂商標的圖片,2018年

大衛身上背著的是芬迪(FENDI)還是斐樂(FILA)?答案:兩者皆是。藝術家Reilly(Instagram用戶:hey_reilly)喜歡通過他高超的PS技術來惡搞各大品牌,各行各業的巨頭們在他的圖片中都能「配合」得天衣無縫。

芬迪(上)和斐樂(下)商標對比圖

  「Fendi × FILA」聯乘系列單品

Reilly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想像有朝一日會成真。在2018年米蘭時裝周秋冬高級成衣發布秀中,「Fendi × FILA」聯乘系列成功地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這一系列包含了衛衣、針織衫、手袋等產品,其設計靈感正是取自Reilly之前以兩家商標為元素創作的惡搞圖片。

4

麥當勞

充滿邪惡的世界

  查普曼兄弟《邪惡的總和》,綜合材料,2013年

《邪惡的總和》(The Sum Of All Evil)是英國的藝術家組合查普曼兄弟(Jake and Dinos Champman)的作品。在該作品中,一向擔任首席快樂官(CHO:Chief Happiness Officer)的麥當勞叔叔看上去臉色陰暗。

查普曼兄弟《邪惡的總和》細節圖,2013年

查普曼兄弟以納粹德軍在兩天內屠殺超過三萬猶太人的歷史場景為主題,讓麥當勞叔叔、奶昔大哥和漢堡神偷等一眾人物扮演施暴的惡魔並壓迫這個世界裡的「人民」。兩位藝術家通過類比來控訴那些貪得無厭的商業品牌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文化甚至領土的大肆侵略。

5

谷歌 

別想太多

Sabo《蘋果:「不同凡想」;谷歌:「別想太多」》,綜合材料,2017年

2017年,谷歌高級軟體工程師詹姆斯·達莫爾(James Damore)在其公司內部的備忘錄中聲稱:在編寫軟體方面,女性可能生來就不如男性。此事一經曝光便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最終,達莫爾因違反了該公司的反歧視原則遭到解僱。然而他卻並不認為自己有錯,隨即發表聲明,認為谷歌的行為是在鎮壓「公開而誠實的討論」。

Sabo《到別的地方去尋找多元化想法吧》,綜合材料,2017年

支持達莫爾想法的,還有洛杉磯右派街頭藝術家Sabo。創作者在其張貼的惡搞廣告中,將谷歌原本的「Google」標誌改為「Goolag」,意在將該公司與前蘇聯負責管理全國勞動改造營的機構「古格拉」(羅馬化發音:GULag)聯繫起來,諷刺它拒絕多元化想法的態度。Sabo其實是在探討一個嚴肅的議題:社會對個人言論自由,應該容忍到什麼程度?

6

可口可樂

胖子的快樂

被網友稱為《肥宅快樂水》的託尼·弗特拉創作的超現實主義諷刺插畫

德國數位藝術家託尼·弗特拉(Tony Futura)經常惡搞經典畫作和知名品牌,他很擅長使用這種方式諷刺當今的某些社會文化現象。比如在上面這幅圖片中,託尼將可口可樂的玻璃瓶畫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人的身體。這一畫面暗示人們:喝多了可口可樂,你的肚子也會凸出來。

7

巴黎世家

不對稱的原因

siduations發布的巴黎世家惡搞圖片

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衣服為什麼常常都是不對稱的?因為有一股神秘的外力在拉扯著它們。

網友評論siduations的巴黎世家惡搞圖片:「這個衣服要在雪山上掛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定型。」

個人博主藝術家siduations(Instagram帳號:siduations)喜歡利用PS來表達自己對時尚大牌衣飾設計靈感來源的想像。被這位創作者惡搞的時尚品牌有很多,但是只有巴黎世家可以算得上是他的「靈魂繆斯」,該品牌解構主義風格的服飾給他的創作提供了不少素材。這種風格在其服裝設計中主要體現為造型的不對稱、不完整。

8

路易威登 

赤裸的油畫人物

路易威登MASTERS大師系列-高更

「你花上一個月的工資給媽媽買了一個印著裸體女人的包,你猜你親愛的母親大人會不會開心地賞你一記白眼?」這是某網友在看過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世界知名藝術家傑夫·昆斯(Jeff Koons)合作打造的MASTERS大師系列後寫下的留言。

路易威登MASTERS大師系列

《愉悅的土地》《蒙娜麗莎》《馬爾斯、維納斯和丘比特》……這些世界名畫幾乎是大眾心中最能代表美的存在。然而當它們被印在路易威登的產品上,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國內許多網友都認為昆斯是在搞惡作劇而不是在進行藝術創作。

網友創作的MASTERS大師系列-周昉、MASTERS大師系列-黃公望

有意思的是,國內網友們卻又特別希望商家能把中國古代著名書畫印到產品上。甚至有人親自動手為MASTERS大師系列設計了周昉、黃公望等多個單品,這一組圖片在網上廣為流傳。據說路易威登似乎真的打算推出中國大師合作系列,但到現在為止,官方還未作出相關聲明。

9

耐克

JUST DO IT 

Davide Bedoni《Nike Swoosh Art》系列海報,2017年

2016年,知名運動品牌耐克(NIKE)邀請新銳藝術家Davide Bedoni來擔當自家平面海報的設計師。Davide花費了將近一年時間,將耐克的商標與廣告語以不同的方式植入到200餘幅著名油畫中,創作了名為《Nike Swoosh Art》的系列海報。

Davide Bedoni《Nike Swoosh Art》系列海報,2017年

令人稱奇的是,被藝術家插入的耐克商標不僅沒有破壞原本畫面的和諧,而且為其增加了一種視覺上的立體效果。適時配上的廣告語「JUST DO IT」與某些作品的內容形成一種鮮明的互文關係,使人忍俊不禁。

10

聯邦快遞

暴力搬運的後果

威力德·貝西蒂(Walead Beshty)《FedEx》,夾膠玻璃、聯邦快遞包裝,2017年

現居美國洛杉磯的威力德·貝西蒂(Walead Beshty)是當今藝術舞臺上最有趣的藝術家之一。他喜歡展現事物狀態轉變的結果,並改變了作品在創作者手上被定型的慣例。

威力德·貝西蒂《FedEx》,夾膠玻璃、聯邦快遞包裝,2017年

威力德·貝西蒂連續九年通過聯邦快遞(FedEx)將其用夾膠玻璃創作的藝術品運送到各地進行展覽。在運輸工人的「精雕細琢」下,這些作品呈現出十分自然的破碎紋路。這一「事故」並不是快遞公司單方面的責任,貝西蒂在下單時根本沒有備註說箱子裡裝的是易碎品。他曾表示,這些運輸過程中留下的「印記」,正是玻璃「旅行」的意義所在。不知道聯邦的高層看到這一解釋會作何感想。

威力德·貝西蒂《FedEx》,夾膠玻璃、聯邦快遞包裝,2017年

惡搞,究竟是藝術家在進行創作,還是投機者在譁眾取寵,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不論如何,真正用心的、充滿創意的作品始終會得到人們的認同。也許有一天,你認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會被認為是劃時代的偉大作品也說不定呢?

【監製/齊超 】

【編輯、文/張綺夢】

相關焦點

  • 用舌頭創作繪畫,別人稱他是譁眾取寵,而他自己卻稱是獨特藝術
    用舌頭創作繪畫,別人稱他是譁眾取寵,而他自己卻稱是獨特藝術文/華勇在繪畫界,從來都不缺少創新,不過韓曉明用舌頭舔出一幅國畫的事情,還是震驚了很多人。針對韓曉明的創作形式,很多人認為他是譁眾取寵,不過韓曉明在接受開放的時候卻表示,自己是獨特的藝術。更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韓曉明還自我介紹是世界非遺項目繼承人,不免讓人感嘆韓曉明真是大言不慚。
  • 用注射器寫草書,盲寫書法……藝術創作成了「江湖雜耍」?
    其作品的藝術價值見仁見智,但有「江湖雜耍」之嫌的創作方式,仍然給人譁眾取寵之感。藝術需要借這樣的「行為藝術」博眼球上位嗎? 亂塗亂畫還是「曲高和寡」 七位禮儀小姐共同展開一幅宣紙,一位創作者手持裝有墨水的注射器,在圍觀者大聲叫好中一路噴灑……這樣一段視頻讓其作者邵巖瞬間火爆網絡,但「火」的背後更多是爭議。多數網友認為這樣的「射墨」作品難以理解,更有人指責他亂塗亂畫,譁眾取寵。
  • 北島一字詩《生活》,短短一字卻直指人心,是傑作還是譁眾取寵?
    我國當人詩人北島便是如此,他成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特殊的年代中堅持與主流背道而馳的創作方向,又曾在國外漂泊多年,只能對著鏡子說母語。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常能發人深省,還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的詩作尤其簡練而有力量,傳遞出他對世界的思考。北島曾寫過一首最特別的詩,全文只有一個字,卻擁有直擊人心的力度。有人對其讚嘆不已,有人卻抨擊是譁眾取寵,這首詩究竟該褒該貶?
  • 繪畫不用筆,手掌沾墨進行藝術創作,是胡鬧還是真藝術創意?
    進行繪畫藝術創作就一定離不開筆嗎?不管是哪一種繪畫方式,其實可以肯定的就是筆不是進行繪畫創作的唯一原材料。也不是任何一種能把藝術得以體現的原材料,都可以用到繪畫創作之中來。所謂的藝術創作需要按照傳統的繪畫理念進行,而且是需要建立在傳統的繪畫基礎之上進行升級,這樣子才可以得到大家的重視!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是把中國書法藝術與水墨畫相結合,然後用手掌沾上墨水進行創作的作品。
  • 美院學生用身體當畫筆,在紙上打滾,說是新藝術創作
    或者在拍什麼惡搞節目?在湖北美院就曾上演一出熱鬧的類似場景:有人髒兮兮地滿地打滾、有人圍著看熱鬧。但在這裡發生的事情並非人們經驗猜測中的任何一種,這是一場新藝術創作活動。鄒欣的藝術創作這個一身髒兮兮躺在地上的人竟然是一個美女,她是湖北美院的大學生鄒欣。
  • 惡搞古畫是低俗嗎?手機和電腦實現穿越,繪畫風格幽默有趣
    惡搞古畫也需要分情況,但如果在古畫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創新的藝術創作,這樣子好還是不好? 站在傳統的繪畫角度來聊,古人的繪畫都是抱著一種嚴謹的態度在講一個故事,而且不允許這一種惡搞的存在。而且古人所創作的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所以不應該拿古來開玩笑。
  • 蒙娜麗莎的微笑——「藝術的奇蹟」還是「傳播學的魔法」
    」世界上最著名的,參觀最多,撰寫最多,歌唱最多和惡搞最多的藝術作品。「」世界上唯一久負盛名的美女。」美國幽默作家威爾·羅傑斯評價。「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畫作之一,擁有金氏世界紀錄,有史以來最高的已知保險估價。「......
  • 「AI與藝術創造力的未來」 探討A與藝術創作的融合
    人工智慧(AI)與藝術創作的融合,已經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人們的視野,並對人類的藝術發展產生了影響,更令人與機器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AI在藝術上的創造力究竟有多大?它的「作品」能否稱為藝術品?AI+藝術的背後是怎樣的數據體系?藝術創作的靈感,AI也會擁有嗎?
  • 「惡搞」品牌Chinatown Market的貨
    當看到這個以emoji笑臉為原形做出來的籃球時,大家也許會想到這個是個表情包的惡搞籃球罷了,這麼看就真的大錯特錯了,其實這是一個美國的惡搞品牌Chinatown Market。Chinatown Market是由一位才華橫溢從藝術學院輟學的紐約運動品牌 ICNY 的設計師 Michael Cherman 所創辦的品牌,Chinatown Market被大家熟知應該是因為去年作過一款 「SWOOSH 1970』S」並被詹皇上腳的鞋子而紅遍全球。
  • 家長:為啥唱惡搞兒歌?娃娃:好耍搞笑
    漫畫楊仕成  讀者網友呼籲維護兒歌這片淨土  大家參與討論,在譴責惡搞兒歌的不良行為的同時,也建言獻策,強烈呼籲社會、學校、家庭一起努力,杜絕惡搞兒歌,教會孩子吟唱「有營養」的兒歌,還孩子們健康、快樂、美好的童年。  家長:  孩子把惡搞兒歌掛嘴邊  「我同報導中的母親有一樣的感受。」
  • 莫奈油畫創作中傾注了哪些藝術情感?
    藝術與藝術創作中的情感表達是其靈魂所在,是藝術核心,它讓藝術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綻放光彩的同時感染了藝術的參與者,並得到相應的情感和心靈共鳴,所以一門活生生地藝術取決於它的創造者或者是創作者是否傾注了感情。米勒曾說過:「要追求真正的作品關鍵不在作品的主題,而在於他們究竟把自己放了多少在畫中去。」
  • 海賊王:網友惡搞黃猿創作《PPAP》的過程,原來是神曲是這麼來的
    黃猿因為漫不經心的態度,而且長相酷似《PPAP》的作者而經常被網友刁侃:黃猿不只是大將,而且業餘還是歌手。甚至有網友惡搞了黃猿創作PPAP的過程,簡直太搞笑了。黃猿作為吃了閃閃果實的閃光人,在香波帝群島上,因為路飛暴怒忍不住對天龍人下手,身為大將的黃猿就出面了。
  • 惡搞教科書:語文老師你彆氣了,我走的可是藝術專業
    這時就出現了一些「學渣」想要對其進行惡搞。下面小編就整理了一些被惡搞過的教科書,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語文老師你彆氣了,我走的可是藝術專業。喜歡看《火影忍者》的同學,將杜甫先生惡搞成了佐助,真是很有想像力。在那個時候如果擁有一把槍,誰也別想壓得了我。
  • 給路人發口罩,不戴就用蛋糕打臉,借「正能量」譁眾取寵該收場了
    不過很多事情有利也有弊,網紅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比如一些網紅為了所謂的「熱度」不顧底線,做出一些譁眾取寵的事情,以博取關注,這種行為顯然不是不可取的
  • 視頻惡搞是創意粘貼還是褻瀆經典
    播客代替博客的時代到了……  視頻惡搞,創意粘貼還是褻瀆經典?  芙蓉姐姐成就了《芙蓉姐姐傳奇的一生》,春運問題成就了《春運帝國》,中國足球成就了《中國隊勇奪世界盃》,流行MV成就了後舍男生,黃牛黨成就了《新龍門票販》……只要是引人關注的,不管是電影還是社會問題,都成為了惡搞一族的素材,經過他們的搗騰,一夜之間沸騰了神州大地。  娛樂了大眾,卻讓不少人火了。陳凱歌憤怒地欲訴諸法律,高喊著:「人不能無恥到這樣的地步!」
  • 百年中國藝術歌曲創作述論
    從1920年青主創作了我國第一首藝術歌曲《大江東去》至今,中國藝術歌曲創作已走過一百年的歷程。該曲也是我國第一首古詩詞藝術歌曲,在中國藝術歌曲發展史上具有雙重學術價值。在此之後,中國無數作曲家採用藝術歌曲這一音樂體裁進行創作,中國藝術歌曲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就創作技術而言,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採用西方傳統調性作曲技法進行創作,同時注重民族化的嘗試;另一種是運用西方現代作曲技法進行創作,歌曲的調性感較弱,在創作觀念上也注重民族化等。
  • 藝術還是博人眼球?八零後央美才女赤身躺上鐵絲床,令人難以接受
    輿論的質疑和各種名利的驅使都像是這一根根鐵絲一樣,交織在一起,致使藝術家無法真正地發揮內心去創作。 對於專家的解釋,未免也太牽強附會了,同樣,這樣的解釋也難以說服大眾,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他們還是傾向於這只是周潔的一次譁世取寵的表演,特別是以裸身、直播作為噱頭,更是能夠吸引到大眾的目光。
  • 書法創作究竟應該三指執筆,還是五指執筆?
    執筆是書法創作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曾經這樣強調:「凡學書字,先學執筆。」唐人張旭教給顏真卿的第一個書法要訣也是執筆(「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五者備矣 , 然後能齊於古人。」)在書法執筆上,向來有兩個爭論。一是執筆的鬆緊問題,二是執筆的用指問題。前者我們上一講曾經講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第二個問題。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波普藝術由來和發展 在英國萌發 一般認為,波普藝術是從1950年代開始,由一群自稱「獨立團體」(Independent Group)的英國藝術家、批評家和建築師開啟,他們對新興的都市大眾文化十分感興趣,對各種大眾消費品進行創作。
  • 央美教授獨創「英文書法」,作品賣1035萬惹爭議,網友:譁眾取寵
    年匡時國際拍賣公司舉行的春季拍賣會上,徐冰用「英文書法」創作的一幅作品以高達1035萬元的天價成交!這個不可謂不重磅的消息讓無數網友們為之咋舌:這種除了徐冰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夠看懂的「文字」,並不能夠為人類傳達和記錄信息,完全失去了文字本身的意義,基於這種文字的書法究竟有什麼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