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因圖旅攝-因圖君
2015屠妖節在吉打州舉行,共有來自18個國家的150名媒體代表受邀出席,和首相拿督斯裡納吉夫婦一起共同歡慶屠妖節慶典,我們一行四人作為北京的代表有幸參與其中。
屠妖節慶典現場
馬來西亞有許許多多的節日。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大小小的節日和慶典約有上百個,其中政府規定性節日約十個左右。這些節日反映了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多元宗教、文化和風俗習慣。全國性節日除少數有固定日期外,其餘的具體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統一公布。
屠妖節((Deepavali)就是一個法定節日,又稱為萬燈節、印度燈節,2015年的屠妖節定為11月9日(周一) 11月10日(周二) 放假,其中11月10日為正式屠妖節。這一天是印度歷的7月的第一天,相當於是印度的新年。
攝影/陳俊林
節日裡孩子們是最喜歡的。馬來西亞屠妖節是印度教徒(興都教教徒,也稱印度教教徒)的新年。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印度人在馬來西亞的人數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屠妖節在馬來西亞也是很重要的節日,是全體大馬人民共同歡慶的日子。
攝影/陳俊林
屠妖節是印度教歷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前來觀看屠妖節開幕式的群眾非常多,而維持秩序和安全的只是當地的民兵或保安。
屠妖節的由來
攝影/陳俊林
傳說古時候,印度有個兇殘的魔王那拉卡蘇拉(Narakasuran),他是天神與大地女神生下的唯一兒子。那拉卡蘇拉被賦予神的力量與武器,但他卻濫用權勢興建城堡,以殘忍的手段欺壓人民。由於他個人畏懼光明、留戀黑暗,甚至禁止民眾晚上點燈。後來,天神克利斯納(Lord Khrishna)把邪惡的魔王殺掉了,為民除害。人們非常高興,便點著燈熱烈慶祝。從此,人們就將這個日子作為屠妖節,歌頌"邪不能勝正"的精神。
攝影/陳俊林
另一個被紀錄在史詩(Ramayana)中的說法是:為了慶祝喇嘛(Rama)在流放14年之後回到他的王國,全國上下點起油燈,象徵著人民在雨季冬季交替之際,有著豐收的收割。因此,屠妖節同時也是人民慶祝祈禱,祈求天神賜福興旺的節日。
攝影/陳俊林
一陣鼓聲開道,首相納吉與夫人拿汀斯裡羅斯瑪來到現場落座,人們獻上花環綬帶。
攝影/陳俊林
首相納吉和現場群眾一同觀賞傳統舞蹈及歌唱表演。而我感覺到首相對我深情看了一眼:)
攝影/陳俊林
馬來西亞著名歌星獻上精彩演出。在屠妖節期間,人們張燈結彩,身著新衣,走家串戶分享糖果與點心,就好比我們華人新年,可惜沒能走進普通人家裡感受一下節日的氛圍。
攝影/陳俊林
舞蹈演員們滿頭大汗,每一個領導講完話後都要熱舞一場。
攝影/陳俊林
時至今日,印度人仍保留著點油燈的傳統,用以紀念戰勝了魔王的卡克裡希納神。
攝影/陳俊林
納吉發表講話,呼籲全馬來人民團結一致。
相關閱讀》》》印度慶祝排燈節 場面華麗壯觀
!
攝影/陳俊林
攝影/陳俊林
首相納吉敲響了鼓,首相夫人將花瓣撒向空中,代表興都教徒和錫克教徒歡慶屠妖節今日開幕。
攝影/陳俊林
有個搞笑的細節,首相可能覺得敲鼓不過癮,將手伸到了裝花的盤子裡欲撒花。被夫人拿汀斯裡羅斯瑪用手嬌嗔的打開了。
攝影/陳俊林
一個帶來很多笑聲的節目
攝影/陳俊林
開幕式現場下著小雨,然而雨熄滅不了節日的氣氛。
PS:屠妖節習俗
在屠妖節這天,印度教徒們清早起床沐浴後穿上節日盛裝,男女老少有的手捧鮮花,有的手拿檳榔、香蕉,簇擁著來到印度廟裡,用這些東西供神,然後跪倒禮拜,祈求神的保佑。節日裡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香菸繚繞,象徵著光明戰勝黑暗,邪不勝正及智慧。
節日期間,印度家庭不僅會拜訪親友分享佳餚,甚至還敞開門戶歡迎不同宗教種族的訪客一起慶祝。
!
Kollam:屠妖節米粒藝術
每逢屠妖節,印度人在地上繪圖製作美麗的Kollam,是屠妖節必行的風俗之一。
傳說古代在鄉村裡,人們常受昆蟲幹擾,於是用麵粉或穀類撒在屋外門前,繪成圖形,昆蟲有食物吃,就不會進屋。
攝影/陳俊林
這種圖案叫做"古拉姆"(kolam)。
用染上色彩的米粒,拼成一幅幅大大小小的Kollam鋪在大門前,乍看之下拼成的米粒拼圖,就像一幅五彩地毯,其重要性就好比中國新年的門聯,中秋的月餅。
色彩繽紛的Kollam是如何製作的呢?
首先,先用食物染料把白米染上各種不同的顏色,然後把它曬至幹透。
再依照著所設計的圖案,用手把適合的彩色米粒一一地拼上去。這是一項細活,將彩色米粒一層層的鋪在空白的圖案上,做起來可得花上一番心思和耐心。
(推送編輯:Yol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