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
28日,馬來西亞總理前納吉布涉「一個馬來西亞發展公司」(「一馬公司」)前子公司SRC國際的案件終於宣判,認定納吉布7項罪名全部成立。這是納吉布陷入「一馬公司」醜聞後的首次判決,也讓納吉布成為馬來西亞史上首位被定罪的前總理。外媒認為,這起案件將對馬來西亞政壇產生重大影響。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判決很可能在上訴時被推翻。
「歷史性」審判
據彭博社報導,28日,馬來西亞吉隆坡高等法院法官莫赫德·納茲蘭(Mohd Nazlan Mohd Ghazali)裁定,納吉布七項罪名全部成立,包括三項刑事失信罪、一項濫權罪和三項洗錢罪。納吉布可能將面臨巨額罰款和每項指控最高20年的監禁。
據悉,納吉布2009年擔任馬來西亞總理後,設立名為「一馬公司」的國家投資基金。檢方指責納吉布在涉及「一馬公司」前子公司SRC國際的交易中牟利4200萬林吉特(約合7100萬元人民幣)。
此案自去年4月就開始審理。自受審以來,檢方已經詢問了數十名證人,包括一名馬來西亞央行官員和一名前內閣部長。
《衛報》稱,法院在庭審期間聽取了納吉布揮霍無度的消費記錄,包括他曾在義大利珠寶店一天內揮霍80萬美元,幾個月後又在夏威夷的一家香奈兒精品店花掉了10多萬美元。
但納吉布辯稱,信用卡支出是出於官方目的。納吉布的辯護律師也曾表示,納吉布受到誤導,誤以為進入他個人帳戶的資金是外國捐款,他本人從未授權將相關款項轉入他自己帳戶的相關交易。
對此,法官納茲蘭表示,被告的說法「太牽強了」。他也對納吉布所說的沙特王室「捐款論」進行質疑。
2018年5月,馬來西亞舉行大選,納吉布敗選。自卸任總理以來,納吉布已經累計受到超過40項指控,但他均予以否認。
審判受馬來西亞國內外媒體高度關注。塔斯馬尼亞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詹運豪(James Chin)指出,無論有罪與否,這場審判本身已經是「歷史性的」。
或將提起上訴
分析人士認為,納吉布之後的命運可能還未蓋棺定論。
納吉布27日曾公開表示,如被判有罪,他將向法院提起上訴。詹運豪認為,判決結果很有可能會被推翻,「他很可能會贏得上訴,從長遠來看,我預計只要巫統掌權,納吉布就能逍遙法外。」
2015年,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的納吉布捲入了這樁腐敗醜聞,舉世為之震驚。醜聞也讓馬來西亞政壇「大地震」,在2018年大選中結束了以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為核心的多黨聯盟61年的執政史,也在世界各國引發一系列追蹤調查。
不過,被憤怒的民眾趕下臺不到兩年後,新任總理、土著團結黨代主席穆希丁聯手巫統贏得政權,巫統也再次掌權。外界普遍擔憂,這可能會對納吉布的命運產生影響。
半島電視臺指出,納吉布仍是巫統中極具影響力的人物,巫統也是穆希丁領導的國民聯盟政府中的最大黨派。
分析人士指出,不但後續上訴結果未定,具體量刑也未定,可能會允許納吉布繼續在幕後參與政治。納吉布目前仍是國會議員,他可能無法競選公職,但他在巫統內部仍然擁有權力。
此外,彭博社也指出,穆希丁在議會中的席位只佔微弱多數。除了納吉布,包括馬來西亞前副總理艾哈邁德·扎希德·哈米迪在內的巫統高層也將接受審判。如果他們也被判有罪,可能會失去在議會中的席位,削弱執政聯盟的地位。
過去幾周,馬來西亞政壇有關提前舉行選舉的討論也在日漸升溫。前總理馬哈蒂爾和前副總理安瓦爾還在5月發表一份聯合聲明,承諾將共同推翻穆希丁領導的政府。
馬來西亞的「解毒劑」
「內憂外患」之下,納吉布的審判對今年3月上任的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來說,也是一場「大考」。
據悉,穆希丁本人也曾與納吉布「結下梁子」。穆希丁曾是巫統的忠實守護者,但在納吉布捲入醜聞後,穆希丁因公開批評納吉布被巫統開除,由此創建土著團結黨。
馬來西亞問題專家、諾丁漢大學亞洲研究所的布麗吉特·威爾士(Bridget Welsh)認為,判決將發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表明領導人是否會為任期內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以及精英階層濫用體制將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梅雷迪思·韋斯(Meredith Weiss)也認為,對於穆希丁來說,定罪不僅可以帶走他最令人畏懼的對手,也能讓他不用和此前已經決裂的盟友進行合作。「同樣重要的是,一個定罪判決也將證明他的政府是反腐敗的。」
分析人士指出,馬來西亞人都在關注著這起案件的後續發展。他們希望能夠通過此案,挽回馬來西亞因「一馬」醜聞而受損的聲譽。
曾在納吉布辦公室工作的政治分析人士吳榮森(音)說,很多馬來西亞人都希望納吉布被判有罪,「人們對未來經濟和政府政策感到擔憂。進步人士認為,馬來西亞正在走向衰退,定罪將是一劑『解毒劑』。」
(原標題《歷史性宣判!前總理納吉布7項罪名成立,將對馬來西亞政壇產生什麼影響?》。編輯 樊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