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馬哈蒂爾「強人歸來」,馬來西亞政治版圖將被如何改寫

2020-12-17 澎湃新聞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 視覺中國 資料

不惜付出5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億元)的違約金代價,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5月28日執意取消新隆高鐵(新加坡-吉隆坡)的表態,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這位「政治強人」。

馬來西亞政壇掀翻執政黨聯盟61年統治的「全民海嘯」至今仍未退卻。在選舉中殺出重圍的元老馬哈蒂爾勝選次日便出任總理,隨後連出重拳:精簡上屆政府設立的政府機構、調查前總理納吉布涉貪案、替換前總檢察長、赦免前政敵安瓦爾、宣布取消消費稅、表態稱多年沒去中國訪問並期待再次訪華……

一系列動作令外界驚呼「強人歸來」。這位馬來西亞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政治強人,在內政和外交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馬哈蒂爾能在多大程度上繼續改寫馬來西亞的政治版圖以及塑造地區和全球影響力,也為外界所關注。

重振經濟連出「快拳」

5月9日,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選結束投票,馬哈蒂爾領導的反對派聯盟希望聯盟(簡稱希盟)擊敗了從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以來一直執掌政權的國民陣線(簡稱國陣)。10日晚間,馬哈蒂爾前往國家皇宮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7任總理。

在就職儀式後的記者會上,馬哈蒂爾直言,政府今後的一項施政重點是經濟。16日,馬哈蒂爾宣布兌現競選承諾,將從6月1日起取消6%的消費稅。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曹雲華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這些年馬來西亞的經濟雖然有所發展和增長,但對老百姓來說,要交消費稅,物價也不斷攀升,明顯感受到好像生活水平在下降。因此馬哈蒂爾提出取消消費稅也是非常得民心的。馬哈蒂爾也很清楚,要把經濟搞上去才行。

除此之外,23日,馬哈蒂爾在開完上任後的首場內閣會議後向外界宣布,所有內閣部長即日起減薪一成,以共度時艱,應對國家財務困難狀況。

28日,馬哈蒂爾表示,當局決定取消原本已籤署協議的新隆高鐵。就取消高鐵項目的決定,馬哈蒂爾28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解釋道,最為重要的優先事項之一是國家的財務狀況。

「我們需要遠離一些不必要的項目,例如(連接新加坡和吉隆坡的)高鐵,這將令我們耗費1110億林吉特(約合280億美元),並且我們從中一分錢都掙不到。這個(計劃)將被放棄。」馬哈蒂爾說。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沙赫裡曼·洛克曼(Shahriman Lockman)對澎湃新聞表示,管理和平衡國家的帳簿的確是馬哈蒂爾所領導的新政府面臨的艱巨任務。他表示,「馬哈蒂爾現年92歲了,他得動作快些才行。結果就是,他不得不做出一些重大決定。」

洛克曼認為,上屆政府嚴重腐敗、浪費性開支巨大,這使馬來西亞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此外,由前總理納吉布領導的上屆政府的腐敗傳聞,也慢慢地侵蝕了民眾對重要政府機構的信任。馬哈蒂爾必須推動改革,才能重新取得公眾的信任。

發展經濟與反腐相結合

《時代周刊》11日報導,馬哈蒂爾在5月10日宣誓就任總理後的記者會上就重振經濟和理順國家財政等議題發言時稱,「我們欠債一萬億林吉特(約合2530億美元)不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他表示,希望能追回國家投資基金一馬公司(1MDB)被偷走的45億美元中的大部分。

此番表態,被分析人士視為馬哈蒂爾上臺後將對涉及一馬公司貪腐案的前總理納吉布等有關人士採取肅貪措施的信號。

隨後,納吉布夫婦被禁止出境。馬來西亞警方也連續數日對納吉布及其家人的寓所和住宅單位進行搜查,並從其中查獲上億元現金和多個名牌包等貴重物品。馬來西亞反貪機構也前後兩次傳喚納吉布接受調查和錄取口供。

曹雲華對澎湃新聞表示,在馬來西亞,國陣的執政時間太長了,腐敗現象比較嚴重。有求變心理的馬來西亞民眾,已經佔到了很大的比重。對於馬哈蒂爾上臺後的反腐舉動,老百姓是很擁護的。

就馬哈蒂爾所面臨的挑戰,曹雲華認為,現在的希盟政府是否能比國陣政府幹得更好,其實民眾心中都沒數,希盟內部的這幾個政黨,他們的政綱、執政目標等都不完全相同,幾個政黨純粹是為了這次選舉才走到一起,是臨時組合起來的。

「如何處理他們內部各個政黨之間的關係,照顧到各方的利益,這將會是馬哈蒂爾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曹雲華進一步說道,馬哈蒂爾是個老政治家,在政壇裡衝衝殺殺幾十年,有很豐富的政治經驗,所以對他來說可能也不是大問題。

重塑馬來西亞外交?

馬哈蒂爾宣誓就職後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政府願與世界各國保持良好關係。在他於28日宣布取消新隆高鐵這一決定後,首先面臨考驗的是馬來西亞和鄰國新加坡的關係。

據《聯合早報》報導,馬哈蒂爾28日證實,政府已決定終止新隆高鐵的計劃。他說,馬方可能必須賠償新加坡5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億元)。他在記者會上還表示,要終止該計劃還需要時間,因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已經籤署相關合約。

法新社28日報導指出,事態發展將會令新加坡政府有所警惕,新加坡政府正在觀察馬哈蒂爾回歸政壇是否可能會導致兩國關係走低。在馬哈蒂爾1981年至2003年擔任總理期間,他與這個城邦國家便有著引人注目的棘手關係。

5月19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成為希盟勝選後第二位到訪馬來西亞的東協領導人。《聯合早報》當天報導稱,李顯龍指出,與馬哈蒂爾的會談相當融洽,並在討論中表示希望新馬未來繼續展開合作推進雙邊關係。

5月21日,馬來西亞新內閣在吉隆坡國家皇宮宣誓就職。不過,在當天宣誓就職的內閣成員名單中,並沒有出現外交部長。目前28人的內閣,已有13人履新,另外15人則還未公布。馬來西亞《中國報》26日報導,一名希盟領袖向該報透露,完整的內閣名單,預計將在一至兩周內產生。

就可能的外長人選,洛克曼認為,目前有猜測稱,希望聯盟內部的國家誠信黨副主席慕加希(Mujahid Yusof)可能會獲得任命。但他同時指出,即便如此,在決定馬來西亞外交框架和政策走向中,馬哈蒂爾仍將扮演關鍵角色。

洛克曼表示,自己不認為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會有任何重大改變。可能有一點除外,那就是馬哈蒂爾會更清晰地傳達出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位置,全世界的其他國家將更精準地認識到馬來西亞在重大議題上的立場。

中馬關係不會180度轉彎

中國作為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與海上鄰國,中馬關係也備受矚目。在大選中,來自中國的投資和中馬關係也是國陣和希盟雙方在競選活動中涉及到的主題。馬哈蒂爾當選之後,一度引起部分中國企業的擔憂。

不過,在對華關係上,馬哈蒂爾當選後作出了積極表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5月24日上午,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前往布城首要領導基金會拜會馬哈蒂爾時,馬哈蒂爾的一番話,打消了外界對於中馬關係的憂慮。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吉隆坡會見馬哈蒂爾時曾經稱馬哈蒂爾為「中國人民敬重的老朋友」,白天大使24日在拜訪馬哈蒂爾也再次使用了這一稱呼,並歷數了馬哈蒂爾為中馬關系所作的貢獻。

馬哈蒂爾對於中馬關係的重要性也心知肚明,在白天大使會面時也強調中國一直是馬來西亞的親密朋友和重要夥伴,馬來西亞新政府將繼續致力於加強同中國在政治、經貿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他還表示,馬方歡迎中國企業來馬投資興業,推動兩國合作繼續向前發展。

此外,馬哈蒂爾在會見白天大使時還表示自己已多年沒有去中國訪問,期待再次訪華,透露出訪問中國的意願。

就中馬關係,曹雲華表示,馬哈蒂爾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他上任以後,對華政策方面不會有180度的大轉彎、不會有急剎車,可能會有一些微調。

而在洛克曼看來,當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24日拜訪馬哈蒂爾時向後者展示一把書法扇時,扇子上寫下的「老馬識途」四個漢字便是對外交經驗豐富的馬哈蒂爾的恰當描述。就馬來西亞的總體外交政策,洛克曼認為其總體綱領仍會保持不變。

「我們面臨的現實是,馬來西亞外交政策選擇中的變量很小。因為馬來西亞位於馬六甲海峽附近的戰略性地理位置,馬來西亞必須』謹慎出牌』,不與任何大國相對抗。馬來西亞也是一個貿易大國,需要海外市場支撐。馬來西亞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倡導者,這不僅是出於馬來西亞自身國情的選擇,這對於馬來西亞的生存也十分關鍵。」洛克曼進一步補充道。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92歲前總理再掌政權?劇情還在發展
    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新華社吉隆坡5月10日電 熱點前瞻:馬哈蒂爾掀起「政治海嘯」之後  對於馬來西亞政壇老將馬哈蒂爾來說,帶領一個全無執政經驗的反對派陣營在大選中絕地反擊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他做到了。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10日公布計票結果顯示,希望聯盟所獲席位確實已經超過國會下議院半數所需的112席。
  • 碧桂園回應禁售 表示: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只是講了這樣一句話
    否決了中方在馬來西亞投資的多個「一帶一路」項目之後,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帶著勝利者的微笑離開了中國,然而一絲憂傷卻在投資馬來的中資企業中升騰。一位在某中資企業工作的人士有些感傷地說:「現在開始尋找新的工作了。」8月27日中午時分,一則消息流出:「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宣布,碧桂園森林城市項目不得向外國人銷售。政府不會向外國人發放籤證以令其可在森林城市居住。」
  • 專訪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盼重新振興馬中關係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於8月17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來源:財新網8月20日,93歲的馬哈蒂爾在北京談及自己此行訪華的任務時如此說道,「我希望全面重新振興(resuscitate)馬來西亞與中國的關係」, 「我們不反對中國,我們希望與中國建立良好、友好的關係」。
  • 馬來西亞61年來首換執政黨:選中的為何是92歲的他?| 新京報專欄
    文 | 趙靈敏剛剛結束的馬來西亞第14屆大選結果出乎意料,自馬來西亞獨立後已經連續執政61年的「國民陣線(國陣)」失去了執政權,由前首相馬哈蒂爾率領的反對陣營「希望聯盟(希盟)」贏得國會過半數席位,92歲的馬哈蒂爾將取代納吉布成為馬來西亞新首相
  • 馬哈蒂爾:馬來西亞人太懶了,很快就會被越南超越
    摘要:馬哈蒂爾此前稱馬來西亞人太懶了,比不上馬來西亞華人。這次又批評馬來西亞人太懶,會導致越南很快超過大馬。在批評馬來西亞人的同時,馬哈蒂爾還藉機指責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的援助項目。最近,馬哈蒂爾在一個開幕典禮上又表示:「馬來西亞人太懶了」。他說:「馬來西亞人,他們不想工作,因為有政府養著。越南很快就會趕超馬來西亞,因為越南人勤勞。」他的這一言論被馬來西亞網民diss,稱馬來西亞將被越南超越,不是因為國民不想工作,而是因為馬來西亞政府「懶政」。
  • 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之母去世 馬哈蒂爾參加葬禮送慰問
    中新社吉隆坡12月19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之母拉哈諾阿18日去世。馬政府於19日為其舉行葬禮。拉哈諾阿的丈夫拉扎克在馬來西亞總理任內於1974年訪問北京,與時任中國總理的周恩來籤署兩國建交協議。
  •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批評川普:剛說的話幾小時就變
    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27日報導,馬來西亞《星報》(The Star)27日發布消息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在紐約與國際政治領域專家會面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對亞洲知之甚少,因此在亞洲所做的決定與現實相差甚遠。
  • 國際特稿:馬來西亞大選聚焦三州三大將
    馬來西亞大選三反對派明星級候選人林吉祥(左起)、馬哈蒂爾及慕尤丁。希盟必須改變當地選民對馬哈蒂爾的觀感,否則很難有所突破。②慕尤丁:在柔佛政治勢力老樹盤根「亮度」僅次於馬哈蒂爾的候選人,當推希盟署理主席及土團黨主席慕尤丁。慕尤丁今年71歲,他2009年至2015年擔任副總理及巫統署理主席,之前也在1986年至1995年擔任柔佛州務大臣。
  • 馬來西亞毀約千億高鐵項目,將與中國重新談判~
    自從92歲的馬哈蒂爾當選馬來西亞總理以來,一直大動作不斷。這不,據路透社報導,馬哈蒂爾28日宣布,將取消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2016年籤署的馬新高速鐵路項目,並稱此舉是「為了馬來西亞經濟,避免國家破產」。
  • 訪華前與日美勤互動,馬哈蒂爾要打什麼牌?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作者 武劍】中國外交部8月13日宣布: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將於由於馬哈蒂爾上臺後接連暫停了幾個中資項目,並且曾聲稱將重啟南海問題談判,一時間讓中馬關係走向以及此次訪華備受外界關注。然而,就在馬哈蒂爾訪華前一周,他8月6日至9日剛剛結束對日本的訪問。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馬哈蒂爾5月就職以來短短兩個月第二次訪問日本。
  • 半年內三訪日本,馬哈蒂爾加緊「向東看」
    資料圖: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左)與日本首相安倍(圖源:路透社)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於11月5日抵達日本,開始為期三天的訪問。這是他自2018年5月上臺後第三次到日本進行工作訪問。前兩次訪問分別於6月和8月進行。
  • 馬哈蒂爾稱「城市森林」不賣外國人,碧桂園否認
    馬哈蒂爾質疑森林城市項目的受惠人主要都是富有的外國人,他曾說:「我們沒有足夠的富人去買這些非常昂貴的公寓,所以你這是在引入外國人。」森林城市在項目成立之初受到馬來西亞當局的大力支持。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曾表示,森林城市將成為馬來西亞新的經濟增長重心。
  • 外媒:馬航飛機墜毀背後的馬來西亞政治
    海外網4月1日電 FT中文網近日刊登題為《失聯飛機背後的馬來西亞政治》的文章,分析馬航MH370事故背後,馬來西亞存在的一些問題。   MH370失聯事件,讓馬來西亞這個國家的執政狀況遭遇了一次隆重的「國際體檢」。
  • 馬來西亞華人期待老熟人馬哈蒂爾帶來新變革
    《青年參考》特約撰稿 袁 野當一些國家驚呼「黑天鵝」時,華裔在歡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並希望當過22年總理、92歲的馬哈蒂爾領導的「希望聯盟」,帶來他們期待的改變。一名30歲的李姓華人告訴美國媒體記者,他在新加坡工作多年,特意請假回來投票。至於是否擔心政治強人馬哈蒂爾會讓國家倒退回威權時代,他說:「先換再說啦!」來投票的選民中,大多數經歷過馬哈蒂爾執政時代。和一些外國媒體和知識分子擔憂的「民主倒退」相比,1997年落成的吉隆坡雙子塔才能代表馬來百姓對那個年代的印象。「美國老電影《偷天陷阱》就是在那裡拍的。」
  • 馬來西亞人為何在經濟競賽中輸給華人?馬哈蒂爾:太懶!
    外媒稱,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9月6日在布城的首要領導基金會接受「當今大馬」及《陽光日報》聯合訪問時說,馬來西亞人在經濟競爭中輸給華人,是因為馬來西亞人的態度惡劣和怠惰的工作文化;馬來西亞人必須承認自己的錯誤並改過自新,以便在經濟上取得成功。
  • 馬哈蒂爾「大嘴」惹禍,印度用制裁反制,大國內政豈是小國幹涉的
    由於此前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攻擊印度莫迪政府的克什米爾政策,印度模仿川普政府的辦法對馬來西亞進行經濟制裁。由於印度是全球最大的棕櫚油進口國,對馬來西亞的相關產業影響非常大,近期馬來西亞正在與印度進行積極接觸,希望能夠解決雙方的貿易衝突。
  • 馬哈蒂爾將禁止中國人買地,「則馬來人再無立足之地」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表示,馬來西亞如果再敞開大門,開放讓300萬名中國人前去購買馬來西亞土地,那當地馬來人就再無立足之地,甚至被迫從城市遷移至郊外或森林邊界。馬哈蒂爾總理本月1日在國家與土著前景大會上說,以前馬來人就被指無法跟華人競爭,若真的讓有錢的中國人來馬購買馬來西亞土地,馬來人在城市就無立足之地,被迫遷至郊區。他說,若中國人是以投資者身份來馬來西亞投資,他非常歡迎。馬哈蒂爾說,馬來西亞華人勤勞和機智,從以前的勞工做到如今成功的企業家,這是他們可以接受及跟馬來西亞華人合作的原因。
  • 馬來西亞總理:穆斯林應該更加努力工作,而不是對別人發火
    伊斯蘭教在馬來人文化中佔據主導地位,深刻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經濟、政治。94歲的馬來西亞現任總理馬哈蒂爾也是一個穆斯林,他被譽為是「馬來西亞現代化之父」,曾經在1981年~2003年擔任總理一職,並在2018年5月再次當選總理。
  • 馬來西亞元首突然辭職|強勢「宰相」再削「君權」?
    一年之後,針對一系列王室不當行為,馬來西亞廢除了王室的司法豁免權。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正是今年5月強勢歸來的馬哈蒂爾,而那位前蘇丹伊斯梅爾正是剛剛宣布退位的馬來西亞國家元首穆罕默德五世的父親。1月6日晚間,被任命為國家元首僅2年的穆罕默德五世突然宣布退位,距離他5年任期屆滿還有3年。馬來西亞國王穆罕默德五世。
  • 馬來西亞華人:不能忽視的少數
    馬來西亞華人越來越不吝於公開表達觀點。圖為2012年6月,馬來西亞彭亨州的首府關丹,馬來西亞人抗議當地的澳大利亞萊納斯礦業工廠。(STR/東方IC/圖)馬來西亞的大選時間依然是一個謎。只要納吉布總理不宣布,人們就只能繼續等待。現在,很多人不得不根據他出席高爾夫球賽的言論來揣測選舉時間。一再拖延的大選,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選情的微妙。執政已愈半個世紀的國民陣線,諸多問題纏身,正面臨著最棘手的局面,而由前副總理安瓦爾率領的反對黨聯盟已經具備了挑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