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 視覺中國 資料
不惜付出5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億元)的違約金代價,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5月28日執意取消新隆高鐵(新加坡-吉隆坡)的表態,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這位「政治強人」。
馬來西亞政壇掀翻執政黨聯盟61年統治的「全民海嘯」至今仍未退卻。在選舉中殺出重圍的元老馬哈蒂爾勝選次日便出任總理,隨後連出重拳:精簡上屆政府設立的政府機構、調查前總理納吉布涉貪案、替換前總檢察長、赦免前政敵安瓦爾、宣布取消消費稅、表態稱多年沒去中國訪問並期待再次訪華……
一系列動作令外界驚呼「強人歸來」。這位馬來西亞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政治強人,在內政和外交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馬哈蒂爾能在多大程度上繼續改寫馬來西亞的政治版圖以及塑造地區和全球影響力,也為外界所關注。
重振經濟連出「快拳」
5月9日,馬來西亞第14屆全國大選結束投票,馬哈蒂爾領導的反對派聯盟希望聯盟(簡稱希盟)擊敗了從1957年馬來西亞獨立以來一直執掌政權的國民陣線(簡稱國陣)。10日晚間,馬哈蒂爾前往國家皇宮宣誓就任馬來西亞第7任總理。
在就職儀式後的記者會上,馬哈蒂爾直言,政府今後的一項施政重點是經濟。16日,馬哈蒂爾宣布兌現競選承諾,將從6月1日起取消6%的消費稅。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曹雲華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這些年馬來西亞的經濟雖然有所發展和增長,但對老百姓來說,要交消費稅,物價也不斷攀升,明顯感受到好像生活水平在下降。因此馬哈蒂爾提出取消消費稅也是非常得民心的。馬哈蒂爾也很清楚,要把經濟搞上去才行。
除此之外,23日,馬哈蒂爾在開完上任後的首場內閣會議後向外界宣布,所有內閣部長即日起減薪一成,以共度時艱,應對國家財務困難狀況。
28日,馬哈蒂爾表示,當局決定取消原本已籤署協議的新隆高鐵。就取消高鐵項目的決定,馬哈蒂爾28日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解釋道,最為重要的優先事項之一是國家的財務狀況。
「我們需要遠離一些不必要的項目,例如(連接新加坡和吉隆坡的)高鐵,這將令我們耗費1110億林吉特(約合280億美元),並且我們從中一分錢都掙不到。這個(計劃)將被放棄。」馬哈蒂爾說。
馬來西亞戰略與國際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沙赫裡曼·洛克曼(Shahriman Lockman)對澎湃新聞表示,管理和平衡國家的帳簿的確是馬哈蒂爾所領導的新政府面臨的艱巨任務。他表示,「馬哈蒂爾現年92歲了,他得動作快些才行。結果就是,他不得不做出一些重大決定。」
洛克曼認為,上屆政府嚴重腐敗、浪費性開支巨大,這使馬來西亞遭受了嚴重的損失。此外,由前總理納吉布領導的上屆政府的腐敗傳聞,也慢慢地侵蝕了民眾對重要政府機構的信任。馬哈蒂爾必須推動改革,才能重新取得公眾的信任。
發展經濟與反腐相結合
《時代周刊》11日報導,馬哈蒂爾在5月10日宣誓就任總理後的記者會上就重振經濟和理順國家財政等議題發言時稱,「我們欠債一萬億林吉特(約合2530億美元)不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他表示,希望能追回國家投資基金一馬公司(1MDB)被偷走的45億美元中的大部分。
此番表態,被分析人士視為馬哈蒂爾上臺後將對涉及一馬公司貪腐案的前總理納吉布等有關人士採取肅貪措施的信號。
隨後,納吉布夫婦被禁止出境。馬來西亞警方也連續數日對納吉布及其家人的寓所和住宅單位進行搜查,並從其中查獲上億元現金和多個名牌包等貴重物品。馬來西亞反貪機構也前後兩次傳喚納吉布接受調查和錄取口供。
曹雲華對澎湃新聞表示,在馬來西亞,國陣的執政時間太長了,腐敗現象比較嚴重。有求變心理的馬來西亞民眾,已經佔到了很大的比重。對於馬哈蒂爾上臺後的反腐舉動,老百姓是很擁護的。
就馬哈蒂爾所面臨的挑戰,曹雲華認為,現在的希盟政府是否能比國陣政府幹得更好,其實民眾心中都沒數,希盟內部的這幾個政黨,他們的政綱、執政目標等都不完全相同,幾個政黨純粹是為了這次選舉才走到一起,是臨時組合起來的。
「如何處理他們內部各個政黨之間的關係,照顧到各方的利益,這將會是馬哈蒂爾的一個很大的挑戰。」曹雲華進一步說道,馬哈蒂爾是個老政治家,在政壇裡衝衝殺殺幾十年,有很豐富的政治經驗,所以對他來說可能也不是大問題。
重塑馬來西亞外交?
馬哈蒂爾宣誓就職後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政府願與世界各國保持良好關係。在他於28日宣布取消新隆高鐵這一決定後,首先面臨考驗的是馬來西亞和鄰國新加坡的關係。
據《聯合早報》報導,馬哈蒂爾28日證實,政府已決定終止新隆高鐵的計劃。他說,馬方可能必須賠償新加坡5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8億元)。他在記者會上還表示,要終止該計劃還需要時間,因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已經籤署相關合約。
法新社28日報導指出,事態發展將會令新加坡政府有所警惕,新加坡政府正在觀察馬哈蒂爾回歸政壇是否可能會導致兩國關係走低。在馬哈蒂爾1981年至2003年擔任總理期間,他與這個城邦國家便有著引人注目的棘手關係。
5月19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成為希盟勝選後第二位到訪馬來西亞的東協領導人。《聯合早報》當天報導稱,李顯龍指出,與馬哈蒂爾的會談相當融洽,並在討論中表示希望新馬未來繼續展開合作推進雙邊關係。
5月21日,馬來西亞新內閣在吉隆坡國家皇宮宣誓就職。不過,在當天宣誓就職的內閣成員名單中,並沒有出現外交部長。目前28人的內閣,已有13人履新,另外15人則還未公布。馬來西亞《中國報》26日報導,一名希盟領袖向該報透露,完整的內閣名單,預計將在一至兩周內產生。
就可能的外長人選,洛克曼認為,目前有猜測稱,希望聯盟內部的國家誠信黨副主席慕加希(Mujahid Yusof)可能會獲得任命。但他同時指出,即便如此,在決定馬來西亞外交框架和政策走向中,馬哈蒂爾仍將扮演關鍵角色。
洛克曼表示,自己不認為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會有任何重大改變。可能有一點除外,那就是馬哈蒂爾會更清晰地傳達出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位置,全世界的其他國家將更精準地認識到馬來西亞在重大議題上的立場。
中馬關係不會180度轉彎
中國作為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夥伴與海上鄰國,中馬關係也備受矚目。在大選中,來自中國的投資和中馬關係也是國陣和希盟雙方在競選活動中涉及到的主題。馬哈蒂爾當選之後,一度引起部分中國企業的擔憂。
不過,在對華關係上,馬哈蒂爾當選後作出了積極表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5月24日上午,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前往布城首要領導基金會拜會馬哈蒂爾時,馬哈蒂爾的一番話,打消了外界對於中馬關係的憂慮。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吉隆坡會見馬哈蒂爾時曾經稱馬哈蒂爾為「中國人民敬重的老朋友」,白天大使24日在拜訪馬哈蒂爾也再次使用了這一稱呼,並歷數了馬哈蒂爾為中馬關系所作的貢獻。
馬哈蒂爾對於中馬關係的重要性也心知肚明,在白天大使會面時也強調中國一直是馬來西亞的親密朋友和重要夥伴,馬來西亞新政府將繼續致力於加強同中國在政治、經貿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他還表示,馬方歡迎中國企業來馬投資興業,推動兩國合作繼續向前發展。
此外,馬哈蒂爾在會見白天大使時還表示自己已多年沒有去中國訪問,期待再次訪華,透露出訪問中國的意願。
就中馬關係,曹雲華表示,馬哈蒂爾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了。他上任以後,對華政策方面不會有180度的大轉彎、不會有急剎車,可能會有一些微調。
而在洛克曼看來,當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白天24日拜訪馬哈蒂爾時向後者展示一把書法扇時,扇子上寫下的「老馬識途」四個漢字便是對外交經驗豐富的馬哈蒂爾的恰當描述。就馬來西亞的總體外交政策,洛克曼認為其總體綱領仍會保持不變。
「我們面臨的現實是,馬來西亞外交政策選擇中的變量很小。因為馬來西亞位於馬六甲海峽附近的戰略性地理位置,馬來西亞必須』謹慎出牌』,不與任何大國相對抗。馬來西亞也是一個貿易大國,需要海外市場支撐。馬來西亞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也是經濟全球化的倡導者,這不僅是出於馬來西亞自身國情的選擇,這對於馬來西亞的生存也十分關鍵。」洛克曼進一步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