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國家破產!馬來西亞毀約千億高鐵項目,將與中國重新談判~

2020-12-22 FX168財經網

自從92歲的馬哈蒂爾當選馬來西亞總理以來,一直大動作不斷。

這不,據路透社報導,馬哈蒂爾28日宣布,將取消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2016年籤署的馬新高速鐵路項目,並稱此舉是「為了馬來西亞經濟,避免國家破產」。

路透社報導截圖

為撕毀合同,不惜支付8億違約金

有關馬新高鐵項目的計劃,最早可追尋至上世紀末,當時因經濟原因而擱置。2013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領導人同意修建這條高速鐵路線,並就推動鐵路項目於2016年籤署雙邊協議。

馬新高鐵將耗資170億美元(約合1088億人民幣),原定於2017年招標,2018年動工,至2026年落成,其90%的工程量都需在馬來西亞境內完成。屆時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間的通勤時間將縮短為90分鐘。

新馬高鐵項目線路示意圖

這條預計耗資將超百億美元的高鐵項目引起了德、法、韓、日、中等國的極大興趣,其中,中國又以其先進的高鐵技術和豐富的建設經驗成為該項目最熱門的競爭者。

馬來西亞華總中委會曾在今年4月以10大理由,籲請政府把擬議中的馬新高鐵計劃交由中國負責承建落實。

這10個理由分別是:地緣政治、技術與安全、實際累積數據、春運高峰期零意外、融資、東鐵效應、一城兩園三路、技術轉移後援服務、泛亞鐵路及「一帶一路」。

中方對新馬高鐵項目也非常重視,目前已經形成以中國鐵路總公司為首的投標聯合體,同時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在積極協助有關企業設計未來可能的融資模式和投資模式。

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中)體驗試駕

不過,高鐵項目還沒開始招標,就已胎死腹中。馬哈蒂爾宣布取消項目時表示,「這是最終的決定,但離項目取消還有段時間,因為我們和新加坡之間有過協議。」

此前,馬哈蒂爾在接受英文財經新聞網站The Edge的專訪時坦言,「如果馬來西亞毀約,就必須支付大量的賠償金。但他透露,政府正想辦法減少違約金的支付數額。」

新加坡媒體稱,當初籤訂的條約顯示,一旦終止項目,馬來西亞需要支付新加坡「5億元」。馬哈蒂爾稱自己並不確定這是5億馬幣(約合8億元人民幣)還是5億新加坡元(約23.9億元人民幣),「據我所知是前者」。

下一個輪到東海岸鐵路項目?

此次被拿下的是新高鐵項目還只是在規劃階段。

此前,馬哈蒂爾還表示會對其他對外合作的鐵路項目進行重新審核,其中就包括由中國承擔的東海岸鐵路項目。

據路透社26日報導,馬哈蒂爾在採訪中表示,馬來西亞正與中國重新談判總額550億馬幣(約人民幣883億元)的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

報導稱,該項目由中國交建承建,主要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同於馬新高鐵項目,東海岸鐵路項目早在2017年8月9日就在關丹正式開工。當時國務委員王勇和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共同出席了當時的開工儀式。

開工儀式 圖自外交部

談及「爽約」的理由,馬哈蒂爾表示,「東海岸鐵路項目不是我們能負擔得起的。它達不到任何目的,也會不給我們任何回報。」

據新華社介紹,東海岸鐵路全線規劃總長688公裡,整個工程合同工期7年,維護期2年,客運設計時速為160公裡,貨運設計時速為80公裡。項目將為當地創造超過8萬個就業機會,培養超過3000名鐵路建設和運營人才。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廖中萊曾表示,東海岸鐵路投入使用後將緊密連接馬來半島東西海岸,造福沿線440萬民眾,有助於馬來西亞實現成為區域物流中心的目標。

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計劃的擬議路線

除了東海岸鐵路之外,中馬合建的馬來西亞南部鐵路項目也在今年4月3日正式開工,該項目合同金額為89億馬幣(約合人民幣145億元)。

馬哈蒂爾本月10日當選馬來西亞總理時表示,「我們支持一帶一路計劃」,但「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所有前任政府做過的事情,如果有必要,我們將會(與中國)重新協商相關(貿易)條款」。

為什麼馬哈蒂爾會連續毀約?

因為債務!馬哈蒂爾在成為總理前就長期關注馬來西亞的債務問題。

今年一月,馬哈蒂爾在競選時稱,目前馬來西亞的債務高達1萬億馬幣(約合人民幣1.6萬億元),一旦政府無力還債,馬來西亞將步希臘後塵,成為破產國家。

據《南洋商報》報導,馬哈蒂爾表示,「馬來西亞的貸款比希臘多,但是我國卻比希臘窮,很多國家貸款要耗上幾十年才還清,只要政府沒有能力還債,國家隨時面對破產的風險。」

馬哈蒂爾(來源:新華網)

據統計,在亞洲各國當中,馬來西亞外匯儲備金數額最少,不到1100億美元,一旦美國繼續升息,引發資金外流,將遭受資金劇烈流動的巨大衝擊。

穆迪報導,馬來西亞2017年到期的外債加上國內非居民存款達到外匯儲備金的151%比例,水平偏高。相比之下,菲律賓只有27%,是本區域內抵禦資金流動衝擊的能力最強的國家之一。

穆迪指出,若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標準,馬來西亞至少需要約12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金才算足夠。該機構對馬進行壓力測試,假設馬經常帳盈餘跌至零水平,金融市場面對資金外流,外匯儲備金將跌至700億美元。

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馬來西亞的外匯儲備

自從美國從2013年開始醞釀收緊貨幣政策,新興市場掀起資金外流狂潮,馬外匯儲備金在2015年跌破1000億美元,備受全球投資者關注。直到去年8月外匯儲備金才重回1000億美元水平以上。

今年5月,馬來西亞外匯儲備重新開始下降,與此同時,馬來西亞林吉特也急速貶值,4月至今已經貶值超過3%。

馬幣兌美元(來源:新浪財經)

據統計,馬來西亞國債超過了1萬億馬幣(約合人民幣1.6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0%。為了減少國債,馬哈蒂爾連續取消多項鐵路項目。

馬哈蒂爾表示,「國家財政情況是政府最優先的關注問題之一,因此必須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項目。通過取消這些龐大的項目,我們可以一口氣減少2000億馬幣(約合人民幣3212億元)」

馬來西亞目前的境況以及馬哈蒂爾的種種應對,讓我想起了15年韓國朝鮮日報的一張神圖。

當時朝鮮日報預言了10個可能成為「第二個希臘」的危機國家,馬來西亞排行第10。

現如今,排名第一、第二、第三的波多黎各、委內瑞拉、阿根廷已經應驗,義大利、烏克蘭、土耳其、巴基斯坦、南非的危機初現端倪。

隨著美元的不斷升值,巨額外債的壓力將愈發嚴峻,馬哈蒂爾能否幫助馬來西亞逃脫危機魔咒,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示好北車高鐵項目 雙方尚未正式談判
    每經實習記者  李卓  實習生  王菲發自北京        1月初,馬來西亞媒體廣泛報導將與中國北車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在馬來西亞進行3項總值超過10億令吉(約合人民幣20.2億元)的磁懸浮列車與高速鐵路的工程。
  • 取消新馬高鐵、重啟中資項目談判,大馬新總理意欲何為?
    馬哈蒂爾在宣告這個項目「終結」的同時,還對另一些涉及中國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提出了重新談判的要求。一時間,外界種種猜測之聲再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9日在就這一消息發表評論時說,中方「相信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能夠協商解決。」至於有關項目可能對中方利益產生的影響,華春瑩僅表示,中方一貫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同各國、包括馬來西亞開展經貿和投資合作。
  • 中日泰三方博弈 高鐵暗戰的談判硝煙
    如今9月將近,中泰鐵路將正式開工。同時,中國高鐵的「老對手」日本也沒有閒著—據境外媒體報導,泰國與日本就曼谷至清邁高速鐵路項目籤訂合作備忘錄,泰國將正式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全長700公裡的高鐵線路預計在2018年動工。
  • 二桃殺三士,鐵道部降服漢斯虎,中國高鐵技術引進談判始末
    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高鐵生產技術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這得益於2004年那場被寫入斯坦福教學案例的著名談判。這場談判是中國市場換技術的經典案例,其他任何一個產業都沒有達到過那樣的高度,無論是汽車還是鋼鐵,或是其他曾經試圖用市場換技術的產業。這場談判奠定了中國高鐵的未來,其中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 馬來西亞說仍在與新加坡磋商高鐵項目
    馬來西亞說仍在與新加坡磋商高鐵項目 關注中金在線:
  • 中國高鐵談判細節:外資企業以核心技術綁架訂單
    而車輛製造這一塊,西門子等外資巨頭就佔了60%以上份額,相當於外資至少分食了我國2千億的鐵路投資。如果從利潤上看,「基建還不具備充分市場化的條件,南車、北車儘管獲得了快速增長,但利潤率最高的還是外資。」上述南車集團上遊供應商表示。
  • 湖北一小縣「大發威」,被千億的高鐵項目「砸中」,未來勢不可擋
    而「中國速度」直接推動了人們去旅行的欲望,人民出行方便的同時,也為國家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現在高鐵進入了大眾的視線,更可以說也接近了大眾的生活,特別是對三四線邊遠城市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家鄉通高鐵,同樣希望自己的家鄉建設得更好。
  • 消息簡報:日本將與馬來西亞啟動防衛裝備轉移談判
    (此消息來自路透社)中國為3000億美元基建項目尋求私人投資中國國家發改委(NDRC)周一發布了1043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並在29個地區(包括北京)尋求合作夥伴。該消息一經發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基建和運輸類股票應聲上漲。
  • 新加坡—吉隆坡高鐵項目再生變數 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單獨興建高鐵
    據馬來西亞網絡媒體「今日自由大馬」25日消息,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單獨興建高鐵,新計劃將不會有新加坡的參與,高鐵只會銜接馬來西亞柔佛新山和吉隆坡,新加坡將不再是終點站之一。
  • 專訪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盼重新振興馬中關係
    隱退15年後再執國家權柄的馬哈蒂爾,對自己國家、對亞洲和世局的看法,和過去有哪些異同?「我可以感受到中國對於馬來西亞所面臨問題的理解」,「我們或許需要縮小或暫停一些項目,因為我們無法負擔。這些事情和中國企業無關,是因為馬來西亞自身有縮減貸款規模的需求」,「我們需要取得中國高層的理解」。
  • 臺灣高鐵為何必須「被破產」(臺北傳真)
    所謂「BOT」,是指「建設、經營、移交」,即民間出資建設某項目,經營期滿後移交給政府。1997年,臺灣高鐵公司就靠「政府零出資」的BOT方案,力挫中華高鐵公司的「政府出資1495億元(新臺幣,下同)」,奪得高鐵競標。 那時臺灣經濟火紅,心氣高漲,來一個「全球最大BOT」,正可謂錦上添花。但是,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讓許多人跌破了眼鏡。
  • 態度180度大轉變,馬來西亞再次改變主意,不會和新企繼續合作
    據央視新聞報導,馬來西亞再次改變主意,不會和新企繼續合作修建高鐵項目,新隆高鐵中將不會有新加坡作為終點站,而是從馬來西亞的柔佛新山直接到吉隆坡。這個高鐵項目按理說,對雙方都是有益的,但這樣態度180度的大轉變,可以預見的是,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方的後續合作。
  • 中國希望新馬高鐵能與昆明高鐵互聯互通[2013-08-21]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上月底表示,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高鐵計劃已獲新馬兩國政府同意,兩國目前正探討徵地程序和方式等問題。政府將採取公開競標的方式,全球廠商都可投標。計劃中的新馬高鐵全長300多公裡,時速可達350至450公裡,可將目前來往新加坡和吉隆坡約6小時的車程縮短至大約90分鐘。
  • 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重新開放
    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19日,人們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附近的國家動物園合影。 因疫情關閉兩個月後,馬來西亞國家動物園宣布12月18日起重新向公眾開放,營業時間內限制同時在園內的參觀人數在1250人以內。
  • 馬來西亞總理:將採購兩款中國新冠疫苗 談判接近完成
    中國科興生物生產的新冠疫苗(路透社)  海外網12月22日電 當地時間22日,馬來西亞媒體消息稱,該國總理穆希丁表示,將從中國的科興生物、康希諾生物以及俄羅斯加馬列亞研究所購入新冠疫苗   據馬來西亞《星報》《馬來郵報》報導,穆希丁在當日稱,馬來西亞的疫苗供應特別委員會將保證,儘快獲得新冠疫苗。「我們和科興、康希諾以及加馬列亞的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他說道。   穆希丁指出,與這三家疫苗供應方的協議中也包括知識的分享,有助於馬來西亞的科技發展。他表示願意第一批接種疫苗,向公眾證明安全性。
  • 外交部: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時機遠未成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記者朱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1日在回答中國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相關問題時說,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不在一個量級,中國參加核裁軍談判的時機遠未成熟。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軍控問題特別代表比林斯利9日發推特稱,呼籲中方重新考慮無意參加「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的決定。「要獲得強國地位,就應該帶著強國的責任行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中方無意參加所謂的「中美俄三邊軍控談判」,這一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
  •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高鐵計劃終止
    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21年1月1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取消連接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與新加坡的高速鐵路項目,原因是雙方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就項目改動達成一致。 聯合聲明說:「鑑於新冠疫情對馬來西亞經濟造成影響,馬來西亞政府對馬新高鐵計劃提出幾項改動意見。
  • 合作叫停,百般推脫支付賠償款,中國:免費給你上節契約精神課
    眾所周知,在合作中,籤合同就是為了防止有的人違約,畢竟任何的合作都是需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哪怕開始前的準備工作也是需要一定的消耗,當遇到有人違約的時候,就顯示出合同的重要性,而有這樣一個國家在和我國合作中,突然叫停合作項目,賠償款也是百般推脫不願支付,這樣我國只能表示免費給你上節契約精神課
  • 全球移民周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上市
    ·馬新高鐵項目取消 01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該談判旨在取代中國和歐盟成員國現有的雙邊投資條約,構建統一的中歐雙邊投資制度。核心內容主要包括投資保護、改善市場準入、確保投資環境並加強投資監管、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 2019年,歐盟為中國第一大出口夥伴、第二大進口夥伴。該協定的籤署將進一步擴大雙邊市場開放,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並帶動相關行業的出口貿易。
  • 高鐵新城被指浪費千億土地收益:大幹快上未配套
    高鐵新城窘境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蘭亞紅 陳星月由於缺乏協同規劃,中國上一輪高鐵建設對於周邊土地功能的提升,並沒有體現出來「施工現場塵土飛揚,高鐵一開黃金萬兩。」在安徽北部城市蚌埠高鐵站,這幅標語曾在周邊的施工現場懸掛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