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簡報:日本將與馬來西亞啟動防衛裝備轉移談判

2020-12-18 環球網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5月26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

「中港基金互認」推動港深兩市大漲

在香港允許基金管理公司把註冊於香港的基金直接出售給內地投資者後,香港股市周二大漲。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周二早盤上漲了1.9%。上周,香港與北京方面確認,從7月1日起,基金管理公司將首次可以在內地銷售香港的基金產品。周二早上,恒生指數中的金融股上漲2.2%。港交所(HKEx)股價上漲5.2%,因為基金互認項目可能帶來更多交易。周二中國深圳股市繼續大幅上漲。總市值達4.3萬億美元的深成指(Shenzhen Composite)自今年1月以來已翻了一番,漲幅達100.4%,勝過世界上所有主流股指。(此消息來自《金融時報》)

去年全球生產率僅增長2.1%

智庫大企業聯合會(The Conference Board)表示,大多數國家的產出和就業數據表明,去年只有印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勞動生產率增速有所加快。該智庫表示,就全球而言,2014年勞動生產率增速降至2.1%,相比之下,從1999年到2006年的年度平均增速為2.6%。幾乎所有地區的生產率增速都明顯下降,突顯出生產率增長下降正成為世界性問題。(此消息來自路透社)

中國為3000億美元基建項目尋求私人投資

中國國家發改委(NDRC)周一發布了1043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並在29個地區(包括北京)尋求合作夥伴。該消息一經發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基建和運輸類股票應聲上漲。發改委此次發布的項目庫包括:北京的三個地鐵項目、四川省的七個水利項目以及山東省的高速鐵路和公路項目。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為六年來最低。為了穩增長,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放鬆貨幣政策、加大中央政府支出,以及出臺允許地方政府發債的計劃。(此消息來自《金融時報》)

中秘開啟兩洋鐵路可行性研究

中國總理李克強和秘魯總統奧利安塔-烏馬拉(Ollanta Humala)已同意對建造一條5300公裡的兩洋鐵路(Twin Ocean Railroad)展開可行性研究。這項聲明發表於李克強訪問秘魯期間。他於上周五開始對秘魯的訪問。上周早些時候,該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已獲得了巴西方面的認可。該鐵路預計將連接秘魯的太平洋沿岸與巴西的大西洋沿岸,縮短向渴望資源的中國運輸大宗商品的成本,並擴大中國在拉美的影響力。(此消息來自《金融時報》)

中國將下調熱銷日用品進口關稅

中國財政部5月25日宣布將從6月1日起下調部分服裝、鞋靴和日用品的進口關稅。這一政策旨在降低在中國熱銷的進口商品的價格,進而刺激國內消費,緩解中國人在日本等海外大量購物的現象。毛皮服裝關稅稅率將從23%降至10%,羊毛大衣從16%降至8%。西裝、鞋靴和護膚品也是下調對象。備受歡迎的日本產紙尿褲的關稅將從7.5%降至2%。(此消息來自財政部網站)

太平洋建設與部分地方政府達成償債協議

總部位於南京的中國太平洋建設集團(China Pacific Construction Group,簡稱CPCG)周一表示,已經與拖欠工程款的地方政府達成了一份總額約為7億元人民幣(合1.13億美元)的和解協議。太平洋建設集團創始人嚴介和今年1月起訴六個地方政府拖欠逾9億元人民幣款項。嚴介和表示,他已經與其中四個債務人敲定還款協議,並誓言會繼續向湖南和山東省欠了逾2億元人民幣的另外兩個地方政府追債,如有必要會把官司一路打到中國的最高法院。(此消息來自《金融時報》)

日本一公司董事長因涉嫌向中國出口碳纖維而被捕

由於涉嫌將可轉為軍事用途的日本公司生產的碳纖維出口到中國,日本兵庫縣警方外事課26日以違反《外匯及對外貿易法》(無證出口)的嫌疑逮捕了該縣蘆屋市貿易公司「聚乙烯化學有限公司」董事長近藤正二(75歲)等3人。碳纖維比重為鐵的四分之一,強度卻相當於後者10倍,並具有彈性,可用來製作鈾濃縮離心分離機零件等,日本嚴格限制出口。據縣警方稱,因涉嫌違法出口碳纖維而被捕的案例在全國尚屬首次。(此消息來自共同社)

日本將對中韓產氫氧化鉀展開反傾銷調查

日本政府26日宣布,將對進口的韓國產和中國產化工原料氫氧化鉀展開反傾銷調查。日本政府計劃在1年內結束調查,決定是否徵收反傾銷稅。日本的化工業團體4月向財務省提交申請書,要求對韓國和中國生產的氫氧化鉀徵收反傾銷稅。日本企業認為中韓生產的氫氧化鉀以不正常的低價格在日本銷售,使日企蒙受了損失。(此消息來自共同社)

日本將與馬來西亞啟動防衛裝備轉移談判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5月25日在首相官邸與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舉行了會談,雙方同意為籤署有關防衛裝備產品和相關技術轉移的協定而啟動談判。在東協國家中,馬來西亞將是第一個與日本啟動該類談判的國家。此舉意在著眼於南海局勢,加強日馬兩國在安全保障領域的合作。日本與馬來西亞還發表了《聯合聲明》,表示將把兩國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稱日本將在今後5年裡接收500名研修人員,馬來西亞則明確表示支持日本擔任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三菱商事與東電獲得卡達發電廠大單

日本三菱商事和東京電力公司共同在卡達獲得了大規模發電站建設項目的訂單。總建設費約為3000億日元,裝機容量將達240萬千瓦。三菱商事和東電擊敗了法國燃氣公司GDF蘇伊士集團和韓國電力聯盟等競爭對手。3-11日本大地震以後,東京電力曾暫停了海外投資。這將成為東電2014年重啟海外投資後的最大訂單。卡達政府下屬的卡達水電公司(QEWC)將出資60%,三菱商事和東京電力合計出資30%,其餘由卡達的石油公司等出資。(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LG化學將向長城汽車供應混動車用電池

韓國LG化學將自2017年起向中國民營汽車廠商長城汽車供應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電池。將由2016年正式投產的南京工廠實施供貨。據稱,加上現有合同,LG化學在中國總共獲得了20萬輛以上混動車的電池訂單。長城汽車在SUV領域具有優勢。LG化學一直在美國和韓國生產電池,但認為中國的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汽車(EV)需求將擴大,正在建設第3處工廠。(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新日鐵住金將在美國量產車用最高檔鋼板

日本新日鐵住金計劃從2017年開始在美國生產車用最高檔鋼板,將向合資工廠投資約100億日元引進新設備,實現高檔鋼板的量產。新產品的強度為現有主力產品的2倍,有助於汽車進一步實現輕量化。日本鋼鐵企業在海外生產最高檔產品尚屬首次。由於美國加強環保規定,汽車廠商希望通過使用輕量材料來提高燃效。新日鐵住金將通過生產最高檔鋼板來滿足汽車廠商的輕量化需求。新日鐵住金將在美國阿拉巴馬州工廠生產「超高強度鋼板」。新日鐵住金於2014年與歐洲大型鋼鐵企業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通過共同收購獲得了該工廠。(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英特爾與海爾將合作推出無線充電技術

家電展銷會「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 5月25日在上海市開幕。這是每年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ES)首次推出「亞洲版」。雖然與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相比規模較小,但美國英特爾與海爾集團共同發布了「無線充電」服務等,各企業競相展出了新技術和新服務。自2015年下半年起,英特爾將與海爾攜手推出不用插座、可在非接觸狀態下給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充電的服務。將在北京和上海的餐廳、酒店、機場等地設置無線充電器,供用戶使用。中國移動則公開了通過網際網路連接汽車和可穿戴終端等各種設備的「物聯網」(IoT)技術等。(此消息來自日本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消息簡報:日本對中國人放寬多次往返籤證申請條件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1月7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此消息來自韓聯社)    日法最早於3月籤署防衛裝備品合作協定   日本和法國兩國政府就最早於3月份在東京都內召開外長、防衛部長級會議(2+2),籤署有利於推進武器和防護服等防衛裝備品出口和共同開發的協定達成了共識。
  • 日本防衛裝備廳陸上裝備研究所簡介
    一、機構簡介 陸上裝備研究所(GSRC)是隸屬於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的研究機構,除火器彈藥、戰鬥車輛、設施器材等陸地裝備外,該研究所也進行陸上自衛隊、海上自衛隊、航空自衛隊的未來裝備研發,但戰鬥機和潛水艇等研發不在該研究所進行。
  • 消息簡報:微軟業務重心轉移 下月關閉中文門戶網站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5月10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  首爾國際食品產業大展開幕 規模創歷屆之最(此消息來自韓聯社)  日蒙EPA協定將於6月生效  日本外務省9日宣布,旨在促進日本與蒙古貿易及投資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將於6月7日生效。該協定主要內容為蒙古用10年時間逐漸取消約96%的日本進口關稅等,包括從日本進口的大部分整車及汽車零部件。
  • 韓美"保護費"談判,美國換了位"日本通"做代表
    海外網8月4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3日表示,決定任命唐娜·威爾頓為韓美防衛費分擔談判美方新任首席代表。威爾頓將負責韓美防衛費分擔特別協定、駐日美軍駐留經費特別協定,以及美國所有的防衛合作及分擔經費談判事務。  據介紹,威爾頓是一名擁有25年經驗的資深外交官。
  • 消息簡報:全球免稅店市場10年翻番 中國遊客唱主角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11月23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東協將成立6億人口共同體 欲提高在國際社會發言權東協10個成員國的首腦22日宣布,將於12月31日正式成立以6億人口單一市場和共生社會為目標的「東協共同體
  • 日本計劃導入北約軍事經費統計標準,防衛費用比例將繼續增加
    據日媒報導,11月25日,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將導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防經費的統計標準,並計劃在2023年之前將本國年度防衛費用佔GDP總值的百分比增加到1.3%(目前佔比約為1%)。
  • 消息簡報:日本造紙企業王子控股取消在華增產計劃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2月5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拉加德敦促加強全球危機應對機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警告,全球經濟中用於應對金融衝擊的機制亟需整改,為可能即將爆發的新興經濟體危機做好準備。
  • 馬來西亞總理:將採購兩款中國新冠疫苗 談判接近完成
    中國科興生物生產的新冠疫苗(路透社)  海外網12月22日電 當地時間22日,馬來西亞媒體消息稱,該國總理穆希丁表示,將從中國的科興生物、康希諾生物以及俄羅斯加馬列亞研究所購入新冠疫苗   據馬來西亞《星報》《馬來郵報》報導,穆希丁在當日稱,馬來西亞的疫苗供應特別委員會將保證,儘快獲得新冠疫苗。「我們和科興、康希諾以及加馬列亞的談判已經進入最後階段。」他說道。   穆希丁指出,與這三家疫苗供應方的協議中也包括知識的分享,有助於馬來西亞的科技發展。他表示願意第一批接種疫苗,向公眾證明安全性。
  • 海洋防務展恐成日本國際軍事合作新跳板
    有分析指出,日本防衛省有意藉此展會擴大向東南亞國家的武器輸出,加強國際間的軍事研究合作。一些日本民眾在展會期間舉行抗議,反對政府大張旗鼓舉辦武器裝備展會的行為,認為與和平憲法精神不符。兩年一度常態化據主辦方介紹,這是日本唯一的海上防衛技術展會,已形成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常態模式。日本防衛省、外務省、經濟產業省參與協辦。
  • 消息簡報:美國財政部拒絕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5月30日編譯整理的環球消息簡報,僅供參考:    美股周五收盤走高道指收報12441.58點    美國股市周五收盤走高,道瓊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收盤上漲38.82點,至12441.58
  • 成本太高,日本財務省要求防衛裝備品費用節省1萬億日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財務省10月24日在財政制度等審議會的分組會上,展示了防衛預算的改革方案。方案要求嚴格管理坦克和護衛艦等裝備品的採購成本,實現今後5年比現在的估價合計節省超過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16億元)。日本共同社認為,如何對待安倍政府執政下年年增長的防衛費,是2019年度預算編制的大焦點。
  • 日本針對中國大增防衛預算 日媒:將加重下一代負擔
    據日本時事通訊社21日報導,在當天內閣會議敲定的預算案中,防衛預算費用達到5.2574萬億日元(約合3213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增長1.3%,日本防衛費連續7年增加。  報導稱,日本防衛省大量購買武器設備,是防衛預算再創新高的主要原因。
  • 日本新版《防衛計劃大綱》解析
    此外,「制定宗旨」還強調「要構築切實有效的防衛力量,擺脫在以往延長線上發展的做法,充分確保防衛能力的質與量;為了實現防衛力量在所有領域的橫向聯合,要以與過去徹底不同的速度進行變革」。2可見,新大綱宣示日本政府將推動其安全政策發生質的變化,日本自戰後以來長期奉行的「專守防衛」政策將會受到強烈衝擊。
  • 日本狂賣武器支持各國反華:別讓海洋成中國內湖
    【環球軍事報導】「日本不僅開始出口武器,而且構想還很宏大。」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這樣感嘆日本擴大武器出口的「雄心」。話音剛落,「雄心」又膨脹了一圈。日本媒體18日披露,安倍政府將召集東協各國外交和防務官員舉行以「海洋安全保障」為主要議題的研討會,並推廣日本的防衛裝備。今年4月,日本放棄了堅持近半個世紀的「武器出口三原則」。
  • 日本加快海上防衛部署 為建準海軍陸戰隊鋪路
    日本加快海上防衛部署 為建準海軍陸戰隊鋪路   新聞背景  據日本富士電視臺20日報導,日美計劃於11月初舉行聯合軍演,為了避免刺激中國,將取消原定後半程實施的在衝繩無人島上舉行的聯合「奪島」軍事演習。  不過,另據日本媒體最新透露,「奪島」演習仍在籌備中,只是實施場地改為其他地方。
  • 日本防衛預算 連續9年增長
    新華社東京12月21日電 (記者姜俏梅) 日本政府21日召開內閣會議敲定2021財年預算案,其中防衛預算為5.3422萬億日元(1美元約合103.5日元),連續9年增長。
  • 日本海自直升機甄選遭舉報 防衛相直屬組織啟動監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麗】據日本共同社12月4日報導,3日多名日本防衛省消息人士透露,鑑於有相關人士舉報在甄選海上自衛隊下一代多用途直升機的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為,防衛相直屬特別組織「防衛監察總部」正在對海上幕僚監部等負責部門實施「特別防衛監察」。針對主要裝備品採購實施「特別防衛監察」極為罕見。
  • 消息簡報:央企將迎來大規模重組 總數或縮減至40家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4月27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   尼泊爾強震已造成逾2,400人遇難   尼泊爾上周六發生7.8級地震,目前已證實有超過2,400人遇難。
  • 外軍觀察:從日本防衛大學解讀自衛隊槍械配備
    追隨美軍槍械配置思路  防衛大學是日本自衛隊培養陸、海,空三軍初級軍官的學校,素有日軍「軍官的搖置 」之稱。它的前身是1953年4月成立的保安大學,1954年改名為防衛大學。學校直屬防衛廳,自1954年以來,該校學生已畢業1萬多人,其中近百人晉升為將軍,佔現有將官三分之一。僅第一期畢業生中就有20餘人晉升為少將。防衛大學畢業生中有百餘人獲博士學位。
  • 消息簡報:國際反假冒聯盟撤銷阿里巴巴會員資格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5月16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  歐盟對中國鋼鐵產品出口補貼發起新調查(此消息來自《金融時報》)  日本網購家庭佔比27.6% 為十年前兩倍多  據日本總務省一項調查獲悉,2015年在購買日用品、機票時使用網購的家庭佔整體的27.6%,約為十年前的2.5倍。這反映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等使得網上購物不斷滲透到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