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元首突然辭職|強勢「宰相」再削「君權」?

2020-12-14 澎湃新聞

1992年,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前蘇丹伊斯梅爾·佩特拉( Ismail Petra )開著一輛嶄新的蘭博基尼衝出海關保稅區,拒絕為自己這輛豪華跑車支付80萬美元的關稅。

這位蘭丹州前蘇丹的魯莽之舉,讓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大為光火,斥責說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和「藐視法律」。一年之後,針對一系列王室不當行為,馬來西亞廢除了王室的司法豁免權。

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正是今年5月強勢歸來的馬哈蒂爾,而那位前蘇丹伊斯梅爾正是剛剛宣布退位的馬來西亞國家元首穆罕默德五世的父親。1月6日晚間,被任命為國家元首僅2年的穆罕默德五世突然宣布退位,距離他5年任期屆滿還有3年。

馬來西亞國王穆罕默德五世。東方IC 資料圖

隨著穆罕默德五世的黯然退位,新的國家元首問題擺上桌面,而與馬哈蒂爾關係更為緊張的柔佛州蘇丹似乎有很大的可能性出任國家元首。屆時,屢次削奪「王權」的馬哈蒂爾是否會與國家元首再次產生衝突,頗令外界關注。

迎娶俄羅斯模特引發爭議

馬來西亞國家皇宮6日發表的退位聲明說,穆罕默德五世根據憲法辭去馬來西亞第15任國家元首職務,6日生效。他已經正式通知由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或州統治者組成的統治者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聲明中並未言及穆罕默德五世的退位原因。退位聲明發表之後,吉蘭丹州大臣阿末耶谷6日則稱,穆罕默德五世一開始就對國家元首一職沒什麼興趣。

去年11月2日至12月31日,穆罕默德五世曾以健康原因為由請假兩個月。然而,馬來西亞媒體報導,就在請假期間,11月22日,49歲的穆罕默德五世卻迎娶了比自己小24歲的莫斯科選美小姐奧克薩納·沃耶沃金娜。

新加坡英文報紙《海峽時報》1月6日報導稱,馬來西亞法律並不禁止王室成員與外國人結婚,但是另外一些蘇丹和統治者對於沃耶沃金娜可能加冕成為王后感到不安。

穆罕默德五世迎娶沃耶沃金娜後,馬來西亞坊間盛傳他因此而遭罷免。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4日更引述消息報導,馬來西亞統治者會議在前一天罕見地召開臨時非正式會議討論有關君主制的大事。

北京大學馬來西亞校友會會長賴貞瑝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認為,穆罕默德五世迎娶沃耶沃金娜可能是其退位的導火索。

賴貞瑝稱,在去年穆罕默德五世要迎娶沃耶沃金娜前就有傳言,統治者會議中對這樁婚姻有反對意見。賴貞瑝說,在馬來西亞這樣的穆斯林社會裡,人們還是希望由馬來西亞穆斯林做蘇丹後或者元首後。

暨南大學中馬關係中心副主任唐翀7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也分析稱,作為國家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迎娶非穆斯林女性可能引起的宗教爭議是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

馬來西亞實行君主立憲聯邦制,國家元首由統治者會議從馬來西亞9個州的世襲蘇丹或州統治者中選舉產生,任期5年。國家元首同時也是伊斯蘭教領袖。

穆罕默德五世迎娶沃耶沃金娜後,馬來西亞坊間盛傳他因此而遭罷免。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4日更引述消息報導,馬來西亞統治者會議在前一天罕見地召開臨時非正式會議討論有關君主制的大事。

與總理馬哈蒂爾久傳不和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對穆罕默德五世的這樁婚姻未置可否,去年11月29日受詢時僅稱,他未收到「正式通知」,並不知情。而1月4日他在被問到穆罕默德五世的地位問題時,馬哈蒂爾同樣表示沒有收到「官方信息」,僅對傳言有所耳聞。

不過,馬哈蒂爾1月2日在博客中強調,法治在馬來西亞涵蓋所有人,從統治者到首相、部長、公務員或普通公民,無人能夠豁免。他指統治者有特殊法庭,但其引用的法律跟普通公民一樣。他指統治者也必須尊重法律。但馬哈蒂爾文章中並沒表明針對的是誰。

值得注意的是,穆罕默德五世自2016年12月被任命為國家元首以來似乎就與馬哈蒂爾關係不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報導,2016年12月13日穆罕默德五世宣誓出任國家元首時,原本邀請馬哈蒂爾夫婦觀禮。但國家皇宮後來突然取消邀請馬哈蒂爾以「避免引起尷尬」。報導稱,這被認為與馬哈蒂爾同時任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不和有關。

馬哈蒂爾當然也不會忘記,就在去年2月8日,吉蘭丹王室剝奪了他的Al-Yunusi Darjah Kerabat王室勳銜,且沒有說明任何理由。這一勳銜是吉蘭丹王室的最高勳銜,2002年4月馬哈蒂爾獲頒此勳銜。

另外,希盟去年5月9日大選勝選後,馬哈蒂爾在去年5月10日下午5時和希盟四黨領袖一同到國家皇宮覲見穆罕默德五世,準備宣誓就任總理,國家皇宮也通知採訪宣誓儀式。但宣誓儀式超過原定時間半小時後仍未開始,隨即傳出馬哈蒂爾宣誓推遲的消息。不過馬哈蒂爾仍在當晚9時30分宣誓就任。

據《海峽時報》報導,當時在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曾問馬哈蒂爾,推遲宣誓是否是因為穆罕默德五世不喜歡他。馬哈蒂爾則回應說,自己獲得議會多數支持,國家元首喜不喜歡自己無所謂。

馬哈蒂爾上臺後按慣例致函穆罕默德五世,建議委任憲法專家湯米託馬斯出任總檢察長。但據《聯合早報》報導,穆罕默德五世及馬來統治者並不認同馬哈蒂爾建議的人選,稱總檢察長必須由馬來穆斯林出任,並要馬哈蒂爾提名馬來穆斯林人選。這場爭議最後以穆罕默德五世讓步得以平息。

馬哈蒂爾曾多次削弱「君權」

與穆罕默德五世之間的恩怨只是馬哈蒂爾與馬來西亞王室之間積怨的一小部分。在馬哈蒂爾1981年至2003年第一次擔任總理期間多次削弱馬來西亞王室特權,曾引發與王室的關係緊張。

1983年,馬哈蒂爾取消了法律需經元首同意方能生效的規定。由於蘇丹們對此持反對態度,最終雙方達成妥協,允許元首有權推遲籤署議會通過的法案。

10年後,在馬哈蒂爾的推動下,國會上下議院在1993年1月19日和20日,修憲廢除統治者的法律豁免權,禁止他們赦免自己和孩子,以及修改煽動法令允許抨擊統治者。

對於馬哈蒂爾削弱王室特權的「舊帳」,馬來西亞的王室並沒有忘記。據「當今大馬」報導,2016年3月,柔佛州王儲依斯邁在社交媒體談及這段歷史,聲稱「我不會忘記1992年的憲政危機。我如今仍深記當時我的家人如何被聯邦政府官員對待。

1992年,依斯邁的祖父,時任柔佛蘇丹的依斯幹達(Mahmud Iskandar),毆打新山蘇丹阿布巴卡學院鉤球隊教練道格拉斯·哥美茲,引發軒然大波。在馬哈蒂爾推動下,最終國會通過動議要求削弱王權。這項修憲案一開始便遭到部分蘇丹的激烈反對。依斯邁稱,「我仍然記得所有的事,我也記得是誰該為這些事負責。」

依斯邁多次與馬哈蒂爾公開唱反調。去年6月,在馬哈蒂爾就新馬水協議表達不滿之時,他卻盛讚柔佛州與新加坡的友誼。去年9月,依斯邁宣稱他和蘇丹的社交媒體「臉書」專頁遭「某些政府高層」動用「網絡兵團」監視,以審查他們的言論。

隨著穆罕默德五世的退位,新的國家元首人選問題隨即擺在眼前,而結果可能會令馬哈蒂爾感到很不高興。

根據馬來西亞《憲法》第三附錄推選國家元首和副國家元首的程序,國家元首由9名馬來統治者秘密投票選出。按照過去的慣例,國家元首是根據一份排序名單,依次輪流出任。

據「當今大馬」報導,根據該排序下一個順位是彭亨州蘇丹,但彭亨州蘇丹阿末沙健康不佳,長期由王儲攝理政務。如果統治者會議不能推舉彭亨蘇丹出任國家元首,那麼下一個順位就是柔佛蘇丹卜拉欣·伊斯梅爾,之後則是霹靂州蘇丹納茲林沙。

唐翀認為,馬哈蒂爾與其他蘇丹關係還算正常,但與柔佛蘇丹關係很差,如果柔佛蘇丹當選國家元首,馬哈蒂爾會「比較難受」。

「現在來看,他(柔佛蘇丹)很積極,也不排除當選國家元首的可能性。」唐翀說。

相關焦點

  • 君權神授
    雖明確講君權神授,但仍強調以人的行為、客觀現象來判斷天命歸屬,其意義是開天闢地的。其實質意義是,將不可知帶入可知,將史前文化帶入文明,這是中華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       可能周公沒有想到,他為鞏固君權神授而創製的一整套制度,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就是,政統與道統的分離。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政統與道統的分離,起源於周公取代武王繼承人成王攝政。
  • 俄羅斯選美皇后稱懷孕後被馬來西亞元首甩了,被迫把婚戒抵押換錢
    馬來西亞國家前元首穆罕默德五世和俄羅斯選美皇后沃耶沃金娜的離婚風波陷入了羅生門,兩人的婚姻曾經創造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浪漫故事。但是不久之後二人便分道揚鑣,互相指責。日前沃耶沃金娜更是向媒體指出自己懷孕四個月後被拋棄,不得已之下將穆罕默德五世送的結婚鑽戒拿去抵押換錢度日。
  • 曾經的馬來西亞屬於中國?走進奇特的大馬王室……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而如今還有王室的僅剩26個,馬來西亞就是其中之一。在大馬這麼多年,怎麼能不了解一下馬來西亞有趣的王室呢?馬來西亞1963年宣布正式成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也就是在馬來西亞首相之上還有一個最高元首當地也有尊稱為「陛下」或者「端姑」的說法。
  • 馬來西亞元首後:會說廣東話,能做中國菜,還有很多中國朋友
    來源:環球時報「我是有華人血統的元首後」,據馬來西亞華文媒體《星洲日報》28日報導,馬將於7月30日舉行最高元首阿卜杜拉·艾哈邁德·沙阿的登基大典,在此之前,最高元首後東姑·阿茲莎邀請華文媒體到皇宮進行聯合採訪,講述自己的華人血統,並表示期待回中國廣州尋根
  • 馬來西亞教育部長辭職
    中新社吉隆坡1月2日電 馬來西亞教育部長馬智禮·馬烈2日下午宣布辭職並獲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接受。他也成為現執政的希望聯盟政府首位「下課」部長。他並透露,自己是在當日上午面見馬哈蒂爾後,接受馬哈蒂爾的勸告決定辭職。馬來西亞教育部去年宣布,預備自2020年起,在馬來西亞華文小學和泰米爾文小學四年級課本中納入爪夷書法(爪夷文是用阿拉伯字母書寫馬來語的文字)單元。這一政策在馬來西亞社會引發巨大爭議,馬來西亞政府此後根據各方反對意見對政策的具體內容多次進行調整,但爭議至今仍未完全平息。
  • 論文推介 ‖ 「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 ——「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餘論
    相權如僅指宰相(無論為獨相或並相)所擁有的權力而言,則它既直接出於君授,自不足以成為君權之限制。但宰相為「百官之長」、「群僚之首」,在這個意義上,他是整個官僚系統的領袖,因此當官僚制度對任意揮灑的君權發生一定程度的抗拒力時,相權往往首當其衝。在唐代三省制之下,皇帝的詔令、制敕必須經過中書門下副署。後來劉棉之得罪了武則天,則天藉故下敕懲治他。
  • 危而不亂的政權更替:馬來西亞二月政變分析
    【摘要】2月23日,馬來西亞突發政變。政變導致馬哈蒂爾辭職,希望聯盟分裂,直到3月1日穆希丁宣誓就職新國民聯盟總理,風波才告一段落。二月政變使馬來西亞完成了一次「危而不亂」的政權輪替,並未引發更大規模的國家安全危機。
  • 劉羅鍋為啥是宰相不是丞相?宰相與丞相,我們不少人都想錯了
    80後中不少都看過《宰相劉羅鍋》,從電視中知道了一個名叫劉墉的清朝大臣。我們長大後卻發現,劉羅鍋的職位中沒有「宰相」一職,難道電視劇是虛構的?下面聽我慢慢說來。一、宰相又被稱為相國、丞相、相邦(後為避諱劉邦,取消相邦稱呼),它既是一種官職又是一種制度。
  • 中國古代法律思想中的''君權''與''父權''之爭,從《清平樂》說起
    可見觀眾對古代君權與父權的理解還停留在現代一些影視劇或一些刻板印象中,但實際在中國歷史上君權與父權固然在大部分時間價值取向是一致,但也有相衝突的時候,而君權並不必然凌駕於父權之上。正好最近正在看臺灣學者李貞德的書《公主之死》,那我們就來簡要說說古代的''君權''與''父權''之爭。
  • 宰相和丞相,這兩者之間只是稱謂不同,還是有權力大小的區別?
    他這個丞相很可能是後世丞相不太吃香的重要原因,皇帝們讀到三國志的時候,一定是感同身受的,權臣在全面壓制君權中的一步步進逼,曹操就是教科書一樣的存在。東漢以後的皇帝怎麼看丞相好像都有曹阿瞞的影子,皇帝心中,丞相都快成個疙瘩了。
  • 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元首、馬六甲州州長一行到訪同心俱樂部常務副主席、信義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賢義先生旗下信義玻璃
    11月20日,馬來西亞馬六甲州元首 H.E.
  • 馬來西亞中文報紙《中國報》總編辭職
    新華網吉隆坡1月6日電去年11月因率先報導一名婦女在警察面前裸體蹲站事件的馬來西亞中文報紙《中國報》總編莊宗南和執行總編輯黃兆平6日宣布辭職。  《中國報》當天在頭版刊登的一則啟事中說,該報編輯部這兩名資深編輯對在報導這個事件方面所犯的「明顯錯誤負起全責」,從即日起不再在《中國報》任職。
  • 歷史|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答案是否定的,應該是宰相。這一官職的職責是輔佐君王、掌管國事,具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威。不過,有人經常把宰相和丞相劃等號,這兩者間是怎樣的關係呢?能不能混為一談呢?君權是君主制的核心,在政體中佔有主導地位。宰執大臣是官僚制的代表,共同維護相權的利益,在輔政的同時,對皇帝的事權進行制約。在這種環境下,必將造成君主制和官僚制的衝突。君權和相權之爭成為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政治主流。維持相權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是宰執大臣的使命。
  • 馬來西亞92歲前總理再掌政權?劇情還在發展
    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新華社吉隆坡5月10日電 熱點前瞻:馬哈蒂爾掀起「政治海嘯」之後  對於馬來西亞政壇老將馬哈蒂爾來說,帶領一個全無執政經驗的反對派陣營在大選中絕地反擊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他做到了。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10日公布計票結果顯示,希望聯盟所獲席位確實已經超過國會下議院半數所需的112席。
  • 馬來西亞選委會兩周內開會決定沙巴州選舉日期
    聯合早報8月4日消息,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副主席阿茲米沙隆指出,選委會已經接獲沙巴州議會解散的正式通知,選委會預計兩周內開會決定選舉日期。阿茲米沙隆同時是馬來西亞著名憲法學者及馬大法學院副教授。選委會前主席阿茲哈辭職並出任國會下議院議長後,阿茲米沙隆就代掌選委會主席職務。他表示,選委會至今尚未開會,是由於沙巴州選舉涉及73個州選區。他說:「眾所周知,(沙巴州)選舉必需在州議會解散後的60天內舉行,但州選舉(的規模)與補選不同。所以(選委會)還需要一點時間,以舉行一場適當而順利的選舉。」
  •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將軍突然收兵,驚動兩位國家元首!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將軍突然收兵,驚動兩位國家元首! 【導語】:在抗美援朝的第三次戰役中,志願軍經歷了8天的苦戰,最終將敵人的戰線向後逼退90公裡左右。
  • 毛希丁走馬上任:馬來西亞急需穩定的政府,哪怕它只有幾個月壽命
    而2月24日,馬來西亞總理府宣布,總理馬哈蒂爾已經向最高元首阿卜杜拉遞交了辭呈。馬哈蒂爾在2018年承諾,兩年後將權力移交給指定繼任者安瓦爾,但兩年過去了,雙方尚未對安瓦爾「接棒」的具體時間達成共識,兩派僵持不下。「一個沒有內閣的政府會對馬來西亞的未來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Micheal Jan表示。
  • 古代宰相制度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朱元璋真的廢除了宰相制度嗎
    因此,這時期的三省最高長官仍然是宰相,但由於中書令、侍中位高權重,不輕易授人,因此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參知政事也可被稱之為宰相。五代十國時期基本沿襲唐代,不過宰相品級有所提高。
  • 馬來西亞61年來首換執政黨:選中的為何是92歲的他?| 新京報專欄
    當問及他們對馬哈蒂爾的看法以及馬來西亞當前的貪腐風氣和馬哈蒂爾22年執政的關係時,他們的回答是「這次先換人再說,馬哈蒂爾不行的話下次再換」,顯示部分民眾對納吉布政府已經忍無可忍。今年65歲的納吉布是馬來西亞第二任首相阿都拉薩的兒子。
  • 從宰相制到四輔官制,細細品,領悟朱元璋的三大本性
    古代社會宰相制的產生及其發展宰相制是古代社會的一項重要體制。提到宰相,不少目不識丁的老漢也能說出一二,甚至很多人都能對不少宰相耳熟能詳。每當有人提到李斯、蕭何、房玄齡、魏徵、王安石、寇準等名相的時候,似乎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題。其實,宰相制度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它最初是由商、周時期的家臣來擔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