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成為頂級大學,說明一路受到國家的扶持和政策傾斜,說明其實並不委屈。
當然還有另一些大學,目前是也是頂級大學,但是因為地理位置以及各種政策的影響,他們現在總覺得自己很受委屈,這些大學有 西安交通大學,蘭州大學等。
但是這些大學其實不是最受委屈,他們一直被列為國家重點大學,只是因為地理因素影響,國家沒有讓他們受委屈。。。他們一直是當地的高校一哥,各類好處都是他們的,發展不好應該多從自我找原因(位置不好,就是最大的原因,無解)。
真正的高校都在一直謀發展,位置不好就想辦法,哈工大在哈爾濱,位置不好,分數下滑,就辦深圳校區。現在分數直逼華東五校。。。。。
那哪些大學受委屈?
委屈的是那些曾經的頂級大學,而如今卻變成平庸的大學,他們其實是最委屈的。
當然他們已經委屈幾十年了,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平凡甚至平庸的大學,平凡的讓人已經忘記了他們的存在,甚至覺得自己並不委屈,這些大學有南昌大學,西南政法大學。
其中西南政法大學是在關鍵時候都失去重要機會,落選211工程等等。
另外還有一所高校,是被逼離開自己的家鄉,遠赴外地,後來有家不能歸,受盡了委屈,現在父母又生了二胎分家產(自己的一部分升格為自己的弟弟),委屈更大了,這所學校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下面就著重講一講這最受委屈的三所高校:南昌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及西南政法大學。
南昌大學
歷史上的江西,人才輩出,在明朝時,成為全國出。但是卻為沒有一所國內一流的高校而備受廣大人民所不滿。
南昌大學是隸屬於江西省的普通211工程院校。綜合實力在211工程院校裡面屬於中等偏下。而且是省屬院校。
而且作為省屬院校和北京工業大學,上海大學,蘇州大學,西北大學,鄭州大學比實力也差的比較遠,但是歷史上的南昌大學非常的厲害,實力和清華北大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南昌大學前身是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正醫學院+國立南昌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創辦於1940年10月,到1949年9月改名為南昌大學,前後共存在了九年。可以說這所壽命僅有九年的大學,成為了江西高等教育史上的最高輝煌。
中正大學創校鼻祖和首任校長是哈佛大學博士胡先驌,此人是中國生物界的老祖宗,普洱茶種命名第一人,比當時的北大校長,浙大校長竺可楨強多了。
1940年,中正大學開學時設立了3院9系,即文法學院的經濟系、政治系、社會教育系,工學院的土木系、化工系、機電工程系,農學院的農藝系、畜牧獸醫系、森林系,另外還有一個研究部。第二年,文法學院增設文史系、農學院增設生物系。幾年後,學校規模擴大,在贛縣龍嶺設立了分校。經過短短數年的發展,中正大學的學術水平已經居全國前列。
依據1945年初的統計,中/正大學在全國23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中,有教授78人排第13位,副教授45人排第3位。到1947年時,中正大學共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18個學系。
一聽這個名字,大家都知道蔣/委/員/長,字/中/正,這個名字的大學,其命運可想而知。
當時是要辦成國內頂級的大學,師資國內一流。
看當時的第一志願上線情況。中正大學上線人數是1419人,僅次於中/央/大學5538人,武漢大學1909人,和西南聯合大學1480人相差不大。可見實力之雄厚。
要知道西南聯大可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之和。當時僅僅一個中/正大學就不比他們差了,別說再加上中/正醫學院
而江西醫學院是6大國立醫學院之一(國立中//正//醫學院,國立西北醫學院,國立江蘇醫學院,國立湘雅醫學院國立上海醫學院,國立貴陽醫學院)
江西醫學院人才輩出,僅院士就高達10人,南昌大學也出好八個本科院士,這實力國內前列。
後來江西醫學院的一部分,和河南大學醫學院發展成為第三軍/醫大學。
後來的南昌大學=中正大學+中正醫學院。
建國後根據院校調整方案:
採冶工程科、農業工程科、水利工程系科分別併入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華中農學院(現華中農業大學)和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武漢大學)。
機械工程系科/電機工程系併入新成立的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
土木工程系科併入新成立的中南土木建築學院(現湖南大學);
化學工程系科併入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
理學院物理系、化學系,文法學院文史系、俄文系科併入武漢大學;
數學系、生物系併入中山大學;
經濟系併入新成立的中南財經學院(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教育系和師範部教育科、生物科併入湖南師範學院(現湖南師範大學);
史地科地理組併入華南師範學院(現華南師範大學)。
拆分之後,南昌大學元氣大傷,基本上從一個頂級的頂級名校變成一個很普普通通的一般院校。雖然也進入了211工程重點院校,但是仍然已經變得比較平庸。
從當年僅次於中央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武漢大學的頂尖高校 變成現在一個平庸的211院校。。
目前校友會排名64,軟科排名139,離當年實力相去甚遠。。。
很受委屈吧。目前國內沒有比南昌大學再委屈的了,比河南大學委屈多了。。。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受委屈,並不是因為他不受國家重視,它建校第二年就被列入全國重點大學,七五,八五重點建設大學,首批985重點建設大學。
他的委屈主要是,離開了北京卻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回去
1969年10月26日,北京發出了《關於高等院校下放問題的通知》 ,教育部所屬的高等院校,全部交給所在省、市、自治區領導。此後,中央所屬的高等院校,包括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內,全部下放地方管理 。這些高校全部離開北京,安置到地方。但是後來。這些高校都陸續回京,和中科大一塊離京的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全部回京,只有中科大成為唯一沒有回家的高校。
中科大也明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多次想回北京,都沒有成功。
眼看著實力一步步下滑,曾經1980年生源質量全國第一。力壓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到現在,省狀元全部被清華北大包攬。
包攬狀元最多的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包攬了近400名各省狀元。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只包攬了一名省狀元,和清華北大生源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更受委屈的是,中科大北京研究生院獨立,本來是中科大的一部分,突然變成了弟弟。
國科大的成立讓中科大失去了獨生子優勢,原來獨自享受中科院資源,突然來個減半。。
而且好像國科大是中科院的真正接班人。。。
把中科大這個大兒子忘了。
離開北京,離開了老家,現在老家也沒了。弟弟也要接班,中科大真委屈。
西南政法大學
曾經的政法屆老大,1978年,政法系統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政法屆的黃埔軍校。
竟然連211都沒進去,目前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失利。
西南政法大學的委屈,向誰訴說?
老鐵們,看到這裡,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