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造假成流水作業:老紙老印泥仿作裝裱專業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在北京的三天調查總算接觸到了假畫供應商老鍾,但他主要是現當代字畫作假,並不具備老畫作假的條件和渠道。記者反覆強調自己要買老畫,最終老鍾答應聯繫一位天津的老畫供貨商。3月9日,記者奔赴天津,通過3天的調查,弄清了這個覆蓋京津的書畫贗品製作網絡,通過各種造假手段讓贗品「洗白」,堂而皇之走上檯面。

  小店裡有大名堂

  老鍾介紹的這位徐老闆,據說是在天津一帶很有名氣的老畫供貨商,從業20多年,畫師資源遍及北京、天津、蘇州、山東、揚州等地,做老畫的本領相當了得。在天津的第二天,老徐終於同意跟記者見面。老徐的門店博古堂就在天津古玩城三單元的一樓。

  即便是對一竅不通的新客戶,這個圈子也非常坦誠。進店之後他們和你打招呼的第一句話就是:「全是好畫,但都是假的,不然不會這個價錢。」

  交談中,老徐一再強調他經營的仿品,其身價高在哪裡。「仿老東西,所用的紙張、顏料、墨、印泥必須保證是老的,清代的就要用清紙、清墨、清絹,在這個基礎上再找專門的畫家仿做,才能做出真跡的味道。」老徐說。

  為了證實,他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幅人物畫、兩幅山水畫。「人物畫是仿的清代改琦,絹是清代的絹,從紋理上可以看出全部是手工織的,用的顏料也全部是老料。」老徐說。記者看到,兩幅山水畫用的絹,可能是因為年歲太久,絹上已經有了裂紋和孔洞。

  在交談中,老徐一直對他手裡囤下的老紙、老墨頗為自得。隨著藏家眼光日高,藏家的鑑別能力決定了用低劣手法做舊的書畫難入他們的「法眼」。用老材料仿做名家名跡,漸成為書畫造假的趨勢。而老紙行情突漲,又與古書畫市場行情走高密切相關。受此影響,京津兩地的「紙荒」盛行。

  「現在清代的老絹、老紙,20×160釐米的貨,沒有兩千塊錢拿不下來。」老徐說,京津兩地的紙荒從2007年就開始,因為老紙、老絹具有難於模仿的特性和時代特徵,對紙張的鑑定和測試,成為認定古代書畫真偽的重要依據。

  早在 2010年,保利公司的一場拍賣會上,一打乾隆三十年的撒金髮箋紙以萬元的高價成交。記者在北京書畫市場採訪時了解到,20世紀80年代初安徽產的宣紙,目前售價都在三四萬元。

  「現在很多客戶,自己手裡有畫家資源,不需要我們給他聯繫畫家,打聽到我們店裡藏有老紙,專門到我們這裡買紙,自己找高手仿做名家書畫。」老徐說,擁有這些紙給他帶來了很可觀的利潤。

  流水作業,各取所長

  有些畫家仿做的畫一流,但字卻做不到形神相似;即使題跋和畫工都一流了,畫家的印章出了問題也不行,也會被行家看出蹊蹺。所以,這個網絡裡,可以提供「一條龍」的流水服務,讓客戶買得放心滿意。

  老徐向記者強力推薦的兩幅山水畫上,並沒有署畫家的名字,也沒有蓋畫家的章子。「這兩幅畫還沒款兒,因為要留著按照客戶的意思來操作。您要喜歡王時敏,咱就署王時敏;您要喜歡袁松林,咱就署袁松林。」老徐說,這些人都是清代的山水畫大家,客戶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他們會據此聯繫不同的書法家,模仿真跡落款蓋章。

  「所謂『術業有專攻』,在字畫造假時,有人畫人物,有人畫山水,有人畫花鳥,各取所長嘛。」老徐說,印章的用料也非常講究。「如果用普通的印泥,顏色太豔,而且印泥吃不到紙裡去,普通人拿放大鏡一看就露餡了,所以刻出章子來,必須用他收藏的老印泥來蓋章。」老徐說,鼓樓一家專做印章的店,店主和他合作20多年,專為他的仿品提供老章子的仿做,保證這些章子都可以在畫家的印章圖錄上能查到。

  對千把塊錢的買家,這種專業性的造假網絡根本看不上眼。他們製造仿品的銷售範圍,包括北京、江蘇 、陝西、山東、河北等地大小不一的畫廊,目前國內實力最大的拍賣公司,在拍品徵集時,也會專門到他們店裡拿貨。

  當記者表示「萬一畫壓在手裡賣不出去」的擔憂時,老徐滿臉不屑地稱,在他店裡拿的貨,不管是幾萬元的還是幾百元的,要是您覺得不滿意,可以退貨。

  「我們的貨,只要你有順利的渠道,都可以拿到拍賣會上去上拍。」老徐見記者一臉的懷疑,他拉開抽屜,拿出一個牛皮紙袋。「這是去年北京一家拍賣公司來我這裡徵集的拍品,全部拍出去了,而且每張拍品的價格都是50多萬元。」老徐說。

  記者注意到,北京的這家拍賣公司實力巨大,近幾年來古代書畫市場的多個拍賣記錄,都誕生在這家拍賣公司。徵集拍品的單子當中還夾著一張名片,名片上顯示,該拍賣公司到老徐店裡徵集拍品的為古代書畫部的王健,當時一次從老徐的店裡徵集到了5件拍品,老徐給定的起拍價均為5萬元。

  手段升級,視頻造假

  作為魯中的文化名城,青州的畫廊和各種展覽非常多,包括青島、濰坊乃至省外的不少收藏者都喜歡到這個文化古城來「淘寶」。利益所系 ,高仿的書畫贗品也通過各種渠道滲透到了這個小城市。離開天津,記者又趕赴山東青州市,在兩天的走訪中發現,那些在京津兩地習見的高仿手段,在青州有些甚至有所升級。

  13日下午,青州雲門山路書畫市場的一家畫廊裡,老闆葛俊雅說:「山東的收藏氛圍也好,能吸納很多的藝術品。」為了證實自己經營畫作的真實性,幾乎所有的畫作上,都附有一張葛俊雅和畫家本人的合影。「還有畫家創作這幅畫的視頻資料,就是為了向買者證實這張畫是真跡。」葛俊雅說。

  但有了視頻和合影,這幅畫是不是100% 的真跡?就可以放心地購買?答案當然是否定的。2002年的一次經歷,差點讓他的店面臨關門的境地。葛俊雅回憶,當時他和一位朋友到青州一家畫廊裡看了一幅畫,是霍春陽的花鳥。「畫廊老闆給我看了霍老師創作這幅畫的視頻,也有畫廊老闆拿著這幅畫和霍春陽的合影。」葛俊雅說,由於老闆開價不高,他非常心動。但在妻子的警告下,他又找了一位行家幫他掌了掌眼,不料行家看後直接說是仿品。「後來才弄明白,視頻是真的,照片也是真的,但畫確實是假的。」葛俊雅說,經紀人在拿到真跡後,找人把畫仿製出來,然後把真跡藏起來,配著視頻和照片賣的卻是仿品。

  入行久了,葛俊雅開始逐漸熟悉了這個行當的各個潛規則。「經典作品造假的背後,有一個清晰的利益鏈條在做支撐。」葛俊雅說,而假畫進入拍賣行只是諸多造假環節中的最後一步,是將造假花費的成本翻倍收回。

  這個過程,行業內稱為假畫的「洗白」。所謂的「洗白」,是指把學術專家、出版社、美術館體系 、市場和拍賣行等捆綁在一起,使每一個環節都能獲利。

  葛俊雅為記者揭開了這個鏈條的操作步驟 。第一步,選定畫家及作品,並找到仿其畫作的高手,作品既可以由一人完成,也可由多人按特長進行分工合作;制假者付給仿畫者的費用一般很低。第二步,找學術專家為贗品寫文章,這些「吹鼓手」一般選擇大學的知名學者,付以高額酬金,有些專家明知是贗品而裝作不知。第三步類似於北京老鍾提到過的做出版,將贗品在出版物上公開發表,以證明作品的「真實性」。第四步,辦展覽,由於這個贗品背後的專家文章、出版物和展覽全部具備,到拍賣會上拍就順理成章了。

  「一旦某一幅畫操作成功 ,造假者會依照這個程序 ,繼續推出更多的同類作品。」葛俊雅說,這樣 ,類似的贗品會陸續面世,魚龍混雜般被更多的藏家搶走。

  ■揭秘

  燻泡蒸變出「老紙」

  老徐說,老畫作假要比現代作品要難得多,為了讓偽品看起來更真,除了畫作本身的「品質」外,要特別注意其紙張的新舊、落款、裝裱等,他們的團隊分工明確,且每一流程都有人「把關」。

  「沒有老紙的,就靠技術手段做舊,通常用煙燻、茶水浸泡等手段,使紙張發黃,然後再放進高溫的屋內蒸發水分,使紙張更脆,造成文物的年代感,看上去像是舊物。」老徐解釋說,把原裝原裱的畫換畫芯,用老材料套裱,然後把套裱的畫掛在院子裡讓它風吹日曬,過一段時間揭下畫芯再裱。這樣裱過三五次,就成「舊」的了。

  電腦讓造假更便捷

  老徐跟遠在北京的老鍾說法一樣,在造假的方式中,最傳統的臨摹造假已經在悄悄被高科技手段所取代。「把紙覆蓋在真跡上一筆筆描下來,用放大複印的技術,可以隨心所欲地從畫冊中複印畫面與款識。方便得多,也真實得多。這樣做出來的字形、行款準確,不易辨別,稍不注意就容易打眼。」老徐說。電腦掃描讓造假更便捷:只要將一個書畫家的作品輸入電腦,將其組合成畫面的各個元素調出來,再重新組合,就會成為一幅新的畫面。還有的將一位書法名家的書法作品輸入電腦,通過重新組合,就不知能「創作」出多少種不同的條幅與對聯。

  憑章看畫基本失效

  「以前印章模仿很難,現在簡單得很,直接用現代技術翻一下就行。一是電腦雷射刻章;一是拍照製版刻章。」老徐的兒子在一旁講得頭頭是道。

  電腦刻章真的就毫無破綻嗎?「破綻肯定會有,有些塑料、樹脂材質的印章會收縮;而金屬材質的印章太死板。模子裡出來的,缺乏金石氣。仔細體會,多看真跡,能夠看出破綻來。」半島收藏協會會長王濤認為:「無論作假者如何周密,總是能留下一些蛛絲馬跡,這需要不斷學習,仔細觀察才能提高辨別水平,發現破綻。」文/圖 記者 王愛科  劉姝婷 

相關焦點

  • 淺談書畫裝裱用紙
    宣紙是書畫紙的一種,主要原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以安徽涇縣出產的最有名。關鍵詞:宣紙 書畫紙 裝裱 修復早在1900年前,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就寫到:「紙,絮—苫也」。絮是指從飄絮或者煮繭留下來的纖維,苫是紙草編織的蓆子。
  • 廣宗裝裱修復技藝:讓破舊書畫煥然一新!
    廣宗裝裱修復技藝:讓破舊書畫煥然一新!裝裱工藝歷來被視為書畫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裝裱不僅能裝飾書畫作品,還能保護畫心,便於展示和保存。書畫裝裱匠人用自己的手藝將時間留住,讓書畫古籍的生命得以延續。近日,記者來到廣宗縣裝裱修復技藝第四代傳承人李巧英的工作室,探訪了破舊古書畫經過20餘道繁雜工序後煥然一新的古老技藝。
  • 裝裱制畫42載 揚州「書畫郎中」手藝人 更是「守藝人」
    陳晨攝導語昨天清晨,伴隨著陣陣鳥鳴聲,家住廣陵區汶河街道石塔社區集賢二村的馬明新從農貿市場回到家,放下手中的大小袋子,立馬走進工作室,開始了一天的裝裱制畫工作。62歲的馬明新從事裝裱師工作42年,精湛的手藝早已在揚州書畫界小有名氣。
  • 書畫裝裱後每個部位的名稱術語
    古代裝裱師一件裝袖完整的書畫,各部位有一定的名稱。鑑定書畫時,必須對書畫每個部位的名稱術語,有全面的了解。1、命紙:就是畫心的託紙,無論畫心是紙的還是絹的都有一層託紙。如果把畫心的託紙揭掉,畫心則減色無神了,即無生命,故名「命紙」。
  • 揭字畫販子造假暴利:8000元仿作拍出550萬
    老畫的紙怎麼高仿啊?   張經理:電腦刻章,老畫的話肯定是老紙,有的是特殊紙張。   記者:好吧,最近我正好要去濟南出差,可以去店裡挑嗎?只看電腦不是很直觀。   張經理:不好意思,你支付寶交易就可,我們不接受現場挑,不滿意你可以退貨。   接下來,即便記者聲稱自己可能會買一大批高仿字畫,並長期合作,張經理依舊不肯見面。
  • 書畫修復名家趙嘉福:當代紙墨不利於書畫傳世
    去年北京某拍賣行還推出了「中國陳年老宣紙專場」,成交率達到100%,一套清乾隆御製西湖十景集錦色墨也曾拍出了448萬元的高價。紙和墨,可謂是書畫作品的兩大「硬體」,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圖書館副研究員、書畫修復名家趙嘉福,就古今紙墨對書畫創作、裝裱、保存等方面的影響,進行了詳盡介紹,同時他強調,對於書畫修復而言,配料與技術缺一不可。
  • 傳統手工裝裱非遺傳承師書畫家陳華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書畫裝裱傳承師、藝術工作者,師從著名裱畫大師楊清亮、陳墨先生。國畫擅長山水、花鳥創作,尤其擅長畫龜、魚等。書法多以榜書創作擅行、草、篆、隸等書體。其書畫長卷冊頁裝裱,古畫修復、舊畫揭裱更是其拿手絕活。現為番禺區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會員,書畫裝裱非遺傳承師、陳華書畫院院長、山友藝緣書畫院特約畫家。
  • 字畫裝裱這一行生意怎麼樣?
    目前在三四線城市,書畫裝裱已經從一個技術活變成一個體力活了。這一行的生意現在不好做啊。幹這個既累又耗時間,收入也不是很高。我之前在曲阜上學的時候,裝裱價格很便宜,曲阜是孔子故裡,書畫之鄉,裝裱店比較多,四尺對開的才十幾塊錢一幅,後來我到了其它城市,發現也是這個價格,才知道這就是市場價。
  • 周秀良老師鬥方裝裱品式書法作品欣賞
    中國書法和繪畫具有悠久的民族藝術風格,堪稱藝術瑰寶.書畫裝裱是一種特殊的傳統裝潢工藝,在書畫藝術繁榮發展的今天,裝裱與書畫的關係相輔相成."三分畫、七分裱"這句流傳於大家口中的話,說明了字畫裝裱的重要性。
  • 「90後」裝裱修復師:讓古畫「起死回生」的人
    7日,中國吉林網記者找到了古畫裝裱修復師欒天陽,探訪破舊書畫經過十餘道繁雜工序後「蛻變」煥然一新的古老技藝。其術: 「書畫郎中」妙手回春 探尋字畫復活術的奧秘 長春市朝陽區建平街上的慧院平日並不喧鬧,而「藏」身其中深處的修復室,是屋內最安靜的角落。
  • 直擊書畫:書畫界的悲哀,是現代人的審美缺失
    韋智傑作品書畫的裝裱,曾經形式比較單一,掛在室內的裝裱形式就是捲軸,把玩欣賞就冊頁和手卷。而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裝裱的方式也多了起來,如:裝框,硬卡,無框等,但是雖然方式多了,可是裝裱出來後樣式卻不是很美觀,至少在這個時代的審美中,裝裱出來的形式不美。
  • 工筆畫怎麼裱紙 及成畫的裝裱
    一、裝裱 1、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 (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一至兩個公分,準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
  • 學會這4點簡單技法,自己在家就能裝裱字畫
    字畫是我國古代社會主要的室內裝飾品,因此書畫裝裱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南北朝時期,便出現了專門的裝裱著作。北宋時期字畫裝裱空前發展,據記載米芾擅於裝裱,著有《論鑑賞裝裱古畫》一文。後來我國的字畫裝裱技法傳至日本、朝鮮、韓國,對東方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書畫知識:書畫鑑定常識
    總之,避諱的問題是複雜的,在書畫鑑定中運用避諱來斷代,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要依據不同的條件,靈活掌握。 三、怎樣從裝裱形式來辨別書畫的真偽 裝裱與書畫本身的關係要間接一些,但有時也可作為鑑定書畫的有力佐證。
  • 桂林市民將名家字畫送去裝裱店被弄丟 糾紛難斷定
    原標題:桂林市民將名家字畫送去裝裱店被弄丟 糾紛難斷定   桂林市民將名家字畫送去裝裱店被弄丟 消協:此類糾紛難斷定  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日報記者張苑 通訊員胡思進 徐永生)如今,不少人愛好收藏名人名家的書畫作品,這些書畫作品有的價值不菲,也有的無比珍貴
  • 三分畫,七分裱,收下這份畫框裝裱指南
    現代家居更適合搭配簡約工業風的畫框,裝裱細窄的金屬框,更顯作品的精緻感 頭一回真正意義上關注畫框,還是數年前拎起一幅書畫走入一家畫框店
  • 老西門街道書畫大賽開始啦→
    老西門街道書畫大賽開始啦→ 2020-12-16 13: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省渭河書畫文學作品集聯合表彰暨陝西元豐書畫藝術研究院成立...
    西部新聞網訊(記者 張麗 攝影 劉國盛)4月24日上午,陝西省渭河書畫文學作品集聯合表彰暨陝西元豐書畫藝術研究院成立大會在陝西元豐實業集團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陝西省渭河綜合治理辦公室、陝西元豐書畫藝術研究院、陝西省文化產業促進會、陝西省江河水庫管理局、陝西省水利宣傳中心和各界導報社聯合主辦,聯合表彰了近年來在陝西省渭河文化長廊建設系列活動中做出貢獻的陝西元方文化投資有限公司
  •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自己在家裡怎麼裝裱字畫
    俗話說得好「佛靠金裝人靠衣裝」,就連字畫也是同理,古語有言「三分畫七分裱」可不是白說的,可見字畫的裝裱有多麼重要了。裝裱的好,不僅能提升字畫的保存年限,起到保護紙張的作用,還能順帶提高字畫的顏值,讓畫面變得更加美觀。那麼你知道如何裝裱字畫嗎?其實無需請專業的人士,你自己就可以搞定!
  • 鯨相冊「在線裝裱」功能,助力美術機構持續招生續費
    基於這方面的考量,鯨相冊推出「裝裱」新功能,可以一鍵在線裝裱學生作品,提升藝術效果,讓孩子本就充滿創造力的學習作品,更具感染力、藝術性和收藏性,顏值也更高。「裝裱」後的作品讓學生覺得有趣學習更有激情的同時,也增強了家長對老師教學效果的認可,因而,這一項新功能一經推出便深受培訓機構和老師的喜愛。便捷的「裝裱」功能,讓美術培訓機構的效果外化更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