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一次,媽媽對我說,老家以前很窮的一位表親,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承包了縣裡一所中學的小賣鋪,不到兩年時間,賺了上百萬,一下在縣城買了三套房。開始我還不太相信,覺得媽說的話有點誇張,一個學校的小賣鋪哪裡能賺到這麼多?
但是,看了最近一則消息,還有網友的評論,我的想法開始有所動搖了。
賺錢的小賣鋪
廣西某縣裡的兩所中學小賣鋪拍賣3年經營權,起拍價達到驚人的15萬元每月,而小賣鋪的面積還不到300平米,這是什麼概念?
有算術好的網友算了一下經濟帳,一月15萬,一年就要180萬,等於一天就要賺5000元才能回本,如果按一包方便麵賺5毛錢計算,每天得賣1萬包。
甚至有網友說,15萬每月只是起拍價,實際上遠遠不止,還得看具體學校。
小編對網友說的情況進行了了解,發現實際情況確實如網友所說。這類小賣鋪基本上都是在一些封閉或半封閉教育的學校裡,平時學生每周末放一次假,平時都是在學校度過,所以小賣鋪的生意就異常火爆。
小編以前在老家讀書,上的也是這類學校。記得上初中那會,學校總共就500人左右,但是一到下課時間,學校裡面的那個小賣鋪就被擠得水洩不通,買方便麵和飲料的學生居多。如果到了夏季,小賣鋪裡面的涼粉草和綠豆糖就是最好銷的商品了。
剛好小賣鋪是我們一位師母開的,她和我們開玩笑說,賣這些東西就是賣水,她們家的開水都和冰塊從來都來夠用。
至於現在的小賣鋪,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學生手裡也富裕了,這類學校,父母基本上不用怎麼操心,只需要給足生活費就行了。所以,父母一般都很大方,給到小孩的生活費自然不少,由於平時沒有辦法出去外面消費,那學校小賣鋪的生意有多火爆就不難想像了。
網友的評論
「2009年在容高讀書,早上起晚了來不及吃早餐,小賣部買個麵包加盒牛奶,10塊錢,還不飽。」
「幹小賣部肯定暴利呀,我容高讀書三年,天天都有兩三個時段小賣部爆滿,有些人錢人家的小孩都不在食堂吃飯,去小賣部就能把飯卡刷爆。」
「所以現在讀書免費,但是家長花的錢卻更多了,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封閉式的管理,穩賺不賠的生意。「
「每所都有6000多個學生,基本穩賺,還有這兩所都是自治區重點高中,家長也捨得給零錢。「這個太可怕了,羊毛永遠出在羊身上。「
「不是小賣部有多厲害,而是學校食堂的飯菜真的很難吃。「
「15萬每月這個價格是幾年前的了吧,現在有的已經漲到300萬一年了。「
總結
按道理來說,有市場就有需求,生意火,租金就高,本來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是發生在以學業為重的中學,如此火爆的小賣鋪,是否會影響到學生的正常學習,是否會讓學生無形中有攀比現象?
還有一點,這些收益最後如何分配?是否能夠做到公開透明?小賣鋪的食品是否監管到位?都是值得大家認真考慮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對此事有何看法,歡迎關注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