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勢偏弱。
但自6月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止跌回升,持續發力。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7日9點15分,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對美元中間價報1美元對人民幣6.5362元,一度觸及6.5023元,創下2018年6月26日以來的新高。
從年內走勢來看,2020年5月29日人民幣匯率對美元中間價為7.1316,為年內低點,以此計算,人民幣中間價在半年多時間裡已升值9.10%。
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17點09分報6.5409元。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總監曹源源在接受「金融1號院」採訪時表示,在、離岸人民幣匯率在經歷前期連續升值後本周進入橫盤整理的修整態勢,這顯示人民幣遵循市場運行機制。
從原因上看,今年3月美國疫情爆發、美聯儲開啟零利率政策後,受中美經濟恢復周期錯位、貨幣政策分化影響,中美利差整體處於走闊狀態,11月中下旬中美利差逼近260個基點的近20年高位,人民幣匯率也受到資金入境的推動出現明顯的階段性升值特徵。不過,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與美元貶值幅度大體相當,顯示人民幣運行尚處於正常波動運行範圍。
人民幣匯率走勢的核心影響因素到底有哪些?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分析認為,需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美元指數的走勢,二是外匯市場供求狀況,三是央行的政策方向。任何對未來匯率水平的預判,都需要依賴新增信息,因而具有風險和不確定性。越是風險厭惡型的市場參與者,越應該關注匯率波動的風險,做好應對準備。特別是以實業為主的企業,應考慮堅持主業,善用銀行等專業機構提供的金融產品來對衝匯率風險。
國盛證券宏觀分析師熊園則指出,人民幣匯率的核心影響因素包括五項,分別為:美元指數、中美利差、中美關係、中美經濟基本面、央行匯率政策。
從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影響來看,資金面方面,海富通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紀君凱在接受「金融1號院」採訪時表示,我們對外部資金持續流入保持樂觀,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幣匯率近兩三個月非常強勢,此外國內經濟的復甦程度良好也是原因之一,基於這兩點,外資其實非常偏好中國核心資產。
值得關注的是,浙商證券宏觀李超團隊提出,人民幣匯率升值掩蓋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
具體來看,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普遍高漲,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抵消了一部分大宗商品漲價的影響。截至11月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收於6.58,較5月底的低點水平上漲8.4%。受益於匯率升值,以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上漲幅度顯著低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以銅為例,截至11月底以美元計價的LME銅價相較年內最低點的漲幅已達66%,而同期以人民幣計價的滬銅指數漲幅約為55%。
同時,浙商證券宏觀李超團隊表示,匯率升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輸入型通脹。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本幣升值會使得以外幣計價的進口商品價格相對下降,進而帶動國內總體物價水平下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輸入型通脹的壓力。中國是工業原材料淨進口大國,原油、鐵礦石、銅精礦等多種上遊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因此人民幣升值使得國內工業企業的進口成本相對降低,抑制了國內通脹壓力,進而使得PPI修復速率不及預期。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則對「金融1號院」表示,對出口企業而言,一方面,人民幣升值會削弱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抑制出口增長;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後,在出口企業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如果出口收匯不採取措施管理匯率風險,會造成出口收匯的人民幣減少,通過匯兌損益、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影響企業盈利水平。
對於後續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而言,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總監曹源源在接受「金融1號院」採訪時表示,在曹源源看來,短期內,鑑於美聯儲貨幣寬鬆預期及中國貨幣政策回歸正常的分化狀態,預計未來中美利差仍將處於寬幅狀態。由此,未來人民幣大體維持易升難跌的態勢,存在下破6.5的可能。
中期看,在央行退出外匯市場常態化幹預後,加之在在全球經濟復甦進程及各國政策調整周期,人民幣雙向寬幅浮動特徵將更加明顯,預計可能會擴大到6.3%至6.9%的波動區間。綜合各種影響因素,預計短期內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指數(CFETS、BIS和SDR)將出現一定幅度貶值。
國盛證券宏觀分析師熊園預計,2021 年人民幣匯率仍將進一步升值,有望削弱輸入型通脹帶來的影響。美元下跌,人民幣仍有升值空間,但速度趨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有望回到 6.4 左右。
浙商證券宏觀李超團隊預計,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2021年上半年達到6.3。其認為我國經濟基本面全球佔優及貨幣政策正常化基調仍將支撐匯率升值,而貿易順差預計將有持續、企業結匯規模增加,疊加中美摩擦趨緩的預期,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升值,波動中樞將在6.5附近,波動區間為6.3-6.7,2021年上半年大概率就能觸及6.3高點,四個季度匯率中樞分別為6.5,6.4,6.4和6.6。其中,四季度GDP增速或回落至4.8%低位,此時貨幣政策也可能隨之轉向邊際寬鬆,人民幣匯率也將逐漸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中美博弈可能成為短期擾動因素,但匯率波動超出6.3-6.7區間的概率不大。2021年,尤其是四季度之前,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並維持高位,能夠繼續緩解上遊價格向國內價格的傳導。
編輯:彭妍 值班主編:黃曉琴
終審:馬方業/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