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仲裁有了「廣州標準」!廣州仲裁委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發出仲裁「中國聲音」

2020-09-17 南方法治報

「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法律事務的規則競爭、制度競爭,充分展現中國智慧,力爭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仲裁機構。」9月16日,廣州仲裁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廣州標準」的支持認可情況及2020年以來的工作進展進行了介紹。


發布會現場


既能突破空間阻隔,又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網際網路仲裁在迅速解決糾紛、助力經濟復甦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總結經驗、勇於創新,制定了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2020年9月10日,在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啟用儀式上,廣州仲裁委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

廣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法學會會長謝曉丹,廣州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南沙區委書記,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盧一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紹文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石佑啟等領導一同見證了該標準的發布。

深耕網際網路仲裁,創新制定「廣州標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民商事合同的履行陷入困境,由此產生的糾紛亟待解決。作為傳統民商事糾紛解決機制,仲裁的無地域性原本是其相對於訴訟的一大優勢,新冠疫情下的人員流動限制,反而成為制約仲裁發揮糾紛解決功能的重要因素。

以廣州仲裁委為例,其受理的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均為廣州企業或居民的不足三成,一方或雙方當事人在外地甚至外國的則佔到七成以上,現場立案和開庭不僅不便,而且存在疫情傳播風險。

如何突破空間阻隔,既滿足疫情防控需要,又能迅速解決糾紛?以廣州仲裁委為代表,海內外仲裁界給出了幾乎一致的答案——網際網路仲裁。

「廣州仲裁委率先探索並完善遠程庭審等做法,符合拓展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的時代大勢,極大便利了當事人和仲裁員。」民法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教授表示,遠程庭審非接觸式的特性實現了不見面、不打烊,在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及時解決糾紛,有力支持了經濟社會平穩運行。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唯美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馬可波羅」瓷磚品牌創始人黃建平認為,「疫情期間,廣州仲裁委利用『雲仲裁』技術,高效、專業解決企業間跨國經濟業務糾紛,解企業燃眉之急,助力經濟平穩發展。」

據了解,早在2015年,廣州仲裁委就開始探索網際網路仲裁的藍海,並率先建立適用於網際網路糾紛的第一代網絡仲裁平臺。在發展中,廣州仲裁委注意到,由於網際網路去中心化的特徵和立法層面的缺位,仲裁界在網際網路仲裁方面還遠未達成共識,仍有很大的合作協同空間。

新加坡海事仲裁院主席趙錫燊(Chao Hick Tin)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讓我們認識到以遠程和線上方式解決爭端的重要性以及制定網際網路仲裁標準的必要性。」

為了網際網路仲裁的長遠發展,以及網際網路仲裁裁決在不同法域的順暢承認和執行,制定共同認可的標準至關重要。這一次,廣州仲裁委仍然走在了前面。

作為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在2019年10月啟用了全新優化升級後的網際網路「雲仲裁」平臺,新系統集網上立案、遠程庭審、區塊鏈存證、批量智審於一身,純線上案件平均結案時間僅20多天,目前沒有一宗案件被法院撤銷或不予執行。同時,開啟了網際網路仲裁「廣州標準」的制定與實踐。


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


作為研究制定網際網路仲裁「廣州標準」的智囊,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建告訴記者,「各仲裁機構在網際網路仲裁的軟硬體要求、程序設計、電子證據認證等方面沒有統一標準,不同法域、甚至我國不同地區的法院,在進行網際網路仲裁案件的司法審查時也有理解不同的情況。」

廣州仲裁委遂以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為技術支持,制定了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目前已經發布的是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的第一部分——「開庭庭審標準」,後續的證據認證、仲裁程序等標準已在研究制定過程中。

春節以來,廣州仲裁委受理案件12397宗,同比增長50.1%,其中近三分之一是通過網上立案。遠程庭審處理案件460多宗,爭議金額超32億元。這些案件均是遵照「廣州標準」開庭,「廣州標準」也在實踐中不斷得到修正和完善。

「廣州標準」制定後得到了境內外多家仲裁機構的支持和認可。截至目前,已有多家內地仲裁機構以及來自新加坡、韓國、匈牙利、埃及、南非、泰國、墨西哥、伊朗、巴西、港澳臺等18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機構與廣州仲裁委達成合作備忘錄,願意共同認可和推廣「廣州標準」。

南部非洲仲裁院主席Michael Kuper表示,南部非洲仲裁院與廣州仲裁委有著共同的發展目標和計劃,以推廣「廣州標準」為契機,南部非洲仲裁院願意與廣州仲裁委加強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推動國際仲裁的發展。韓國商事仲裁院主席申熙澤同樣對廣州仲裁委推進網際網路仲裁的探索給予高度讚賞,表示未來將與廣州仲裁委共同研究推進網際網路仲裁標準建設,進一步提升合作水平。

優化完善「廣州模式」,積極服務國家戰略

2019年11月20日,在完成全球首宗中柬當事人之間商事仲裁跨國遠程庭審後,廣州仲裁委不斷打磨提升商事仲裁「廣州模式」,力求構建全業務、全時空的仲裁法律服務網絡。

今年4月,廣州仲裁委東莞分會用遠程視頻庭審、「雲仲裁」助力臺資企業「雲調解」的事例,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果。6-8月,廣州仲裁委受理的臺灣地區當事人的案件同比翻倍。

據了解,廣州仲裁委近年來一直注重吸納優質的仲裁服務資源,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加強與港澳的仲裁機構和協會合作,整合粵港澳法律服務資源,積極將「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特點轉變成為「一帶一路」參與國提供優質仲裁服務的優勢,實現了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大國家戰略的有效對接。

目前,利用網際網路仲裁跨越地域和時區限制的優勢,調用內地和港澳臺等大中華地區、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高端專業資源為商事仲裁服務,已經是廣州仲裁委的常態。

「廣州仲裁委積極將網際網路技術運用到國際商事仲裁中,率先實現跨國遠程庭審,有效地為『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優質法律服務。」西南政法大學副校長唐力評價道。

著名學者、蜚聲國際的資深仲裁員沈四寶教授,對仲裁領域的改革創新有敏銳的觸覺,他評價道:「廣州仲裁委的這種工作方式很好,網際網路仲裁技術已經很成熟,整個遠程庭審很流暢,跟面對面開庭沒有區別……廣州仲裁委,它的網際網路仲裁這個優勢在國內各個仲裁機構之間的突出的地位,就意味著它未來在國內仲裁和國際仲裁當中都會處於某種領先地位。」

持續提升自身建設,發出高質量「中國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從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大義出發,貢獻處理當代國際關係的中國智慧,貢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應對21世紀的各種挑戰作出自己的貢獻。具有中國特色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對於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參與者和踐行者,提升中國在世界上的公信力和國際競爭力,促進「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構建全球糾紛解決體系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仲裁作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在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國家對外開放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廣州仲裁委著力增強廣州仲裁公信力、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積極發揮仲裁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廣州仲裁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廣州仲裁委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廣州仲裁委著力補齊以往在涉外業務方面的短板,藉助遠程庭審,穩步推進國際化發展,積極開拓國際市場。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廣州仲裁委受理涉外案件的數量為186件。隨著「廣州標準」的推廣,廣州仲裁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均有所提升,從2019年9月到今年8月受理涉外案件276件,同比增長了48.3%。其中,涉「一帶一路」國家的案件佔了八成。境外仲裁機構的認可也帶來了境外仲裁員的認可,今年參與案件審理的境外仲裁員是去年同期的四倍。目前,廣州仲裁委處理涉外仲裁案件的當事人已遍布六大洲,涉港、澳、臺和涉外案件數量穩居全國前三。

此外,為落實持續深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任務、提高社會仲裁意識,廣州仲裁委主動深入群眾進行宣傳,先後舉辦了「廣州仲裁金點子」有獎徵集、「廣仲號」地鐵公交專列等特色活動。就在剛剛過去不久的9月2日,廣州仲裁委還在省內仲裁機構中首次舉辦開放日活動,邀請各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等三十多人走近仲裁、了解仲裁。

廣州仲裁委一系列宣傳在海內外都已初見成效,有多家銀行獲悉廣州仲裁委在網際網路仲裁方面的領先優勢後,紛紛表示已經考慮在將來訂立合同時納入廣州仲裁委的仲裁條款。

自今年以來,廣州仲裁委實施多項舉措也是對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張碩輔同志所作仲裁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要求廣州仲裁委發出高質量「中國聲音」的批示的有力回應。

「未來我們將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以推動網際網路仲裁規範發展為契機,秉承全球首次試水商事仲裁跨國遠程庭審的創新精神,堅持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力爭打造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仲裁機構,代表中國參與國際法律事務的規則競爭、制度競爭,充分展現中國智慧,努力贏得國際讚譽,以期為海峽兩岸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廣州仲裁委負責人表示。

全媒體記者 尹利勇 文/ 圖

編輯 張紫靈

相關焦點

  • 廣州仲裁委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發布網際網路仲裁「廣州標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江華9月16日下午,廣州仲裁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日前正式制定和發布的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的情況進行介紹。據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民商事合同的履行陷入困境,由此產生的糾紛亟待解決。「廣州仲裁委率先探索並完善遠程庭審等做法,符合拓展運用網際網路技術的時代大勢,極大便利當事人和仲裁員。」
  • 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發布!廣州仲裁委參與制定「廣州標準」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薛江華16日下午,廣州仲裁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日前正式制定和發布的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的情況進行了介紹。後來,廣州仲裁委注意到,由於網際網路去中心化的特徵和立法層面的缺位,仲裁界在網際網路仲裁方面還遠未達成共識,仍有很大的合作協同空間。為了網際網路仲裁的長遠發展,以及網際網路仲裁裁決在不同法域的順暢承認和執行,制定共同認可的標準至關重要。這一次,廣州仲裁委繼續走在了前面。
  • 廣州仲裁委發布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
    18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機構認可推廣「廣州標準」繼在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後不久,廣州仲裁委近日再度推出創新舉措,制定並發布《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目前,作為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作為中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一大力舉,「廣州標準」已得到多家內地仲裁機構以及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機構的共同認可和推廣。
  • 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 就叫「廣州標準」
    專題既能突破空間阻隔,又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網際網路仲裁在迅速解決糾紛、助力經濟復甦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總結經驗、勇於創新,制定了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9月10日,在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啟用儀式上,廣州仲裁委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
  • 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在廣州發布!
    繼在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後不久,廣州仲裁委近日再度推出創新舉措,制定並發布《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目前,作為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作為中國參與國際規則制定的一大力舉,「廣州標準」已得到多家內地仲裁機構以及來自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機構的共同認可和推廣。
  • 網際網路仲裁有了「廣州標準」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子垤)既能突破空間阻隔,又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網際網路仲裁在迅速解決糾紛、助力經濟復甦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的仲裁機構,近日,廣州仲裁委(下稱廣仲)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9月16日,廣仲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廣州標準」的支持認可情況及2020年以來的工作進展進行了介紹。
  • 「廣州標準」,全球首個,「玩轉」多國!
    既能突破空間阻隔,又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網際網路仲裁在迅速解決糾紛、助力經濟復甦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總結經驗、勇於創新,制定了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2020年9月10日,在粵港澳大灣區暨「一帶一路」法律服務集聚區啟用儀式上,廣州仲裁委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參考國際慣例簡稱為「廣州標準」。
  • 「網際網路+仲裁」破解疫情防控與仲裁維權難題兩不誤
    9月16日,廣州仲裁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廣州標準」的支持認可情況及2020年以來的工作進展進行了介紹。既能突破空間阻隔,又能滿足疫情防控需要,網際網路仲裁在迅速解決糾紛、助力經濟復甦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作為國內首家推行網際網路仲裁的仲裁機構,廣州仲裁委總結經驗、勇於創新,制定了全球首個網際網路仲裁標準。
  • 送達程序不符合仲裁規則的仲裁裁決不予執行——廣州圓方展覽服務有限公司與北京東方佳創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不予執行仲裁案
    【釋評匯注】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對仲裁裁決書的送達沒有作出具體要求,實踐中則由各地仲裁委員會自行制定,以致引發出仲裁裁決書的送達是否影響仲裁裁決的效力、仲裁規則與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衝突是否影響仲裁裁決的效力等問題。
  • ...速調速裁的「廣州速度」——廣州仲裁委構建大調解格局的成功實踐
    今年以來,廣州仲裁委成功調解12件結案標的額1億元以上案件,其中,來自粵港澳三地、擁有不同法律背景的三位仲裁員,僅用13天通過「網際網路+仲裁」,成功調解一宗金額達到13億元、涉及粵港澳豫四地的企業拆借糾紛,生動詮釋了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在商事仲裁領域的先行優勢。
  • 廣州市檢察院與廣州仲裁委員會聯合發意見懲治虛假仲裁
    正義網廣州4月21日電(記者鍾亞雅 通訊員鍾靜怡)為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懲治虛假仲裁,近日,廣東省廣州市檢察院與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共同籤署出臺《關於加強仲裁與檢察監督工作銜接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將進一步強化檢察院與仲裁委之間的溝通聯繫,通過互通線索信息,共築監督合力;通過督促管理規範,提高仲裁水平;通過動態協作配合,健全仲裁機制建設,全面提高廣州仲裁公信力。《意見》共十條,涵蓋線索移送、調查取證協助、仲裁員信息通告、仲裁員誠信檔案記錄、聯席會議、日常聯絡等機制和信息化合作平臺的建立與完善。
  • 廣州有個機構整天與世界各地打交道,卻是第一次對外開放!
    ,疊加網際網路仲裁、遠程庭審的技術優勢,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優質法律資源,不斷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仲裁服務,已成為業界公認的國際商事仲裁「廣州模式」。,制定了《網際網路仲裁推薦標準》。」接下來,廣仲還將進一步積極參與國際法律事務,努力提升中國在網際網路仲裁領域的話語權。考慮到廣仲最早提出網際網路仲裁併持續深耕,成功案例多、優勢顯著,司法部擬推薦廣仲參與亞太經合組織企業間跨境商事爭議在線解決機制項目(簡稱「APEC-ODR項目」)。
  • 臨時仲裁在我國的探索適用與發展潛力
    臨時仲裁之所以經盛不衰,一般認為其優勢是:相比機構仲裁,臨時仲裁花費通常更低,當事人僅需支付仲裁員報酬,而無需支付機構管理費。仲裁費用標準可以與仲裁員協商費用,例如可以按照小時計費。而仲裁機構例如國際商會(ICC)、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通常根據仲裁標的收費[3]。
  • 番禺有商事仲裁調解機構了!廣州南站(萬博)商事仲裁調解中心正式揭牌
    郭義善與廣州仲裁委員會負責人籤署《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 廣州仲裁委員會廣州南站(萬博)商事仲裁調解中心合作備忘錄》;與會領導和嘉賓一 起為廣州南站(萬博)商事仲裁調解中心揭牌。陳德俊在致辭時表示,廣州南站地區和萬博長隆片區作為粵港澳大灣核心樞紐上的重要產業平臺與商務核心區域,人流匯聚,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已吸引了眾多優質企業落戶發展。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推進,國際國內經貿交往日益頻繁,商事爭議數量也相應呈現了上升態勢。
  • 青島仲裁委參加國際研討會分享「網際網路仲裁」經驗
    10月15日,「數字經濟時代:跨境貿易規制與在線糾紛解決」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該研討會由商務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中國仲裁法學研究會承辦,國際商事仲裁理事會協辦。青島仲裁委員會參加了研討會「數字經濟下在線糾紛解決」主題研討,以「工業網際網路與網際網路仲裁」為題作了線上交流發言。
  • 廣州仲裁委與坦尚尼亞、奈及利亞、喀麥隆等國商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廣州仲裁委與坦尚尼亞、奈及利亞、喀麥隆等國商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金羊網  作者:董柳 薛江華  2019-10-16 此次會議有來自中國和坦尚尼亞
  • 仲裁已成為解決民商事糾紛主渠道之一
    東營仲裁委案件受理科科長黃海波坦言,那時真的感到自己作為仲裁委的一員出去「一點地位沒有」,更談不上什麼面子。  蟬聯十多年仲裁機構受案量之首的武漢仲裁委員會,在成立之初也有著同樣的尷尬。武漢仲裁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處長呂詩超當年參與了武漢仲裁委的籌建工作,當時參與籌建的還有湖北省貿促會,武漢市工商局、版權局、房管局、人事局、組織部等,在忙完籌建的工作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回了原單位。
  • 加強國際互通弘揚中國仲裁:天馳君泰分會場參與中國仲裁高峰論壇
    2020年9月22日,中國仲裁高峰論壇於北京成功舉行。作為業內高規格的國際盛會,本次活動得到近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仲裁實務界、理論界人士鼎力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本屆論壇。本次活動以線上會議為主要開展形式,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作為本次活動分會場之一組織所內律師及工作人員觀看峰會直播。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聰應邀出席了本次盛會。
  • 疫情下的仲裁遠程視頻開庭
    隨著我國三大網際網路法院的設立,以及網際網路法院規定的完善,遠程視頻開庭的方式在法院訴訟中應用的比較多,但是由於不同仲裁機構本身的發展水平限制,缺乏統一的仲裁平臺與在線規則,但歸根結底還是理念和認識問題,受保守思想的影響對遠程視頻開庭仍採取謹慎的態度,如重慶仲裁委至今仍未採取過視頻開庭的方式。
  • 首屆「廣仲杯」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 北大國際法學院獲得冠軍
    首屆「廣仲杯」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 北大國際法學院獲得冠軍金羊網  作者:付怡  2019-03-19 金羊網訊 記者付怡 通訊員 萬清報導:3月18日,由中國廣州仲裁委員會主辦,廣州仲裁員協會和法律資本研究院協辦的首屆「廣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於在東方賓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