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語言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古人留下的那些文字當中,大多都是一些高雅的文字。有一些朋友就會好奇,古代的人會不會罵人呢?這些文人墨客都是怎麼罵人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不可汙也
不能夠了解這其中所蘊含的真正意思,也能夠從字面中看出,這實乃充滿了諷刺味。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於孔子的口中,是他用來教訓自己的弟子所使用的話語。以朽木、糞土來表達自身的憤怒與失望之情。
襟裾馬牛,衣冠狗彘
這句話出自明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原話是:「人不通古今,襟裾馬牛;士不曉廉恥,衣冠狗彘。」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不懂得古今的道理,就像穿著衣服的牛馬一樣,讀書人如果不知道廉恥,就如同穿著衣服,戴著帽子的豬狗一樣。因此這句話的通俗說法就是豬狗不如。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這句話主要呈現的內容為,前半句表明的是禮儀的重要性,禮儀如同動物的皮毛一樣,也是人的必需品,遮羞物,而後半句則是在暗諷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基本的禮儀,還活在這世上做什麼。
夏蟲不可語冰
這句話出自《莊子》:「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語冰。」意思就是不能跟井底之蛙討論大海,不能跟夏天蟲子討論冬天的冰雪。這句話經常被人們用來罵別人沒有見識。
看了這些話不有沒有get到古人罵人的精髓呢?以後罵人的時候千萬不可以向他們一樣粗魯了,要學會罵人不帶髒字,這才是罵人的最高境界。